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少林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觀魚兒文靜V5


笑傲江湖》是一部架空時代的小說,本身就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對權力社會的精準描摹更是令人沉醉。如果把《笑傲江湖》中的江湖門派看做不同的政治勢力,那麼自然就能讀出一些不同尋常的感覺。

1.華山派氣宗與劍宗之爭

話說這華山派本是五嶽劍派中勢力最強的一派,但因華山派的兩位前輩嶽肅和蔡子峰得以一窺武林絕學《葵花寶典》,二人各記一部分。後來卻因整理的時候對不上而分裂,一人主張以練氣為主,而另一人則主張以劍法為主。華山派因此便分裂成了劍宗與氣宗兩支,後來竟同室操戈,大打出手,最後華山派高手死傷殆盡。華山派也因此式微,只留下了風清揚這一位高手。

華山派氣宗與劍宗之爭,實際上便是路線之爭,其中並沒有涉及實際的幫派利益,而是劍宗與氣宗代表人的話語權的大小。

氣宗的人認為他們代表的是真理,而劍宗的人則認為他們代表的是真理。誰也不能說服誰,就必將要產生罪惡,華山派因此在武林中一蹶不振。

諷刺的是,這些人代表的都不是真理。真理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2.任我行的權謀之術

東方不敗在成功陷構任我行之後,成功登上了日月神教的教主寶座,將任我行的心腹統統清洗,卻又把任盈盈封為聖姑,以封眾人悠悠之口。可以說東方不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高手。

而東方不敗自從練了葵花寶典之後,功力大增,一躍成為世上超一流高手。卻也性情大變,躲進深閨,將教中事務全部交給楊蓮亭打理。但是東方不敗的權力慾也越來越大,教中民眾凡參拜教主,必高呼:“聖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而任我行在殺死東方不敗重登教主寶座之後,教內民眾亦是高呼“千秋萬載,一統江湖”,本來任我行不耐其煩,本待廢除了這花裡胡哨的舉止,卻沒想到後來竟也愛上了這句話。仔細看,那王座上坐著的,隱隱然又是一個東方不敗。


3.少林和武當的野心

《笑傲江湖》有個特點,那便是所謂正派人士盡是些卑鄙奸詐之人,如嶽不群、左冷禪、餘滄海,而魔教之中卻也不乏心地良善的英雄。而武林正派的當家人自然是獨領武林數百年風騷的少林派和崛起的武當派,兩派冠絕武林,是正派勢力在武林中的代表。

但武當和少林兩大門派絕不會坐視其他門派做大來威脅他們的地位。兩大門派的掌門選擇結成同盟,一起來保衛他們的地位。彼時的武林,他們最忌憚的無非是日月神教和日益做大的五嶽劍派。而令狐沖,這位華山派大弟子,則是武林政治勢力平衡的重要一環。

令狐沖已經修習了獨孤九劍,又吸了多人的內力,也可謂是一流高手了。他又是華山派大弟子,也就有可能是日後華山派的掌門。而他又與任盈盈過從甚密,也很有可能加入日月神教。所以,這個人是兩人必須要爭取的。這就是為何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要如此禮遇令狐沖的原因了,還要給他易筋經,還在其任恆山掌門時親自出席,這是左冷禪都沒有的禮遇。

交好令狐沖,若是其在正派,可正面牽制左冷禪,在五嶽派中插入一個棋子。而其若是進入日月神教,則可以在正派與魔教中引入一個緩衝。不然你真的以為方正會拿著易筋經去救人。

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

左冷禪謀劃合併五嶽劍派,自以為算無遺策。而方證大師不過三言兩語,即說動令狐沖前去爭奪五嶽劍派盟主之位。老謀深算,大勝左冷禪一籌。而五嶽劍派合併之日,五嶽劍派的高手卻落得了個兩死三傷的下場,實力大打折扣。哪裡又能威脅的到少林武當呢。

爭到最後,五嶽派近乎凋亡,日月神教也大不如前,而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小豬剪輯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始終都以少林寺為尊,少林寺在武俠世界中更是享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譽。而除此之外,少林寺還一直被尊為名門正派之首。

