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抖腿暗示了什麼性格心理?

呂承諭心理諮詢


有心理學同行已經分析了,我再補充一些:

1、表示輕蔑與心不在焉

2、多動症

3、增加體驗刺激(重點說這個)。

人活著,身體、大腦要不停地接受外界刺激,體驗要連綿不絕才可以。如果把你的眼睛蒙上,耳朵堵上,讓你感受不到外界信息,(就像是監獄裡的關禁閉),那麼很快你就會受不了的。因為人的神經系統是在有信息刺激的環境下發育的,人的體驗只可以有而不可以無。如果長時間缺少新鮮的刺激與信息輸入,人會發瘋的。

現在你就理解了,當一個人坐著的時候,他受到刺激會減少。如果時間長了,又太安靜,那麼他就會自己給自己製造一些刺激,抖腿就是其中之一。這就好比,一個人走路太無聊了,他會哼歌;小孩子一個人玩,他會自言自語。這些小動作,其實是有益身心的。再比如,一歲以內的小嬰兒,明明睡著了但一放在床上他就哭鬧起來。甚至,你必須抱著他,不斷地走著、晃著,他才會安靜下來。這都可以用體驗與刺激的豐富性來解釋(或部分解釋)。

當然了,如果形成了習慣,控制不地抖腿,那就是有心理疾病了。先自我省察,學著控制,實在不行再找心理醫生幫忙。


老劉講體驗管理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來一次,在政府部門開會的時候,我旁邊坐了一位來自其他單位的男士,整個會議一個多小時,他在那兒不停地抖腿,他一抖就帶動整個椅子在抖,讓我沒有心思去聽會,感覺特別心煩。

領導在上面講話,他在下面抖腿,說明他沒有專心致志地去聽會,開會對他來說是無聊的。


習慣性抖腿,暗示什麼性格心理呢?

抖腿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其實背後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當時的心理狀態。

有的人天性活潑,性格開朗樂觀,這種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處在舒適環境的時候,還有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忍不住抖腿。這種人抖腿,主要是傳達了一種他們很愉悅的心情。

還有一種人,對自己不太自信,做事情時,總是處於一種焦慮之中,總把事情往壞的方面想,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自己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實現不了心理預期。


心理焦慮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容易更多的流向大腿,從而會抖腿,比如有的人在考試擔心自己考不好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抖腿。這種人抖腿,主要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緊張的情緒。

還有一些人,他們完全沒有原因的,既不是因為高興,也不是因為焦慮,而是自己的臭毛病、無聊,就如我剛才說的開會時的那位同志。

在公共場合抖腿,不管出於什麼心理狀態,都是不文明的現象,老話說,“越抖越窮”,說明人是很反感抖腿的。如果有這毛病的人,還是注意一下。


健康人的體溫表


關於抖腿行為,網上有一條特別有趣的評論,說是“每一個愛抖腿的人,心裡都有一臺縫紉機”。這句話我看一次笑一次。

誠然,在現代社會中有太多的人喜歡抖腿了,網上關於抖腿的解釋也是各有各的道理,有從生理學角度解釋的,從神經解剖學角度解釋的,還有從進化論角度解釋的。

下面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人們愛抖腿的原因。

一、在內心躁動的時候。

大多數人在抖腿的時候,內心可能都在抗拒坐在椅子上這件事。譬如上課、開會,特別的想站起來走走,而坐著這件事會讓你感覺自己被束縛了,所以你會下意識地抖腿來舒緩。再比如上課太無聊,還有幾十分鐘才下課,又做不了別的事,於是你的腿就會不自覺的開啟了震動模式,猶如打不響火的小車。

二、尿急的時候。

別以為這種解釋是在開玩笑,這種抖腿原因在生活中其實是十分常見的。比如,你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而你的身體或者是你的膀胱已經在緊急的提醒你,你需要去上個廁所了,解放一下了。但是,此時你又找不到廁所,你的心裡除了焦急,就只能在心裡抱怨自己出門前不該喝那麼多的飲料。你還想保住自己的面子,不想讓周圍人看出你是因為尿急才憋得臉都紅了的,於是你開始尋求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而抖腿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動作。

三、緊張的時候。

每當說什麼“點人起來回答問題”。你又還處於等待狀態的時候,臺下的你對於“點人上臺聽寫單詞”這類問題十分不瞭解,不好意思,身體又已經誠實的開啟了抖動模式,整個人跟篩糠子一樣。嗯,其實抖腿也只是你隱藏自己一臉懵逼的方式之一。

四、無聊的時候。

特別無聊的時候,你也會想要抖腿的。比如說,你在等你的女朋友化妝出來,可是她長時間不出來、看見不遠處有條長椅,然後你就會利用抖腿打發時間。還有就是你站著挨訓等的時候,既緊張又心虛,於是站著抖腿的模式,猶如馬上要表演一場酣暢淋漓的霹靂舞。

雖然,有時候抖腿會讓你感覺特別的舒服。但是,如果你長時間的習慣性抖腿,就容易養成愛抖腿的習慣,抖腿也是會上癮的。

那麼,不知道你愛抖腿是什麼原因呢?


