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射鵰英雄傳》裡的瑛姑?段王爺不救她的孩子,錯了嗎?

居士談情說愛


“射鵰三部曲”中的愛情故事,不僅僅是男女主角的讓人心馳神往,而且那些配角的感情也惹人注目。

其中以段智興、瑛姑、周伯通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最為持久,也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從常理上來說,作為大理皇帝的段智興,在武學修行期間,冷落妃子,而妃子卻與其朋友私通,在真實的朝堂江湖,妃子將會被處死,姘夫將成為仇家,而妃子的母族將會受到很大的牽連。特別是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南宋末年,那時程朱理學剛剛盛行,對於女子的要求是“餓死事小,失節為大”的年代。

而事實上,書中的情節卻不走尋常路。段皇爺知曉兩人姦情後,樂意把劉瑛送給周伯通,而周伯通卻逃之夭夭,劉瑛繼續留在大理皇宮,生下與周伯通私生兒子。因西毒與裘千仞的陰謀,把初生小嬰兒打傷,讓段皇爺救治,進而加害他,那麼西毒就沒有人可以剋制他的蛤蟆功了。

雖然段皇爺對這一陰謀心知肚明,但還是願意救治小嬰兒,可是在看到嬰兒身上包裹的四張機的鴛鴦錦帕,妒忌心起,硬起心腸遲遲不救。一夜白頭的劉貴妃眼見無望,親手殺死嬰兒,併發下毒誓,要有朝一日殺死段智興,然後離開大理皇宮,步入江湖。

段智興驚愕之餘,冥思遐想幾天幾夜,禪位給其子,然後出家為僧。此後的五六十年間,幾人糾纏不休,直至白頭,才在百花谷相逢一笑泯恩仇。

那麼,南帝沒有出手救人到底有沒有錯?

首先請假瑛姑劉貴妃。這是一個美貌的女子,也是一位聰慧的女子,美貌讓她在大理後宮寵愛頗多,聰慧體現在她自學成才,能夠獨創武功,五行八卦她也可以無師自通,雖然不夠精通。但她又是一位自我的女子,嫁人後紅杏出牆,居然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孩子被打傷,遷怒於夫君,處心積慮的想報仇。而她的堅持,卻最終和老頑童一起比翼雙飛,縱然是求仁得仁,也不值得慶幸,因為在愛情的道路上,她與老頑童的不道德,給他們的愛蒙塵太厚。

而南帝沒有出手相救嬰兒,固然是不對。但想到原因,也挺能讓人理解,他不是出於貪生怕死而拒絕,而是出於深深的妒忌之心,所愛的人不愛自己,還與別人生下孩子,並且還要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治,試問世間幾人可以做到?

而後的幾十年,南帝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且全心成全瑛姑與老頑童,雖然書中的情節為了體現南帝的聖人形象,但這樣在意世俗的紛爭,反而有些畫蛇添足,有失大師風範。


北望大坡灘


按照現在的話講,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在大理皇宮內發生的一件醜聞。瑛姑本是南帝段皇爺的妃子,由於段皇爺整日痴迷於武學研究,她不耐寂寞,與偶然邂逅的王重陽師弟周伯通產生了感情,並生得一子。



此事不久被段皇爺知曉,雖心中氣憤至極,但看在往日情分上,沒有將瑛姑趕出皇宮。事情發展到這裡本可告一段落,不料大理皇宮又起風波。因華山論劍時日在即,一心求勝的鐵掌幫幫主裘千仞突然偷襲皇宮,將瑛姑的孩子打成重傷。其實裘千仞的目的並非是要殺死孩子,而是想讓段皇爺消耗內力用一陽指為其療傷,這樣在比武時他就能打敗段皇爺。事後,段皇爺念及孩子可憐無辜,正準備施救之時,無意看到了孩子肚兜上繡著“鴛鴦織就欲雙飛”幾個字。他一氣之下放棄了救治,最終孩子不幸死去了。


