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附院共青團手記】

我看到他們發來的照片時,根本認不出他們都是誰。他們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帽子將他們裹得嚴嚴實實,我隱約能看到他們的眼睛,清澈而堅定,他們都做了同一個手勢——加油!一瞬間我也認出了他們,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最美的青春逆行者,他們有著同一個稱謂——共青團員。

我決定做一個記錄者,將我看到的、聽到的都一一說給你們聽。記錄是為了記住,記住這群可愛的90後,記住這千萬白衣天使中青春洋溢的團團們,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聽到了他們的聲音、看到了他們的背影,感受到那不畏險、勇擔當的鏗鏘足音。

六個人的團支部

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全面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之時,“發熱門診、感染科病房”臨時團支部正式成立。團支部由六名團員組成,他們是:甲乳外科賈欣悅、胃腸外科吳迪、腫瘤內科張志霞、胸外科李敏、耳鼻喉科田彬、風溼免疫科劉媛慧。賈欣悅擔任臨時團支部書記、吳迪任副書記。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甲乳外科 賈欣悅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胃腸外科 吳迪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腫瘤內科 張志霞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胸外科 李敏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耳鼻喉科 田彬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青年突擊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風溼免疫科 劉媛慧

賈欣悅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召開了第一次團支部會議,她在工作日記中寫道:我們六個人的團支部就是一面旗幟,讓醫院更多的團員小夥伴們看到我們這一代青年身上所肩負的使命和堅守的信仰,黨旗所指、團旗所向,我們心裡充滿力量,和附屬醫院的老師、同事們在一起,我們有信心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團團們,加油!

不一樣的青春 閃光的你

這六位“團團”,年齡最小的劉媛慧只有21歲,是風溼免疫科的一名助理護士。發熱門診是最危險的“前沿陣地”,我問她怕不怕?她說:怕!怕父母掛念,放心不下;當然也不怕,醫院和科室都為我們做了最有效的防護,還有那麼多有經驗的老師在身邊,心裡挺踏實的。我就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摘下口罩,我們能熱情地擁抱、開心地笑!

賈欣悅和吳迪兩位“小書記”作為護理應急儲備人員,分別於大年初三和臘月二十八緊急受命進入感染科病房和發熱門診工作,一線的工作雖然危險、艱苦,但是在這裡能夠積累應對突發情況的經驗,提升業務能力,為後續參與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提供有力技術支持,他們覺得——值!

溫和細緻的張志霞、認真幹練的李敏、開朗負責的田彬,他們是附屬醫院優秀團員青年的縮影,他們以樸實無華的方式書寫著共青團員的成長日誌,在只要“口罩”無需“口號”的時刻,他們以最美的姿態詮釋了青春的意義!

勇者無懼,面對二十幾歲的年華,我看到了這一段不尋常經歷裡,美好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