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本文所說的青州五古城,是指在今青州城區範圍內曾在歷史上為方國、古國、諸侯國、王國之所在,帝王朝代的都城,或為州、郡、縣的治地,曾是這一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時間界定在清朝以前,並且是今青州城的前身及源頭。換言之,今青州城是由這五座古城發展演變而來的。


一、柳泉城


清·光緒《益都縣圖志》在青州古蹟古城條目中記雲,青州古城有廣城、柳泉城、廣固城、東陽城和青州府益都城﹙或曰南陽城﹚。《圖志》將柳泉城排在青州古城的第二位,僅次於廣城。可見柳泉城在青州古城中地位的重要性。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今青州雲門山街道辦事處雲峽河社區七里河村即為柳泉侯國遺址。


然而,柳泉城在今青州城的何處?光緒《益都縣圖志》為何將柳泉城排到了青州古城的第二位?關於柳泉城的位置在“近世”青州歷史上人們眾說紛紜。一說在昌樂縣以南,二說在益都城西淄川蒲松齡故居,三說在益都城東南,四說在益都城西北,五說在益都城東側。但始終沒有定論。《圖志》雲“柳泉城,《一統志》:在今益都縣東。近世盛稱縣為柳泉。”《紀要》謂在縣西,或雲在西北。咸豐《府志》從之。葉氏《山東考古續錄》則雲“柳泉當在縣東或東南”。若西北境,正齊郡之腹裡,安能有北海地耶?昌樂縣南五里有留泉社,疑漢柳泉縣。今按:地形相錯,固所常有,然必無一線之路入鄰境東南而繞至其西北之理。《府志》說,頗難通。葉氏說,雖無他證,然謂柳泉當在縣東,則與《一統志》所說相合。惟今縣東境,為漢菑川國劇縣地,其境南接臨朐,柳泉若在劇東,則與益都無涉,且縣東亦無故城所指。以近世柳泉之名甚著,故古蹟仍存之,而辯其是非。由此可知,柳泉城在青州歷史上曾是非常有名的一座古城,但由於消失年代過早,又幾經更名,直到清末,人們已無法考證它在何處。但它在益都城附近無疑,並且是北海郡的一個縣城。可是這個柳泉縣在東漢時已被它周圍的劇縣、廣縣、臨朐縣所瓜分(見《晉書·地理志》)。《圖志》在這段文字中兩次提到柳泉之名“近世甚著”、“近世盛稱縣為柳泉”,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為何消失1500餘年後的“柳泉”,突然又在“近世”聲名大噪,引起了《圖志》編修者們的關注和重視,並將其寫進了《圖志》中?為何“近世”柳泉名聲“甚著”?這裡面定有蹊蹺,必定有引起“名聲甚著”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世”社會上一定廣泛流傳著關於柳泉城或柳泉縣的許多傳聞。這些傳聞定是與柳泉的大量出土文物被發現有關。據考,清朝末年,青州有許多文人特別重視古代文物研究及金石考古。諸如青州城北孫家莊清同治年舉人孫文楷先生,他既是一位金石專家、考古學家,又是文物收藏家。是《益都縣圖志》主要編纂者,是《山東通志》金石部分的編修者。關於柳泉文物的發現和對柳泉城的關注與重視,與這批考古文人不無關係。或許柳泉的大量出土文物在古董商販手中不斷交易買賣,在社會上曾掀起一場大的風波。正是這些出土文物帶有柳泉城或柳泉縣的標記,證明它就在益都城附近。否則是不會被人們重視的,也不會被編進《益都縣圖志》的,這就是修志者把它排到青州古城第二位的原因。雖然將其排到了第二位,但卻沒找到柳泉的確切位置。文物商盜對出土地是絕對保密的,就像“甲骨文”、“亞醜”的出土地一樣,多少年後才發現。柳泉的古蹟文物到底流失到哪裡去了?不管這些文物流失到何處,僅憑這些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在社會上引起的風波就足以證明柳泉城和柳泉縣的存在。《圖志》的編修者們為何始終找不到柳泉城的位置?原來他們犯了一個原則性的特大錯誤。就是將柳泉縣消失千年後才築建的青州府益都城當做標誌性參照物,圍繞著當年不曾存在的參照物來尋找它的位置,是絕對找不到正確答案的。豈不知,他們正是騎著驢找驢。現在南陽河以南的益都城這塊地盤,在羊穆之築東陽城南郭之前是一片曠野之地,它正是當年柳泉縣的地域範圍,當年的柳泉城就在今益都城附近。由《漢書·王子侯表》知,這裡也恰是西漢柳泉侯國的領地。柳泉縣在後漢消失後,柳泉城尚存,因它是南北古戰道上的重鎮,據《通鑑·晉紀》雲,南燕國時尚有“重兵戎柳泉”,可為史證。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柳泉侯國及古戰道遺址


