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吃力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異知貓


美國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在歷次的對外戰爭中雖說也吃過敗仗,但是戰勝的次數還是佔據較多的。但即便強留美國在某些對外戰爭中依舊,沒有辦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甚至最終只能是無奈退出戰場,這就是長達20年之久的越南戰爭,在這一次戰爭中,美國面對的比自己弱小非常多的越南,卻始終沒有辦法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其實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也發動了多次戰爭,包括像中東戰爭,阿富汗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可是美國在攻打像伊拉克這樣的中東國家時,就表現出非常容易的感覺,可是唯獨,在對越南的這場戰爭中,美國打的是相當吃力的,那麼有人可能就會奇怪,為什麼美國在攻打越南的時候會那麼困難,反而拿下伊拉克卻是非常容易的呢?

其實說白了,這涉及到兩個問題。美軍在攻打伊拉克的時候,伊拉克聲稱自己的國力和軍力是非常強的,也沒有外部因素的介入,再加上自己國家的領土範圍非常小,美軍又對其重點設施實施了精確打擊,癱瘓了作戰指揮系統和重要的基礎設施,直接就把伊拉克給幹趴下了,而在攻打越南的時候,越南這個國家有兩個優勢是伊拉克所不具備的。

一、地理優勢

越南的國土形勢是比較狹長的,當時美國會介入到越南戰爭,主要的理由是為了保護南越地區,而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北越方面則不斷地往南越地區輸送作戰人員、武器和物資,美國部隊無法越過17度線,在無法到達北越作戰的情況下,只能無奈地陷入南越山地游擊戰中。可能有人會奇怪,那為什麼美國軍隊不敢衝破十七度到達北越作戰,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實在不敢過去,畢竟在越南的北方,有一隻已經睡醒的雄獅,稍不注意,有可能就會來一個第二次抗美援朝,他們實在是被種花家那種最可愛的人打怕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在南越的山地叢林中與北越軍隊,展開小幅度的作戰,但是山地戰又不是美軍的強項,往往被北越軍隊打得丟盔棄甲。

二、外部介入

越南戰爭我們不能僅僅將它看作是美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實際上往大了來看,是資本主義和GC主義的戰爭,越南作為GC主義的國家,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中蘇兩個GC主義大國為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和兵力援助,兩個國家向越南提供了數以百億的資金支持,有近30萬人的兵力援助。在當時的越南戰場上,出現了大量的種花家的優秀指戰員,以及大量的蘇聯顧問。事實上,如果沒有種花家和蘇聯的幫助,以當時越南的整體國力,是很難與美國進行持久戰的,美國想要吞下越南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更別提後來越南還能戰勝美國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越南和伊拉克這兩個戰場上,美軍能夠取得完全不一樣的戰果的主要原因,如果說,當時的伊拉克也能夠出現像越南17度線,這樣讓美軍無法逾越的"三八線",美軍很難能夠輕鬆拿下戰爭的勝利。要是再加上有其他國家的大力援助,美軍就很容易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小芊芊愛歷史


美國打越南不僅是吃力,還是相當的鬱悶和不服氣,美國人的不服氣是美國雖然承認越南戰爭失敗了,但美國人沒有承認是輸給了越南人。

越南戰爭美國是輸給了東方大國,美國想撤出越南時,沒有找蘇聯人,也沒有和越南人談,而是首先找到東方大國,懇求能體面的撤出越南。

越南軍隊的戰鬥力是比較頑強,能打硬仗打苦仗,但這不是美國失敗的原因,美國越南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在越南北緯十七度線上劃了一道美國不可逾越的戰爭紅線,毛主席警告美國人不能越過紅線,美國人這次是真的乖乖的聽話了,不管美國軍隊打的多慘烈,美國軍隊始終不敢越過北緯十七度線。

美國這戰爭怎麼打,美國怎麼能打贏,朝鮮戰爭時我們就警告美國不要過三八線,美國人不屑一顧,不但過了三八線,還踏到了鴨綠江邊,美國不聽警告,我們只有大棒伺候,朝鮮戰爭爆發,朝鮮戰爭是始於鴨綠江,止於三八線,美國人對朝鮮戰爭是服了。

