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防凍防低溫策略(建議收藏)


葡萄防凍防低溫策略(建議收藏)

凍害,即作物在0℃以下的低溫使作物體內結冰,對作物造成的傷害。低溫冷害主要指農作物在生育期間,遭受低於其生長髮育所需的溫度引起作物生育期延遲,使其生殖器官的生理機能受到損害,生長受到脅迫的一種傷害。

一、凍害成因

1、樹體營養:部分品種採收較晚,樹體後期積累養分迴流少,枝條生長不充實;或由於病蟲害,使葡萄早期落葉,造成樹體營養不充分;施肥方法不當、時間不適宜,造成樹體營養不良,易產生凍害。

2、冬季極端天氣:近幾年,極端天氣較多,冬季雪多、風大,葡萄樹體耐受極限低溫以下的天氣頻繁出現,使葡萄遭受凍害。

3、春寒、春旱:春季寒冷持續期長,在3-4月氣溫回升快,枝條內的水分散失,而土壤溫度回升滯後於大氣溫度,樹體根系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造成葡萄枝條“抽乾”。

4、晚霜:每年的春季特別是在葡萄傷流、幼芽萌動、新梢剛伸展的關鍵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寒流,甚至出現零下低溫和結冰現象,使葡萄受凍。

5、品種:我市栽種的葡萄品種大多屬於歐亞種,歐亞種屬於不耐寒品種,易產生凍害;特別是一些晚熟晚採的品種,越冬性差。

6、生產管理:種植環節粗放,土層淺,有粘板層或沒有開溝施肥;苗木質量差,自根系的營養缽苗根系淺;起壟栽培,根系上浮。施肥灌水注重前期,枝條前期生長虛旺,後期營養不足,枝條虛空。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使樹體狀況不同,而產生凍害。


葡萄防凍防低溫策略(建議收藏)

二、凍害的種類

1、芽凍害。冬季發生超越品種芽能耐受的低溫,而導致芽體褐變,特別是一些發育不良的芽容易凍傷。據研究,在氣溫持續-15℃時赤霞珠有10%的冬芽發生凍害,氣溫下降到-20℃ 有50%冬芽發生凍害。

芽凍害發生以冬末早春為最多,是由於春季的驟然降溫引起的。主要是花器官、幼果受凍。花朵受凍後,花瓣早落。幼果凍害表現為幼果發育不良或中途停止,引起落果。

2、根系凍害。根系凍害多發生在深冬季節,當極端低溫較多且持續時間較長時,易發生根系凍害。歐亞種葡萄根系對低溫的耐受性很差,當根系所在地溫低於-3℃時就有可能出現明顯凍害,細根的抗寒能力低於粗根。根系凍害對地上部的影響表現為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齊,或在展葉後又出現幹縮等現象。刨出根系,發現外部皮層變褐色,皮層與木質部分離,甚至脫落。

3、枝幹凍害。樹幹在冬季夜間下降到0℃以下易發生開裂現象。植物莖的溫度緊密地隨著空氣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外層樹皮比內部的木材冷卻得更快些,當溫度突然下降時,常沿著莖的一個徑面開裂。枝幹凍害使葡萄生長髮育受阻,嚴重影響產量。韌皮部比木質部更容易發生凍害,赤霞珠在-17℃時有21%的韌皮部發生凍害,而只有溫度低於-20℃時木質部才發生凍害。

4、越冬抽條。發生於乾燥風大的初春季節,表現為枝條、樹幹皺皮幹縮,一年生枝切面由綠色逐漸變白變幹。發生抽條的年份往往冬季低溫乾旱少雪,枝幹或根系發生凍害,會失水過多或水分運輸受影響。生長虛旺的植株容易發生抽條。

5、枝幹日燒。冬末初春,當白天氣溫在0℃時,易發生枝幹日燒。表現為組織損傷,皮層局部死亡,影響輸導養分,導致病害發生。


葡萄防凍防低溫策略(建議收藏)

三、預防措施

休眠期

1.埋土或樹體保護。在土壤封凍前10天左右,進行埋土防寒,或對葡萄植株進行簡易覆蓋,如在植株上覆蓋黑膜+30公分玉米秸、單層膨膠棉被、草簾等。

2、灌封凍水。這是一次防凍的關鍵水,在越冬以前,結合開溝施基肥,澆一遍透水,可提高土壤溼度,使寒冬期間地溫保持相對穩定,從而減輕凍害。

3、樹幹塗白。果實採摘後,將樹幹和主枝均勻塗白,使樹體溫度變化穩定,既防凍,又能殺死隱藏在樹幹中的病菌、蟲卵和成蟲。塗液要幹稀適中,以塗刷時不流為宜。塗白液的配製比例是:生石灰100份、硫磺粉10份、食鹽10份、植物油1份、清水200份(以重量計),混合均勻即可。

