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別人不開口讓你幫忙,儘量不要主動幫忙”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句話如果我們以生活中的一些思維去看待,會發現是鼓勵大家自私一點,不要多管閒事。但如果是我們放到職場中,會發現這句話、這種做法是合理,且是有必要的。

對於一些職場新人,不管是領導,還是前輩,都會建議其平時工作要積極一些、主動一些,但這個積極、主動絕不是讓你在別人沒有要求或者請求的情況下,一味去提供幫助。

為什麼?

一、在別人沒有請求你幫助的情況下,主動去詢問、去幫助,如果對象是領導,可能會覺得你在越權。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有時候,自己的領導會忙到焦頭爛額,如果是平時工作比較積極的人,可能會想幫領導分擔一點。

但這種情況下,建議不要直接和領導說某項工作你可以幫他做,

作為管理者,基本的技能就是要區分哪些工作是可以安排給下屬的,哪些工作是需要自己完成的。通常來說,會把一些下屬有能力完成、不涉及到一些不方便讓下屬知道的信息等方面的工作安排給下屬,而涉及到一些核心機密、需要進行決策等的工作自己完成。

這種情況下,即使領導很忙,那些工作也是必須由他自己完成的。如果你直接去問領導什麼工作可不可以由你完成,如果表述不當,領導會覺得你是在越權。

二、 別人會覺得你多管閒事

就拿我們自己來說,自己負責的工作,如果在自己無法完成的情況下,自然會有自己的渠道去解決困境。

就通常的做法來說,當自己某項工作無法完成、需要別人的幫助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求助對象應該是自己的上級。一方面,上級有指導、幫助下級完成工作的職責,而作為同事,沒有這個義務;另一方面,即使上級無法直接幫助,也是需要通過上級去把工作安排給其他人,而不是自己私下去解決,因為一旦工作出現問題,幫助你的人、你自己都會無法承擔責任。

因此,如果是別人工作上有困難,人家自然有自己的渠道去解決。如果別人沒說,你自己主動去詢問,當事人可能會覺得你多管閒事。

三、自己主動幫忙,並不能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果是別人有困難需要你協助,那你只是一個友情提供幫助的角色。但如果你主動去提供幫助,你能對自己完成的工作百分之百保證質量嗎?

通常是無法做到每項工作都是你完全能勝任的。去給別人提供幫助,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些工作是別人的本職工作,但對你來說,可能並不是那麼熟悉。人在一些比較陌生的領域時,犯錯率會大大增加。如果工作不幸出錯,你能保證自己能承擔全部的責任嗎?當這項工作涉及的後果比較嚴重呢?

因此,提供幫助也是有一定風險的,且有些情況下,我們並沒有能力承擔全部的責任。

四、主動去提供幫助,可能會牽連到自己的上級。

我們在職場中,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的工作是需要向自己的上級彙報的。如果你沒有經過上級的同意,就去主動承擔一些別人的工作,一方面,上級會覺得你工作量不飽和,或者會覺得這些會耽誤到你本職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我們可能自身並不完全具備評估風險的能力,當自己工作出錯時,承擔責任的不僅僅是自己,上級作為領導,也需要承擔責任。


淋說職場


我是馮阿元,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對,因為之前曾經在這上面吃過不小的虧,在那之後就長了記性,除非別人開口喊我幫忙,否則我是不會主動再去使好心了。事情是這樣的:同部門有一個二胎姐姐,比我大個七八歲,其實我倆不是同一個崗位。她因為家裡有倆個孩子平常忙不過來老請假,我當時因為剛來公司不到一年覺得二胎姐挺不容易的,於是提出主動幫她幹一些活。

一開始二胎姐還挺感謝我的,經常說一下感謝的話,後來時間長了二胎姐越來越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的活都推給我,我有一次因為分內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就拒絕了,結果二胎姐當時就翻臉了還對我冷嘲熱諷說:現在新來的90後呀,就是喜歡躲活,一點苦都不吃!