一溪心理


愛抖腿有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兩種原因三種情況。

1.心理原因1:焦慮、緊張。

怎麼判斷此時為焦慮緊張情緒,結合其面部表情是否僵硬,手部動作是否在無意識同頻率動作,或者身體接觸時反應過大;

2.心理原因2:放肆、無聊。

此情景讓他高度放鬆,或者很嘚瑟。同樣結合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判斷。

3.身理原因--胃部不適。

習慣性抖腿的很大概率是有慢性胃病。如果你吃的太飽或者胃部不舒適時,你可以抖腿試試,會大大減緩這種不適感。

所以如果你朋友抖腿的人,不一定是他的禮儀不夠好,或者太焦慮太放肆,很可能是因為他有長期的胃部不適。


琳妝女人


一個人習慣一坐下來就不停抖腿或者轉筆,總之就是停不下來。

有一個階段,調查研究發現,這是人體神經系統動能旺盛的體現,一般暗示這個人的性格心理是好動、激進、熱烈、思維發散的……

後來逐漸發現,上述結論不準確,在安靜狀態下自動釋放動能是一種調節方式,有利於卸掉過多的能量,達到某種平衡,反而這個人是懶散、消極、一根筋的……

估計研究還沒結束,鬼知道後面會有什麼新結果。


王佐之談


習慣性抖腿,可以看作為輕微的強迫症。也就是說,他不是習慣性抖腿,而是他不得不抖腿。人的所有重複性行為都是有意義的,也是有目的的。只是這個目的,在默默地發揮作用,但不一定被當事人自己所理解。

習慣性抖腿的人,大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抖腿,其實是一種變相地集中注意力的做法,在有節奏的,重複的抖腿中,相當於設立了一個穩定裝置。類似於,在騎單車的時候,騎的快一些,就不容易傾倒。


弗洛伊德的底牌


“男抖窮,女抖賤”這個也是一句古話,說的便是抖腿是一種心理不安的外部表現,給人感覺你正處於緊張的心理。這樣的人不沉穩,給人的感覺不靠譜,財氣就會離開。

但如果人處於高度緊張的心理,適當的抖腿是可以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的,因為抖腿可以放鬆肢體,促進血液循環,對身心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愛抖腿可能是心理比較害怕,這樣做可以暗示心理起到保護的作用的。


緣與故事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過搖腿的行徑,有的是自然而然的,有的是潛意識的。

一。有些人習慣於在寬敞、舒適、思維、心情愉快的時晃動雙腳。晃動雙腳的目標是傳達一種大力愉悅的心境。例如,有些人吃了自己想吃的海鮮,看見自己信仰已長的新人,或者完工了一個非常艱難的計劃,會很愉快。體現在肌肉之上,身體語言會非常豐富,區域也比較小,包含搖腿、做各種贏手姿勢、唱歌等。

這樣的人往往比較溫柔熱誠,大力信心,對生存充滿希望,有很多正能量,有更低的自身幸福感。

二。此外,有些人也習慣於在抑鬱、惡化或懼怕時搖晃腿。目標是減輕他們情感的憂慮,不懈均衡心理的差別。比如,當一些人碰到難以解決的難題,當他們準備在表演之上講話時,或者當他們收看恐怖電影時,他們很也許會引發生理之上的憂慮。他們總是預備逃脫這個不愉快的地區,但理智告知他們,他們不能或不需逃脫,所以他們不得不搖晃雙腳而不是“逃脫”產生一種生理原諒。

這些人大多不自信,甚至自卑。他們難擔憂自己技能難以達預料。

三。也有人劇烈地和無意識地搖晃他們的腳,不是因為他們幸福和寬敞,不是因為他們抑鬱和懼怕,而是因為他們喜愛搖腿。只要他們起身,就會無意識地晃動雙腳。


小羊毛嘿呦


不知是什麼性格和心態,我非常討厭這種人。這種人讓別人感覺輕浮傲慢。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是有教養之人。


連繼


抖腿,被稱為不安腿綜合徵,是一種病,可以通過治療得到改善或者痊癒。當你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就不會覺得他賤或者怪了,他是病[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