美國的越南戰爭就乖多了,真的就不敢越過紅線,所以美國的越南戰爭打的不僅是吃力,是相當的鬱悶和不服氣。

海灣戰爭是美國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美國的海灣戰爭打的是秋風掃落葉,風捲殘雲,這是伊拉克和美國的軍事實力相差太懸殊,還有深層次原因,海灣戰爭美國沒有受到俄羅斯的干擾。

俄羅斯不但縱容了美國戰爭行為,俄羅斯還給美國的海灣戰爭一路開綠燈,俄羅斯雖然沒有幫美國打伊拉克,但俄羅斯有關伊拉克的情報卻和美國共享,俄羅斯間接的支持了美國的海灣戰爭。


松間山水畫


1.美國打越南,它有很多忌諱。一個是它支持南越,卻只能在南越的領土上消滅越共的進攻,因為中國政府發表了聲明,如果美國膽敢跨過北緯17°線,中國人民不會準時不管!之前在朝鮮和金門都警告過美國,美國也算領教了。所以美國只能空中轟炸北越。中國和蘇聯又提供了防空導彈和炮火,美國空軍也不能肆無忌憚,何況地面還不能動,所以就非常被動。而是美國打越南,圖什麼呢?士氣低落,失道寡助。

2.美國要打伊拉克就容易了,美國打伊拉克可以控制石油和中東,還取得了中國和蘇聯的諒解,它可以放手去打。更何況,薩達姆是失道寡助,美國怎麼打都可以全佔伊拉克。不過,伊拉克和美國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用亨廷頓的觀點,是文明的衝突。所以美佔領和改造伊拉克,與它佔領和改造日本完全不同,對伊拉克,美國能佔領,卻不能征服。



冬青0笑著向歷史告別


為什麼美國的越南戰爭打得如此吃力,到最後美國扔下了5.6萬具屍體,30多萬人受傷,耗費了4000多億美元,卻灰頭土臉的撤離了越南

而打伊拉克就跟玩兒一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幹掉了薩達姆政府

要從地理位置,政治環境,國際因素,統治能力,軍隊戰鬥力,軍隊意志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首先地理位置,越南是熱帶季雨林氣候,有大量的叢林,越南的游擊隊員可以隱蔽在叢林裡對美軍發動突襲,而在伊拉克那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藏哪啊?

這隱藏難度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第2點,政治環境,伊拉克使用的依舊是那種類似於部落酋長制,北越則是一個主義國家。

政治委員制,有利於加強中央對於地方軍隊的管理能力,並且因為建立沒多久,所以說只要你有能力,升官發財難度不大,而伊拉克那是從部落酋長制轉化出來的國家,這也就導致,薩達姆將伊拉克視為他自己的,各種安插親信,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伊拉克軍隊的戰鬥力,讓很多人對薩達姆表示不滿,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收買伊拉克軍方高層的時候,那些高層倒戈的如此爽快的原因。



國際因素,越南戰爭是美蘇冷戰對抗中的熱戰之一 ,並且越南有的蘇聯的各種武器支持,甚至於,我國還允許越南將一些戰地醫院,安插在我國境內,為越南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然而伊拉克,伊拉克薩達姆政府搞的那個大爺的客氣話,讓中東國家對它很不滿,並且在當時,蘇聯已經涼了,沒有人制衡美國。剩下的國家沒有國家有資格同美國進行抗衡,所以說在當時世界就是美國的一言堂,美國想打誰誰都攔不住,那麼打伊拉克是輕鬆了

更何況薩達姆的統治能力做事不怎麼滴,並且,中東人民的素質也不怎麼強,看看伊朗,看看伊拉克,看看敘利亞,看看沙特這一群國家有哪幾個能,非常簡單的捏滅自己國內的恐怖分子的。

