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的心中。"

《麥克白》是一部中外馳名的經典劇作,也是莎翁最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看完這部劇作後,感觸良多。在我看來,這部劇作最為人稱道的地方便在於莎士比亞在陰暗的社會中對人性深刻的剖析

戲劇主人公麥克白原本是英勇威武、戰績顯赫、忠君愛國的一代名將。但後來受到野心的驅使、女巫預言的蠱惑、妻子的慫恿,他將蘇格蘭國王鄧肯謀殺。

篡位之後, 為力保王位又不斷濫殺無辜, 最後被鄧肯之子馬爾康消滅。

從英勇威武、戰績顯赫、忠君愛國的一代名將。到後來成為弒君篡位的野心家、殺人如麻的血腥暴君。麥克白的悲劇,與其說是其夫人的蠱惑和女巫的預言的助推,不如說是他自身慾望和貪婪勾結而造就的宿命。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麥克白被殺害

"極惡的人不能做悲劇的主人公"。

人是複雜的、多樣的,很少有極惡之人,也很少有極善之人。但顯然,一個悲劇的主角不可能是一個極惡之人。

無可置疑麥克白不是一個純粹的壞人,甚至很多人至今認為他應該是一個英雄,但正如金庸筆下女魔頭李莫愁一樣,她的“黑化”、她的心狠手辣是因為她內心的傷痕,本來善良的她為情所傷墮落成魔,正是因為她這種悲劇式的經歷,才使她不是一個臉譜化的女魔頭,才使她入目三分的印在了我們心裡。

這裡的麥克白也是一樣的,他弒君篡位,濫殺無辜,算不得好人,但正因為他曾經的正義勇敢,才使他這種變壞墮落的過程成為一場悲劇。

劇本中用了大段的自白來刻畫經過不斷痛苦掙扎的麥克白

無論是在計劃、行動刺殺國王之前還是之後, 麥克白的內心都在進行劇烈的、痛苦的掙扎, 良心不時遭到鞭撻。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麥克白和他夫人

而每當他有所動搖,有所糾結之時,他的夫人和女巫總會出現蠱惑煽動他,讓他一步步走向滅亡,因此,不少人認為麥克白的悲劇命運是由女巫和他夫人造就的

計劃刺殺時,他對妻子說"我們還是不要進行這一件事。他最近給我極大的尊榮;我也好不容易從各種人嘴裡博到了無上的美譽,我的名聲現在正在發射最燦爛的光彩,不能這麼快就把它丟棄了。"

看似他並不願意進行這個計劃,而最後的刺殺好像也是因為麥克白夫人的煽動

但是,作為一個叱吒疆場的大將軍,如果他的心中沒有慾望和貪念的話,又怎會受幾個婦人言語的影響呢?我想,他自己十分清楚

"沒有一種力量可以鞭策我前進,可是我躍躍欲試的野心,卻不顧一切地驅著我去冒顛躓的危險。"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歌劇《麥克白》海報

但其實早在他遇到女巫,而女巫的語言一個個實現的時候,慾望的種子就已經嵌入了他的心中。

在他將所謂喜訊傳到妻子手上的時候,他就清楚的知道了他接下來所要面對的一切。就如黃袍加身的趙匡胤,看似是被迫,看似是被人慫恿,但其實都是自己內心的慾望在作祟。

當然,也不能否認麥克白夫人在整個劇中對麥克白犯罪行為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野心和權欲驅使麥克白向罪惡深處走去, 他希望伺機暗殺鄧肯獲取王位,但想到失敗, 想到失敗的後果,他又是掙扎的。而作為最親密的人,麥克白夫人對丈夫此時此刻的掙扎一目瞭然

她說"你希望做一個偉大的人物, 你不是沒有野心, 可是你卻缺少和那種野心相聯屬的奸惡;你的慾望很大, 但又希望只用正當的手段;一方面不願玩弄奸詐, 一方面卻又要做非分的攫奪;……你也不是不肯這樣幹, 而是怕幹。"

這番清晰而直擊麥克白內心的剖析給了他勇氣,而之後麥克白最終採納了麥克白夫人的建議, 下定決心暗殺國王。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麥克白夫人

乾淨利落的刺殺,甚至為了滅口殺掉兩個守衛,麥克白陰險狡詐的一面在慾望的慫恿下完全暴露出來。可想而知, 就算不是麥克白夫人, 是另外任何一個人, 在一個合適的時刻推波助瀾一下,也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與其說麥克白的猶豫掙扎是善與惡的抉擇,是在尋找退卻的藉口, 不如說他在索取行動的動力,在尋找一個可以讓他心安理得的機會或者藉口。

