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單位的副職,管太多正職煩,啥都不管說不敬業,該怎麼辦?

八零後聊育兒


不攬權,不越權,不搞小集團,多做實事。人吧,活的是心態,金錢地位看輕點,做什麼都快樂。


龍陽老楊


副職是不好做的。幹多了,正職提防你,怕你籠絡人心,覬覦正位。幹少了,正職不滿意,說你沒有敬業精神,不知道為領導分憂解難。

其實,一個副職領導,名義上是領導,本質上不過是級別高點的下屬罷了。如果不懂得這個定位,總是以領導自居,是很難與一把手處好關係的。

為什麼你乾的越多,一把手越不滿意,甚至會煩你?因為你犯了副職大忌。作為一個副職,你的職責是配合一把手管理好團隊。所以,你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所以,在你分管的業務範圍內,你雖然可以決策,但是不能拍板。你不要認為自己也是一個領導,在一把手眼裡,你其實只是一個帶有行政級別的下屬!所以,哪怕是自己分管的業務,也必須跟一把手彙報!

除此之外,作為一個副職,有一條紅線,千萬不可踩踏。那就是越權!一旦越權,你乾的越多,一把手越反感!也就是說,不是自己分管的業務,輕易不可染指,甚至意見都不要說。一把手因公或因私不在崗期間,如果不是一把手授權於你臨時主持工作,千萬不能拍板決定任何事!即便是授權管事,也必須事前電話彙報,不能先斬後奏!如果你隨便做主,一把手必然對你心存警惕。這是職場潛規則,千萬不可大意。

有些人可能說,那我就什麼也不管,落得一個清閒!想得挺美!組織給了你職務,也給了你待遇,不是讓你當撞鐘和尚的。不管事肯定不行!如果你什麼也不管,大事小情都推給一把手,一把手就會說你不敬業。應該怎麼辦呢?必須管事,但是需要有技巧的管!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下屬請個假,能批准的就批准,不能將這些小事一股腦都推給領導。但是涉及到利益、計劃、方案、考評、活動等比較大的事,必須跟一把手通氣。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自己的下屬直接去找一把手彙報,而是自己親自去溝通。溝通之前,做好2-3個預案,以供一把手選擇,一把手很輕鬆就可以決策。這樣,才是為一把手分憂!

作為副職,只要掌握“多請示,勤彙報,不越權,少插手”的原則,一般都能跟一把手處好關係!


管理那點事


題主的問題,其實是身為一個單位的副職領導,不知道應該怎樣把握分寸?我是一個工作多年的基層公務員,見過很多這方面的事。下面,我來談一談自已的一點想法。

1.正職和副職的關係問題

毫無疑問:在一個單位,正職就是核心,經過組織考察後任命的,專門負責單位整體工作的一把手。對內,是所有下屬眼中的決策者;對外,法律意義上的法定代表人。不論你怎麼看其為人、能力、水平、工作方法,他都是絕對的一號人物。這一點必須明確。因此,做為副職,無論從工作考慮,還是從個人修養的角度考慮,副職都應該積極、主動地維護這個核心。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2.關於工作分工與合作問題

一個單位必須有明確的領導分工。正常情況下,正職負責全面工作,有的分管一些具體的工作,有的不分管,這都是可以的。真正負責分管下屬內設機構的是副職。一旦經過單位黨組會議或行政辦公會議研究決定了領導分工,就要嚴格按此執行。副職要主動積極抓好各自分管的工作,不能荒了自己的“責任田”。也不能擅權越界去管其他副職分管的工作;其他副職如越界來插手你分管的工作,也要採取穩妥的方式予以處理。一句話:抓好自己的“自留地”,但也別去他人地方瞎轉悠,手伸得過長;也不允許其他副職的手伸過來瞎指揮。也就是說:副職們相互之間要有明確的責任界線。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遇單位重大工作任務或全單位統一活動,一旦經過會議研究或正職臨時指定,無論哪一位副職負責,都必須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分有合,張馳有度。

