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來自“疫”戰一線的報道

紅網時刻2月10日訊(通訊員 肖翱 潘志鵬)抗疫期間,冷水江市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忘我地投入“戰鬥”,發回了來自“疫”戰一線的報道。

“拚命三郎”陳慧中

“我是所長,我不去,誰去?”2月4日凌晨1點時,忙碌了一天的冷水江市市場監管局布溪食藥監所所長陳慧中剛入睡,就被一陣急促電話鈴聲驚醒,原來群眾舉報國稅局附近有人在違規搞夜宵,他趕緊起床,隻身前往處置,妻子擔心他的安全勸他別去,他卻丟下這句話頭也不回就走了……

自正月初二以來,陳慧中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別看他年過半百,同事們稱他為“拚命三郎”,此話不假。他幹起工作來,馬不停蹄,夜以繼日,連許多年輕人都自嘆不如。他除了一人包乾負責布溪街道青園東路的防控巡查外,每天還要安排全所工作,負責擬草文書、彙總資料、審核報表、處理投訴、應急處置等;此外,他還利用業餘時間筆耕不輟,挑燈夜戰,僅春節後就在各級媒體發表了110多篇,全方位、多角度地及時報道了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同仁們的鬥志和士氣。更令人感動的是,他的雙手因天氣寒冷凍得多處開裂出血,同事們勸他休息,他卻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弄幾個創可貼敷著,照幹不誤。他忘我工作、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無愧於他是婁底市“十佳”食藥監管所所長之榮譽稱號。

樂當“五員”的鐘所長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冷水江市市場監管局布溪工商質監所所長鍾健,身先士卒,樂當“五員”。

當好“指揮員”。他把疫情防控作為所裡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作為一場硬仗來打,他總是在第一時間將上級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並帶領全所工作人員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當好“戰鬥員”。在戰“疫”中,他深入集貿市場查禁野生動物交易,深入商場超市督促落實防疫措施,深入藥店診所巡查防疫用品經銷價格,深入大街小巷勸導商家暫停營業……

當好“應急員”。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分工,本來是包乾責任到了人的,但是隻要轄區內哪裡出現異常情況需要支援時,他便立馬趕過去幫忙處置。

當好“調解員”。值此疫情防控非常時期,關於防疫用品的消費投訴較多。他急群眾之所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處理投訴舉報,讓消費者滿意。

當好“宣傳員”。他每次出去巡查時,都要攜帶著各種宣傳資料,貼通告,發傳單,還時不時向店鋪經營戶宣講防疫常識,增強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

“無名英雄”曹紅生

為弘揚先進,選樹典型,冷水江市擬在全市各鄉鎮街道、機關事業和各級黨組織中摸底一批素質高、擅作為、勇擔當、積極投身抗疫工作的優秀幹部和優秀共產黨員。接到上級通知後,冷水江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黨支部決定推薦上報曹紅生同志。但是,卻遭到了曹紅生同志的堅決拒絕:“為民服務就是工作職責,這些工作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不是先進也不是典型,請不要報我!”

今年50歲的曹紅生2017年得了甲亢,自患病以後,他似乎也得了很重的心病,只要一頭疼腦熱就擔心是病情加劇,立刻要請病假去省城診斷,每次請假時,局領導總是安慰他,要放寬心態,相信醫學不要害怕。就是這樣容易擔驚受怕的他,卻在抗擊疫情期間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勇敢了,變得剛強了。

曹紅生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每天一大清早就來到農貿市場開展疫情防控巡查,檢查有無野生動物交易、活禽宰殺行為,勸導非定點外的經營性服務場所暫停營業。他雙手沒有空過,帶著一大摞防控宣傳資料,穿梭在各類商鋪之間,進行巡查、宣傳、勸導。中午,連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又要馬不停蹄地統計報表,為保證數據真實有效,他在疫情防控巡查登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每天巡查記錄。在藥店,他仔細詢問價格狀況,告誡經營者不得在疫情期間作出哄抬物價、藉口罩捆綁銷售等行為;在超市,他嚴格要求經營者落實一日一清洗、一日一消毒,從業人員必須戴口罩、對顧客一定要體溫檢測;在未經許可開業的商鋪前,他耐心地勸導其停業。2月7日,在一次冒雨進行勸導工作時,他不慎摔倒在地,造成腿部受傷無法行走,受傷後,他仍放心不下工作,表示等他的腿好了後就重返戰“疫”前線……

怕回家的好支書段崢嶸

“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你可以多陪陪我和弟弟嗎?”回家,本應是春節是最暖心的詞語,但對於冷水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禾青臨時黨支部書記段崢嶸來說,卻是一件很憂心的事情。

原來,段崢嶸被確診為心臟衰竭,1月10日才出院,醫生要他多休息,少運動,不能熬夜,但自1月23日,市局要求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後,他僅僅是在大年初二休息了一天,始終戰鬥在一線。段崢嶸的妻子是冷水江市人民醫院發熱科的護士,自疫情發生後,妻子只能住在醫院去照顧那些確診病人。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不到五歲,一個剛滿兩歲,年幼的小孩見不到媽媽,只能等著盼著晚上才能見面的疲憊的爸爸。而段崢嶸也不怎麼敢回家,他所在轄區內確診了4個新冠狀肺炎患者,第一個感染的病人就住在他常去巡查禾青市場對面,只帶著一副口罩,沒有其他防護設備的他擔心把病毒帶給老人和孩子,但是不回家,年邁的父母晚上又不能照顧孩子,回還是不回,對於段崢嶸來說是一個難題。

“所裡有我們,你就放心的休息吧”所裡的同志不止一次地勸說他請假,但段崢嶸考慮到禾青鎮是冷水江市個體戶最多的鄉鎮,還有著一條遠近聞名的嗦螺小吃街,同時大乘醫藥作為消毒液生產廠商正在日夜趕工的生產,工作任務極重。他又是全局最年輕的所長和支部書記,這個時候他絕對不能退出戰場。

手機成為了段崢嶸解決家庭矛盾的最大助手,他和妻子約好,每天他在家的時候儘量視頻,一方面當著父母的面,由妻子監督他完成消毒措施,並進行心臟檢測,打消父母的顧慮;另一方面讓兩個孩子多和媽媽說說話,緩解下對媽媽的思念。雖然每天工作仍然忙碌,父母還是嘮叨,孩子還是哭鬧著要爸爸媽媽,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就像這場疫情,都在慢慢地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