二、柳泉侯國


2013年9月,青州古城保護修復建設指揮部的江玉坤主任、郇志俠老師,委託鄙人考察柳泉城的所在位置。餘不敢怠慢,經多方考察,查詢各種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山東省古地名辭典》、《漢書·王子侯表》、《漢書·地理志》、《晉書·地理志》、《中國歷史地圖冊》等有關文獻資料中找到了明確的答案。《山東省古地名辭典》載:“柳泉縣,漢立柳泉侯國,後國除為縣,屬北海郡,後漢省。遺址在青州市益都鎮益都城南七里彌河鄉七里河村。晉·隆安三年(399)慕容德攻廣固,平原太守楊豁戎柳泉,即此地。”《漢書·地理志》載:“柳泉,侯國。莽曰弘睦。”屬青州北海郡。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柳泉侯國遺址


由此可知,柳泉城在西漢是一侯國,後國除,為柳泉縣,後漢省。公元399年慕容德率大軍過沂山大峴關北伐廣固時,鎮守廣固城的幽州刺史闢閭渾曾派遣平原太守楊豁戎柳泉。即派軍駐紮在柳泉城,伏兵截擊慕容德的北伐大軍。從這一重要信息可透露出柳泉城必在沂山大峴關以北通往廣固城的古戰道上。並且離後來的益都城僅有七里,即現在的七里河村。我們知道這條古戰道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沂山大峴關是齊長城唯一的關隘,在歷史上被稱為“東鎮”,是齊國臨淄通向莒國的必經之路。這條戰道就是後來的驛道。時至今日仍是一條南北重要通道。在古代,它是由莒國過沂山大峴關通向赤澗、柳泉、廣城、淄河店,然後到齊國都城臨淄的一條唯一戰道。


《漢書·王子侯表》載:“柳泉節侯強,膠東戴王子。漢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二月甲寅封,十七年薨。黃龍元年(前49年)孝侯建嗣。煬侯萬年嗣。侯永昌嗣。免。”由此可知,柳泉侯國是西漢朝廷所封的漢高祖劉邦子孫的王國,國王劉強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五代孫,即膠東戴王之子。始建於公元前66年,傳四代國王:劉強、劉建、劉萬年、劉永昌。至王莽篡權國除。約八十年。西漢為侯國,後漢為縣,稱柳泉縣。屬青州北海郡,尋省。遺址在今青州城區雲門山街道辦事處雲峽河社區七里河村。《通鑑·晉紀》載:“晉·隆安三年(399)慕容德攻廣固,幽州刺史闢閭渾遣平原太守楊豁戎柳泉。”南燕國時為重鎮,駐有重兵。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從沂山大峴關以北通往廣固城的古戰道,自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在古代,它是由莒國過沂山大峴關通向赤澗、柳泉、廣城、淄河店,然後到齊國都城臨淄的一條唯一戰道。如今,這條繁榮了兩千餘年的南北大動脈,已是草木龐雜,面目全非,很難想象昔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景象了。