有一點必須指出:無論是那一位副職分管的工作,正職都有權過問,不能把工作分工真正當成自家的自留地,連正職也無權過問,那就犯了原則性錯誤。正職的安排、要求與副職的日常做法不一致時,只要其安排不違法、違紀,就必須按正職的意見辦。這沒有商量的餘地。

3.工作協作、溝通和配合問題

副職在處理日常工作時,遇上拿不準的事,要主動和正科溝通,求得指示或意見。工作進展也要多彙報,多溝通。這叫禮多人不怪。副職們之間,也應該坦誠相見,及時交換意見,相互協調支持,完成好工作任務。在同事關係的處理上,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切忌相互猜疑,相互提防,互相放水,互相折檯。一個班子如果爛了,班子成員實際上全爛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本來就應該同舟共濟。

日常工作中,有時會碰到有的人小動作不斷,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情況。只要不太嚴重,心裡明白注意防範即可,絕對不能一時衝動撕破臉皮,大鬧一場。這樣做,無論對誰都沒好處。

4.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估計:題主是一位在人數不多,只有一正一副的單位中的副職。這種情況,正職和副職的關係處理起來實際上是比較難的。如果正職水平好,處事穩妥還好。如遇上剛提撥起來,沒工作經驗的人,會更麻煩。因此,作為副職,應以請示或彙報方式,請正職明確副職分管範圍,並切實抓好份內工作即可。切不可因缺少溝通,責任界限不明,眉毛鬍子一把抓,導致副職認真抓了,正職認為手伸得太長,威脅了其正統地位;不抓了,認為心懷不滿,當甩手掌櫃。這對誰都不好,最後的結果是雙輸局面。也是應該盡力避免的。當然,這個副職,僅就提問看,也還不夠成熟。因此,要一邊工作,一邊認真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強協調配合能力,這樣才能避免進退失據、六神無主的尷尬局面。

最後,總結一句:擺正自己副職的位置,在儘可能明確分工的情況下,先抓好分管工作,做到獨當一面;適當兼顧正職安排的其他任務;不是自己分管的事,絕對不要插手。

這就是所謂的分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能精準把握,就成專家了。


水波不興3291


對副職的定位以及行事原則的把握,是做好副職必須要了然於胸的一件事情。很多副職人員只是靠感覺、靠“自認為”來做副職的工作,導致了自己總是處於窘境,總是處於與正職產生矛盾的狀態。在此有必要針對此問題進行明確的梳理:

一、一個很多人不願意碰觸的理念:副職也是正職的兵!既然是兵,就要有兵的樣子!

現實中,很多副職的內心對於自己角色的定位是有些扭曲的:

認為自己與正職之間是“正副”只差,但都是領導,鬼使神差的認為另個人應該幾乎是平等的;

認為自己和正職一樣都是管理者,甚至認為自己在很多方面並不比正職差!只是職位上頂多差半級而已。

這種思想,從理論上分析沒什麼毛病。但正是這種看合理的想法讓自己無意識中追求“平起平坐”。

而老鬼告訴大家最實在的、最穩妥的、最容易讓自己做好副職並且獲得利益、空間、好處的定位就是:你就是正職的兵!

老鬼說的直白一點:你為什麼是副職?

那是因為老闆、高層領導知道、認可你的能力、水平等等確實超過了其他員工而已!你只是比其他員工更有一些優勢!——這種說法雖然偏頗,但有利於您找準自己的定位!

副職將自己定義為:比其他兵收入更高一些、得到領導、老闆認可、賞識更多一點的兵!——這種定義對您之後的行動有百利而無一害!

兵就應該有兵的樣子!兵,就應該按照兵的定位來思考問題、採取行動!你的職場會比較順利哦!

如果你非得和老鬼這個觀點擰著來,老鬼絕不奉陪!怎麼想是您個人的選擇,老鬼左右不了。

二、你以“兵”的姿態多與領導溝通、請示時,自然不會管的太多,不會越界。

試想:如果與正職缺乏溝通,全靠個人的感覺、自認為應該管什麼,弄不好就會“管多了”!

