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必備“樹”理論,看過來,收藏學習

說到學英語,有興趣的同學倒是so easy,學習過程也是非常輕鬆加愉快的。但是對於那些對英語沒興趣,並且學了七八年英語連一個完整簡單的英語句子都不知道該如何組成的學生而言,學習英語更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用擔心,接下來以及後續的文章,筆者會教各位如何寫英語句子以及一些應試技巧。不管你是英語小白,亦或是英語學霸,以下內容,對你們來說都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明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


學英語必備“樹”理論,看過來,收藏學習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個漢語句子-----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滿腔熱情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多寶貴的時間。-------《傅雷家書》

漢語的句子不管多複雜,大家都能看懂,並且不用去研究漢語的語法。(話說漢語的語法大家學過嗎?)

但是我們現在再來看一個英語句子。The thing that I always tell them when they ask me about you is that you are very down-to -earth.

這句話單詞很簡單,除了最後一個合成單詞 down-to-earth(腳踏實地,現實的,實際的)。如果我們還是按照漢語的邏輯,從左到右去翻譯,翻譯出來就是以下的內容:這個事情那我總是告訴他們當他們問我關於你時就是那你是非常腳踏實地的。???這是什麼神邏輯?

但是如果語法學好了,這句話你再翻譯看看。

The thing (that I always tell them )(when they ask me about you) is (that you are very down-to -earth).當他們問我關於你的情況時,我總是告訴他們的事就是你是非常腳踏實地的。

所以英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背單詞,基本的語法知識還是要有。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了,把一個人長期放於英語的環境中,那他還學英語語法嗎?那其實是L1語言教學了(母語教學)。而我們是把英語作為L2第二語言,母語教學和第二語言教學是不一樣的教法。比如,一個外國人學漢語,能和我們學漢語一樣嗎?他們也是要學漢語語法。但是漢語語法是什麼,你也不需要了解。

好了,現在我們進入正題,剛剛英語句子如果看不懂,沒關係。我們現在從理論入手,就像學習數理化,必須先學會理論原理才會做題一樣,學習英語也是,要想寫一個正確的英語句子,也必須要學會英語句子的理論。

現在我們把英語的句子做個比喻,樹(tree)。


學英語必備“樹”理論,看過來,收藏學習

是的,你沒看錯,英語的句子就是一棵樹=樹幹+樹枝+樹葉。

從初中開始正式接觸英語語法,初中老師就給大家講過英語的句子,分為簡單句和複合句。

而一個英語的簡單句的構成,有五種:

1<strong>.主語+謂語

2<strong>.主語+謂語+賓語

3<strong>主語+系動詞+表語

4.<strong>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

5.<strong>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有些同學就納悶了,這種結構怎麼和樹一樣呢。

<strong>其實不僅僅是簡單句是這樣構成,就連複合句也是以上五種構成,並且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注意以上的句子類型均為完整的句子。

稍微聽過語法課的同學肯定有疑問,為什麼以上的結構中沒有<strong>定語

和<strong>狀語。

首先,注意看以上五種結構為英語句子的<strong>主幹成分,也就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定語和狀語為次要成分,可有可無。定語和狀語只是起到一個修飾限定的作用。以上的五種句子類型其實每種句型裡都可以放入定語和狀語。

只是在哪裡放入定語和狀語呢,這也是有講究的。

我們先解釋以下什麼叫<strong>定語:修飾名詞和代詞的詞,短語或者句子。好抽象,具體點就是翻譯為“......的”,其後加名詞或者代詞。

只是英語中的定語和漢語位置有不同的地方,在漢語中,定語是放置於名詞之前,

<strong>英語中定語可以放在名詞前(前置定語),也可以放在名詞後(後置定語)。

比如:a handsome boy(一個英俊的男孩),英俊的就是定語;

a girl in red (穿紅色衣服的女孩) ,穿紅色衣服的就是一個作定語的短語;

文章開頭的英語句子中的一部分the thing (that I always tell them )(我總是告訴他們的)事,所以這是作定語的一個句子。定語的作用就是修飾名詞,使這個名詞更優美,所以是次要成分,可有可無。

那何謂狀語,狀<strong>語是起修飾限定動詞,形容詞,短語,句子的詞短語或句子。

還是很抽象?