生長期

1.選用抗寒砧木和優良品種。選用抗寒品種及中早熟品種:如雷司令、貴人香、霞多麗、晚紅蜜、黑比諾、美樂、品麗珠等原產於緯度高的品種,以及寒冷國家所育的新抗寒品種。或採取抗寒砧木高接,避免樹幹凍害開裂。

2.選擇適宜的園址。新建葡萄園時要考慮地形和氣候對預防凍害所起的作用,儘可能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避免在地形低凹或陰坡建園。

3.合理修剪。合理修剪不但能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同時能增強樹體養分積累,使枝條發育充實,提高抗寒能力。注意在剪鋸口塗抹凡士林等保護劑,以防剪口因氣溫過低而受凍。

4.適時採收。為了保證葡萄當年營養的積累,要適期採收,若採收過晚,影響樹體貯藏營養,易使樹體發生凍害。

5.加強後期肥水管理。生長後期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可採取秋季早施有機肥,採收結束後進行葉面噴肥,從而提高樹體營養貯藏,利於樹體安全越冬。

6.增加有效葉面積,改善營養製造供應。葉片是製造光合產物的工廠,機器數量決定了營養製造的多寡,要保留足夠葉幕,主梢葉幕高度至少1.2米以上,到第四道鐵絲之上一次性摘心;簡化副梢修剪,改人工打副梢為機械修剪;保留後期一定新生葉片,均衡營養供應水平。

7.及時防治病蟲害。加強病蟲防治,保護好葉片,以提高光合效能,積累營養物質,促進枝條成熟,提高越冬抗性。


葡萄防凍防低溫策略(建議收藏)

四、霜凍來臨前短時期內應急預防措施

1.燻煙防霜凍。燻煙法一般可使氣溫提高1~3℃,能減少地面輻射熱的散發,同時煙粒可吸收空氣中的溼氣。冬季冷空氣容易聚集的地勢低窪果園,該法效果尤好。其做法是,低溫寒潮來臨前的傍晚,以碎柴禾、碎雜草、鋸末、糠殼等為燃料,氣溫下降到果樹受凍的臨界溫度時點燃.並控制濃煙使煙霧覆蓋在果園內的空間,一般每667平方米果樹可設4~5個著火點,每堆用料15~20千克,並將其設在上風口。

2.灌水和噴水。灌水在霜凍前2~3天進行,提高土壤溼度,增加熱容量,待夜間地溫下降後,將熱量緩慢釋放出來。灌水後,空氣溼度亦增加,其夜間遇冷凝成的水滴能釋放出潛熱,灌水可增溫2~3℃。

3.花前噴鹽水等。花芽萌動前樹體均勻噴施1%的生理鹽水或噴貝德恩葡萄專用葉面肥,提高樹體自身的抗凍能力,預防花期霜凍。


葡萄防凍防低溫策略(建議收藏)

五、凍害發生後及時補救措施

1、及早灌溉劃鋤:化凍後要儘快灌溉,加快深層土壤的解凍速度,促進土壤升溫,緩和土地旱情和空氣乾燥度,加速葡萄根系的活動,促進新根萌發,吸收和向樹體上部傳導水分;澆水後,及時安排劃鋤,保持土壤墒情,降低凍害導致的葡萄樹體生理乾旱,降低葡萄樹體受凍程度。

2、萌芽後的凍害調查:調查各品種受凍面積和受凍程度,然後針對實際情況再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3、受凍園地管理:區分受凍葡萄園的實際情況,分別採取適當管理措施。對發生凍害較輕的園片,剪除樹體凍死部分,挑選生長健壯萌發的新芽進行著重培養,爭取當年培養成形。對於樹體受凍較重的植株,結合品種改造,採取高幹嫁接或綠枝嫁接;或將根部萌發的新梢,優選生長健壯枝進行著重培養。

4、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和防治:根據各園片各品種、各種病蟲害發生的實際狀況合理用藥,減少病蟲害發生。

5、加強後期管理:要加強受凍園片的後期管理,多施有機菌肥;培養健壯枝條,增強樹體抗寒、抗旱能力;減少負載量,促進樹勢植株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