事件情節大致就是如此。如果要判斷段皇爺不救瑛姑的孩子是對還是錯,這就不易作簡單回答了。因為此事不是單純的對錯問題,而是要深入分析人性中同時具有的仁慈與自私。

先說仁慈。看過原著小說的讀者都知道,無論是之前的段皇爺,還是出家改名後的一燈大師,都可稱得上是個大好人。就以發生的這件事情來說,也是瑛姑先對不起段皇爺,她與周伯通私通在先,就算段皇爺冷落過她,畢竟私通此種事情是很不光彩的,還給一國之君帶了“綠帽子”,但是段皇爺除了責怪過她,也並沒有將她怎麼樣。後來她的孩子被裘千仞打傷,段皇爺也是曾起過救治之心的。所以,我說段皇爺的心地確實非常仁慈。

不過再仁慈的人,也隱藏著自私的一面。段皇爺最終還是沒有救孩子。我想孩子絕對是無辜的,不論段皇爺與瑛姑、周伯通之間有何種怨恨,都和這個才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關係。從這點看,不能說段皇爺在關鍵一刻沒有起過自私之念。

段皇爺後來出了家,變成了一燈大師。他的出家也是因為自責當時沒有救瑛姑的孩子。但我們不能以此認為他真的錯了,只能說他曾經做了一件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的事。


六妙長春


瑛姑是《射鵰英雄傳》中少見的女性高手,她的武功在書中的女性中能夠排在數一數二的位置,除了梅超風應該能和她不相上下,全真派清靜散人孫不二,甚至黃蓉都不是他的對手。瑛姑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和周伯通、一燈大師的三角戀情,最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為救周伯通苦心鑽研奇門術數和她幾十年如一日想要報殺子之仇的執著。

那麼如何評價瑛姑?

首先瑛姑的武功天賦很高,這一點就是祖師爺賞飯了。她本是南帝段皇爺的寵妃,段皇爺號稱南帝武功高強,平日裡閒來無事也教導後宮這些嬪妃武功作樂,別的妃子也倒罷了,只有瑛姑不僅每日勤學苦練當做認真之事,而且她的悟性奇高,什麼道理一點便透,什麼武功一學便會。段皇爺甚感新鮮,每每也就用心指導,瑛姑更是用心練功,所以她的武功進境飛速。

瑛姑不僅跟隨南帝段皇爺學習武功,還和周伯通學會了點穴之法,後來她出走大理在江湖中掙扎生存,為到桃花島救周伯通不僅自學奇門術數還在沼澤中悟出了一種陰柔的“泥鰍功”,自以為天下無敵。誰知道不但奇門術數還不及黃蓉連泥鰍功也因為功力尚淺打不過郭靖的降龍十八掌。不過這泥鰍功另有一番精巧迅捷之處,要到《神鵰》時期才練得精純,等到瑛姑隱居百花谷百歲高齡時,功力爐火純青,雖然不及周伯通的九陰真經,也是江湖中少有的高手了。

其次瑛姑的性格堅忍不拔,這主要是她悲慘的經歷造成的。她和周伯通學習武功日久生情假戲真做,做出了荒唐之事,本來段皇爺寬宏大量還有心成全瑛姑與周伯通。可是周伯通不通事務,臨陣脫逃,撇下瑛姑一個人遠走,完全不知道瑛姑此時已經懷上了他的孩子。可惜這個孩子剛剛出生不久就被裘千仞打成重傷,瑛姑只好苦苦哀求段皇爺救治,可是段皇爺一來不想耗費功力,二來看到孩子身上的“四張機”肚兜竟是她與周伯通的定情之物,所以狠心不予救治。瑛姑不忍心看到孩子垂死掙扎,所以忍痛下手終結了他的生命。可憐這個孩子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就早早夭折,瑛姑也悲痛欲絕一夜白頭。

