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2020年春節註定令人難忘,新冠狀病毒肺炎不僅危害著民眾的健康,疫情期間各行經濟所受影響也不小,就海產行業而言市場消費低迷、物流流通不暢,不僅給商家帶來損失也引起國外供應商的擔憂,那麼具體到三文魚、龍蝦產品,疫情當下它們的境遇如何?

受冠狀疫情影響,中國海產行業受到重擊,作為全球重要海產消費國,中國海產行業的 震盪也逐漸影響到全球多數海產貿易走勢。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進口對蝦類產品

厄瓜多爾和印度等蝦類出口商也極度關注中國疫情控制情況,近年來中國對厄瓜多爾和印度蝦類產品進口量不斷增長。以厄瓜多爾為例中國已經成為其最大的消費市場,佔其出口總量的55%。


對於印度而言,春節前期,中國市場白蝦產品供應已經過剩,而隨疫情的到來,中國市場消費減弱雙重重壓已經不單單影響其出口量和出口價格,由於印度養蝦季節尚未開始,很多蝦塘漁民開始重新審視今年蝦苗的投放量。


轉投美國市場?蝦價全球承壓

如今中國是全球蝦類產品第二大進口國,僅次於美國,隨著中國市場厄瓜多爾、印度等出口商也在積極開拓美國等市場,但是美國市場同中國類似其庫存也非常高。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一位來自亞洲出口商的蝦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冠狀病毒影響,蝦市場的“下行潛力”很大。他表示:“如果這件事不能很快得到控制,中國對餐館和酒店的餐飲服務銷售額將大幅下降。”。他表示,事實上,食品服務市場“已經大幅下跌”。


印度和厄瓜多爾的養殖蝦生產商向中國大量出售的蝦,目前將需要轉向美國和其他市場出售,這無疑將推低市場,可能會大幅下滑。當然除了印度和厄瓜多爾,還有一些來自越南和泰國的產品此前被運往中國,也需要找到新買家。這無疑都給國際市場帶來壓力。


三文魚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1月底,隨著訂單的取消,智利三文魚生產商暫時停止將產品運往中國。智利鮭魚生產商協會主席阿圖羅·克萊門特(Arturo Clement)表示:“目前不會向中國發送三文魚產品,生產商正試圖將產品轉移到其他市場,比如巴西和美國,以抵消當前中國市場的缺失。”


隨著疫情發展到現在已被宣佈為全球衛生緊急狀況,國際航空公司取消了飛往中國的航班。挪威三文魚供應商也面臨著相同的狀況,但是挪威運往中國往往是5kg+的大規格三文魚,這個規格其他國家市場替代性很小。數據顯示2019年,智利向中國出口三文魚約3.5萬噸,挪威2019年前11個月出口中國約2.4萬噸三文魚。


在中國,絕大部分冰鮮三文魚通過餐飲服務出售,其中98%作為生魚片出售。受疫情影響餐館銷售額下降,尤其是在日料店和自助餐廳,而消費不佳情況下當前大多數餐飲酒店儘可能少的保留留店人員,同時為降低運營成本,對食材採購控制也較為嚴格,這些都將影響三文魚的消費量。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除了智利、挪威,蘇格蘭供應商也在積極尋找其他國際消費市場。


加拿大龍蝦、珍寶蟹

春節前期,加拿大活龍蝦出口商瘋狂地趕在春節前向中國發貨,但由於冠狀病毒爆發,他們的訂單突然被取消或減少。數據顯示2019年8月至10月,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加拿大活龍蝦的最大市場,超過美國6500萬加元(4930萬美元)。


如果中國市場進口量大幅下降勢必會引起,波龍價格的下滑,一月下旬加拿大到中國鮮活波龍為10-10.07加元,隨著中國進口量的下降可能會下跌至8加元。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波龍價格的下跌已經開始影響漁民漁業作業,據瞭解已經有漁民開始減少漁船出海捕撈減少損失。


與波龍一樣,中國進口商對珍寶蟹進口也大幅縮減。加拿大另一個海岸也感受到了中國海鮮市場關閉的影響,據另一消息來源報道,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的一家主要出口商本週停止購買鄧傑內斯蟹。一位消息人士稱,鄧傑內斯蟹的價格因此在岸上暴跌導致其價格下滑,而雪蟹等產品因四月份捕撈季才開始還暫時未受到影響。


澳洲龍蝦


受疫情影響,民眾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正值春節期間聚餐、宴會等一系列活動停止,餐飲酒店消費力驟然下降,對於澳洲龍蝦等高端活鮮食材流通大大受限。澳大利亞的龍蝦公司已經停止了對中國的出口,這通常是中國新年需求的年度高峰。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以往澳洲龍蝦90%以上出口到中國市場,受當前疫情影響,大部分出口公司減少了對域名收購龍蝦,同時減少工廠工人。


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99%的活龍蝦,價值6.75億澳元(4.56億美元)。這其中三分之一的出口是在1月和2月裝運的,價值2.23億澳元。可見春節期間對龍蝦消費的拉動力是巨大的。

疫情當下波龍、白蝦、三文魚市場如何?或短期影響全球海產格局

今年到一月底,澳洲塔斯馬尼亞對中國的龍蝦出口已經全部停止,鑑於此漁民已經開始推遲捕魚。


分析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這會給中國海產的進出口到來影響。面對當前中國海產市場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很多國外供應商開始尋求其他國家市場轉移需求。但是這勢必會導致部分產品全球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一定時期內下跌,而國內水、海產品出口也將受到檢疫、訂單減少等因素的衝擊。


實際上這場“災難”面前,消費低迷、物流受限無論活鮮、冷凍產品都承受著巨大的損失,反觀國外供應上無論活鮮還是冷凍產品進口都受到一定抑制,這種情況下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中國海產市場是否會出現短期供應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