作為副職,一個高級的兵,是最有機會、最有由頭、理由和正職進行溝通的。在與正職溝通、交流、請示的過程中,自然可以準確的把握自己哪些事情可以管,哪些事情、工作自己不用過多的過問。

在與領導溝通、請示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從領導的語言、口風、態度中體察到各種工作的輕重以及自己應該干涉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採用主動請示、主動詢問、主動請纓的方式來從政治哪裡獲取自己可以管理、可以從事的工作。

這種做事方式,既能夠讓領導感受到你對他的充分尊重,又能夠讓正職知道你不會威脅到他,能夠跟著他的腳步開展工作,還能最大限度的準確掌握自己的工作職責、事項!

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以及崗位職責中對於副職的職責描述是籠統的、粗線條的,根本沒有明確的職責劃分,工作版塊劃分。在這種情況下,能否與正職保持謙和、有效、緊密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

三、以職場人應該具備的職業化方式與正職領導進行溝通、信息反饋、互動,你就不會被認為不敬業!

千萬別靠感覺與領導溝通、互動。更不能因為自己也掛著“經理、主任”之類的名頭而疏於與正職之間的工作彙報、信息反饋、互動!

什麼都不管,肯定不對!因為你拿著副職的薪水,什麼都不幹肯定是失職的!

因此,在與正職職業化的溝通、請示、彙報、信息反饋過程中,你自然之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哪些工作應該做到什麼程度,哪些工作需要只需要監督,哪些工作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如果疏於溝通、互動,即使你幹了,正職可能也不知道!或者即使你幹了,正職也不知道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辛苦、精力!

四、副職一定要清楚:自己絕對不能只有正職這一條線!你需要的是為自己建立更高層的關係,讓更高層對你有全面的認知!

如果正職知道你在公司內,上面誰都不認識,上層的領導對你的工作狀況、能力等等知之甚少,上層中沒有哪位領導是你堅強的“後盾”,那這個正職從內心裡不會把你當回事兒!

如果你碰巧遇到了一個素質不高的領導,那你就慘了!你雖然是副職,揉捏你沒商量!無論你乾的好壞、對錯都會處處難為你的!

因此,作為副職,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個虛職!就是一個比大頭兵稍微高一些的上等兵而已。自己應該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逐漸建立更高層面的關係、人脈。

別說自己不屑於那麼做,也別自認為清高的認為自己要靠實力、能力說話!你就是個副職而已!你乾的再好,最終都會歸功於正職的領導的!

因此,既然從事了管理崗位,就要面對這個現實:構建更高層次的人脈資源,獲得更多上層的理解、信賴與支持!


副職在很多企業中都是一個相對而言較“虛”的崗位,都是一個可輕可重、可有可無的角色。因此,身為副職的人一定要將自己的定位定的更低一點!蹲的第一點,你才能有機會躍的更高哦!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簡單來就是副職的生存要訣就是要“守婦道”,要遵從古代婦女的“三從四德”!雖然這是古代壓迫婦女的東西,但放在副職身上卻難得的職場生存智慧。

一、我曾經就經歷過很守副道的分管領導

14年我還在分公司的時候,當時我的分管副職深得一把手信任,幾乎下放給了他所有的權力。所以這位分管副職在整個公司的工作開展工程中,包攬了很多事情,甚至寧願越位也不缺位。

那段整個公司出了很多成績,上級公司的大獎小獎的拿了無數。但每一次拿獎、受表彰、戴大紅花的時候這位副職都會主動退後一步,所有的功勞和榮耀時刻都請一把手上。

這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副職越是知分寸,正職就越放權。

16年因為公司的業績非常突出,一把手得到了升遷,新的一把手是原來的一位本地副職被提拔起來的。所以對這位分管副職諸多忌憚,先是收回了很多權力,又對剩下的權力進行分權,挑動其他副職和這位副職不對付,還直接插手副職的各項管理。

這位副職也非常的守婦道,既然正職不放心,那就主動退後一步,絕不反對正職的意見,即使是正職佈置的錯誤的事情,也不當面提出意見,只是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以自己的專業能力給予有限的糾偏。

