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在如今存量競爭的市場下,要挑選一輛30萬級的SUV,想必能滿足日常需求的大有“車”在。如果再附加上“7座”條件,豐田漢蘭達、福特銳界及大眾途昂,那絕對是行業裡的標杆。不過,要說這奔馳GLB非要“刷存在感”,那全系配備1.3T發動機絕對算是獨一份!

去年12月份,可以說是奔馳GLB迎來上市的第一個完整月,其銷量3985臺也算是為奔馳細分緊湊型SUV市場開了一個好頭。畢竟,產品力相對匱乏的奔馳GLA在對手寶馬X1、奧迪Q3等擠壓下已經敗下陣來,12月份交付325臺成為北京奔馳系列“拖後腿”的差等生。

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相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其實奔馳GLB也並不算是成功,在拉滿對新品的新鮮感後,還不及4千有餘的奧迪Q3,更不要說銷量翻倍的寶馬X1(12月份8110臺)。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的拓展並沒有選擇“低趴運動”的方式和寶馬X2等車型做競爭,反而通過“拉長、加大”等手段塑造所謂“居家實用”的7座車型。

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說實話,這種產品營銷確實讓人腦洞大開,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不錯的新奇感,想必連對手都要感嘆:這廝不按套路出牌?很顯然,奔馳GLB的定位壓根就沒有設定競爭對手,而是想在細分市場以“小7座”的形式獨樹一幟。

暫且不談新車是否真的“居家”,但確實能從“7座”標籤抓住中產階級所看重的“實用”需求,由此體型相對更大的奔馳GLB吸納了寶馬X1不少的市場份額。

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不過,針對於奔馳GLB全系搭配1.3T發動機之舉,實則就是耍流氓。

從市場維度上講,沒有真正相對應的競品作參考,則讓奔馳GLB處身於絕對領域,能省則省,能減則減,反正是一個人說得算!從基礎配置可以看出,類似於無鑰匙進入/啟動、前排的座椅加熱、感應式後備箱等均不是標配之外,相關的自適應遠近光、轉向頭燈、轉向輔助燈更是全系缺失,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誠意不足。

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相比於海外版,奔馳GLB起步就是一臺2..0T發動機,匹配8速雙離合變速箱,所產生的225馬力和350N·m扭矩要比國產版的1.3T(163馬力和250N·m)強太多。縱然是想拉低成本,但還敢定價30萬以上,就實屬有點把消費者當“韭菜”割。

與此同時,作為一輛重達近1.7噸的7座SUV,想必在承載5個人的情況下“加速、超車”都會表現的力不從心,更不要提附加2個雞肋的座位。需要說明的是1.3T壓榨出來的動力參數確實強,但在高負荷運轉下同樣會做出“油耗飆升、損耗發動機壽命”等方面犧牲。

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作為品牌方,要遵循的自然是利益至上。在堅持使用到一定年限或公里後,壞了我可以幫你修,但需要自行掏腰包。難道經受的案例還少嗎?發動機漏油、斷軸及輪胎脫落等事件,似乎讓消費者第一時間看到的並不是“豪華品牌”的經營理念,而是為了推卸責任所表現得無情與冷漠。

從另一個角度講,中國消費者對“豪華品牌”的過於虔誠及相關機構在審核標準上相對寬鬆,是助漲其囂張資本的主要因素。而奔馳或許就是篤定國人對品牌價值的認可,由此堂而皇之的推出這麼“不厚道”的GLB車型。

如果不是“車標”,誰還會買奔馳GLB?

當然,買賣這種行當講究得就是你情我願,有錢你就買,沒錢就觀賞。不過,針對於奔馳GLB這種車型的定位,多半還是舉著“車標”賣居家實用的概念,真要遮蓋上“三叉星徽車標”沒有人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