我當時被她的話都驚呆了,明明是我好心幫她幹活,就因為拒絕了一次現在好心當成驢肝肺了。後來也明白了,人啊有時候就不能太好心,尤其是在職場當中,哪裡有什麼朋友,其實一旦涉及到利益,大家都算的比較清。

也是,你幫她把活都幹完了,她就不用幹了,可是你自己的活還是需要自己幹。

所以,在那之後我也慢慢開始疏遠她,本身就是她分內的活,而且領導也沒讓我承擔她那部分的工作,大家都是幹活掙錢,做好自己就好了。

慢慢也明白了,你幫別人乾的再多,也不會多掙一分錢,反而落了個“好說話”的印象。人性都是這樣,喜歡撿軟柿子捏,所以有時候硬氣一點,敢於說拒絕反而是對自己的保護。


當然,職場中對於別人主動開口說的幫忙,如果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能幫還是幫一下,畢竟彼此之間多一點善意還是更容易讓整個團隊氛圍變和諧的。也許,下一次你也需要別人幫助呢?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別人幫你是情分不是本分。

總之,有時太過善良在職場中反而會讓自己吃虧,不是說不能幫助別人,而是在職場中還是要保護好自己,別人沒有開口主動幫忙,還是少主動一些,畢竟沒了你,最後的問題也能解決。


馮阿元


這個你最好信一下,因為我深有體會。

記得當時我入職不久,大概4個月左右的樣子,來了一位新員工在我旁邊,當時相處還是不錯的。有一次,她有問題我主動幫忙,當時也是傻,就幫了,我確定我沒有錯,她自己出錯了,上級發現了問題,她竟然直接就推到了我的身上,我當時也是無語。之後又有一次我體驗到了什麼是人在旁邊坐,鍋從天上來,她自己出了問題,當時那個工作和數字有關係,類似於每個人都有序號,她自己出錯寫成我的了,給我帶來了麻煩,事後解決了,連一句道歉都沒有,更不用說別的了,還理直氣壯的。

我真是服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從那之後,同事只要不開口,我絕對不主動幫人,不但出力不討好,還沾一身腥。


九妖說人文


這句話是否有理?暫且不管,凡事都有兩面性,朋友李,在一家公司當技術人員,月初的時候,來了一位新同事,有次吃午飯的時候,新同事想喝咖啡,但不知道那裡有得賣,李就主動提出我去買吧,我知道在哪裡,過了幾天,新同事網購了一些東西,對附近位置不熟悉,李就出於好意去幫他拿了,不會用打印機,李就主動幫他打印,每次公司領導叫新同事打印一份一件,新同事就喊李去打印,久而久之就成了李的分內事嘿,李,順便幫我買瓶咖啡上來,中午犯困了。李,那個快遞在那個公交那裡,幫我拿一下吧。李,去打印兩份文件回來,一式兩份。

另一個例子是:我的朋友大常,他也是技術這塊的,做事很積極,很主動,比如領導安排下來的工作,有一個部門出了問題,或者需要他共同解決的問題,他都會很主動幫忙,他會跟同事一起探討,好比如這個產品電池續航能力不穩定,他會讓採購建議供貨商,採購解決不了的,他就協助採購,像供應商說明這塊電池有那些不足,會給公司帶來那些損失。

前者是老好人,不會拒絕別人,一次兩次就可以,但太主動了,反而傷了和氣,不要以這種方式去討好或者建立關係,而後者的主動是以為工作為中心,團結協作,協調公司各個部門之間的問題,是以公司利益為基礎。

我的建議是:主動幫同事前,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幫助人家解決這個問題,二.瞭解問題,是私人事情還是公司事情,私人事情大可不幫,委婉拒絕,公司事情在不影響分內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去幫忙。


田艾頻道


這句話說得沒毛病。除去幫忙取個快遞之類的小事,作為正式的工作,作為團隊中的一員,需要幫忙的時候,你理所當然要幫,但職場是講求協作、程序和整體效益的,也就是得“會”幫忙,否則就是成別人得了便宜還賣乖,你費了心血還不討好。

1.不做職場“濫好人”

如果同事已經請了其他人來幫忙,這個時候你主動過來幫忙,你同事該讓誰來幫這個忙?

