農村人家門口就能掙錢,工資高,伙食也好,為啥還存在用工難?

無止境2


我是西紅柿在農村,給你分析一下你所說的,農村人在家門口,工資高,能掙錢為什麼還存在用工難的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 看你說的,這麼好的工資是在南方的農村還是北方的農村?一般大多數來說,南方沿海農村相對來說工資比較高一點。我曾經在廣東那邊,農村打過工覺得,他們工資每個月3500以上。是淨拿的,是扣除社保,吃住之外的。但是南方的孩子,也想去外面看看呀。也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什麼?不然人活著這一輩子,天天呆在家裡多無聊,多尷尬。不是說星星也還是隨著電視廣播,網絡的普及,大家都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都想出去看一看了解一下,體驗下外面的生活。如果實在不可以了才回家繼承家業。
  2. 北方農村,在家門口大多數都沒有什麼正經工作。在咸陽在咸陽農村這邊的話,縣城一個月工資是1700塊,不管吃不管住,你覺得夠幹嘛?學徒工的話一個月工資700塊。是,這是真實的,我問過理髮店那些學徒和婚紗攝影樓的那些學徒工,他們工資最高的是800元,700塊是正常的。所以說在小縣城奮鬥是很難的,而且小縣城的老闆特別喜歡扣工資。有時候加班或者讓你做別的與工作不相關的事,都很無聊的,很尷尬的。
  3. 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在家門口就能掙到大錢,但是招不到人,那隻能說明這個工廠宣傳有問題。或者說根本不像表面說的那樣,工資是2000~6000,其實你去之後才發現6000是虛的,2000是實發的。不要青風就是雨,其實很多招聘廣告上說的工資都是虛假的,其實發不到那麼多。要不然誰也不想去外面打工,特別是到了30歲以後,有了家庭以後,上有老下有小,坐在家門口就能賺錢的事,幹嘛要去沿海一代背井離鄉,拋妻棄子呢?
  4. 不要覺得我說的很絕對,因為我們縣城附近有幾個大型煤礦,最高的工資有1萬多,低的工資有5000多,現在只要說招人還要託關係送錢才能進去,一般人是進不去的。我是一個打掃衛生的,每個月也有2000塊錢,那些阿姨搶著去。雖然說現在煤礦安全了,但是還是相對來說是在地下工作,還是比較危險的。像這樣的工作都是好工作,都許多人搶著去,難道你說的那個好工作好崗位,究竟在哪裡?可否方便透露一下具體地址?

西紅柿在農村


首先,農村人家門口就能掙錢,這個確實不錯,像我們農村人家,目前在縣城也可以找到工作,而且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但是要說到工資高,可以說是聊聊無幾的。像我們當地這種七八線的小縣城,唯一工資高一點的工作恐怕就是幹建築類的了吧,其他的也就一千多塊錢一個月,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有問題,這個能說是高工資嗎?

很多人選擇在農村家門口掙錢,那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不是家裡有小孩讀書需要照顧,就是家裡有老人或是病人需要看護,不然,會有幾個人願意呆在農村呢,外面隨便找份工作都比家裡強。

而且,外面只要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先不說工資有多高,但起碼用人單位都會給自己繳納社會保險,農村家門口能有幾家用人單位可以做到,更不用談其他福利待遇了。

所以,在農村家門口,留下來做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拖家帶口,有負擔無法脫身的,或是一些企事業單位人員,農村的年輕勞動力都去外面打工賺錢去了,因此用人單位就只能招一些大媽級別的人員了,用工難的問題不存在才怪。

因此,提高社會保障福利和工資報酬是留住年輕勞動力的關鍵所在。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與看法,如果同意可以幫忙點個贊,或是轉發,同時,您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謝謝。


桂北阿牛哥


在寫答案或者說個人的看法前,我回顧了先前回答過的一些類似的答案,也和別的網友有過一些探討,就當前一些現實農村中存在的一些困難或者說是困境有過一些簡單的交流,有些印象深刻。