一群弱雞裡有一個相對不那麼弱雞的就能脫穎而出。

但是啊,越南再怎麼差,也輕輕鬆鬆幹掉了他國內的恐怖分子高下立分。

至於戰鬥意志其實還是一個意思,中東國家遇到敵方大軍壓境。哎呀媽呀,趕緊跑吧。


正常國家遇到敵方大軍壓境 敵方來勢洶洶,咱們怕是回不去,希望我們的犧牲,能夠為國家帶來一些利益吧

這麼一大群對比,伊拉克就沒一個佔優的,別說什麼武器強國之類的武器最不靠譜。 畢竟你永遠不知道猴版和正版的差距有多大,就算對面吹的說這有東西比正版戰鬥力很強,但是鬼知道他在那砍了一刀。


嘯鷹評


其實美國打越南本身並不吃力,關鍵是有效佔領和有效管理吃力。越南跟伊拉克不一樣,越南是一個叢林國家,只要越南遊擊隊往樹林裡面一鑽,美國的現代化武器就成了睜眼瞎。什麼衛星、偵察機、甚至直升機都無法發揮最大效力。那就只能派地面部隊進叢林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你有先進裝備,我有豐富經驗,誰搞死誰還說不準。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越南背後有兩個大塊頭,這個塊頭大到什麼程度?一個在朝鮮硬是頂住了十多個聯合國家軍隊的進攻,五次拉鋸,最後逼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簽訂了城下之盟。

另一個雖然二戰後沒有直接跟美國交手,但是其龐大的軍事實力讓美國還必須加上歐洲、加拿大一起才敢對陣,就是這樣,只要不高興了跺一跺腳,歐洲就會顫抖好一陣子。有越南過慣苦日子的、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游擊隊,加上這兩個大塊頭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支持,美國要能打贏,世界早都是美國的了。

伊拉克就不同了,手上原本有一點家底全毀在科威特或者從科威特回伊拉克的路上了。經過十多年的最嚴厲制裁,已經窮的一清二白了。窮到民心思變,整個國家已經是在維持表面平衡了。

軍心渙散,毫無鬥志。最關鍵的是,全世界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落井下石的倒是排起了隊。伊拉克的防空火力在美軍看起來已經落後的跟我們過年放煙花的效果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伊拉克的國土多是沙漠,一馬平川,這才有了美軍一天推進500公里的越野大賽車。這種地形最適合美國的空中力量使用,你怎麼打?你才一露頭,天上的導彈、精確制導炸彈就掉下來了,炸的連屍骨都找不到。

而且美軍出兵30萬人,都是世界最前沿的精銳裝備,伊拉克的裝備還全部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願意抵抗的軍隊更少,只有納傑夫的宗教派系武裝真正抵抗了一陣子,其餘的軍隊都是望風而逃或者望風而降。

包括薩達姆最信任的親兵衛隊共和國衛隊在美軍開進巴格達都沒有抵抗一下,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讓美國來解決其實都是殺雞用牛刀了。


謝金澎


我是所長,我來回答!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薩達姆也是信心滿滿,因為他的目標就是要複製一場越南戰爭,讓美國像陷在越南戰爭一樣陷在伊拉克,所以薩達姆到最後還是和美國對著幹!

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戰爭一開始,伊拉克兵敗如山倒,這不光讓薩達姆目瞪口呆,也讓美軍自己目瞪口呆:攻打伊拉克難道就這麼容易嘛?美國就是帶著這樣的疑問,一路打到了巴格達,推翻了薩達姆的政權。下圖就是戰後接受審批的薩達姆:

伊拉克戰爭雖然很快結束了,但是留給世人的問題很多,比如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麻煩,打伊拉克那麼簡單?所長我覺得有下面幾方面原因:

1、背後支持者

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越南所處的位置是怎樣的,可以說越南戰爭不只是北越自己在打,背後還有蘇聯等其它國家的支持。實際上越南戰爭也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背後是蘇聯這樣的大國支持,這才是北越能夠勝利的直接原因。而伊拉克基本上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再說當時的俄羅斯也沒有能力顧及到伊拉克;