難以想象瑛姑當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下手殺死自己的孩子的,這樣的經歷難免會給她的性格帶來影響。她最後看段皇爺的眼神就充滿了怨毒,她找不到打傷孩子的兇手,只好把滿腔怨恨發洩到段皇爺身上。之後她出走大理,一個人孤苦伶仃在江湖中漂泊,幾十年如一日地勤學苦練,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手刃仇人,為自己的孩子報仇。段皇爺也因此一直傷心內疚,最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法號一燈,每日在佛前懺悔,就算瑛姑前來複仇也絕不還手。等到瑛姑終於發現裘千仞才是真正打傷自己孩子的兇手,這才發了瘋似的要殺死裘千仞,可是最終裘千仞被一燈大師度化,未能親手報得此仇。

一直到《神鵰》時期裘千仞垂死之際來尋瑛姑,在瑛姑隱居的地方求了一天一夜想要得到瑛姑的原諒,瑛姑還是不肯釋懷,還是見到周伯通後才勉強算是原諒了他。最後瑛姑、周伯通和一燈大師隱居在百花谷,三人以百歲高齡一笑抿恩仇,這一直糾纏了將近百年的恩怨才算是有所終結。要不是瑛姑的性格如此堅忍,她也不會一直不肯原諒一燈大師和裘千仞,而她的這種執著的性格也正是她悲慘的經歷造成的,也可以說是無可奈何,誰會想要自己經歷這種痛苦呢?

第三瑛姑雖然是大理皇妃,但是她對周伯通用情專一,堪稱愛情界的典範。上面說了正是由於瑛姑這種堅忍不拔的性格,她才會一直尋找殺子仇人幾十年。可是除了性格以外其實還有另一種東西支撐著她,甚至給了她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她愛了老頑童周伯通幾十年。這種用情專一的程度只有等了小龍女十六年的楊過能與之媲美,雖然瑛姑一開始是一燈大師的妃子,雖然愛上週伯通是屬於背叛,雖然周伯通對她是流水無情,可是瑛姑卻始終如一,深深地愛著周伯通。愛上一個人不難,難的是幾十年如一日地愛著,從未有一天懈怠。

之前我很難理解瑛姑為什麼會對周伯通這樣一個瘋瘋癲癲不通事務的人念念不忘,但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有所理解,瑛姑只是南帝后宮眾多嬪妃中的一個,雖然得寵被封為貴妃,但是日後難免會年華老去,終究會一生被困在小小的大理皇宮。她在花樣的年華突然遇到了少年心性的周伯通,又朝夕相處有了肌膚之親,所以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他並不稀奇。因為周伯通可以算是瑛姑的初戀,初戀總是美好令人難以忘懷的,而且瑛姑不甘心一生都被困在後宮之中,她如此勤於練武也能看出她是一個富有好奇心和野心的人。

段皇爺不救她的孩子,是錯了嗎?

其實這段百年公案很難說誰對誰錯,瑛姑背叛了段皇爺和別的男人生下孩子有錯在先,可是孩子那麼小還在襁褓之中又是無辜的。段皇爺如果出手救治必須耗盡全身一陽指功力,第二次華山論劍就不能參加,那麼南帝的稱號將要不保。練武之人不就是圖個江湖聞名嗎?而且孩子又不是自己的,能讓瑛姑繼續留在皇宮之中已經是寬宏大量了,所以段皇爺救人是情分,不救是本分,說不上是錯。只可憐這個孩子剛剛出生就遭此大難,還沒有感受這個世界就早早地夭折,瑛姑怕孩子受罪親手終結了他的性命這份悲痛欲絕的心境又有誰能理解?所以她恨極了裘千仞、恨極了一燈大師,也恨極了這個世界也是情有可原。