然而,這所謂的名門正派卻也有不少不堪回首之往事,比如天龍八部中的玄慈方丈,還有就是本文想要談及的笑傲江湖裡的少林一派。

笑傲江湖裡的少林寺,總的來說地位是很超然的,想左冷禪費盡心思想要合併五嶽劍派,其目的也只是為了可以和少林分庭抗禮,少林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而書中少林出場的幾位僧人,武功高強仁義過人,似乎一個個也確實是剛正不阿之正人君子、有德之士之典範。然而,讀者還是從中發現了一些貓膩。

就比如在這三件事上面,少林寺的所作所為。

首先,是令狐沖初入少林時,少林極盡所能的收攏之媚態。

令狐沖體內因為那好幾道真氣而生命面臨著危險,這個時候,少林寺方丈不厭其煩地對他說了一番話,言下之意簡而言之可概括為“你這病很嚴重,只能用易筋經來化解。若不學,就得死;若想學,就得拜入到我門下。”還有什麼“你和這易筋經有大因緣,否則你根本沒有機會學。”

其實他們看中的乃是令狐沖的劍術、天資,想要將他收入門下。而在令狐沖因被嶽不群逐出師門而傷心,並選擇果斷拒絕方證後,他們也未加阻止,並沒有在所謂的“以慈悲為懷”的心態促使下去救人。

其次,明知嶽不群之野心,卻唆使著令狐沖去與之為敵。

令狐沖登任恆山派掌門之時,少林武當掌門全部登門道賀,給足了令狐沖的面子。可事實上,方證和沖虛此次前來,主要目的乃是向令狐沖傳達一個消息,也就是向他揭示嶽不群的真面目,之後又鼓勵令狐沖奪取五嶽派掌門之位。

很明顯,方證和沖虛對於嶽不群之陰謀、左冷禪之野心洞若觀火,可是他們卻沒有選擇自己動手,反而是一味唆使著令狐沖去和左冷禪等拼搶。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他們還信誓旦旦地向令狐沖保證,“你儘管上,有我們給你撐腰呢!”畢竟老辣如他們,早就發現了令狐沖毫無政治才能與政治野心,這樣的人剛好可以為自己所用。

第三件事,就是在與魔教不得不戰時,卻又違背原則送上了易筋經。

在令狐沖與任我行徹底翻臉,準備做最後殊死一搏時,這時,當初所謂的“易筋經只能傳與門內弟子”的方證卻又違背原則送上了易筋經。他此舉的目的其實也很明顯,就是要讓令狐沖傻乎乎地去與任我行火拼。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坐收漁翁之利的,不還是少林武當嗎?

如果方證真的有那份好心,為何不早點將易筋經拿出來,而非要拖到這種時候?

自從令狐沖與少林寺開始接觸,自從令狐沖展示了自己的獨孤九劍後,被少林寺看中的他儼然就變成了少林寺的一枚棋子。笑傲江湖裡從前到後洋洋灑灑鬥爭了幾十年,少林寺卻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之力地笑看著江湖成敗、門派榮辱,而這一切,不得不歸功於少林武當的老謀深算。也許只有這兩個門派,才能稱得上是“笑傲江湖”了。

當然了,也並不宜以陰謀論來一言以蔽之,也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少林寺作為武林執牛耳之門派,犧牲一個令狐沖來顧全大局,那也是完全可以說得過去的。


武俠世界裡的小人物


首先我們知道,《笑傲江湖》,並不是單純的武俠小說,而是影射了當時的政治。

書中的嶽不群、左冷禪、定逸師太、東方不敗、任我行、方正大師和沖虛道長,都是政治人物,政治家。

書中主要講五嶽劍派與魔教相爭的故事。

而少林和武當,應該是真正的贏家。

五嶽劍派與魔教相爭,本就是為了爭奪勢力,五嶽劍派盟主左冷禪,本計劃五嶽並派,然後滅掉魔教,再去吞併少林和武當。

只可惜左冷禪後來敗於偽君子嶽不群手上。

任盈盈被困少林,令狐沖帶領江湖中人去少林救人,在少林有三場比試,其中一場就是,少林方正大師對陣任我行。

方正大師故意放水了,他給了任我行臺階,放他走了。

試想一下,為什麼要放任我行走。

如果不讓他走,作為魔教的首腦人物,江湖中五嶽劍派和魔教相鬥,魔教群龍無首,畢竟會失去平衡。

所以,少林為了維護少林武當在江湖的泰山北斗地位,就必須要維持江湖中和平,所以就故意放水任我行,讓魔教與五嶽劍派的勢力保持平衡。

後來,五嶽劍派盟主嶽不群,被儀琳殺死,五嶽劍派群龍無首,此時勢力上,魔教勢力滔天。

此時,五嶽劍派就必須和少林武當站在一起。

後來,任我行身故,魔教從此一蹶不振。

至始至終,少林都是真正的幕後操作高手,他們善於用政治手段,維持住少林在武林中的地位。手段不可謂不精明啊。


你的沙灘我的麥田


看完笑傲江湖的親身體會

想必大家都知道,“少林”一直作為江湖的泰山北斗,它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很高。