你自己手裡的工作因為幫助別人而拖延了,造成你的團隊整個進度延期怎麼辦?

如果領導正要藉此機會考驗考驗同事,或者正要找個藉口辭掉這個同事,你過去幫忙是不是壞了領導的安排?

有的人人緣非常好,但是能力差,沒有產出,是應當清除出隊伍的,這種人在阿里被稱為“小白兔”。職場上很多公司的老闆都非常警惕“小白兔”員工,因為“小白兔”員工的存在,佔用大量的崗位和資源,是要被清理的,近期網上有很多文章都在關注這一點,可以在網上搜一搜。

以上種種,都是不講求協作、方法而主動幫忙造成負面後果的幾種情況,說白了,這種主動幫忙的人,其本質是“濫好人”。

職場不是街坊鄰居家長裡短,相信大家經歷過或者見過春節期間回家的時候,被長輩催婚吧,是不是跟這種主動幫忙的“濫好人”有些類似,請問作為“被主動幫忙者”你歡迎這種行為嗎?

2.職場上要關注公平、效率和收益最大化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承擔的工作負責,如果做不了,就要接受的時候提出來,要求能做的人幫忙。而且僅限於幫忙,不能是甩手掌櫃全交給別人,幫忙者應當是指點或者在關鍵的環節上實際做一些。工作要講求資源成本、責任獎懲的,誰負責這件事,誰就要為結果擔責,而不是由幫忙的人擔責。

最初有些人剛入職場,會非常熱心幫助別人,但是職場上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非常專注的。他們專注自己的領域,專注完成自己的工作,很多時候從普通人的視角覺得這樣的人比較內向,不主動結交朋友,其實這才是職場中正確地工作態度。真正能幫肋到同事的人,首先是自己有能力,還要會組織資源,使得整個團隊獲得最大收益。

當你自己有專業能力,也會組織團隊工作的時候,你就可以走上領導崗位,那個時候,你會更加關注公平、效率和收益最大化。那個時候你會注重篩選、培訓自己的下屬,也不會讓沒有完成任務能力的人獨自面對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也會不會讓一個員工接受任務的時候,簡單聽他說“我能做”就相信他,而是要他拿出完成任務的方案和計劃表來,或者至少問一問下屬有什麼思路去完成這項工作。如果發現他拿不出來,就得重新選人或者安排有能力的人幫他了。

3.當正式面對同事的求助時,要無私

在組織中,當真正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面臨的往往是犧牲,而不是利益。比如需要讓你不影響自己工作進度的時候,還要幫助同事們完成另一個棘手問題。而即使完成了,功勞薄上也沒有你的名字,那個時候,才是真正顯示你的價值、你的善意、甚至你的格局的時候。

願這些能幫助到你!


文洲說


職場中,別人不開口讓你幫忙,儘量不要主動幫忙。這樣的說法不能絕對,我們看看吧。

職場中,別人不開口讓你幫忙,儘量不要主動幫忙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職責,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肩負著不一樣的工作內容。

如果是工作分內的事,每個人的工作崗位技能都不一樣,你讓別人幫你,可能有心無力,還真做不了你的工作,就算做得了也不一定能達到你的標準。

如果說你還要主動去幫忙,那真的怕好心辦壞事,工作沒做好你說誰來負責任?除非你本來就是有同崗位的經驗和技能,那也要在和別人溝通好的情況下幫忙。

所以,如果有心無力的忙當然不要幫,也幫不了。

如果是工作之外,拿快遞、叫外賣的小事,大家互相幫助,是完全可以的。現在社會有的人比較冷漠,看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不願意幫。就沒有必要了。

個人觀點

在職場我們一片好心幫助別人,並不一定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反而起到反作用。所以,我們應該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幫到別人。


敏學pai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有比較深的感悟,現總結幾點我自己的想法,僅供參考!