2、地理環境

這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越南是熱帶季風氣候,國內被大量的樹木破壞,這給了北越士兵最好的保護屏障,美國的先進武器在越南根本施展不開,無法發揮先進武器的優勢,美軍甚至不得不使用落葉劑,去掉樹木的葉子才能發現越軍。而伊拉克的基本上就是沙漠,一望無際,沒有任何的遮擋物,目標太明顯了;

3、戰鬥意志

這個才是伊拉克失敗,而北越勝利的最根本的原因,伊拉克士兵的戰鬥意識是沒有的,基本上都沒有為薩達姆作戰的決心,而且很多軍官和士兵,還沒有開戰,就已經被美軍給策反了,一開戰,很多士兵就丟棄了武器,做起了平民!而越南的士兵戰鬥意志非常強,抱著為國家獻身的精神,這樣即使武器落後些,也能有不錯的戰鬥力;

4、武器裝備

伊拉克戰爭時期美軍的武器裝備和越南戰爭時期,完全都不在一個級別了,美軍的武器裝備完成了更新換代,很多武器都是世界領先的高科技武器,各種新概念的武器也投入使用!而伊拉克的武器裝備,還是老式的蘇聯裝備,和美軍不在一個等級,也沒有國外的武器支持,而北越接收了蘇聯不少的武器支援。

你是如何覺得的?


資訊所長


我只問你一句,當年的北越,有一個目標值得美國丟一枚導彈嗎?

在熱兵器時代,越是落後的地區,越難戰勝,這個話不是開玩笑的。

熱兵器時代,你去打一個同樣的工業國家,有一定的軍工實力,這樣很容易打,因為可以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攻擊,先用電子戰機把對方變成瞎子,然後戰鬥機、導彈定點清除對方的雷達、導彈陣地、機場等戰略目標,然後轟炸機地毯式轟炸,把有生力量清理了,基本就可以了,再陸軍打掃戰場。

但是,當年的北越,基本沒什麼工業設施,甚至連個像樣的樓都沒有,都是茅草屋,你怎麼轟炸?炸什麼?

另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打伊拉克,那就是一個成年人打小孩,小孩子又沒人幫忙。

而打越南呢,大哥二哥在幫忙,而是美國打起來有點投鼠忌器了,不能越過17度線,不然他二哥就出手幫忙了,


南朝居士


美國打越南時,正是蘇聯老大哥強大時,也正是中越友好甜蜜時。中越當時是同志十兄弟的親密關糸和偉大友誼。越南在中蘇兩大國強力保護下,才有底氣敢和美國死打硬拼。再加上美國武器不是那麼科學先進,以至於美國不斷增兵,也無法打敗越南。美國不敢跨越北緯17度,就無法徹底擊敗越南。越南最危急時,中國送槍送炮,送人送糧,越南在中蘇兩大國大力支持下,才取得反擊美軍侵略的偉大勝利。美伊戰爭時,伊拉克雖和中俄關系好,但薩達姆愛走極端,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中俄是反對的,不支持的。美國打著正義的偉大旗幟,去打,去教訓伊拉克,得到聯合國授權,也得到世界各國擁護和大力支持的。自從美越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時間裡,美國先進武器有了質和量的大飛躍,美國憑藉極其先進作戰理念和武器,就閃擊伊拉克,把持久戰變為閃電戰。讓中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伊拉克亡國了,薩達姆被抓處以極刑。美伊戰爭,發生在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最困難時,當時我們中國十分落後,還不強大時。中俄也無力支持伊拉克,眼看伊拉克滅亡。伊拉克滅亡,罪有應得,誰叫伊拉克敢去侵佔一個主權國家科威特?美越戰爭,越南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得以打大勝仗。美伊戰爭,美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得以打了一個完勝的大勝仗。美越戰爭,越南是正義的,必勝的。美伊戰爭,美國是正義的,還是必勝的。


中國美6220


為什麼美國打越南那麼吃力打伊拉克卻很容易?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咋一看,的確很奇怪,當初的越南窮得叮噹響,和我們“小米加步槍”時代一模一樣,愣是和美軍在叢林裡摸爬滾打15年,賠了5萬條人命才狼狽退出越南。

反觀伊拉克,靠石油發跡,軍隊人數一度達到120萬,空軍有750架戰機,其中上百架都是從蘇聯購進的先進戰機,2600輛坦克、4000輛裝甲車、3000門火炮,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結果被美國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打的屁滾尿流,丟盔棄甲。

同樣是“欺負人式”的非對稱戰爭,美軍為什麼遇弱變弱,遇強變強呢?