"這是命運所決定,這不是我的本意"在揮下屠刀之時,他或許還這般心安理得

"這是命運所決定,這不是我的本意"

說到命運,也有不少人認為莎士比亞的《麥克白》是一部關於命運的悲劇,他們認為,在這部傳奇劇作中,命運的力量強大無比,麥克白只不過是被命運的魔掌玩弄的悲劇人物。

而和麥克白個人命運關聯的顯然就是那三個邪惡的女巫。

戲劇的第一幕第一場便是三個女巫雲山霧罩的對話,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同時又為她們加上了一個神秘的濾鏡,而後續的種種預言及玄乎的毒蠱都刻畫著她們幕後推手的形象,彷彿麥克白的悲劇全然怪罪於女巫的蠱惑。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三女巫

追根溯源,這整件事的源頭彷彿就是來自於女巫的預言,因為那些該死的預言才挑起了英雄的惡念,才使一代英雄墮落至此,但真是這樣嗎?

我們可以看到,前兩個預言是自然而然的實現的,那麼如果麥克白真的相信預言,相信自己終究會能登上王位,那他便靜靜等待命運的安排即可,但在鄧肯宣佈其子將繼任其位時,他立馬想到這是一塊橫在他的前途上的階石,必須跳過這塊階石, 否則就要顛仆在它的上面。

這時的他還信命運嗎?不見得了。如果他來過中國,或許會深沉的說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當然他沒來過中國,於是他說"星星啊, 收起你們的火焰!不要讓光亮照見我的黑暗幽深的慾望。眼睛啊, 別望這雙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 不管幹下的事會嚇得眼睛不敢看。"

從這裡不難看出,麥克白其實並不信服命運

所謂預言只不過是一個餌,將他的貪念慾望盡數勾起,最終走向一條不歸路。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登上王座的麥克白

班戈是麥克白最好的對比

,三個女巫的預言同樣也應是對班戈有誘惑力的, 然而班戈卻沒有像麥克白那樣因為這些誘惑而萌生殺機,同樣的蠱惑對班戈不起作用。

"您要是果然完全相信了她們的話, 也許做了考特爵士以後, 還渴望想把王冠攫取到手。可是這種事情很奇怪;魔鬼為了要陷害我們起見, 往往故意向我們說真話, 在小事情上取得我們的信任, 然後在重要的關頭我們便會墮入他的圈套。"

他是多麼的敏銳,一下就看透了女巫的圈套,那我們的英雄麥克白就看不出嗎?不,他能看出,但他跳不出他自己,也跳不出慾望的陷阱,於是他義無反顧的跳進了圈套,帶著一往無前也帶著心中僥倖。

而後來麥克白後來為力保王位, 在沒有任何外力推動之下又殺死班戈,便是他罪惡本性的最直觀體現他清醒地認為以不義開始的事情,必須用罪惡使它鞏固

於是他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

殺死班戈之後雖備受其鬼魂困擾, 然而他仍清醒地認識到他的疑神疑鬼、出乖露醜, 都是因為未經磨練、心懷恐懼。不難看出,所謂造就悲劇的預言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作用,真正的悲劇則是由麥克白內心的慾望推動的。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心裡的魔鬼最可怕

讀完《麥克白》,客觀的探究麥克白弒君奪位的原因, 可以歸納出兩條清晰的線索

一條是麥克白自身內心中的慾望,,即他對於王位本身的渴求和覬覦,即內因

另一條則是麥克身處的外部環境, 即麥克白夫人的鼓動與荒原上巫婆的預言, 這些人或事的推波助瀾,即外因。

內外因的共同推動,最終造就了麥克白的悲劇。但外因最終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內因才是整個悲劇產生的決定性的因素。

他那些對至高無上王位王權的野心, 及由此在內心自動萌生的伺機奪位之心都是是他在荒原上碰到巫婆和聽取麥克白夫人鼓動之前就已潛伏在心中的,即使沒有那些外因,它們也會在某個平凡或不平凡的時刻突然爆發。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莎士比亞

我想,甚至可以將這一悲劇的發生看作是麥克白自身性格、慾望、身份之下所必須走向的一個宿命

因為麥克白自始至終所有的行為都是自覺的。他不是不知道他的選擇會有什麼結果, 但他還是是願意去做這樣一場豪賭, 因為至高無上的權利在麥克白心中是超越一切的,因為從始至終他的心中都有慾望的指引。

慾望的種子藏在每個人心中,一旦發芽便再難清除。人性的弱點大都一樣的,面對誘惑和慾望,任何人眼中都會露出貪婪的目光,而古往今來大多數悲劇之源也正在於此。

慾望下的悲劇宿命——淺析麥克白悲劇產生的自身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