1、根據對方角色選擇是否幫忙以及如何幫忙

別人不開口讓你幫忙,儘量不要主動。在職場中,你需要認真辨別的是,讓你幫忙的是什麼人!是領導、是同事、還是下屬?是朋友、是客戶、還是競爭對手?這些都不一樣,我們也要根據對方的角色作出選擇!


2、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有人抱怨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明明是自己的功勞為什麼領導卻以為是同事的?自己如此為客戶忙前忙後,客戶卻不領情,豈不是廢力不討好?幫助同事、老闆做額外的工作,或者是超出工作內容的出色表現,還是義務承擔本屬於客戶的分內工作,都要通過巧妙方式告訴你的客戶、同事或者老闆,讓他們知道這本不屬於你分內的工作,而是你的義務幫忙。記住,在職場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3、拒絕當爛好人

在職場中,我們待人不缺真誠,善良。但別做爛好人,讓別人覺得你的真誠、善良是理所當然。該拒絕就要拒絕。可以幫別人,但先等一等,等別人開口請你幫忙,再出手。

謝謝,希望可以幫到你!


阿龍叔看職場


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人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難題,自己或者是別人沒辦法解決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總是一副熱心腸,在幫助別人做事的時候從來不求回報,在別人看來有點傻,就是大家口中的“老好人”或者稱之為“老實人”。老好人身上總是會有一種奉獻精神,但是做人千萬不要做老好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接下來就分享一下我的個人觀點:職場上,吃虧最多的總是老實人。職場上,千萬不要主動給人提供幫助。職場上,往往不可逆來順受。很多老實人在與身邊的同事溝通時,經常很容易會被別人打動,結果就是要幫別人做事。在職場中,我們要做'“老實人”,但不能做“老好人”,這一字之差,最終的待遇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先來看看“老好人”和“老實人”的區別。

第一,老實人做事注重原則,老好人注重和氣。在工作中老實人會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矩辦事,對自己也有嚴格的要求,越過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事情絕對不會做。而老實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為了和氣,不得罪身邊的同事,往往很多違反原則的事情也會幫忙做。從表面上看,老實人堅持原則做事很容易得罪人,老實人一團和氣容易受人歡迎,然而從長遠的看,老好人會被要求做越來越多的事情,最終損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第二,老實人講求實事求是,老好人只會盲從領導。老實人做事講究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遇到問題喜歡刨根問底,不把問題琢磨透了不罷休,接到任務後立刻就會開始全力以赴做好。而老好人,做事缺乏主見,不會主動思考,領導說怎麼做就怎麼做,領導指哪兒就打哪兒,做事全都是為了迎合領導的喜好,對自己本身會造成什麼結果卻一點都不關心。

第三,老實人說話真誠,老好人喜歡做好好先生。雖然忠言逆耳,但老實人敢說真話,在工作中發現同事身上有缺點,犯了錯誤都會及時向對方提出來,希望能幫助對方改正,而老好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即使在工作中發現同事做錯事,身上有缺點,他也不會說半句,怕說出來就得罪人,結果可能就因此而損壞了整個團隊或公司的利益,因而自己的利益也間接被影響到了。

說完了“老實人”和“老好人”的區別,再來談談做職場老好人的致命劣勢。

第一,做事沒有原則,容易被人利用。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心地非常善良,總是喜歡樂於助人。一來二去,不管是自己工作上的同事,還是生活中的朋友,他們一旦遇到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總是喜歡找他幫忙。由於不懂得拒絕別人,所以常常會讓自己陷入無端的忙碌之中。其實,這就是老好人沒有原則的行為,從而才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一個做事沒有原則、不懂得拒絕別人的人,總是容易被人利用,最後受傷害的人還是你自己;只有做事講原則,有自己的底線的人,才不容易被人欺負,也不會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被動之中。

