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政采智贷”助力小微融资

导读:财政部门开放政府采购全流程信息,促进了政府采购融资业务开展,打破了金融机构对不动产担保物的依赖,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中国金融》|“政采智贷”助力小微融资

作者|慎运超「山西省财政厅」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3期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活力,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劣势显现,急需产业转型,培育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中小企业发挥了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产业转型迅速。这些企业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相比,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更加突出,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为破解困局,山西省财政厅与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通力协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主动牵线搭桥,为银企提供全方位服务

《中国金融》|“政采智贷”助力小微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问题。山西省财政厅通过调查了解到,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获得银行支持的愿望比较迫切。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抵质押物,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能够提供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等不动产有限,很难获得银行融资。

银行作为营利性金融机构,除了收益之外,最关心的是贷款风险防控。政府采购使用的是财政性资金,决定了其财政属性,中标供应商履约完成以后,采购方以财政资金支付合同款项,其本身就是一种保障。因此这部分客户对银行来讲是资源,是优质客户。但实践中政府采购融资业务却鲜有开展。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双方信息不对称。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掌握着政府采购全流程信息,开放这些信息与银行共享,将极大推进政府采购融资工作,减少金融机构对不动产担保物的依赖。2018年12月,山西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政府采购融资的工作方案,政府采购中标供应商不再需要实物抵押,凭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就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政府采购融资有望真正落到实处。

促成多方合作,政采智贷实现银企共赢

政府采购融资工作方案出台以后,共有11家银行发布了融资产品,供应商只需提供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即可申请贷款,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是一大进步。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优势并不明显,截至2019年3月末,银行仅发放政府采购融资贷款5笔,累计金额851万元。

经调研,其症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获取信息渠道有限,不能及时掌握项目的资金来源、企业信息、合同真实性等情况,需要向财政部门或采购单位逐笔人工核实,贷前审查程序复杂、周期长。二是供应商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时已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该合同约定的回款账户不一定是申请融资银行的账户,因此在申请融资时需要变更支付账户,并且在变更支付账户以后不能确保采购资金支付到借款人约定的融资账户,无法有效控制风险,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市场竞争激烈,各银行的贷前审查标准和风险控制标准不一致,并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对已融资的合同进行公示,存在重复融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山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和试点参与银行光大银行太原分行,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征平台”),形成了信息化解决方案。具体思路是财政厅开放供应商库,将供应商基本信息以及历史中标信息、项目预算、中标、成交信息通过中征平台直接传输至银行;银行获取供应商信息和项目信息,为贷前审查决策提供依据,并将融资信息反馈给中征平台;财政厅从中征平台获取供应商融资信息,反馈给国库支付部门,锁定融资账户,同时将已融资的采购合同进行标记,避免重复融资。方案确定后,财政厅高度重视,紧密部署开发工作,短时间内即顺利上线政府采购融资功能,实现“采—借—贷—还”闭环运行,合同融资正式升级为“政采智贷”,并率先在光大银行太原分行进行试点。

山西省财政厅通过提供政府采购信息,为银行贷前审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有效降低了银行审核成本和融资利率,让企业享受到更多红利。同时,山西省财政厅内部积极协调采购、国库部门,从技术上实现融资账户锁定,保证合同款项支付到融资账户上,极大降低了银行的融资风险,是促成多家合作、建成全流程线上融资业务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采智贷”将山西省政府采购系统、人民银行中征平台、银行信贷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有效联通,实现了企业与银行一站式融资申请、信用审核、发放贷款、还本付息等全流程线上闭环操作,做到了无实物抵押、低成本和风险可控,打破了传统信贷方式依赖不动产担保的局面,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不仅激活了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