一段時候,正職也就對這位副職慢慢放下了很多戒心。

二、副職就是屬管子裡的老鼠的,兩頭受氣

副職看似風光,實則憋屈窩火。

對下員工關係、問題處理不好,容易被越級告狀。

對上有正職壓著,且伴君如伴虎,既要輔佐好正職做好各項工作,又要防止越權處理或者功高震主,還要時刻注意別被下屬告黑狀。

有功勞,主要功勞是正職的;背責任,主要責任是副職的。

端的是管子裡面的老鼠兩頭受氣。

三、所以副職的生存就是要“守婦道,做到三從四德”

1、 三從就是服從正職!服從正職!服從正職!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服從正職!副職的職責就是協助正職分管某些事務,副職的一切都是在正職的領導下,有什麼功勞也是在正職的領導下完成的,你

所以你聽正職的話是應該的,和你的正職保持一致的意見。

換位思考,你也不喜歡有一個不聽自己的話,還時刻和自己頂嘴的下屬。

2、 四德

(1) 副德

尊重你的正職,不要因為你的正職年齡比你大、思維沒你活躍、專業能力不如你、或者學歷不如你,就瞧不起你的正職。這就基本的職業素養。

(2) 副言

不要說不符合自己職位的話,尤其是當眾去反駁正職的話。即使有意見要提,也要換一個私下的場合以合適的方式表述。

(3) 副容

很簡單,職業化的打扮,白襯衣+西褲+皮鞋應該是你的標配。

(4) 副功

保證你的專業能力,做好你的專業範圍和權限範圍內的事,不要越位,更不要越權。

總結來說,副職就是一句話“低調做人、踏實做事、守好副道!”

更多精彩好書解讀,職場攻略、精彩品評請關注本頭條號“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單位副職不好乾,管多了正職煩,管少了不敬業,怎麼辦呢?送你兩個字:分寸!

我一個表哥在街道辦事處工作,28歲時任命為副主任,分管文教衛生工作。另外一個副主任,分管企業安全。拿此二人比較,更能說明問題。

這兩位都是領導的左膀右臂,都是手握實權的人物,但二人的做事風格卻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

表哥一向為人低調,對分管的業務盡心盡責,時常靠在一線檢查、調研、督導,定期向領導彙報工作,需要決策的問題先向領導提出自己的看法,獲得領導的首肯,再去拍板決定,從不攬權,也不越界。一旦決策失誤,能主動承擔責任,從不讓領導背黑鍋。久而久之,建立了很高的威信。

另外一位副主任,因為資格老,在單位工作時間長,有點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領導講話他插嘴,領導安排的工作喜歡的幹,不喜歡的就拖著,甚至沒有了下文。有一次,上級來檢查企業安全,因為大領導外出學習趕不回來,他就代表辦事處領導去企業陪同檢查,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他就不經集體研究拍板承諾,提出整改方案,限期完成。過後,也沒有給領導當面彙報,時間長了就把這事給扔下了。過了段時間,上級又來企業檢查“回頭看”,這次大領導到了現場。檢查組對照上次的整改意見檢查落實情況,結果很不盡人意,錢花了不少,事情沒辦多少。檢查組當面斥責大領導,弄得很下不來臺,而這位副主任跟在後面跟沒事人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以上兩位副主任的對比比較鮮明,其後果也是不一樣的。

三年後,我表哥因為成績突出被提升到教育局任局長,前途還是一片光明的。

而另一位副主任因為一次在企業宴請私人朋友時被舉報,給予了嚴重警告處分,仕途基本到了盡頭。

【總結】作為副職,要管好分管的工作,多請示彙報,不貪權攬權,要給領導錦上添花,不可添麻煩。做一個敢於擔當、謙虛務實的人,早晚有一天會熬出頭!