第二,總是喜歡遷就別人,處處忍讓。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一個老好人,他們身上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喜歡遷就別人,特別是在對方非常強勢的情況下,這個特點會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對於老好人來說,以為自己退讓一步就可以相安無事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越忍讓,就會讓人覺得你好欺負。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人都會相信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其實,這就是一種中庸的做法。任何的觀念都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做出退讓的,特別是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時,要學會勇敢的保護自己。

第三,容易夾在別人中間,進退兩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會遊走在別人中間,給別人傳遞消息、緩解雙方的關係,扮演著一箇中間人的角色。對於不瞭解的人來說,會以為他們的能力非常強,讓人羨慕。但是真正瞭解他們的人來說,這個中間人卻是沒那麼容易好做的。做中間人,如果做好了,雙方相處融洽,會得到別人的器重;但是,如果做不好的話,就會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困難,成為他們的出氣筒,讓自己變得裡外不是人。因此,不是心地善良就可以做中間人的,如果沒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沒有高情商,不要隨便做中間人。

第四,做好人容易,一直做卻很難。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感嘆,做好人容易,一直做好人卻很難,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在起初的時候,我們都涉世未深,總是會天真的認為,做好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哪有那麼難呢?但是當我們走進社會以後,有了切身體會以後,才懂得做好人並不容易。對於做好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品德的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原則的問題。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隨處都會面臨著很多的誘惑,經不住誘惑的人,就會放棄了自己堅守的原則,隨波逐流。而能夠堅守住自己的原則,擁有一個赤子之心,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最後,我想說在任何時候,我們的身邊都不缺少老好人,但是我卻不建議大家做老好人,尤其是做一個沒有原則和底線的人。與其做一個老好人,不如做一個懂得變通的老實人吧。





職場阿梁


我同事就是這類“主動幫忙”的人,幾乎讓辦公室的人都受不了他,有點道德綁架。導致我們需要求助都不敢說出來,只要被他聽到,他就用他專用的教育口吻來幫助人,所以大家有困難就不說出來,直接微信問同事,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也挺壓抑。

我同事有點極端,不過職場中除非是別人請求,否則不要主動提供建議或是試著去幫助任何人。不是讓你表現冷漠,有時候幫助多了未必是件好事,幫助多了變成種依賴,特別有的同事不一定有自覺性,反而助長了對方的“哪來主義”、“愛麻煩別人”的毛病。

有時候當我們向別人提供幫助時,我真的只想幫他們。不是所有人都會需要,這很正常。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去改變而多數人是不願意改變的。 如果別人不打算接納,或者他們會因為建議對他們沒有成效而責怪你,那你都不應該主動幫忙,會顯得小題大做。

此外如果你沒準備好就去幫別人,也會吃力不討好,對方不領情,自己也會覺得多管閒事。首先對你能幫上的忙,工作上得給出確實可靠的方法和指導意見,並且不建議同一個人不能次次都幫助,方法教給對方,職場成長靠自己。


閃亮金星


在職場中,人際關係非常複雜,很難拿捏別人需不需要你幫忙。

在職場中,工作多、壓力大、還要與同事之間明爭暗鬥,其目的就是想做到最好,以求得領導的賞識、提拔、加薪。

有人想與同事間保持良好的關係,有時候會主動幫助別人做事以求得別人的好感。但有時會事與願違,別人會誤認為你在搶工作、搶業績、搶風頭。所以在你不知道別人需不需要你幫忙時,可以慎重的問一下需不需要幫忙,這樣就不會有產生誤解。

所以說不管在職場中還是在其它工作中,要低調做人,把本職工作做好,這樣工作起來就不會感覺太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