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之前科比評價火箭隊不能奪冠,說哈登打法雖然得分高但是不能奪冠,後面也解釋了不少原理。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哈登以正面突破和擋拆發起進攻,防守位置上五個球員全部正面在他對面,這樣的發起進攻防守隊員可以互相調整。但是如果有更多的發起方向和方式,就可以奪冠。

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比如近期的冠軍們,從2000年開始,湖人三連冠,奧尼爾腰位,低位發起進攻,打三角進攻,同時輔以和科比強側二打二,弱側埋伏三分手和空切手。

2003-2007的馬刺鄧肯低位,高位做軸,輔以吉諾比利、帕克外線突破

0910湖人,科比在低位,腰位,發起進攻,或者加索爾發起進攻

即使是1213的熱火,也並不是完全以詹偉外線正面突破為主,也是輔以大量的低位戰術,詹偉還都為此增重。

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後面的馬刺,也是迪奧作為中軸結合帕克擋拆。

再到勇士王朝,這次的核心是庫裡,但是我們看過這幾年球的都知道,庫裡並不是以擋拆進攻作為主要進攻發起方式,而是不停的穿插,更多的作為終結點。所以庫裡的數據並不是類似於22+11,或者19+13等,而是類似於科比、喬丹的30+5+5的類型。(所以勇士球迷不要噴科爾為什麼不讓庫裡放開掄,打擋拆)來了杜蘭特以後,更是兩套戰術,格林在線發牌,杜蘭特腰位持球背打(或者組織),最後實在不行的杜庫擋拆本質上是拉開單打的戰術。

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最後,我們發現這些冠軍的進攻組織方式都是多樣化,一般以腰圍低位發起為主,而且都不止一個進攻發起點。

說一下幾個反面的例子(2009-2010的騎士,04-06的太陽、18的火箭)這幾個球隊常規賽成績非常好,有的甚至球星的單打能力極強,例如09詹姆斯,18哈登,也是季後賽重要的能力指標,但是我認為都最後敗在了進攻發起方式單一的缺憾上。

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其中18年火箭應該是這幾年正面發起進攻最接近總冠軍的一次。那是因為哈登正面單打效率歷史頂級,而且三分戰術貫徹決絕(但也死在了三分27-0上)

所以最後總結冠軍的進攻配置應該是:

1、至少兩個進攻發起點,最好發起類型不一樣(一個正面,一個側面低位或者腰位,最少是高位策應)

2、至少一個進攻發起點一對一單吃的效率高過普通球員沒有任何針對性防守的進攻效率。

3、側翼球員一定要至少有處理球的能力(至少可以策應、組織)

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3、最好以側面發起進攻為主,正面可以補充。

其他的防守如何,教練臨場如何,那是另外的話題,至少從結果倒推原因來看,進攻發起的問題最為核心。

比起內線和鋒線,為什麼以控衛為核心的球隊不容易奪冠?


控球后衛不能奪冠的觀點本身本質上是正面發起進攻的方式幾乎沒有奪冠的,並不是說控球后衛為核心就一定不能奪冠,魔術師、庫裡、微笑刺客都是控衛,但是這幾個控衛特點鮮明,首先都是得分高手,魔術師也是有能力在季後賽一場拿下三十多分的能力,而且個子高,多數陣地戰以背身作為進攻發起,或自己攻或者傳球,導致防守陣型很難扎牢。庫裡無球高手,且三分殺人,微笑刺客同樣有球無球兼備,而且有一手非常穩定的投籃(接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