現在農村的一些困難,不外乎是山村裡的人口大量外流,耕地拋荒嚴重,勞力缺乏,土地被種植經濟作物的板結嚴重、農藥殘留化,山林竹林化,原生森林大量萎縮,水土流失率高,農作物出產到銷售的瓶頸現象嚴重,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孩子的入學及撫養問題等等。地方政府有心振興農村經濟,卻不得不面對諸多現實存在的問題而有心無力,缺乏後勁。

題主提出的問題,其實也是現在諸多問題中最核心的一個:沒人。

我們已經過掉了人口紅利的時代了。

以前用大量招收廉價勞力賺取低廉利潤、創造諸多經濟發展奇蹟的火紅色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不管中國現在還有十幾億的人口,但是以前的六零後已經漸漸退居後線,七零後也在逐步進了五十關口,八零也是在向四十看齊。曾經,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年,就是這三個年代裡出生的三個年代諸多人口揹負了共和國經濟發展的輝煌奠基。

我也是個七零後,但是我和上下兩個年代的無數兄弟姐妹們一起在慢慢老去。到了這個時候,更大點的已經是爺爺奶奶,更小些的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頂樑柱子,能在城裡待著的已經立足了,回到家鄉的也開始忙於鞏固自己的事業。

我們的九零後,出生開始就已經是在社會經濟比較改觀的階段,沒吃過苦,沒經歷什麼艱難,再加上現在整個的社會風氣也在往拜金的方向走,打工,他們更多的是在服務行業或者比較容易暴利的行業裡發展,農村生活,對他們而言已經是一種退步。。。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回到鄉村開展事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個勞力缺乏的問題。

現在的鄉村裡,中年人是家庭的頂樑柱,要面對的必須是跟上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你得建棟房子,還有裝修,錢不多,幾十萬上百萬花三到五年建起來的還是小有積蓄,不夠的必須去借,你得還,所以大部分都去城裡或者附近鄉鎮的工業區打工,甚至夫妻一起,老人孩子留鄉里村裡,孩子管不到,老人也照顧不來,都是問題多多,其中艱苦,各人自知。。。

有許多有心人回到家鄉發展,即為提振家鄉經濟,也為了個人的事業,在花了千辛萬苦把廠子建立起來了,除了其他的問題諸如原料,技術,環保,水電,用地,稅收等等,第一個面對的,卻是用工荒,二十來歲的招不到,壯勞力也沒多,不得不把用工年歲上限提高、提高、再提高。。。

我在17年2月回到家鄉後,開始回到安裝和高空作業,收入不算高,但是也不低,去年年底開始接觸中草藥行業,自己做的感覺不錯,也準備堅持下去。因為工作的關係,都是在各個山村中轉來轉去,現在的山村裡,死村空村候鳥村,比比皆是,各地相差不大,鄉鎮這塊稍微好一點,但是活力不足,因為,沒有年輕人,這個,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歲月有情76


我覺得有以下幾種情況導致用工難的問題。

1 首先現在農村人種地的少,老齡化人口增多。比如:現在農村種地的人少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有些偏遠落後的農村還是原始的種植模式,還是靠天吃飯的情況。雖然有些比較發展快的農村已經用大型設備,自動化的種植。但還是比較辛苦。在加上現在種植的農作物的價加比較低。種地不賺錢。所以有些人就到外地打工去了。

2 年輕人不願意在家裡。在加上生活壓力大。比如:1個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他們是不願意在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們覺得在農村種地掙不到錢,在當地掙的錢不如在外地掙錢的。還有一種是現在都有獨生子女,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小孩出去闖一闖,多掙點錢。回來蓋房子和娶媳婦。


豫見三哥


不可能有這麼好的事吧。錢多事少離家近。


歐巴給你講故事


因為選擇面寬了,各行各業都需要勞動力!對工作環境、待遇要求也比過去高了!


60573271


小編寫明白了的,工資高必須不正,累死累活是自己的,怪誰呢,怪自己,怪時代,為什麼變人,高等動物能找話說,有個活路就不錯了,,,,,


鄧方學


有的人可能在家裡時間久了想去外面看看。不能總在一個地方!


漠河九哥


看問題要一分為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