是非曲職


我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物業公司說是國營的,也就是過去農場下屬單位。有一個副職,他是副書記。物業公司裡面所有事情基本上是他面面俱到,幹活在前,吃苦在前,但到了年底發獎金的時候,與正職相差甚遠。煩惱不快日積月累,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暴病逝去時才38歲。他這個副職只有多幹的份兒,只有忘我的份兒,只有奉獻的份兒,一肚子苦衷倒不出來。幹不好,不幹更不好,幹了還不能說,說出來人家就把自己所幹過的事情給一筆勾銷了。


用戶62848073919


我是深度職場作者風雨載人間,不敢說看透職場,也算了解七分,也不敢說看透人心,也算弄懂五成,關注我,不敢說讓你平步青雲,但也能讓你少走數年彎路。

在單位機關裡面,副職被正職壓著,其實是很正常的事,俗話說得不假,"官大半級壓死人",你是個副職,不管你職位多高,你只是個打輔助的,鍋你得背吧,事你得做吧,利你得讓吧,你想報復他,還找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說吧,清楚自己的位置就很重要。

我之前也有幾次類似的經歷,有次大領導安排項目,讓我們採購設備,當時正職就把任務派給我,說我做事穩當,讓我負責挑選設備,我便讓手下最專業的干將,幫著我把這事做了,然後我去報給正職,結果他說不得過,讓我回去想想問題,修改修改,我左思右想搞不明白,後來想通了,媽的,這是覺得我做事搶了他的風頭,自己又想立牌坊,於是我就做了個報表形式的彙報書,具體的產品選擇那裡空個位置,讓他的秘書幫著交了一下,就給過了。

其實在單位裡面,正副職一直都存在一種微妙的博弈關係,兩者即是競爭關係,更是合作關係,所以一般正職副都不會太大動干戈,因為很容易產生雙輸的局面,所以對於你的這種情況,我有三條建議,下面具體談談。

一、不搶領導風頭

上面已經說了,雙方之間是存在著一種博弈的關係,所以領導自然會對你有所防備,怕你蓋過他的風頭,讓大領導注意到你,到時候被越級提拔,所以對此,首先就要做到,對直屬領導保持必要的尊重,多彙報工作,不越級報告,不搶領導風頭,必要時候對下屬唱唱黑臉,讓領導來說好話。



二、及時彙報情況

之所以你覺得領導煩你,多半就是你彙報的太少了,領導不知道你在做什麼,這是非常頭疼的事,很多人就是敗在這裡,明明做了很多事,卻一直得不到重視,就是因為沒能及時反應情況,上面不知道你是否在做事,這是個問題。

三、打好平級關係

一般單位裡面都是一正多副,協調工作,所以你平時可以和平級之間把關係儘量搞順一點,利於開展工作,當然對這些人你也要時刻保持防備,畢竟一樣存在競爭關係,如果他們工作有小的錯誤,你最好不要點出來,要讓領導發現。

職場深如海,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如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領域的知識,乾貨和套路,不妨點波關注,我會持續更新。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你能夠在百忙之中讀完這篇問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的心得,套路,乾貨,也可以順便點波關注,我會持續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哦,你們的支持就是我落筆的巨大動力!


風雨載人間


【字在青雲】回答:單位副職究竟怎麼把握好工作的尺度,其實從副職的“副”字,就可以來解讀。“一”字代表平常心,“口”字代表一張嘴,“田”字代表責任田,“刀”旁代表能力和作風。讀懂“副”字,就能當好副手。

一、“一”字代表平常心,副職不能忘記身份、越位越權

副職的身份就是副職,對正職是下屬,對下屬是上級,這就意味著副職既要幹事、也要管事,幹什麼事、管多少事,取決於正職,而不取決於副職。因此,要把握好正職的意圖,讓你管你就管,不讓你管千萬別管。

副職的位置也是領導,既有一定地位,也有一定權力,但地位再高不能高過正職,權力再大不能大過正職。因此,副職要注意讓自己在正職的領導下、允許下享受地位、行使權力,否則正職一定會想辦法打壓你、限制你。

二、“口”字代表一張嘴,副職需要上下溝通、左右協調

副職是正職與下屬之間的溝通橋樑、聯繫紐帶和關係暖衝。實際工作中,正職可能有許多指令通過副職傳達到下屬,下屬也可能有許多想法通過副職傳達給正職,這種溝通有時會比雙方直接接觸更有利於工作落實和氛圍融洽。

有的單位副職不只一個,彼此之間是平級和同事關係,彼此協調和合作非常重要。因此,要當好一名副職不吱聲、不張嘴肯定是不行的,該說的話不說,該管的事不管,該負的責不負,就不是一個好副職。