唐·房玄齡撰《晉書·地理志》載:“西晉惠帝元康十年(300)……營陵、安丘、大(廣)、劇、臨朐五縣皆隸東莞。又東莞有廣縣,此雲'大'者,疑避隋煬諱改。”《晉書·地理志》所云,廣縣、劇縣、臨朐縣皆隸東莞郡,而柳泉縣正在此三縣中間。《晉書》不載柳泉縣,只載廣、劇、臨朐,說明柳泉縣在西晉已不復存在。必在西晉前由廣、劇、臨朐三縣所瓜分。而此三縣之間的地帶恰是南陽河以南今青州府益都城址所在。可知,後來陽水以南東陽城南郭及青州府益都城址必是漢代柳泉侯國和柳泉縣之領地。《通鑑·晉紀》、《紀要》均載隆安三年(399)慕容德攻廣固,平原太守楊豁戎柳泉。可知,柳泉侯國和柳泉縣雖已不存,但柳泉城在南燕國時尚存,並且駐有重兵。公元410年,南燕國亡,劉裕夷廣固。羊穆之築東陽城,同時將柳泉城併入東陽城南郭。從此以後,柳泉城之名銷聲匿跡。


三、“柳泉”是古戰道、古驛道上的重鎮


柳泉,自古是齊國臨淄通向莒國古戰道、古驛道上的一處重鎮,在歷史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詩經·大雅·烝民》記雲,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派冢宰兼太保、樊侯仲山甫率眾赴齊國築齊長城。從此,齊國與莒國之間便有了這條古戰道,至今已有2800餘年。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小白,就是沿這條古戰道,在鮑叔牙的保護輔佐下避難莒國。齊襄公被殺,齊國大亂,齊國大夫高傒、國子搶先暗中將公子小白從莒國接回,也是由此戰道路徑柳泉回到齊國,在高傒、國子、鮑叔的擁立下成為第十六代齊國國君。就是在這條戰道上公子小白被管仲暗射一箭,而桓公小白卻不記“一箭之仇”仍重用管仲為相,成就春秋第一霸主大業,名垂千秋。


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臨淄城陷落,齊國失七十餘城。齊湣王在莒地被楚將淖齒殺死,湣王之子齊襄王法章逃避莒地。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破燕軍於即墨,光復齊地。大將田單仍沿此戰道過大峴關(今稱穆陵關)經柳泉迎齊襄王回齊國臨淄,從此齊國亡而復興。


《晉書》載,晉·隆安三年(399),慕容德親率大軍並攜帶四萬民眾,由河南滑臺東進齊地,先經沂山之南,後跨越沂山大峴關,北伐廣固。幽州刺史闢閭渾鎮守廣固城,並“遣平原太守楊豁戎柳泉”。楊豁駐兵重鎮柳泉城,在這條戰道上阻止截擊慕容德大軍的北進。南燕國時的柳泉城還是這條古戰道上的軍事重鎮,有重兵把守。


《南史》卷一載:東晉義熙五年(409)六月,超失大峴關,劉裕大軍兵分兩翼進伐臨朐。超遁還廣固。劉裕大軍沿古戰道經柳泉至廣固。六年(410)二月丁亥,屠廣固,南燕國亡。


《明史》載,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北伐中原,自徐州兵分兩路,徐達親率東路大軍,過大峴關,經略柳泉,直逼益都城。攻克益都城後,以青州為省會建立了第一個行省,即山東省。由上述歷史事實可知,柳泉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非同一般。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現今七里河村的南北大街,即為兩千多年前的古驛道


柳泉城,作為一個侯國存世約八十年,國除稱柳泉縣,後漢省。漢後僅是古戰道上一處軍事重鎮。公元410年,羊穆之築東陽城,將南陽河以南的柳泉城併入東陽城的南郭中。之後,柳泉城圮廢,戰道逐漸變成驛道,柳泉便成了這條驛道上的驛站。唐宋稱柳泉驛,明清將驛站改稱遞鋪,柳泉驛,明朝稱七里鋪,清朝稱牛秀鋪。明清時期,青州驛站門額為“兩京通衢”,它南通南京,北通北京,是謂南京到北京必經青州城。清光緒二十五年撤遞鋪,該驛道變為商賈大道,直通江淮。徽商、浙商、閩商、贛商等紛紛雲集青州,青州城成為北方商貿大都會。兩千多年的古道在柳泉驛南北兩側至今尚存六里餘,俗話說,“千年大道走成河”,它已是一條又深又寬的溝壑。民國末年雖已改道,但古道上的橋樑至今尚存,它是該村(七里河村)南北大街上的重要通道。現存的這段古道和古橋,它們記憶著柳泉重鎮近三千年的歷史滄桑,見證著這裡曾是柳泉侯國和柳泉城的所在,是柳泉縣的政治中心。