綜上所述

瑛姑這個角色被金庸描繪得並不討喜,但是這主要是由於她痛苦曲折的人生經歷造就的她陰悽的性格,而且她與周伯通纏綿悱惻的愛情也最終沒有開花結果,令人不禁感到惋惜。在這段三角愛情之中,瑛姑最為受傷,周伯通最為忘情,而一燈大師最為無辜。沒有救治瑛姑的孩子成為了他一生的痛,最後剃度出家也是由於他一直內疚後悔過不去心中那道坎,其實根源錯並不在一燈,那麼錯究竟在誰呢?是裘千仞嗎?的確裘千仞陰險毒辣又賣國求榮,為了一已私利打傷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罪大惡極,可是最後放下屠刀,被一燈大師點化皈依佛門,也算是有所交待。所以最後我只能說一句, 瑛姑的悲慘經歷和鬱郁不得志的愛情只能是造化弄人了。


流浪歌手黃老邪


不可否認,瑛姑和周伯通的私通是不道德的,畢竟一個有夫之婦和別的男人有染,還有了身孕這件事即便是放到現代來說也一樣算是行為不檢,但瑛姑的一切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段王爺沒有救瑛姑和周伯通的孩子,如果只是考慮到瑛姑給他帶綠帽子的事情,是無可厚非的,但實際上段智興沒有出手的原因是怕消耗功力,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中失去先機,對名利的執念太深,可以說他自私自利,但不能說段智興做錯了什麼。



一,瑛姑劉貴妃的身不由己

瑛姑的一系列遭遇其實都是有身不由己的苦衷。

在被段皇爺納為貴妃的時候,她是身不由己的;結婚後段皇爺醉心與武學,冷落了瑛姑,瑛姑身不由己;事發之後一燈反而撮合她和周伯通成親,結果周伯通落荒而逃,瑛姑身不由己;生下孩子,被裘千仞打傷,更是身不由己;找一燈求助,一燈不肯出手,她依然身不由己。

瑛姑只是一個花樣年華的少女,和許多少女一樣,她也對感情有著美好的期待,只不過這種期待在段皇爺身上落空,才讓她和周伯通之間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感情。

如果要說瑛姑的錯誤,那就是她在在不合適的時間遇到了合適的人。



二,周伯通過錯最大,他不應該在發生錯誤後選擇逃避。

一燈沒有什麼太大的過錯,他沒有虐待瑛姑,只是沒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瑛姑身上,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

段皇爺的身份是一國之主,當然處理朝政是第一要務,其次他也是五絕之一,那麼鑽研武學也在情理之中。

在那個時代即便是稍微有點地位,有點銀子的男人哪個不是三妻四妾,更別說是一國之主了,這種風氣不是段皇爺的錯,也不是瑛姑的錯。

要說段皇爺有錯,也只能說他太注重名利。

周伯通錯誤更大。

先不說年輕人之間情不自禁,做了對不起段皇爺的事,況且段皇爺都沒有追究他們倆,反而撮合周伯通和瑛姑成親。

這一點也說明段皇爺其實是相當大度,心胸寬闊。

周伯通最大的錯誤就是逃跑,犯了錯卻不願意面對,而是想要逃避,這不是男子漢大丈夫的行徑。

試想,如果周伯通和瑛姑已經犯錯,一燈不追究撮合他們的時候他選擇和瑛姑一起面對,還會有悲劇的發生嗎?



三,段皇爺太注重名利,為了保存實力不願意出手救治瑛姑孩子

前面也說了,段皇爺並沒有對瑛姑和周伯通的私情有多憤怒,反而想要成全他們。

瑛姑的孩子被裘千仞打傷前來找他求助的時候,他也沒有計較孩子不是自己這件事,他不願意出手幫忙是另有原因:

我躊躇良久,見劉貴妃哭得可憐,好幾次想開口說要給他醫冶,但每次總想到只要這一出手,日後華山二次論劍,再也無望獨魁群雄,《九陰真經》休想染指。

由此可見,一燈猶豫不決不願意出手,跟自己帶綠帽,孩子不是自己的壓根就沒有關係,他是顧及消耗了內力在華山論劍中沒有優勢,失去了奪得天下第一和取得九陰真經的機會。



劉瑛姑,周伯通和一燈大師三人,在這幾十年裡都揹負著愧疚感。

瑛姑愧疚做了對不起段皇爺的事,以及對裘千仞殺害她孩子的仇恨。

周伯通愧疚對不起段皇爺,二來知道瑛姑懷了自己孩子又被裘千仞害死對瑛姑的愧疚。

段皇爺愧疚的是明明有機會救活那個孩子卻猶豫不決,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他而死。

算下來,裘千仞才是死有餘辜的那個。

幸好故事的最後圓滿收場,瑛姑,周伯通,一燈大師三人相視一笑抿恩仇,結伴隱居百花谷,裘千仞在臨死前也得到了瑛姑的諒解。


浪子與俠客


如何評價《射鵰英雄傳》的瑛姑?段皇爺不救她的孩子有錯嗎?

在《射鵰英雄傳》裡,這個瑛姑確實可憐又可恨!明明是段王妃,卻與江湖中人周伯通發生了關係,還珠胎暗結,讓段皇爺矇在鼓裡!直到瑛姑抱著受傷的孩子找段皇爺療傷,從包裹孩子身上的織巾,才知道瑛姑紅杏出牆了!最後,段皇爺沒有使以援手,瑛姑親眼看著孩子無奈的死去,從此性情大變,怨恨段皇爺!

就段皇爺沒有救瑛姑的孩子來看,雖然沒有錯,但是良心上過不去。畢竟孩子是無辜的!而且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1

瑛姑,人漂亮,又聰明,但是喜歡周伯通就是一個錯誤!

瑛姑,原名劉瑛,是段皇爺的妃子!

由於段皇爺是個功夫皇帝,瑛姑就無聊之時也跟著學習!由於瑛姑人聰明,悟性高,功夫進展快!

恰巧周伯通來大理做客。心性如玩童武功高強尤擅點穴功夫的周伯通一下子被瑛姑喜歡上了!倆個人還成了好事並珠胎暗結!

這些事情發生了,段皇爺還矇在鼓裡!直到孩子被人打傷,瑛姑急急抱孩子找段皇爺想用神功一陽指施救!

雖然,段皇爺知道馬上華山論戰,耗去內功意味著什麼,但還是願意施救!

可是看到包裹孩子的紗巾,才知道瑛姑紅杏出牆了,而且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是周伯通的種!

可想而知,當時段皇爺的心情鬱悶到極點。也就放棄了對孩子施救!

這樣看來,段皇爺是沒有錯。但是孩子是無辜的,只怕良心上過不去啦!



2

瑛姑,是一個可憐又可恨的女人,更加是一個痴情的女人!

瑛姑,原本在皇宮舒服的過日子的!!!

可是自從周伯通出現,到發生關係,沒有責任心的周伯通一走了走。瑛姑不但沒有死心,還痴情的愛上週伯通!為周伯通遠走天涯!

為了愛,瑛姑成為一個痴情的女人!

為了報仇,瑛姑成為一個幾近變態的女人!

正是心靈上的扭曲了,瑛姑才近似瘋狂的找仇人復仇!

這就是一個女人愛錯了男人的悲劇!

所幸,最後幾個人化干戈為玉帛,也是完美的結局了!



總結:在《射鵰英雄傳》裡,瑛姑確實可憐又可氣!但是遇人不淑,豈可奈何?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一燈不救瑛姑的孩子錯了嗎?這3點證明他沒有錯!