  而且就算是能與之比肩的“武當派”太師祖——張三丰,也是從“少林”出來的。

  甚至就算是“峨眉派”當年的祖師——郭襄,也是以《九陽真經》為基礎,創立的“峨眉心法”。

  (既然說到這個事兒,那我也順便說明一下吧,當年張三丰的師父,是藏經閣的一位看護僧人——覺遠,覺遠酷愛看書,從《楞伽經》當中發現了《九陽真經》,之後傳給了張三丰。

  至於張三丰為何會離開少林,這也只能說是“少林”古板,人家張三丰學了“少林”拳法,為“少林”迎敵,並且還擊退了敵人"何道足”,但是沒奈何,張三丰的“少林”拳法是跟郭襄送給他的小銅人學的。

  所以覺遠、張三丰、郭襄、三個人一起逃亡了,至於詳細的大家仔細閱讀倚天屠龍記,開篇。)

  儘管“少林”是一個比較古板的門派,但是在這其中不乏“花和尚”又或者“破戒和尚”。

  像其中比較知名的少林方丈——玄慈方丈(虛竹他爹)不就是麼?

  而玄慈方丈的兒子——虛竹,更是在做了和尚之後,各種破戒,最後還俗。

  (╮(╯▽╰)╭,說起這個,我一直覺得“少林”對虛竹真是太仁慈了,竟然沒廢他武功,泛指:少林的。)

  除了那些“花和尚”還有“破戒的和尚”,其實遵守戒律的和尚,其實也蠻有前途的。

  瞧瞧,瞧瞧這少林棍法刷的,那叫一個溜。

  而且除了這些基礎的."少林“還有72項絕技呢。





老野說電影


不知道題主說的電視劇還是遊戲,少林應該是少林寺吧!

《笑傲江湖》本來就是有一定寓意的小說,令狐沖最終抱得美人,和任盈盈雙宿雙飛,他是最後的贏家嗎?不,少林寺才是!

首先,華山派或成最大輸家。本來五嶽劍派和日月神教相互抗衡和制約將近一百多年,這個過程中鬥爭激烈,雙方互有損傷,《葵花寶典》的出現讓兩個陣營誓死爭奪。日月神教為了奪取《葵花寶典》大肆進攻華山,最終雖然奪走寶典,卻讓日月神教“十大長老”都被困在華山的機關陷阱中,可謂雙方勢力大傷!而後,華山派又因練武出現分歧,導致劍宗和氣宗的紛爭,一下子讓華山派的高手全部損失殆盡,唯一一個風清揚還退隱江湖。

而後,日月神教在教主任我行的勵精圖治下,開始崛起,卻被東方不敗竊取教主之位,東方不敗修行《葵花寶典》隱約已是天下第一,日月神教的實力又開始強大。而後任我行又奪回教主之位,東方不敗被殺了。


十五秒影視


笑傲江湖中有八大派,五嶽,日月神教、武當和少林。其中武當和少林是結盟的,沒有太多出場。貌似裡面是五嶽想除掉大反派日月神教,但五嶽中哪派都何不想得到《葵花寶典》,稱霸武林。而《葵花寶典》是從少林通過華山派的兩位宗師通過記憶方式抄寫下來,兩人去偷寶典未果就採用各記一半方式,真正的寶典留在了少林派,後來被少林大師焚燒。華山派兩人回到華山後,各自開始練自己的一半秘籍發現很厲害,互相不想給對方另一半秘籍,便有了劍氣之爭。少林派知道寶典的邪惡,派林遠圖去華山派勸解兩人不要練寶典,企料這大師記憶力超強靠兩個口中的譜決創立了闢血劍法。也是因為看到闢血劍法的威力,才有日月神教攻打華山派搶寶典,並練就神功的事。到後來五嶽圍巢日月神教,不過是為了借寶典稱霸武林罷了。從始至終,少林和武當都未參與,是最後的勝利者。但爭的寶典又緣起少林,可以理解為少林和武當悟性高。但也有人結合金老《笑傲江湖》後記分析這是少林布的局,林遠圖出自少林其實更能領會寶典內容,自然能駕駑神功,沒有自宮,表現不出魔性的一面。讓其他各派相爭自己漁人得利,本來寶典就很難掌控,更何況爭搶的劍譜只不過是記憶的殘譜,稍有不甚就走火入魔。






