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在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他們身著二級防護“全副武裝”,每天奔走在隔離病區,與患者零距離,他們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他們是在疫情特殊時期臨危受命、從醫技、職能科室緊急抽調組建的10人“運輸隊”,重點負責整個病區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和所有治療藥物、所有醫護患生活物品、一日三餐的傳送等。雖不是醫護人員,但隔離病區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醫療廢物收集)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緊急將東樓原臨床科室撤出,開闢為感染科新病區,一至五樓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隔離病區,六樓為醫護人員生活區。為防止交叉感染,整個病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惟一的電梯只能直達六樓生活區。隔離病區要正常運轉,除配備醫護外,勤雜人員缺一不可,而疫情來臨時部分勤雜工人選擇了辭職。

醫院緊急從醫技、職能部門抽調人員組建隔離病區“運輸隊”,他們是來自健康管理科的曾玉華、王官權、何濤、趙濤,醫學裝備科的簡軼、李明,投訴辦的萬久誠、黃玉華,核醫學科的李坤勝,放療科的陳穎,他們中4人是黨員,3人是中層幹部。他們臨危受命,毫不猶豫穿上防護服走進感染病區,24小時值守,平均每天每人要搬運500多斤重的物資,但他們毫無怨言。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李明)

三人醫療廢物轉運組

隔離病區內口罩、隔離衣、醫療用品、疑似病人生活垃圾......每天產生大量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這些,不僅感染風險高,還需一定的體力。萬久誠、李坤勝、陳穎3名年輕力壯的80後負責此項任務,24小時值守,三班倒,隨叫隨到。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陳穎進病房前和兒子視頻)

他們每班收集4次,每次6-8袋,每袋10公斤左右,因體積大又不能在地上拖行,一次只能提2袋,加之沒有電梯,所以6層樓物資搬運,他們每天大概要負重來回爬12-16趟。“我是近視眼,第一次工作時不知道穿上隔離服眼鏡會起霧,搬運廢物時從樓梯上摔下去了。每次清理完所有的醫療廢物雙手和雙腿都是麻木的,中午吃飯拿筷子手都在抖。”陳穎是放療科的一名技師,疫情發生後,腫瘤病人銳減,作為黨員的他主動申請從事這項“苦差事”。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李坤勝和醫生呂洋加油鼓勁)

除此以外,為保證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安全,他們每天都要及時更換浸泡眼罩和防護面罩的消毒水,並用稀釋的消毒液給整棟樓所有的汙染區和緩衝區徹底消毒,整套工作下來要大概要8-12小時。自進入隔離病區以來,因為是24小時值守,又在感染病區,為保護家人,他們三人再也沒有回過家。談及家人,陳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剛剛5個月大的兒子,休息時他會拿出手機與妻子視頻見見兒子。“沒事,我是共產黨員,就應該衝在一線,我家裡人也非常支持我,我的妻子也是醫生,所以她很能體諒我,我很感謝她。”

七人藥品、生活物資運輸組

與普通病區不同,感染病區裡的醫療物資及生活物資運送必須統一從一樓緩衝區送入,經過消毒處理後送進隔離病區,再分送至各個病區。曾玉華等7人承擔起了分送到各個病區的這一重任。他們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忙到晚上6點多,除中午出來吃飯外,其餘時間必須著防護服“全副武裝”侯在病區裡。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曾玉華)

感染病區一樓,“是三病區的?叫什麼名字?”王官權從醫用傳遞窗口接過患者家屬遞來的包裹,用消毒液噴灑消毒後,寫上患者姓名,放進了運送物品專用的藍色塑料籃裡,之後他雙手拎起兩個運輸籃向樓上走去。王官權介紹,病區生活物資、一日三餐、患者治療藥品和生活用品等,每天一直不間斷的有東西從緩衝區送進來。感染病區有6層,每層有26級階梯,每個運輸籃載重量約20斤,每個藥品轉運箱約50斤,每天約有70位患者家屬送來生活用品,每天食堂送來盒飯300餘盒......王官權和他的“戰友們”每天就在這一百多級的階梯上負重幾百斤日行兩萬多步。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王官權)

小組組長曾玉華是七人中年齡最大的,今年已46歲。這天中午輪班吃飯,他脫下手套,雙手十指已經紅腫。“苦點累點沒啥,就是長時間戴手套搬運物資,被汗和消毒液浸泡,手指癢得受不了。”曾玉華是健康管理科的副科長,面對感染病區缺少物資搬運人員,他主動請戰,加入物資搬運一線。“雖然我不是醫務人員,但作為一名黨員,作為醫院的一份子,這個時候我必須衝在一線,必須為一線醫護人員做一點什麼。”曾玉華脫下防護服、端起盒飯,腫脹的手指讓他用筷子都很費力。吃完飯一刻也沒休息,穿上防護服繼續工作,曾玉華疲憊的眼神中滿是堅毅。

他們的工作因負荷樓上樓下的跑,幾個小時下來,所有人防護服下的手術衣不知被汗水浸透多少次。更衣室裡,李明脫下防護服看著鏡子裡溼透的自己說:“防護服不透氣,穿上一會兒就出汗,排不出去,身體熱得受不了。等到汗多了,汗水又涼得刺骨。”最讓李明難受的還是護目鏡,“卡在臉上一天下來特別疼。而且我是近視眼,護目鏡扣在近視鏡外面,霧氣上來什麼也看不清了。”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不是醫護,但“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樣讓人心疼.....


為保護家人,所有成員從第一天工作起至今都沒有回家。簡軼的孩子今年剛一歲,十幾天沒回過家的他甚是牽掛,抽空打電話給妻子。妻子沒有任何怨言,反而鼓勵簡軼,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好好工作,把全身心放在工作上,好好為一線醫護人員服務,家裡的事情不用惦記。”“雖然心裡覺得對妻子和孩子虧欠,但守在工作崗位上,覺得我的工作有意義,還是很光榮的。”簡軼說,妻子的鼓勵讓自己有了很大信心。

針對目前仍然嚴峻的疫情,“運輸隊”的工作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考慮到他們每天超負荷的工作量,醫院將不定期充實人員,適當安排調休,一定程度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為了不讓更多同事面臨風險,曾玉華拒絕了醫院安排同事換他下線的要求,“我們會一直堅守到底,直到疫情防控勝利的那天。”曾玉華如是說。

(通訊員: 鄭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