歷史上的段智興(一燈大師的俗名)是大理國的第十八代皇帝,段譽的孫子,在位二十九年,並沒有避位為僧,他是在位期間駕崩離世的。這給了金庸先生對這個人物的創作有了更多的空間,將他的離世改成出家,易名為法號“一燈”,就是最佳的塑造。



然而對他出家的原因,卻讓他變得很無辜。畢竟從根源上來說,瑛姑兒子的死不是他的錯,他對自己見死不救的懺悔更多的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折磨。


一、一燈大師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但他沒有責任和義務一定要救瑛姑的兒子。




段智興雖是帝王,但卻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他知道自己的劉貴妃(瑛姑)跟周伯通有染之後,是曾經想將瑛姑許配給老頑童的,只是老頑童本來就不是想成家之人,他拋棄了瑛姑,自己消失了。




假如當時的周伯通帶著瑛姑離開王宮,可能就沒有了後來的那一場冤孽。而周伯通離開瑛姑後,瑛姑留在王宮,生了兒子。段智興卻曾因為自己對瑛姑的想念,悄悄去過她的寢宮,但他剛到寢宮屋頂就聽到一陣兒啼之聲,夜寒霜重,他竟呆呆地在屋頂待了一夜,大病一場。




後來他出家為僧,並不是選擇在大理皇家寺院的天龍寺,而是選擇了桃源,我認為他是為了離開這個傷心之地,這種避世的做法也體現了他的至情至義。




瑛姑的兒子為裘千仞的鐵掌所傷,裘千仞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破段智興的功力,讓他趕不上第二次華山論劍,減少一個競爭對手。





段智興當然也明白裘千仞這樣做的目的,他也知道自己強行救瑛姑兒子,會耗去自己半生真氣與功力,之後想再修煉回來所需要的時間那並不是一年半載的,而將是漫長的歲月,他救人剛好就落入了裘千仞的圈套。後來一燈為救同樣被鐵掌所傷的黃蓉,就元氣大傷,幸好和他師弟在翻譯《九陰真經》中總綱的梵文時,藉助《九陰真經》所載的療養法門,才復原功力。


二、瑛姑憑什麼讓一燈去施救她的兒子?


當時的段智興沒責任沒義務去救人,但劉貴妃也沒理由去讓一燈救人。



首先她自己不守婦道,出錯在先,但瑛姑卻始終並沒有為自己的過錯而悔過。她自己留在王宮,私自把她跟周伯通的兒子生下來,心裡所想的是有朝一日能與周伯通一家團聚。



本來有這個僥倖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但她是不是應該離開王宮,另找住處,或者去尋找老頑童呢。假如她沒有在王宮,裘千仞潛入王宮,無非也是想重傷段智興的兒女或者至親一人,那就不會是劉瑛姑的兒子了。倘若裘千仞知道那時的劉貴妃還有這一層醜事,他肯定不會傷她的兒子,因為他也會想到段智興不會出手相救這個可能性,那樣他的計劃就泡湯了。




其次段智興並不是一開始就不想施救的,當時他看到嬰兒慘狀,馬上就想救人。可是他打開嬰兒襁褓時看到錦帕上刺著“鴛鴦織就欲雙飛”(《四張機》)的詩句,知道自己的皇妃心裡仍惦記著周伯通,一下子就把他救人的想法給阻止了。換位思考,段智興也不是聖人,劉瑛姑憑什麼要讓他做出只有聖人才能做的事情,畢竟聖人也不一定能壓抑得住當時的那種憤怒之情。




而瑛姑看著自己的兒子在痛苦中掙扎,知道段智興拒絕救人,不是想法讓他出手相救,而是怨心徒生,親手了結了兒子性命,讓小孩死在段智興面前,要使段智興懺悔一生。而且,自己的兒子得不到段智興的救助,那他也就不能再救其他人,這才有了後來一燈救黃蓉,她去尋仇的後事。這種狠心,這樣的邏輯,憑什麼讓當時的段智興去救人呢?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瑛姑就是這種人。




三、懺悔避位為僧,一燈大師確實無辜,但卻成就了他的另一番作為。


嬰兒死後段智興後悔不已,見死不救的罪過始終縈繞於心,不吃不喝三天三夜,為了救贖前愆,於是傳位後人,出家為僧,法名“一燈”。為了清修,遠避皇家寺院,隱居桃源,他在位時的四位臣子亦追隨他出家修行,成為一燈大師門下的“漁、樵、耕、讀”四位弟子。