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靠山不同

有人將越戰的勝利歸功於越軍的英勇善戰,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被解放軍打的滿地找牙怎麼解釋,他們的勇氣去哪兒了?

其實越戰和伊拉克戰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越南背後有兩個“老大哥”,而伊拉克則是單打獨鬥。

雖然當時中蘇關係緊張,但在支持胡志明領導的北越上態度確實高度一致,中方向北越提供了可以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飛機170架、艦船140艘、坦克500輛、汽車1.6萬輛、火炮3.7萬門、槍支216萬支、子彈、炮彈12.8億發,越戰沒用完,和中國打仗時還在用),並派出鐵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和掃雷、船運志願軍,負責防空、鐵路維護、通信設施和沿海掃雷,解放軍在北越部署了16個防空師,1968年,先後派出援越部隊32萬人,最高年份17萬人。蘇聯雖然沒有直接派兵,但是派出了大量情報人員和軍事專家,提供了大量戰鬥機、轟炸機,美軍其實在和中、蘇、越三家在作戰,能不吃力嗎?

朝鮮戰爭時,毛澤東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美國不服,結果很嚴重,越戰時,毛澤東同樣在北緯十七度畫了一條線,這次美軍學乖了,一次都不敢越過去,所以美軍在越南打得畏首畏尾,相當的鬱悶。

我們再看伊拉克,中東強人薩達姆一心想當地區霸主,發動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四處樹敵,讓周邊國家感到陣陣寒意,美軍進攻時,沒有一個國家幫他出頭,就連薩達姆和兩個兒子逃亡時,也沒有國家願意收留他們,最終只能往老家提克里特跑,惶惶如喪家之犬。

二是環境不同,時代變了

雖然同為熱帶地區,但是越南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國家,森林覆蓋率極高,為北越軍隊提供天然的藏身之地,只要鑽進森林,美軍就感到無比的頭痛,很難逼他們現身,尤其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成為越南的一條“大動脈”,成了一條炸不斷的“生命線”,美軍最後只能大量拋灑落葉劑,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轉入叢林的越軍讓美軍感到無從下手,處處被動挨打。

而伊拉克沒有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只有遍地黃沙,天天都是晴空萬里,美軍的現代化裝備和精確制導武器和地面部隊無縫銜接,發揮出了最大的優勢,伊拉克軍隊被追的毫無藏身之地,伊軍的坦克成了美軍阿帕奇直升機的活靶子和活棺材,逼的伊拉克把坦克埋到沙漠裡寧肯不用,伊拉克成了美軍新式武器的試驗場、新的戰爭理論的試驗田。

此外,越戰時,美軍的戰略戰術依然是演習的二戰戰略戰術,投入大量地面部隊,1966年達到了驚人的42.9萬人,依靠強大的兵力和一邊倒的火力,期望建立壓倒性的優勢,但是越軍游擊隊就像泥鰍一樣,讓強大的美軍無從下手。

如果說海灣戰爭時美軍的戰略戰術還帶有二戰的影子的話,那麼伊拉克戰爭時美軍的裝備和戰略戰術給全世界上了一堂課,將空襲上升到戰略高度,僅僅依靠少數地面部隊就已經實現完勝,26天就攻陷伊拉克,推翻薩達姆,黑客技術摧毀伊拉克空軍指揮系統。

