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能葬入“元帥陵園”的張作霖,為何最後還是埋進了自家祖墳?

由於張作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各種無理要求,1928年6月4日清晨5時許,當時張作霖正乘坐專列從北京返回奉天,誰知道正行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的橋洞時,被日本人預先埋好的炸彈炸燬,張作霖身受重傷。

在被炸傷後,處於彌留之際的張作霖曾對守護在身邊的盧夫人說:“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告訴小六子,讓他趕快回奉天。”

上午9點30分,張作霖最終因搶救無效去世,時年54歲。

原本能葬入“元帥陵園”的張作霖,為何最後還是埋進了自家祖墳?

張作霖——劇照

張作霖身為東北地區的實際領導者,如果他的死訊現在一旦傳出去的話,那麼勢必會造成東北地區的混亂,從而使日本人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所以在張作霖去世後,大帥府的人員一面處理善後,一面則急電張學良和張學銘火速返回奉天主持大局。但張學良因軍務纏身,所以一時間不能及時反奉,留學日本的二子張學銘在得知其父被炸之後,便立即於本月6日離日返奉。

此時讓大家最為焦慮的是,張作霖死後,奉天一時間群龍無首,東北政局難以掌控。鑑於此,臧式毅、劉尚清等人開始出面主持在奉重要官員,連開緊急會議,商討應急方案。

原本能葬入“元帥陵園”的張作霖,為何最後還是埋進了自家祖墳?

皇姑屯事變

在眾人商討之後,決定推帥府秘書長談國桓執筆,遵張作霖旨意,起草遺囑一份,其遺囑全文如下:

餘不幸歸途遇險,今病勢已篤,殆朝暮間人矣。餘自束髮從軍,早自誓,以身報國,死生置之度外,現年已五十有四,死亦非夭。惟是救國之志未遂,不免耿耿耳。今以奉天重任付之學良,望汝善為料理,延聘賢能,修明內政,使人民安居樂業,以慰父老懸懸之望。一面努力和平,以彌戰禍,促成統一,勿背餘佳日息爭通電之旨,並盼我胞澤同人,共體此意。但能遵餘之遺囑,事事以國家民族為重,協力進行,即是徵諸同人相愛之誠,餘雖身死,亦瞑目矣!

製造皇姑屯事件的罪魁禍首大家已經是心知肚明,根本不用開展任何調查就知道這是日本關東軍所為。然而,日本人非但拒不承認此事是他們所為,甚至還要求中國方面派人去調查。而就在現場調查的第二天,日本人又拿出一張用事先打印好的日本報告,稱:“經過中日雙方調查,證明炸車事件系南方派來的便衣隊所為”,並要求中國方面簽字蓋章。

面對日本人這樣無恥的要求,中國代表當即拒絕。最後在一番調查之後,發現了諸多疑點,且這些疑點都表明,這就是日本人所為。

如果說這些疑點尚不能說明此事就是日本人所為的話,那麼在二十年後,刺殺張作霖的主犯,前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作為戰犯被逮捕後所公認刺殺張作霖的經過便是鐵打的事實了!

原本能葬入“元帥陵園”的張作霖,為何最後還是埋進了自家祖墳?

張作霖

張作霖死後,為了避免日本人渾水摸魚,以及為張學良反奉主持大局贏得時間,因為帥府決定秘不發喪。為了保險起見,對外由奉天省發表通電偽稱:

“主座由京回奉,路經皇姑屯東南滿鐵道,橋樑發生爆炸,傷數人,主座亦身受微傷,精神尚好,省城一切如常。”

此外,帥府裡還假戲真做,夫人們將張作霖的頭部用繃帶給包紮起來,僅露出眼、鼻、口,躺在床上,每日讓廚房照常給張作霖做飯,醫生則天天來帥府假裝換藥和填寫醫療經過及處方,似乎張作霖就真的只是單純的受傷而已。

不過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雖然大帥府每日都很正常,但卻也派人來訪,窺探虛實。其奉天總領事館還曾要求派日本醫師前去大帥府探問,但是都被委婉的拒絕了。

原本能葬入“元帥陵園”的張作霖,為何最後還是埋進了自家祖墳?

張作霖的太太們——劇照

其中帥府中的壽夫人,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每日總是濃妝豔抹,高高興興地接待前來表示慰問而別有用心的日本太太們。當這些日本太太們看著張作霖臥室裡燈火通明,壽夫人面無戚容,從容不迫的時候,都相信張作霖就真的只是受傷而已。

但終究紙包不住火,在持續了幾天之後,終於在同月8日一天,親日派陶尚銘在大帥府門前聞到了燒香的味道,且看見女人們穿著孝服,才知道張作霖已經去世。

自此以後,張作霖去世的消息,逐漸在奉天散開!不過在此後不久,張學良也趕到了奉天。隨後張學良子承父業,成為了東三省的最高統治者。

原本能葬入“元帥陵園”的張作霖,為何最後還是埋進了自家祖墳?

張作霖被炸後——劇照

在張學良回來之後,便開始給父親張作霖找尋墓地。為此,張學良還派人四處勘察,終於在撫順市東60華里的薩爾滸附近選定了一處前有渾河環繞,碧波盪漾,遙與鐵臂山隔水相望;背有山巒起伏,林木蒼翠,依山臨水的地勢,作為“元帥陵園”。

張作霖的陵園從1929年5月開始動工修建,計劃在兩年內完工,在這之前,張作霖的靈柩被暫停在帥府花園的東廂房裡面。但事不遂人願,在陵園尚未完工之時,便爆發了九一八事變。

日本人佔領東北之後,便將張作霖的靈柩從帥府遷移到了小東邊門外的珠林寺。直到1937年6月,由偽滿洲國總理張景惠提議,才將張作霖的靈柩由瀋陽遷至遼西錦縣東北驛馬坊張氏家族墳地,與原配夫人趙氏合葬。

參考文獻:《張作霖傳》、《一代梟雄:張作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