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最先被感染者最後出症狀,一家中共8人確診

這原本是一家親人的團圓,是一次親情的相聚,可是誰也沒有料到,這次相聚卻演變成一場病毒的狂歡。


真實案例:最先被感染者最後出症狀,一家中共8人確診

資料圖,來源網絡


2月3日-5日,長沙市芙蓉區和雨花區疾控中心分別接到兩所不同醫院報告的 3 起共 7 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兩區疾控中心一核查,發現這 7 人居然是住在同一個棟樓中三戶人家的一個大家族。


誰是傳染源?病毒又是如何穿門入戶?是否還有其他感染者沒有被發現?一連串的問題擺在了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專家們面前,他們排除干擾信息,縝密追蹤,終於解開了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病毒之謎。


起病


2月1日,家住長沙的唐先生感到身體不適,有些低熱和咳嗽,雖然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所瞭解,考慮到春節以來自己一直很少與外人接觸,也就沒有在意。可是在家觀察了近兩天,病情也不見好轉,唐先生有些沉不住氣了。


想到自己這些天常和住在同一棟樓的妹妹、妹夫打牌聊天,一詢問妹夫也出現了相同的症狀。兩人都覺得有些蹊蹺,3日一大早便相約乘坐公交車一起去綜合醫院就診。當天下午,醫院的檢查結果顯示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當即在醫院隔離治療。


擴散


聽說兩人被病毒感染,唐先生的妻子和妹妹雖然沒有出現什麼症狀,為了穩妥起見,都分別帶領家裡的孩子、孫子們去醫院做核酸檢測,結果顯示,唐先生的妻子、兒子、妹妹都被檢出核酸陽性,一下就發現了5例病毒感染者。


事情還沒有結束,與唐先生同住一個單元的大哥和大嫂也在 1 月 28 日和 30 日身體感覺不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後未見好轉,2 月 2 日一起到綜合醫院就診,2 月 5 日核酸檢測陽性,成為這個大家庭中的第 6 和第 7 例感染者。


溯源


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聚集性疫情,傳播途徑是日常的密切接觸,但傳染源從何而來,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專家立即對所有感染者的生活軌跡展開了認真細緻的調查。


唐先生一大家人回憶,全家只有大哥家的兒媳小王父母親是湖北黃岡市人。1 月 19 日,小王和丈夫小唐及兩個孩子開車從長沙去黃岡市探親,23 日返回長沙,並且帶回許多土特產和食品,分別送給了叔叔和姑姑一家,春節期間又相互串門拜年,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也就沒有注意戴口罩。


明確的湖北地區接觸史為溯源指明瞭方向,但是困擾調查人員的是小王和小唐一家四口卻沒有任何人出現不適症狀,難道沒有症狀也會攜帶並傳播病毒嗎?國內沒有相關報道,但疾控人員沒有放棄,繼續開展追蹤調查。


事情出現了轉變,2 月 3 日深夜,丈夫小唐出現發熱、畏寒、咽痛和低熱等症狀,遂前往綜合醫院就診,血常規檢測結果和胸部 CT 檢查均符合臨床診斷,結合發病前有湖北黃岡市出行史,入院診斷為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 ",收治於院內隔離留觀室,6 日被確診,成為這個大家族中最先被感染卻是最後被發現的第 8 例感染者。


結論


至此,經過幾輪調查的流調專家們終於可以確定,該起聚集疫情為與湖北旅遊返回人員密切接觸家庭內成員引起的暴發疫情。


為了防止疫情繼續擴散,他們對該家庭其他 20 餘名密切接觸者,以及 38 名與唐先生就診時搭乘公交車的同車乘坐人員進行追蹤,目前未發現新的感染者。


案例警示:


認真分析該起案例,得知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感染者雖然沒有出現症狀,但已經具有較強的傳播力,這給疾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增加了流行病學調查的複雜性和艱鉅性。


疾控專家提示,在疾病流行期間,沒有人知道自己或他人就是那個隱性感染者,因此一定要減少人群聚集和近距離接觸,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講衛生,這才是防止病毒傳播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


初審:張小龍

監審:張 超

徵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