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治疗技术创新 京汉两地5G会诊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医疗团队纷纷支持武汉疫区,正值元宵佳节当天,北京武汉两地医护人员使用5G技术实现了远程病例讨论,通过远程会议集中讨论患者出院后的病情观察与隔离。

新型冠状肺炎治疗技术创新 京汉两地5G会诊

5G问诊

京汉两地5G会诊

2月8日,首次远程病例讨论参会的一方是在武汉治疗患者的北京朝阳医院医疗团队,另一方是北京朝阳医院本院的会议室。在这次远程讨论中,医护专家对两名患者的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讨论核心集中在患者出院时机以及出院后的病情观察与隔离。

专家提出,因核酸检测在技术、采样等方面的局限性,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因此提出了临床诊断病例的概念。其认为,许多病例7天到14天是炎症高峰,是病情最重的时候,CT影像可能再次改变,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一些患者出院后不能完全排除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

通过5G技术,医疗团队能够联系远方的医疗专家进行讨论,针对病例能够做出更有利于患者治疗的方案,这是我国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又一创新。

5G网络会诊并非创新,其实早在前面,为更好的防控疫情,国家建设武汉版“小汤山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时,5G网络就及时提供了技术支持。

医疗系统内部建立了5G网络和天翼云运行的火神山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患者、社区、医院、国家医疗系统无缝对接,便于形成大数据报告,以支撑疫情防控。

5G+AI缓解医护人员不足

人员不足是疫情期间的痛点,近日,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引进多台5G智能医护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导诊问询、挂号诊疗、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据了解,在5G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多家科技企业的智能医护机器人已经在全国多地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这些机器人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减少与病区的患者的交叉感染,提升医院病区隔离管控,同时能够有效分担医护人员的工作,后期还能配合移动摄像头的医用推车,能够实现云查房,大大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