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法聯軍一兩萬士兵可以一次次吊打滿清數十萬軍隊?

北雁依雲888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受盡欺辱的血淚史。

歷史證明落後就要捱打。所以中華民族要自強不息。

一,力量對比。當時英法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化程度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正處於資本主義上升階段。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拓展殖民地。船堅炮利,不可一世。而滿清政府正處於封建社會的沒落時期。政治腐敗,軍隊腐朽,國庫空虛。閉關鎖國對世界一無所知,卻仍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

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勢力,只想著保住自己的權利。置國家民族安危於不顧,只要享樂。面對外族侵略不能同仇敵愾,只能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副奴才嘴臉。

三,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可憐的滿清征服不被人吊打才怪呢!


趙慧卿5764980061293


英法聯軍VS清軍完全就是現代化熱武器部隊吊打古代冷兵器部隊,結局毫無懸念,清朝慘敗。

這場戰爭應該是發生在1857-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雙方參戰兵力為:清朝20萬,英法聯軍中英國1.1萬,法國0.67萬。英法聯軍僅僅付出了405人的傷亡就攻佔了清帝國的首都,打的咸豐皇帝外逃。



首先,英法聯軍戰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武器裝備上遠遠領先於清朝。

清朝依舊延續了古代戰爭的傳統,部隊仍然是以大刀、長矛為主,騎兵也還是普遍採用弓箭為主,就這樣的冷兵器去對戰英法聯軍的燧發槍和火炮,無異於時找死。在還未接近英法聯軍的時候就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其次,清朝部隊心理以及心理素質不堪一擊。

清朝在當了幾百年的天朝上國,對周邊任何一個小國都瞧不起,自此就養成了一種天上地下為我大清獨尊的氣勢。但是在於英法聯軍的戰鬥中完全打破了清軍心理的防線,幾乎是一戰既潰,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心理。

最後,滿清八旗完全就是一個個的酒囊飯袋。

在滿清入主中原後,滿清軍事貴族在對待漢人上面幾乎是極度謹慎,而且軍隊完全是掌握在滿清貴族手裡的,這一現狀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滿清政府才真正的意識到滿清八旗不足以期待。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慈禧通過政變掌權了,雖然慈禧這是個全部都是缺點的女人,我認為他只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她掌權後大肆提拔漢族官員,給予官族官員掌兵的機會,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就是在這個時期脫穎而出,大力支持洋務運動,為腐朽的晚清注入了一絲活力,也為沒落的滿清強勢續命了幾十年。

英法聯軍與清朝軍隊的碰撞,代表著古代冷兵器與現代熱武器的碰撞,最終輝煌了數千年的冷兵器終於要落下帷幕了。


這個歷史很正


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為例。

清朝方面參戰兵力為2.5-3萬,英法聯軍則只有8000餘兵力。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驚人的傷亡情況。

此戰過後,清軍損失超過1200人,而英法聯軍僅戰死5人,受傷47人。

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以清軍的慘敗而告終。


是清軍的士兵畏戰嗎?

保爾·瓦蘭在《徵華記》記載說:“中國人和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是統帥能力不夠嗎?八里橋戰役的清軍統帥為僧格林沁,被譽為最後的蒙古悍將。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清軍的慘敗呢?

裝備的落後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就已經和英國軍隊交過手了,當時雙方的武器裝備就差距巨大。

然而在八里橋戰役中,清軍裝備的劣勢還是顯露無疑。

彼時的英法聯軍已經鳥槍換炮。

他們換裝了發射米涅彈的前裝火帽擊發線膛槍,英軍甚至用上了研發不久的阿姆斯特朗豎楔式炮閂,螺桿頂緊後裝線膛炮,武器可謂是更新換代。

而清朝八旗兵則是以冷熱兵器為主的步兵混合軍隊,綠營更是人手一把大砍刀,引以為傲的蒙古騎兵,更是將弓箭作為常規武器。

戰役一開始,戰馬紛紛被炮火驚得橫衝直撞。

這樣的硬碰硬,誰頂得住?

軍隊素質的差異

八里橋戰役之前,清軍的對手主要是太平軍,捻軍等農民起義軍隊,雖然此時的八旗兵已經退化嚴重,但加上蒙古騎兵和淮軍、湘軍的幫助,清軍並沒有吃很大的虧,這也導致清軍繼續不思進取。

而戰役前的英法聯軍則剛經歷了歐洲慘烈的拿破崙戰爭和與沙皇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

都是久經錘鍊的軍隊,清軍還是老樣子,英法聯軍卻已經逐漸形成了現代化軍隊。

即使是面對勇猛靈活的滿蒙騎兵,英法聯軍中的英國騎兵和錫克騎兵也不落下風,甚至在白刃戰中也佔盡優勢。

戰術思想落後

武器落後,軍隊素養也不行,那就靠戰術唄。

不行,清軍非得和英法聯軍來硬碰硬。

明明已經在天津大沽口失利,清軍還是選擇與英法聯軍進行大規模野戰。

激戰中,清軍也主要以正面衝鋒為主,偶爾有騎兵衝破了英法聯軍的防線,也會立即被猛烈的炮火所壓制。

滿蒙騎兵的靈活性完全無法施展,清軍的優勢幾乎僅剩下勇猛無畏了。

顯然,屬於冷兵器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在英法聯軍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網下,清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八里橋戰役後,戰敗的僧格林沁被咸豐美譽“忠勇性成,赤心報國”。