阿杰剪影


《笑傲江湖》作為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一直廣受人們喜愛!其中對於江湖的快意描寫,恣意、張揚、不羈、灑脫,彷彿讓人們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那個江湖!其中也不乏經典的角色,比如大家很喜愛的令狐沖、任盈盈、儀琳等等,都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但是其實這部作品最被人稱道的是它的隱喻性!

《笑傲江湖》是一本借江湖來諷刺黑暗政治的,這應該是公認的事實,但是之所以會有這麼深的隱喻,還是離不開成功的人物塑造和情節發展,但是情節發展又離不開人物的串聯!所以分析一部作品還是要立足於作品分析!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麼一位人物,就非常的深藏不漏,但是又帶有政治鬥爭翻雲覆雨的色彩,他就是少林寺的方丈方證大師!

少林寺在任何的武俠小說中,都是絕對的泰山北斗的位置!穩居江湖第一的寶座!這一點在《笑傲江湖》中也不例外!比如不可一世的左冷禪在提起方證大師時就帶著敬意和一點點的醋意,在他舉行五嶽並派大會時候,聽到少林方丈和武當的掌門人來了,非常的激動!可見少林在江湖的地位!

按道理少林寺方丈在小說中一直是正派的角色,不應該會有腹黑的嫌疑的,但是就是因為身份和行為的不匹配,才最有深意!他的腹黑其實主要體現在他對左冷禪並派的態度上!當時左冷禪提出舉辦並派大會,並且邀請了各大門派,但是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對於並派是不贊同的:左盟主文才武略,確是武林中的傑出人物,五嶽劍派之中,原本沒第二人比得上。不過他抱負太大,急欲壓倒武當、少林兩派,未免有些不擇手段。也就是說,他反對的一大原因其實不是針對左冷禪,只是針對左冷禪針對少林、武當的行為!

並且他對左冷禪的防範,可不是在他提出並派之處才有的,是在他當上五嶽同盟的盟主之後就有的。沖虛道長講到當年左冷禪一任五嶽劍派的盟主,方丈大師就料到武林中從此多事。近年來左冷禪的所作所為,果然證明了方丈大師的先見。這是沖虛對令狐沖說的話,這段話是在他們在懸空寺密談的時候說的,為什麼他們兩個天下大幫的幫助要來拉攏令狐沖呢?

因為左冷禪當上五嶽劍派盟主,那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將五派歸一,由他自任掌門。五派歸一之後,實力雄厚,便可隱然與少林、武當成為鼎足而三之勢。那時他會進一步蠶食崑崙、峨嵋、崆峒、青城諸派,一一將之合併,那是第三步,然後他向魔教啟釁,率領少林、武當諸派,一舉將魔教挑了,這是第四步。

也就是說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之所以會對令狐沖所謂的推心置腹,還是因為怕自己的門派地位受損,其次才是江湖起波瀾!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對令狐沖輕青眼相加也好,都是為了保住自己門派的地位,先是表達對令狐沖的喜愛,甚至還挑撥了一波關係,就是怕令狐沖腦門一熱答應了左冷禪!自己門派的地位不保,所以才有一番對令狐沖的的拉攏!但是他卻給你轉機的目的戴上了高帽子——為了武林同道的安危,將令狐沖幾乎玩弄於股掌之中,但是卻不顯山不漏水,借沖虛的嘴來說自己的話,實在是厲害!








