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陶家鎮有群“背篼醫生”打響鄉村疫情防控戰

重慶陶家鎮有群“背篼醫生”打響鄉村疫情防控戰

“背篼醫生生”前往村民家中。


重慶陶家鎮有群“背篼醫生”打響鄉村疫情防控戰

“背篼醫生”穿戴好防護服上門入戶。


重慶陶家鎮有群“背篼醫生”打響鄉村疫情防控戰

“背篼醫生”穿戴好防護服上門入戶。


重慶陶家鎮有群“背篼醫生”打響鄉村疫情防控戰

廖代金為村民測量體溫


在重慶九龍坡區陶家鎮社區衛生院,有一群醫護工作者,被當地百姓稱為田坎上的“背篼醫生”。從1月19日至今,他們已連續3周鎮守在基層,於各村居之間忙碌地穿梭,形成一道白色的風景線。他們提著裝滿消毒液的塑料桶,攜帶著醫療器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奮戰。

身穿厚厚防護服不讓農村成為疫情監控死角

1月26日,陶家鎮治安村8社通過入戶摸排,發現了一例確診患者劉某。從日本返鄉的劉某,曾在大年三十與家人們共進年夜飯。從那天起,劉某一家被認定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人員,啟動居家隔離。

對“背篼醫生”們而言,疫情防控任務陡然變得更重、責任更大。他們每天穿過鄉村土路,按時上門入戶,開展疫情監測和檢查工作。

2月7日上午,筆者在現場看到,廖代金、黃遠露、白影3名醫生在10米左右的安全距離內,依次換上了全新的口罩、頭套、護目鏡和橡膠手套。而黃文科醫生因為要密切接觸劉某家人,還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戴上了面屏,實行二級防護。這一穿戴,就是半個多鐘頭。

“全副武裝”後,他們提上裝滿消毒液的塑料桶,攜帶著醫療器械,走到了村民家門前的院壩內,開展問診和體溫檢測。

“即使路再難走,我們也絕不漏過一家一戶,守護村民的健康,是我們‘背篼醫生’的初衷。”黃遠露說,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面前,廣闊的農村不能成為疫情監控的死角。

家再近也沒回過 紮實築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據陶家鎮社區衛生院院長鄒盛有介紹,自疫情出現後,在重慶市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統一安排部署下,“背篼醫生”們立即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中。

這群戰士為了堅守崗位,即使家近在咫尺,他們都不曾回過,吃、住都在離衛生院不到10米的招待所內解決。中午12點,筆者跟隨醫生們來到他們暫時的“家”,這裡房間窄小,擺設陳舊,床榻偏硬,燈光有些昏暗。醫生們將盒飯擺放在塑料板凳上,風捲殘雲般不到十分鐘便結束午餐。

繁忙的工作也讓黃文科和同事們無暇顧及家人,因為他們每天都嚴格按照規定對全鎮各村居里外進行徹底消毒,對轄區內每一個返鄉人員進行地毯式疫情排查和密切監測,紮紮實實築牢全鎮疫情防控安全網。

“今天是首批密切接觸人員啟動居家隔離的第13天,若明日體溫正常,理論上可解除醫學觀察。但我們還要適當延長兩三天,更保險。此外,我們每天上門為他們進行1-2次體溫測量,實在忙不過來,還會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聯繫人員自測體溫,每日最多4次。”黃文科說。

“我們是背篼醫生,非常時期我們不上誰上?”面對疫情,“背篼醫生”們相信,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科學防控,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