而指揮戰鬥的法國將領孟託班,回國後被封為“八里橋伯爵”,還一躍成為了議員。

實際上,在這次跨時代的交鋒後,清廷雖然沒有處罰戰敗的僧格林沁,但同樣意識到了革新之必要,洋務派開始逐漸獲得清廷的支持。


歷史小屋


1.清軍武器落後——火槍與弓箭

火槍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滑膛槍,另一類線膛槍。在 19 世紀中葉之前的槍支都屬於滑膛槍,由於槍管內沒有刻膛線,其射程近、準確率差。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使用的槍支就屬於滑膛槍,有效射程約 200 米,射速一分鐘三發 ;清軍使用的抬槍、鳥槍(火繩槍)也屬於滑膛槍一種,發射頻率為 2 分鐘 3 發,有效射程僅 120 米左右 ,但八旗兵裝備鳥槍數僅佔三分之一弱。

此時,清軍使用最多的武器仍是弓箭,有效射程僅為 100 米左右 ,射速雖比英軍步槍要快,但威力比鳥槍還要小。而且,由於軍備鬆弛、缺乏軍事訓練,清軍騎射水平已大不如前,許多士兵連滿弓都拉不開,甚至只能射 50 米左右 。可見,清軍蒙古騎兵在與近代化裝備的英法軍隊作戰時無異於被屠殺。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已經換上了線膛槍,英軍裝備的是恩菲爾德步槍,法軍使用的是米涅步槍,命中率有大幅度提高,有效射程能達到近300 米,最遠射程達 800 餘米。

2.火炮威力懸殊

清軍火炮屬於前裝滑膛炮,射程近,命中率低,基本停留在 17 世紀火炮水平上,射程和射速均不如英法聯軍。並且,清軍大炮使用泥模澆鑄,管壁裡面充滿氣孔,由於怕發射時管壁受熱膨脹炸膛,不得不把管壁製造的過厚,導致口徑很小但是重量超重,出現了幾千斤甚至上萬斤的巨炮,無法在戰鬥中靈活調整炮位,準確率也低。清軍炮兵的射擊能力也在下降,整個戰鬥,清軍炮兵沒有一發炮彈命中聯軍,發射的炮彈都打到樹頂上去了。

在第一次大沽之戰中,清軍大炮每隔五分鐘以上才能有規則地打出炮彈,而英法聯軍火炮遠距離瞄準後一分鐘一發,近距離情況下一分鐘可達 3 發左右 。聯軍在距離大沽炮臺 730 米處開炮,許多炮彈可達到炮臺後面三餘裡的大沽村 ,可見聯軍大炮一般射程能達到2000多米。

3.戰術錯誤

英法聯軍當時已經在陸上戰鬥中採取先進的散兵戰術,而清軍則墨守成規,忽視陸地縱深設防,不懂散兵戰術,所以一敗再敗。如在張家灣、八里橋之戰中,由於清軍缺乏大規模近代野戰的訓練和經驗,加之騎兵使用不當,雖擁有數量的優勢和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也未能取勝。


碩風雜談


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三點:武器、將士、制度。

1.武器。英法聯軍在1856年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使用的是火槍、大炮等熱武器;而反觀滿清這邊裝配的還是刀槍劍棒這樣的冷兵器。熱武器完全碾壓冷兵器。

2.將士。19世紀中期的時候英法聯軍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有很大的威望的,特別是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可以說英法聯軍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信心滿滿、鬥志激昂的;反觀滿清這邊,軍事腐敗透頂,在當時是沒有一支拿的出手的士兵的,可能大家都知道滿清八旗兵這個時候已經成了“八旗子弟”毫無戰鬥力,而且就連綠營兵(清政府為了補八旗兵的戰力而後設定的兵種)這個時候也是不行了的。一對比,滿清將士又輸一頭。

3.制度。英法聯軍作為風頭正盛的資本主義國家,良好的政治制度,保障了英法在軍事、科技、經濟等方面發展都十分良好;而滿清這邊正是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時候,一切皇家說了算,就導致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人都附庸在皇權上,一層層的附庸,導致滿清的軍事、科技、經濟等方面越來越差。也可以說,前面提到的兩點,武器、將士方面落後,其實就是滿清封建制度造成的。

綜合上述,一個國家要發展強大,制度是保障,保障各個領域各個層面良好發展。


0華生0


其實是兩種文明的衝突,先進文明肯定碾壓落後文明。冷兵器怎麼能阻擋得住熱兵器,就如同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穿越回二戰時期,一個集團軍可以橫掃世界。


和大多數同病的人


我看的電視劇,只看到清軍一波一波地往前衝,倒在英法聯軍槍口下,除了武器落後,戰術也蠢的可以。


朵朵佬爺


不請自來的主

原因多方面歷數一下大致幾點

其一;清朝後期長期閉關鎖國,導致思想及軍事裝備落後列強

其二,裝備上的差巨直接導致作戰思想落後,列強們早已軍艦大炮你這還騎兵衝鋒呢!