三、“田”字代表責任田,副職還得認真負責、敢於擔當

副職或多或少都會分管一些工作,負責一些業務,這些就是副職的責任田,一般都是正職希望副職發揮好作用的地方,因此一定要把這些工作做好,讓正職放心滿意。這就要求副職對分管工作要大膽負責,不能推諉扯皮,更要處理得當,不讓正職操心。

但是,敢於負責不等於完全負責,敢於擔當不等於自作主張,對於單位建設或分管工作中的重要事項,副職一定要及時跟正職報告,正確領會意圖。這樣才能確保責任田裡能種出莊稼,否則可能南轅北轍、顆粒無收,甚至越權越位、得罪正職。

四、“刀”旁代表能力和作風,副職要有副職的樣子

所謂能力,就是副職要有讓正職信任、讓下屬佩服的能力,這樣才能贏得尊重、贏得主動,否則正職不放權、下屬不買賬,這樣的副職是非常窩囊和尷尬的。而能力不是憑空來的,除了前期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在副職崗位上繼續學習。

所謂作風,就是副職要具備與其崗位職責和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作風,對正職交待的任務要雷厲風行、抓緊落實;對下屬該管的事要敢抓敢管,不能一味當老好人;對自身要嚴格要求,給正職樹威信,給下屬作表率。

【字在青雲】總結:副職怎麼幹,其實不外乎一顆平常心擺正位置、尊重正職;一張勤快嘴,請示彙報、溝通協調;一塊責任田,履職盡責、發揮作用;一個好形象,嚴於律己、立身為旗。我想,這樣的副職,不但正職不會煩,還會肅然起敬。

我是【字在青雲】,專注職場話題,分享職場乾貨,歡迎【關注】點評,謝謝您!

字在青雲


【職場觀點】
職場中,大多數的人晉級都是從基層一點一滴乾起來的。所以,在單位中擔任副職,可能是你在職業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常言道:“官大一級,壓死人。”,副職和正職之前雖然只有半級之差,但是依然差別很大。副職,一個很尷尬的位置。要做好複製的工作,就必須先了解清楚副職的主要職責是什麼,然後再根據職責選擇好的工作方式。我將從這個方面進行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副職,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開會的時候,要你煞有介事的討論問題,但是拍板的那個人不是你。你還必須坐在一旁拿著筆,煞有介事的記錄著。還要假裝自己很仔細,到最後可能就是個湊數的。
做事情的時候,你又是一個帶頭的,那些比較困難,又容易得罪人的,又需要領導參與的事情,可能往往落到你這個副職的手裡。
面對如此的敬重窘境,作為副職,應該怎樣做才能夠順風順水、逆風翻盤呢?搞清楚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副職的職責是什麼?

01

副職的職責

每個單位的每個部門,在部門人員比較多的情況下,一般都會有一個副職。現在管理學上,對管理幅度超過15個人的崗位,都建議設置副職,幫助正職人員完成管理工作。副職的工作角色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管理者

雖然是副職,但是屬於公司的管理序列,屬於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主要複製協助正職管理人員,完成對部門工作的管理、佈置、人員考核等等。

第二,參謀

副職管理者,有職責幫助正職管理人員完成部門業績、解決困難,以及戰略規劃的制定。向正職管理人員提供建議、反饋問題。但是,做決定的應該是正職管理人員。
中國有句俗話:“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也就是說在部隊裡面,參謀人員是能夠參與戰略規劃、制定的,但是隻有參謀長,才有可能參與到政策的決定。所以副職人員,往往在部門內部起到的作用是參謀,而非參謀長。

第三,政委

其實,副職人員在部門內部也起到政委的作用。按照正職人員的工作安排,要幫助其管理部門內部人員的情緒,協調各種資源。
在職場的管理序列中,一般是正職人員負責制。部門的正職領導需要承擔部門的業績、考核指標,完成工作規劃制定等。

02

那麼副職人員應該怎麼處理自己在單位的尷尬地位,我覺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多請示

