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青春期的孩子戒掉手機,讓孩子迴歸生活?

清涼一夏HR


家長你好:

初三女孩子沉迷於手機世界,已經放棄學業,但是她又能安於享受父母所提供一切物質保障,憑什麼她敢這樣做?又特別坦然這樣做呢?父母必須要先搞清楚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後才能對症去解決問題。

原因分析:

原因一:父母最大的軟肋,恰是怕不給孩子玩手機,她跑到外面去,發生危險。

事實上,家長的擔憂成了孩子手裡的利刃,她非常清楚父母怕什麼。你們不是怕我跑出去出事嗎?那你們就得允許我在家裡沒日沒夜地玩手機。如果家長就被孩子威脅著,你們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你們缺乏改變孩子現狀的勇氣。我曾經指導過很多類似的案例,凡是失敗的案例都是家長不敢改變現狀,始終被孩子拿捏在手裡。家長必須要清楚自己的軟肋,先強化勇氣,用絕不怕孩子出任何問題的心態去面對孩子,才有可能把我後面給你的建議落實。

原因二:父母沒有原則與底線,你們求著孩子放下手機,孩子絕對不會配合你們,因為你們沒有威信。

孩子能有今天沉迷於手機世界的行為,其實是家長一手製造的,你們在最初給孩子買手機的時候,沒有明確告知孩子,你只有手機臨時使用權,而沒有實際擁有權。你想獲得這使用權,就必須要遵守父母給你立下的規矩,否則,我們絕對不會給你買手機。請家長想想,你們最初忽略這些最起碼的原則與底線了吧?結果孩子在無手機使用規則的世界裡,踐踏著父母的尊嚴。到今天為止,你們已經沒有任何威信。

原因三:父母沒有讓孩子清楚,如果你不接受管教,你面臨的後果是什麼。

現在家長看到孩子拿著手機不放手,並且已經荒廢了學業,並且還威脅著父母。如果家長不怕孩子威脅呢?你們就告訴孩子,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要明明白白做人,在這個家庭裡,父母是你的生活保障者,我們可以根據你的表現提供保障,如正常上學、做家務、休息等,就享受正常的家庭待遇,如果做不到,對不起,你只能吃清水煮白菜,因為你沒有付出勞動。我們不怕你往外跑,如果你有勇氣到外面去獨立生存,這不正好實現了我們的願望嗎?因為孩子早晚都要走向獨立的。

解決策略:

策略一:把孩子零花錢的渠道切斷,把家裡儲存的零食、水果、熟食品都清空,讓孩子正常到餐桌上吃飯。

凡是手機不離手,且和父母關係比較緊張的孩子,往往是不願意上餐桌吃飯的,或者到餐桌上吃飯也是低頭不說話,做好飯得喊她吃,才心不甘情不願上桌。吃完就扭頭回自己的房間,根本不會幫著媽媽收拾餐桌。既然有這樣的特點,那不妨先把她的零花錢渠道切斷,讓他不能網購叫外賣,或者去商店買零食、去飯館吃飯。接下來再把家裡零食、水果、熟食品都清空,讓她只能老老實實到餐桌上吃飯。

策略二:降低伙食標準,讓孩子肚子裡缺“油水”,建立起她的飢餓感,從而知道沒有父母保障她日子難過。

女孩子已經到了初三,生理發育實際上已經快進入末期了,讓孩子經歷一下餓肚子體驗,對她的生理造不成什麼傷害。為此,家長必須要降低家裡伙食標準,先減少葷菜,多一些素菜。再漸次過度到沒有葷菜,只有素菜。最後過度到素菜中連油水都看不到,用不了一週時間,孩子就會飢腸轆轆。唯有產生很強的飢餓感,孩子才會想念父母的好,但是你們不要看孩子臉色,不去問詢她是否餓,更不要關注她放不下的手機。

策略三:鼓勵她往外跑,但是以獨立謀生為理由,讓孩子知道你早晚得離開家學會獨立,你離開越早,父母越輕鬆。

前面兩個策略實施後,孩子可能會內心有不滿情緒,認為你們對她不好,故意虐待她。如果她有這樣的想法,說明她認知分辨力是很差的。家長只需要告訴她,你可以有較好的生活待遇,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接受父母管教,放下手機,正常回歸學習和生活。如果你做不到,只能接受最低保障待遇。現在你受不了,可以出去打工,因為你早晚都得離開家學會獨立。你獨立的越早,父母就越輕鬆。做這一步時,家長必須要放下任何顧慮,因為你越勇氣,孩子就越怯懦,她真害怕你們放棄她呢。

策略四:待孩子服軟後,必須要重新擬定家庭規則,讓家規來約束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行為。

對待青春期孩子的管教,切莫說的太多,因為孩子早已經習慣於你們的嘮叨,你們的重複,你們的憤怒與責備,甚至是你們的擔憂與害怕。現在反過來,你們少說,用實際行動來讓孩子感受到她在家庭之中待遇的變化,用眼睛去觀察父母是否再害怕她做出格的舉動,如離家出走。當孩子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原來父母真不把自己當回事時,她就沒有桀驁不馴的資本了,自然態度就軟化了。這時再召開家庭會議,重新擬定家庭規則,讓家規來約束大人和孩子的行為,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總之,能否改變青春期的不良行為與習慣,取決於家長是否有主見,是否有原則與底線。如果你們沒有,就永遠處於被動狀態,不要說教育孩子了,恐怕不管你們付出多少,孩子都不會心存感激。通過上面的原因分析和解決策略,希望家長能對比反思,一定要狠下心來去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