段智興取法號“一燈”,是希望以自己一人之錯為燈,開明警示世人。南帝變為南僧,脫離了塵世,卻變成了光明,實際上這也是他的佛緣已至。



他在潛修中,身擁高深佛法,將“一陽指”練至登峰造極。雖曾救黃蓉而喪失功力,卻在翻譯《九陰真經》中總綱的梵文時,獲得《九陰真經》所載的療養法門,復原了功力。



修行讓他功力精深,無求讓他胸懷天下,他開明見性,不但感悟了慈恩(裘千仞),還在襄陽大戰中,保得了一方黎民不受戰火之災。最重要的是長壽,最後一次華山論劍,他獲得南僧尊稱,在新五絕中,他是最老的,年過九十,在小說中的他,百歲高齡不在話下。



段智興的避位為僧是無辜的,瑛姑兒子之死,雖說跟他有間接關係,但錯不在他。他成為一燈,除了懺悔前愆,也是佛緣已至,最終成為南僧,實是大造化。


水流芳2019


瑛姑是金庸先生塑造的一個比較悽美的角色。她本是大理段皇爺的皇妃,而且還是比較受段皇爺寵愛的一個。然而,就是這樣,身處在森嚴地皇宮,所過的日子也同樣是孤單寂寞多於歡樂!更何況,那時的段皇爺還是個痴迷武學之人,對於即將到來的華山論劍,勢在必爭。

然而,天意弄人,忽然皇宮裡闖進來個天真爛漫的老頑童——周伯通。瑛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瑛姑會和老頑童私通,更大的過錯應該在瑛姑身上,她是皇妃耶,早經人事。而周伯通,雖然是成年人了,但在男女關係上,他就是個二愣子,白紙一張。結果,好傢伙,這老頑童把禍闖下了,被段皇爺饒恕之後,拍拍屁股,跑了。而且一躲就是幾十年吶!他還不是望風而逃,而是聞風而逃哦!你讓瑛姑情何以堪?於是,瑛姑與周伯通之間,上演了一次次追與逃的戲碼,有點搞笑。

瑛姑在私生子被殺後,失去了唯一寄託,就一直活在痛苦和報仇之中。當書中描述她一夜白髮時,不禁使人潸然淚下。“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每次吟誦,想到瑛姑的痴情和所受的打擊,皆使人柔腸百結!

段皇爺不救她的孩子,錯了嗎?這個問得好!試問,哪個大老爺們會有如此大的度量,會去救自己老婆跟別的男人苟合的私生子????更何況在那個年代,做為一個男人,做為一國之君,段皇爺在得知自己寵愛的皇妃和他人私通後,能夠寬恕兩人,這已是難得!你還要求人家必須冒著危險去救你的私生子?哪能夠啊?段皇爺他不是神!(我想,神也咽不下這口怨氣吧?)不過,金庸先生安排段皇爺出家為僧後,昔日的皇帝,如今的一燈大師卻真是做到放下了!

偶對段皇爺佩服之至。

好在金庸先生在續集《神鵰俠侶》中,大發善心,讓瑛姑與周伯通這對歡喜冤家,在歷經幾十年的離別後,二人得以修行圓滿!並讓瑛姑與段皇爺(後來的一燈大師)恩怨盡釋,三老最後還成了鄰居,住在了一起。皆大歡喜!






