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附院共青团手记】

我看到他们发来的照片时,根本认不出他们都是谁。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帽子将他们裹得严严实实,我隐约能看到他们的眼睛,清澈而坚定,他们都做了同一个手势——加油!一瞬间我也认出了他们,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最美的青春逆行者,他们有着同一个称谓——共青团员。

我决定做一个记录者,将我看到的、听到的都一一说给你们听。记录是为了记住,记住这群可爱的90后,记住这千万白衣天使中青春洋溢的团团们,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听到了他们的声音、看到了他们的背影,感受到那不畏险、勇担当的铿锵足音。

六个人的团支部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之时,“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临时团支部正式成立。团支部由六名团员组成,他们是:甲乳外科贾欣悦、胃肠外科吴迪、肿瘤内科张志霞、胸外科李敏、耳鼻喉科田彬、风湿免疫科刘媛慧。贾欣悦担任临时团支部书记、吴迪任副书记。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甲乳外科 贾欣悦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胃肠外科 吴迪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肿瘤内科 张志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胸外科 李敏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耳鼻喉科 田彬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突击队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风湿免疫科 刘媛慧

贾欣悦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召开了第一次团支部会议,她在工作日记中写道:我们六个人的团支部就是一面旗帜,让医院更多的团员小伙伴们看到我们这一代青年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坚守的信仰,党旗所指、团旗所向,我们心里充满力量,和附属医院的老师、同事们在一起,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团团们,加油!

不一样的青春 闪光的你

这六位“团团”,年龄最小的刘媛慧只有21岁,是风湿免疫科的一名助理护士。发热门诊是最危险的“前沿阵地”,我问她怕不怕?她说:怕!怕父母挂念,放心不下;当然也不怕,医院和科室都为我们做了最有效的防护,还有那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身边,心里挺踏实的。我就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摘下口罩,我们能热情地拥抱、开心地笑!

贾欣悦和吴迪两位“小书记”作为护理应急储备人员,分别于大年初三和腊月二十八紧急受命进入感染科病房和发热门诊工作,一线的工作虽然危险、艰苦,但是在这里能够积累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提升业务能力,为后续参与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他们觉得——值!

温和细致的张志霞、认真干练的李敏、开朗负责的田彬,他们是附属医院优秀团员青年的缩影,他们以朴实无华的方式书写着共青团员的成长日志,在只要“口罩”无需“口号”的时刻,他们以最美的姿态诠释了青春的意义!

勇者无惧,面对二十几岁的年华,我看到了这一段不寻常经历里,美好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