其三;國家腐朽,糜爛不堪,人人都想著升官發財,百姓苦不堪言,軍無鬥志,

其四;指揮不當,氣勢全無,別說裝備不行,拼刺刀都拼不過

以上幾點只是粗劣統計幾點,一場戰役的失敗可能,天時地利可怨,一次次的失敗只能是這個王朝自身出問題了



外太空的首富


在滿清末期,清朝已是內憂外患,軍事上更是千瘡百孔。

英法聯軍可以一次次的吊打清軍,有幾以下幾點原因:

一、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清朝閉關鎖國兩百多年,國力廢弛,軍中暮氣日盛。清軍不論是由滿人組成的八旗,還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和散佈在全國各地的兵勇,都缺乏足夠的戰鬥力和士氣。在戰鬥經驗、作戰方式、軍事素養相較於英法聯軍也有很大差距。只會盲目衝鋒。可以說清軍就不知道應當如何與英法聯軍作戰。

二、兵力分散且無法迅速調動

清軍當時約有幾十萬人的軍隊,但是清政府為了防止國內可能萌生的反對勢力,尤其是為了監督漢人,將兵力以100到200人為一個單,分散在全國各地,沒有進行重點的集中。加上在那個時期,通訊十分不便,傳遞命令情報速度緩慢,以至於無法迅速調動軍隊。真正面對英法聯軍的兵力沒有像樣的組織和調動。李鴻章在訪問德國會見俾斯麥的時候,曾向俾斯麥詢問如何提升軍隊的戰鬥力。李鴻章說,我們有的是人,但是缺乏相應的訓練和卓越的指揮家,我們要聘請普魯士的優秀軍官訓練我們的軍隊。 俾斯麥對李鴻章說,軍隊不在於人數的多少,而是要看在遇到戰事時是否能將軍隊迅速的集中並且從一地快速的調到另一地。

三、武器裝備的落後

清軍在那個時候多數是以步兵和騎兵為主,更多的還是靠冷兵器作戰,大多數士兵裝備還都是刀劍長矛,遠攻武器以弓箭為主,只有少數士兵配備了老式的火繩槍。而英法聯軍卻全面裝備著當時西方最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從射程上,清軍的火槍射程在150米左右,滑膛槍,精度低,而且上彈到發射需要進行點火,消耗時間長,基本每十秒才能發射一次;英法聯軍使用的是燧發槍,射程可以達到300至400米,其中有不少屬線膛槍,精度高,裝彈容易發射間隔時間更短。而在火炮上,威力和射程也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在,著名的八里橋一戰中,當時僧格林沁在這一帶部署了約3萬清軍,其中包括1.7萬精銳的蒙古騎兵,而英法聯軍兵力只有8000人左右。雖然在人數上佔據著絕對優勢,但在武器上卻吃了大虧。在其中的一次戰鬥中,清軍3000騎兵,繞到英法聯軍後側準備發起衝鋒,但是聯軍裝備了在當時最先進的槍支和火炮。最後3000名騎兵僅存七人回到了軍營。最後,英法聯軍取得了八里橋一戰的勝利,清軍半天便傷亡1萬多人,而英法聯軍只死九人。這是武器裝備上的碾壓。

四、清政府腐敗懦弱

當時的清政府,一心只想求和,慈禧曾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懦弱無能的話,當時英國來到中國的一位記者也曾這樣在報紙上評價中國:這是一個富有的,不願戰爭卻願意付錢的帝國。從這些便可以看出清政府當時對外是多麼的懦弱。

五、中國封建制度已到盡頭

在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思想,意識形態已落後於世界,而在當時資本主義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並且,在當時成為了世界潮流。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制度,成為世界主流已成為必然趨勢。


秦觀歷史


主要是武器和戰術上相差太大,甚至不在一個級別上,甚至滿清的戰術,還不如祖魯人和阿富汗人。英法聯軍基本上全部使用熱兵器,遠程靠大炮,中程靠子彈射擊,近程拼刺刀。而清軍沒有遠程武器或者遠程武器不理想,中程靠弓箭和抬槍鳥銃,近程靠長矛和刀劍。事實上,清軍為了防止騎兵奔跑過程中自相傷害,都是分批衝鋒,這種添油戰術洋人最喜歡,洋人首先進行炮擊,這個階段可以幹掉20%以上的清軍。等清軍進入100米射程後,洋槍隊會進行至少3輪齊射,由於子彈是接近直線攻擊,會比弓箭的點狀攻擊效率提高几十倍,且穿甲能力更強,這個階段絕大多數清軍都會陣亡。即便有少數漏網之魚,英法軍隊會使用刺刀陣避免騎兵強行衝陣,強行衝陣的騎兵連人帶馬都會被刺刀捅死,而刺刀後的洋槍隊仍然可以射擊。事實上,這樣的陣型,對於對付喜歡正面決戰,且分批進攻的清軍還是十分有效的,清軍對英法聯軍的傷害率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