具體點,<strong>狀語有十種:時間、地點、原因、方式、結果、程度、目的、條件、讓步、比較的詞,短語或者句子。

比如:Beijing,是一個狀語嗎?肯定有人回答是的,指的地點。 Beijing是一個名詞,是一個表示地點的專有名詞,不是狀語;

in Beijing(在北京)才是一個地點狀語的短語。

文章開篇的句子部分when they ask me about you(當他們問我關於你的情況時),這是一個作狀語的句子。這個句子限定了前一個句子的動詞tell, 當別人問時,我才告訴,不問我就不說了。

再來She is very beautiful. 她非常漂亮 ,這裡的very就是一個程度狀語的詞,修飾了beautiful.

所以狀語也是一個次要成分,省去不影響閱讀。只是加上句子更生動,可讀性更強。


學英語必備“樹”理論,看過來,收藏學習

正再如上圖中的句子:

If she caught me ,she would punish me. (如果她逮住了我,她會懲罰我。)

其中,if 是一個條件狀語,是一種假設,其實這個句子完全可以省去。

省去了之後,這個句子就變成:

She would punish me.

這時這個句子就變成了我們五種句子結構中的第二種:主語+謂語+賓語 的結構。

而If 部分是狀語,對後面一個句子進行了限定,在哪種情況下她會懲罰我,加上會使這個句子更完整。

所以加上狀語之後的句子構成其實就是:狀語+主語+謂語+賓語。你看這個句子狀語是不是可有可無。

只是這個狀語部分是一個句子:

she caught me(主語+謂語+賓語)。


這下我們來理解英語的句子為一棵樹這個比喻。


首先觀察了我們之前的五種句子類型,要組成正確的英語句子,

<strong>至少有兩種成分:主語+謂語+......

所以,英語句子的公式:<strong>句子=主語+謂語+......

這是簡單句,如果是複合句呢?

英語複合句:<strong>句子=主句+從句,(當從句個數=0,就變為了簡單句;其中從句個數 ≥0)。

所以複合句和簡單句可以相互轉化。複合句是由多個簡單句通過一定的語法規則(後續會講這些規則)組合起來的。

如:If she caught me(從句), she would punish me(主句).

<strong>從句=引導詞+<strong>句子(主語+謂語+...)(注意引導詞,有引導詞的地方為從句)

<strong>主句=句子,從句=句子

再看我們開篇的英語句子:

<strong>The thing (that I always tell them )(when they ask me about you)<strong> is (that you are very down-to -earth).

第一個括號中的句子是我們的定語(從句),

第二個括號是狀語(從句),

第三個括號是表語(從句)。

這個句子的主幹(主句)就是<strong>The thing is ...

(這個句子就是主句+三個從句構成,只是從句也是句子,是簡單句)

也就是我們的第三種句子構成:主語+系動詞+表語的結構;

再詳細分析,這個句子其實是第三種類型基礎上多加了個定語和狀語:

主語+(定語)+(狀語)+系動詞+表語(從句)的結構。

並且發現,<strong>主句和從句都是句子,都有主語和謂語。

對比我們的一棵樹,<strong>樹的樹幹,就好比我們英語的主句,樹枝就好比我們的從句,從句(樹枝)可以有多個或者沒有(一顆光禿禿的只有樹幹的小樹),但是主句(樹幹)只有一個(並列句除外)。然後定語和狀語就是樹的樹葉。見過沒有樹葉的樹吧,秋天來了樹葉都掉光了。這樣的樹(句子)肯定是不美的。只是它仍然是一顆樹(正確的句子)。然後無數的樹(句子)組成了茂密的森林(文章)。

學英語必備“樹”理論,看過來,收藏學習


學英語必備“樹”理論,看過來,收藏學習

<strong>英語中的長難句,就是多了定語和狀語和一些從句,讓句子表面上看上去很複雜,很多人無從下手翻譯。

以後的章節都會涉及到,教大家分解長難句,以及一些高考英語增分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