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為什麼改成“樹頭新綠”了?

福星happy


此詩有兩個版本。

題主所說的那一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是第一個版本,也是錯誤的版本。而“枝頭新綠未成陰”是詩人修改後的句子,算是最終版本。

為什麼要改成枝頭新綠?

因為原詩邏輯不符。

在古詩文中,我們聽過花落成塵,成泥,成蹊,成冢,成地衣,但從未聽過成“陰”,這個陰,實際上是“蔭”字,就是樹枝樹葉盛開茂密之後形成的、面積比較大的,可以遮住陽光的枝葉層。

比如屈原《九歌》“飲石泉兮蔭松柏”、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詩》“桑笙垂餘蔭”,比如杜甫《堂成》“背郭堂城蔭白茅”,比如陸游《幽居示客》“長松蔭草廬”。

我們回頭再看這首詩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此詩是寫春天,樹頭花落未成蔭有歧義,因為樹上開的花兒落了下來,所以形不成“蔭”,然而實際上不大可能,因為從全詩來看,這顆樹是種在院子裡的,不是大樹也不是高樹,能開出多少花兒呢?而且從字面上講,也可以解釋為落下的花兒並不多。更重要的是,陰是有遮光屬性,落下的花兒如何遮光?

新綠,就是綠葉,嫩芽,是不會落下來的,因為初春時節,所以樹枝上的葉子很少,開得還不茂盛,形不成大面積的“陰”,遮不住太多的陽光。邏輯上成立,毫無破綻。

同時,第四句已經有一個“花”字,如果第二句還有一個“花”字,則略顯重複。古人做詩,不是不允許重複,而是這種重複只有必然才可以重複使用。否則算是一個違忌,不是每個詩人都是李商隱,可以把重字重詞玩得那麼精彩!


亦有所思


這首詩的原文是: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首詩的意思是,在稀稀落落的籬笆邊有上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小路旁邊的樹上的花兒已經調落啦,新鮮的樹葉剛剛長出來還沒有形成濃密的樹蔭!小孩子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飛到黃色的花叢之中和菜花融為一體,孩子們再也看不到啦!

現在有人把樹頭花落改成樹頭新綠!

體現了改動者對春天這個季節有很仔細的觀察!這句詩整句為樹頭花落未成陰!

大家都應該知道!有的樹木是先開花後長葉的!比如杏樹,桃樹,梨樹!等等各種低矮的果木!有一些高大一些的樹木是先長葉後開花的!比如柳樹!槐樹!而路邊的樹一般以高大為主!這裡所說的一條悠遠的小徑!所以就不可能完全是桃樹杏樹梨樹之類的矮樹!肯定有各種樹木摻雜其中!所以說這裡用花落就不完全正確!因為有的樹,在花落之前已經綠樹成蔭吶!所以這裡改為新綠是比較合理的!


善者天佑勇者無敵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其意境很美,當它被改為“枝頭新綠未成陰”後,略遜半籌——可以想象,一樹桃花紛落時,枝頭剛抽芽,怎會成蔭?枝頭新綠未成陰——卻告訴我們,是梧桐或其它不開花得樹木。



吳語17273638


敢於改動前人流傳千古的詩句,其勇氣可嘉!值得推崇。關鍵改動之後,(在保留原作意和境)的前提下,如能讓讀者眼前一亮,而又耐品,那麼改動就是成功的。“新綠”明顯要好於原作“花落”。有必要提示大家一下下,無論哪位作者要借用這首詩,如果選用改動後的,那麼建議最好能標註一下。


詩詞小雅


唉!沒見過野間陌路的春色,也好意思去改古人的詩句,還洋洋得意,真不知恥!


韓是天下第一笨


感覺還是: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更好些。


沉默是金87731206


落花和新綠其實說的是一回事,因為春天樹木都是先開花,花落之後才生出葉子,改為新綠之後顯得更加清新,而且最後一句也有一個花字,改成新綠之後避免了重字。


金玉泉4551


亂改亂造、不得人心。🔫對古代名人留下的經典詩句要存敬畏之心!數百年來的名詩,豈是爾等小才所能評改!


虎一一58


花落未必能見新葉,而新綠是芽或葉很小所以還不能成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