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汝湖防“疫”戰,“第一書記”在一線

去年起,惠城區汝湖鎮黨委通過重新調整隊伍、強化激勵機制、加強“兩帶三幫四服務”培訓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出一支牢記“第一身份”、勇擔“第一責任”、踐行“第一使命”的“第一書記”隊伍。

在近期全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這支27人的“第一書記”隊伍發揮重要作用。他們,既是疫情防控的“指導員”,又是科普知識的“宣傳員”“情報員”,還是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的“服務員”。

惠城汝湖防“疫”战,“第一书记”在一线

“四掃”排頭兵——村頭村第一書記陳立新

村頭村結合區“開展沒有統一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出租屋、自建房住戶排查行動”,第一書記陳立新帶領“尖刀班”成員在全村全力開展掃村、掃樓、掃戶、掃人“四掃”大行動,確保排查工作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在第一書記的帶領下,村頭村還利用移動喇叭廣播、發放傳單等方式在全村範圍內持續宣傳,對村民就防疫知識進行解說規勸。

截至目前,村頭黨員尖刀班共入戶259戶,向1187人面對面宣傳,入戶排查自建房300餘棟,各戶均向“尖刀班”做出承諾“不隱瞞、不走親、不聚會,為全村防控疫情做貢獻”,並逐戶在“四掃”排查表上籤了字。

軍人本色——新光村第一書記李育光

李育光是一名退役軍人,抗擊疫情工作展開以來,他根據形勢任務要求、結合村組工作實際,積極靈活地組織“兩委”幹部紮實開展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

針對新光村村組多、面積大、分佈散的特點,他及時發動村組幹部、黨員開展“掃樓”摸排行動,進行“地毯式”的摸排和宣傳;針對新光村轄區中小企業多,企業涉及小組屬地不明朗的情況,他主動擔起一線職責親力親為,組織“兩委”幹部進行走訪摸排;針對新光村轄區外地菜農多,人員活動複雜的情況,他結合形勢需要定期開展宣傳走訪,大力加強宣傳發動工作。

在村黨組織的系列措施和第一書記的感召下,新光村成立20支排查隊伍深入村組宣傳排查,宣傳排查959戶共4312人,摸排出重點管控人員5人。

惠城汝湖防“疫”战,“第一书记”在一线

居民“管家”——白鷺湖社區第一書記李碧金

在當前的形勢下,旅遊度假區成為疫情防控工作最艱鉅的地域之一。

白鷺湖社區裡外省住戶多,又擁有3A級旅遊景區,全社區共有1600多戶常住戶、48間商鋪,現已有部分住戶在進行居家隔離。

白鷺湖社區的第一書記李碧金便成為了居民們的的管家,每天電話詢問他們的體溫狀況、身體情況,對年紀稍大的住戶噓寒問暖,安撫情緒。在收到隔離戶缺乏物資的電話時,她便做好防護措施,把物資放到隔離戶家門口。

惠城汝湖防“疫”战,“第一书记”在一线

堅守崗位——興湖社區第一書記張福強

大年初二,張福強還在照顧生病的老父親,接到防疫警報後他毅然奔赴了抗疫一線,與興湖社區“兩委”幹部深入水苑工業區、汝湖圩鎮等住戶密集、外來人口多的區域開展排查工作。

直到前幾天父親確診為胃癌晚期,情況嚴重,組織安排他回家照顧,他才從工作崗位上退下。

惠城汝湖防“疫”战,“第一书记”在一线

帶頭“哨兵”——大良村第一書記李瑞生

收到疫情防禦警報後,大良村黨總支部討論決定:為防禦疫情,一方面在村口設關卡,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測;另一方面在微信群發佈“招賢令”,向全村招募抗疫志願者。

一時間,全村黨員、幹部、村民數百人響應,李瑞生作為大良村第一書記、土生土長的本村人,馬上響應組織號召,迅速帶領一部分尖刀班成員、志願者在村口的關卡當起了“哨兵”,穿上志願者紅馬甲、戴上口罩,投入到了勸返外來車輛和人員的工作當中,長時間堅守在防疫一線。

惠城汝湖防“疫”战,“第一书记”在一线

【記者】盧慧

【通訊員】劉曼瑤

【作者】 盧慧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