萊伯爾影視


《笑傲江湖》是一部架空時代的小說,本身就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對權力社會的精準描摹更是令人沉醉。如果把《笑傲江湖》中的江湖門派看做不同的政治勢力,那麼自然就能讀出一些不同尋常的感覺。

1.華山派氣宗與劍宗之爭

話說這華山派本是五嶽劍派中勢力最強的一派,但因華山派的兩位前輩嶽肅和蔡子峰得以一窺武林絕學《葵花寶典》,二人各記一部分。後來卻因整理的時候對不上而分裂,一人主張以練氣為主,而另一人則主張以劍法為主。華山派因此便分裂成了劍宗與氣宗兩支,後來竟同室操戈,大打出手,最後華山派高手死傷殆盡。華山派也因此式微,只留下了風清揚這一位高手。


阿飛故鄉文學


由影視新人丁冠森和薛昊婧主演的2018新版的《笑傲江湖》已經看罷14集,無論是在金庸迷之間,還是在電視劇評論者眼裡,這部劇都堪稱刷新了金庸劇的下限,在豆瓣的評分甚至只有2.4分(截至3月10日),部分觀眾甚至在網絡上喊出“我們欠於正一個道歉”這樣的話。然而筆者認為,儘管新版《笑傲江湖》確實無力吐槽,但這種因為新爛劇的出現,而對舊有爛劇進行諒解的行為,實在不是鼓勵中國電視劇行業健康發展的心態,因為這足以令電視劇製作人們,降低自己的要求,製造出一大批“很爛但還不夠爛”的劇目。

丁冠森飾演令狐沖

薛昊婧飾演任盈盈

對於熟悉金庸電視劇的朋友們而言,《笑傲江湖》這部作品,向來便是“魔改”的重災區,已有的各個電視劇版本,對於這部金庸名著的篡改,可以稱得上是“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且18版某些“魔改”原著的方式,在以往的各個影視版本里,並不是見不到相似的痕跡。

比方說令狐沖和任盈盈的早早見面,這並非是2018版的首創。在2000新加坡版(由馬景濤、范文芳、李錦梅主演)裡,衝哥甚至在該劇的第一集就與盈盈打過不止一次照面,甚至早早地見到了盈盈的真容。在大家熟悉的張紀中版《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也早早就與聖姑直面過,雙方在綠竹巷的原著劇情之前,也有過長時間的鬥智鬥力。至於原著裡戲份並不多的五毒教主藍鳳凰,在2018版中戲份大大增加,甚至超過了嶽靈珊和儀琳等人,這樣的情形早在2000臺灣版(由任賢齊、袁詠儀、陳德容主演)和新加坡版中就已經演繹過——陳紫函在臺版《笑傲江湖》,以及陳秀麗在新加坡版《笑傲江湖》中所擁有的戲份,皆遠遠超過原著,新加坡版《笑傲江湖》裡,甚至讓藍鳳凰和田伯光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至於東方不敗這個角色,自從林青霞在電影版《笑傲江湖》裡,用另類的方式將這個原著中僅僅露面一回的絕世高手,演繹得風華絕代之後,歷代電視劇的編導,便開始東施效顰,希望不要浪費這個令人產生無限遐想的人物,且不約而同地用女演員來出演東方不敗。從2000臺灣版的劉雪華,到2000新加坡版的鄭秀珍,電視劇《笑傲江湖》都將咖位足夠高的當家花旦,作為這個角色的飾演者,當然這一切在於正的2013版中達到了極致,陳喬恩所飾演的角色,甚至在風頭上遠遠蓋過了任盈盈。

於正版《笑傲江湖》,霍建華飾演令狐沖,陳喬恩飾演東方不敗

至於2018版,雖然“東方姑娘”的傳說暫時告一段落了,不過丁禹兮憑藉著比男主英俊頗多的外表,以及事實上男二的戲份,讓這個人物再次在電視劇裡佔據主導了地位,甚至原著裡的楊蓮亭,在本作中變成了他的義妹“楊蓮婷”。東方不敗這個人物,很多年以來,就如同橡皮泥一樣,被各種醉心於改編金庸原著的電視電影編導們,捏成各種亂七八糟的形狀,而且還永遠都如此搶眼。


你9名魔域


《笑傲江湖》

有個特點,那便是所謂正派人士盡是些卑鄙奸詐之人,如嶽不群、左冷禪、餘滄海,而魔教之中卻也不乏心地良善的英雄。而武林正派的當家人自然是獨領武林數百年風騷的少林派和崛起的武當派,兩派冠絕武林,是正派勢力在武林中的代表。

但武當和少林兩大門派絕不會坐視其他門派做大來威脅他們的地位。兩大門派的掌門選擇結成同盟,一起來保衛他們的地位。彼時的武林,他們最忌憚的無非是日月神教和日益做大的五嶽劍派。而令狐沖,這位華山派大弟子,則是武林政治勢力平衡的重要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