大海泛舟客


劉瑛姑是段王爺的妃子,段王爺很喜歡她,也曾教她幾招武功。段王爺為了在華山論劍時爭個高低,與前來切磋武藝的王重陽,天天夜夜在一起切磋交流,後來,竟像道士一樣閉關了,概不見客。劉瑛姑閒得無聊,偏又碰上與師兄王重陽同來的周伯通,兩個人從比試功夫,到雙打過招,尤其是學教點穴之法時,肌膚相親,終成了一段露水姻緣。

事情傳了出去,段王爺叫來周伯通和劉瑛姑,當面贈妻,周伯通原是半痴半癲的,不甚通世事,此時知錯甚愧,認錯後堅拒不敢再說什麼,留下當時瑛姑送他的錦帕,就被師兄王重陽領走。

仍留在段王爺府上的劉瑛姑卻因春風一度,竟生下一子,一天夜裡被一個遮面人打傷。瑛姑深夜找段王爺求救。段王爺本來想救,但見了孩子肚前裹著的正是那塊錦帕,頓憶起往事,竟見死不救。瑛姑見段王爺不肯援手,孩子又極痛苦,一狠心,一刀結束了孩子的性命,因為實不忍見孩子苦捱。從此,劉瑛姑絕情而去,並留下話兒,終有一天要來尋仇。

可以看出瑛姑愛情不圓滿,孩子也沒了很是可憐。段王爺沒救孩子,一方面出於要華山論劍,不能損耗內力;另一方面估計是心魔作祟,心裡的不痛快,畢竟是人,身份地位修養多高多好,被帶綠帽子,心裡也會難免不快。但是,畢竟是一個孩子的命,這裡沒救,不管出自何種原因都是不仁道!事後段王爺也後悔不已,哎,估計金庸大俠這裡想表達人性的複雜吧。


蜜蜂文學


射鵰英雄傳裡的瑛姑,現在天下和其類似的女子不知凡幾。她享著榮華富貴,卻因為南帝練先天功而冷落了她,因為寂寞和周伯通有了一腿,居然生下了孩子。在南宋,女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程朱理論的大環境下,南帝沒有把她沉江就是給了她最大的饒恕。當裘千仞用鐵掌把她的嬌兒弄得半死不活的時候,世上只有南帝用一陽指救命。其時裘千仞在一旁虎視耽耽,只待南帝救了,自己的內功就洩了,需要再練幾年才能恢復,被時給南帝致命一擊,漁樵耕讀能否救駕成功還尚未可知。南帝自然以保命為最,況且他也被瑛姑的出軌而氣惱,沒有殺掉她母子就是最大的忍讓。愛恨在與一念間,南帝比我輩凡夫俗子不知高了幾層境界。瑛姑本無條件怨恨南帝,應該感恩夫君饒了她一條賤命。


江南落花人獨立


你好我是傑聖看電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瑛姑是南帝愛妃,寂寞中和周伯通有短暫情緣。周伯通惹禍後馬上閃人遠走高飛,拒絕承擔任何責任。大理國人尚佛,民風淳厚,似乎觀念也很民主。皇宮內院的女人不守禮教,公然十月懷胎產下“野種”,竟不受絲毫懲罰。奇就奇在瑛姑不僅對南帝無一絲愧疚,還把自己孩子的死全歸咎於南帝未施援手,由此懷恨半生,欲殺之而後快。金庸筆下不忠的女人很少。原以為瑛姑是個不甘寂寞的女人,誰料她後來竟獨居泥沼十數年,絕世佳人任紅顏憔悴。聽她念:“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 時的纏綿悱惻,總為她不值,周伯通這樣的情人即不浪漫也不深情,卻令她苦苦相思,真是前世孽緣。瑛姑的孩子是和老頑童私通的孩子,而且要救這個孩子,段王爺必須損耗功力,5年內武功全失,必須日夜不停的修煉,才能恢復,這個是後來一燈的四個弟子千方百計阻止一燈救黃蓉的原因。一個古代男人還是個皇帝,自己妃子給自己戴綠帽子懷孕了,還能留她在宮中已經很不錯了,還要段王爺救孩子,甭說小說了電視劇了,現實裡能捨命去救這種來歷孩子的又有幾個能做到的?所以說段王爺不救瑛姑的孩子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瑛姑也沒資格去怪段王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