工作過程中,由於複製人員在決策方面的權力不足,所以要要多項政治人員進行請示。一時事情得到他的認可。或者授權才能夠進行實施。工作過程中多請示,多彙報會有以下幾個優點。

1、看態度。
多請示上級(正職人員),可以通過請示過程中的交流,獲得領導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態度。以判斷自己對工作的規劃和安排是否滿足正職領導的要求,防止與正職人員發生衝突,產生隔閡。
可以從與領導交流過程中的語言、口風態、度,來體察到領導對各項工作關注的輕重程度,判斷自己需要干涉的程度,以及事情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期望。由此,可以指導自己工作的開展和工作方向的選擇。
2、表示尊重。
多請示的做事方式,可以讓你的正職領導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由此,可以扭轉他對你的看法,減少對你的防範,減少你對他的威脅感,以獲得更多的授權,能夠更大程度的掌控自己的工作和職責。
3、區分職責劃分。
在很多的企業的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中,對於副職人員的職責描述是很是不全面的、很粗略的,或者根本沒有對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那麼在與領導多彙報的過程中,可以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防止越級、越權的事情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與正職保持謙遜、緊密、有效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多提方案,少下決定

在針對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要多向領導提方案,少下決定。
1、多提預案。
在針對具體的事情,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如果僅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容易被對方理解為這就是你決定的事情,或者說這就是你唯一能夠提供的方法。無論是在職責劃分,還是在能力方面都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在請示工作的過程中,要多提議案,提2至3個預案,並說出各種預案的優缺點以及注意事項,供領導進行選擇。
2、請求指正。
針對具體的事情提供解決方案的時候,還應該順帶提供各個方案的缺點,或者擔憂的地方,並請領導給予指導。如此可以讓領導感覺到得到尊重,也可以給予其一定的成就感,有利於你快速的拿到他的授權,而且規避掉自己的責任、風險。
試想一下,你每一次去彙報工作,領導都找不到需要指點或改正的地方,該是一件多尷尬的事情。
3、少做決定。
針對具體的事情,尤其比較關鍵的事情,要避免自己做決定。將決定的權力牢牢把握在正職領導手中。否則,會讓他感覺到權利受到威脅。

第三,嚴格執行決策

人與人的思想是有很大差別的,在工作過程中,副職人員很難避免與正職人員產生意見上的分歧、決策上的分歧。副職人員有職責將自己的想法作為建議,提供給正職人員參考。但是,一旦正職人員做出決策,副職人員就必須嚴格執行其決策。切忌三心二意、敷衍、磨洋工,否則,將影響正職人員對你的看法,也影響部門的整體業績。

03

副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不要什麼都不幹。

有些副職人員不知道怎麼權衡自己的職責,不知道怎麼幹,最後索性什麼都不幹,這肯定是不對的。公司把你放在副職這個職位上,拿著副職的薪水,什麼都不幹,肯定是自己的失職。不知道怎麼幹,就與正職進行職業化的溝通、彙報,或者進行信息反饋,交流過程中,你自然知道該怎麼幹,幹什麼,幹到什麼程度。

第二,鍛鍊承擔責任的能力

雖然副職不能夠作出最終的決策,但是,工作中也要鍛鍊自己承擔責任的能力。部門多是正職負責制,正職人員往往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風險。副職人員要想晉升為正職,就必須鍛鍊自己承擔這些責任和風險的能力,以便日後晉升。

第三,把握競爭的機會。

副職人員應該認清自己不只是有正職這一個領導,也非只有等待正職升遷這一個晉升線路。部門的業績和風險有正職人員來承擔,那麼,這些業績和風險所帶來的收益自然也多有正職人員來享受。所以,在除正職外的其他上層領導面前,要合理的展示自己的實力、工作能力,以獲得更多的晉升機會。比如,新成立部門,副職人員有很大的可能成為新部門的正職人員。

【觀點總結】

副職,在很多企業中確實是一個相對比較虛、責任比較輕的角色。尤其對於中基層管理者,不客氣的說,這種角色可有可無,只是略高於普通員工。所以在工作中。要能夠放低身段,把自己的定位定的更低一點,讓自己蹲下來,以尋求更好的機會,能夠及時的進行跳躍、躍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