三是戰鬥意識相差甚遠

美軍借二戰後的餘威對越南實施大兵壓境,北越游擊隊並沒有被嚇住,反而是越挫越勇用,最終演化為全民皆兵,讓美軍陷入其中無法拔腿,越軍的這些士兵大多是在反抗法國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批人,無論是戰鬥經驗還是戰鬥精神,都是美軍不具備的,雖然越南傷亡上百萬人,卻絕少有成建制投降的軍人,反而在與美軍的戰鬥中培養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越戰也充分暴露了美軍的缺點:缺乏明確而堅定的戰鬥目標,指揮體系紊亂,駐越美軍司令不但要受參聯會的指揮,還要受太平洋美軍總部指揮,戰法不適合越南,美軍的後勤人員是戰鬥人員的8倍。

我們再看伊拉克戰爭,雖然薩達姆號稱有百萬大軍,但是與伊朗的八年兩伊戰爭,伊拉克損失慘重,死亡30萬,傷60萬,伊拉克軍費開支2000億美元,欠下鉅額外債,結果一無所獲,士兵士氣低落,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嚴重,國內隱患重重。

經過這麼多年戰爭的洗禮,結果卻是,美軍如入無人之境,百萬雄師頃刻瓦解,空軍沒出戰,海軍沒影子,結果發現,伊軍15%的將軍被金錢收買了,人們期待已久的科威特巷戰沒有出現,讓中國的一些軍事家預測失敗,大跌眼鏡。薩達姆最信任的表弟,負責巴格達防衛,結果選擇投降,坐著美國飛機走了,留下巴格達任人宰割。

伊拉克軍隊看起來十分強大,其實外強中乾,不堪一擊。


葛大小姐


你問美國越南戰爭打得那麼吃力,告訴你,越南戰爭是朝鮮戰爭的變相延續,而伊拉克是一場圍毆戰,當然打得屁滾尿流。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周邊有4個點,印度和越南是溫點,臺灣海峽和朝鮮是熱點,中國海軍薄弱,暫停打臺灣,中國打了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是在蘇聯的物質、技術、輿論支持以及少量的人力暗中支持下,中國出兵幫助朝鮮抗美的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定下了中國說話的分量。

越南差不多,開始法國打,法國撤走後,美國接著上。中國物質上全力支持,中國軍人有10萬進入越南戰場,當然沒有明確宣有,主要在防禦中幫助越南,沒有直接參戰。併為美國限制了北緯17度線,美國轟炸不能超過17度線。據明確記載,美國駐南越司令和總統討論越南戰爭,明確提出,轟炸是不是可以過線?美國總統反問道,你說呢?司令想了一會兒說,算了吧。當時還有比在朝鮮戰爭時期更加強大的蘇聯,在物質上和輿論上的大力支持。

而美國方面在現在看來,錯誤很多,而當時,都是那種打法。美國派出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武器,幾十萬部隊,參加地面作戰,拔城守寨。當時的意識形態很濃厚,美國到處明顯插手,防止社會主義革命,見到這些事情,很多人可能會苦笑一聲。據說,美國有哭牆,因為朝鮮和越南,為戰爭而哭,更為被迫停戰而哭。被迫停戰,當然是美國的說法,上世紀美國只有兩次,就是朝鮮和越南。

而海灣戰爭不一樣。美國率領聯合國軍,為反侵略科威特而戰。打擊伊拉克,是大規模空戰,摧枯拉朽,成了改變戰爭規則的戰爭。也是由於上兩次戰爭,讓美國很沮喪,地面戰爭信心都沒有了,也是選擇空襲戰爭的一個原因。戰爭很成功,加上誤傷,美國折損了100多人,世界震驚,美國也找回了戰爭的自信。從此以後,美國又打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結果又掉進了泥潭,現在還沒有弄乾淨。

這就是戰爭,戰爭再正義,勝利再大也是戰爭,戰爭是殘酷的,讓很多人沒有了未來,所以多數人嚮往和平,如果都向往和平,就打不起來了。戰爭打起來沒辦法,只能勇敢去面對,不過更希望的還是和平,希望世界和平、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