四、柳泉遺址考察


柳泉侯國、柳泉城、柳泉縣、柳泉驛站,這些關於柳泉的各種稱謂,現在我們已從大量歷史文獻資料中找到了可考的史證。為進一步證實這些歷史文獻資料的可靠性,還需對柳泉這一地區進行全方位考察,從而得到更有力的佐證。


但是,在此應當首先指出,“柳泉城”已銷聲匿跡1500年,這個杳無音信的柳泉城為何又在清朝末年突然間神奇般的出現在世人面前。並且名聲“甚著”,致使《圖志》的編纂者在沒有任何文獻史料證明的情況下,將其寫進了《益都縣圖志》,並且列在青州古城的第二位。這種奇怪的現象,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柳泉侯國的歷史文物古蹟已在清朝末年被大量出土盜賣。儘管如此,既是文物被盜一空,也必須進行深入全面地考察,那怕是找到一點蛛絲馬跡,也會對我們有所幫助。


與當地許多年長者相談,他們皆言,自古相傳柳泉一帶曾叫“柳泉縣”。看來,這一祖祖輩輩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柳泉遺址有“九龍”、“五鳳”之古地名。傳說這裡是龍鳳之地。柳泉之地今稱七里河村,在村周圍有九條大小不等的溝壑,皆通向此村。西、南、北三面共有八條,東面有一條,好似九條龍口對著該村,故被稱為“九龍口”,亦叫“九龍匯”。因此處是九條溝壑彙集的地方,周圍便被分割的有五處崖頭酷似鳳凰之首,皆朝向該村,故此地又稱“五鳳頭”。所以,柳泉之地便有了“九龍口”、“五鳳頭”的傳說。在中國,龍鳳是皇家帝王的象徵,皇帝是“九五之尊”。然而巧的是此處是西漢時期的柳泉侯國,第一代國王是膠東戴王之子,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五代孫。柳泉侯國所在的年代又是漢宣帝年號“五鳳”和“黃龍”時期,這是巧合還是與漢宣帝年號有關?或許是人們有意加以附會,亦無不可能,但是,它卻被流傳到了後世。


此處有烽火臺、瞭望臺等古遺蹟。烽火臺亦稱瞭望臺,該地有兩處。一處在“柳泉城”故址西南約300米處,即柳泉正西偏北溝北崖最高處,有夯土築成的高土臺,解放前後人們在土臺上種莊稼。這裡曾是李姓家族的土地。另一處在“柳泉城”故址東南約500米處的七里河南岸。比西面的烽火臺更高大。這裡曾是王姓家族的土地。烽火臺是古代保衛國家的軍事防禦工事,此處有烽火臺,說明此地必是王國所在,它正是漢代的柳泉侯國。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今“青州人家”北側即柳泉侯國的烽火臺遺址


柳泉之地周邊出土有大量漢磚、漢瓦當等古文化遺存,1958年平墳運動,此地大墓中曾出土三尊青銅鼎,大小與碗口差不多,人們不知道是何物,那時也不被人重視,便被當作廢銅爛鐵賣掉。據判斷應該是柳泉侯國之物。因為漢朝之後不再有青銅製品。


柳泉城遺址。明正德年(1506-1522)邑人、南陽知府楊應奎,邑人、尚書陳經在《柳泉八景圖跋》一文中記載:“益都城南七里鋪側,土地平曠,南山當面而立,南行不數百步,逾鋪得溪焉。”由此可知,今天的七里河(古稱柳溪)村明朝曰“七里鋪”。由“南行……逾鋪得﹙柳﹚溪焉”可知,鋪址在今七里河村以北這塊“土地平曠”的高地上,即今東邢村一帶。明清時期驛站稱“遞鋪”,七里鋪就是這條古驛道上的遞鋪。既然此地是古驛道上的驛站,它也必定是柳泉城的遺址所在。柳泉城的選址非常科學,城西和城南皆為古戰道,這裡是南北交通要道。城南有七里河﹙柳溪﹚和眾多溝壑,地勢低窪,可以三面伏兵夾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是戰道上的軍事重鎮。柳泉城南有七里河,城北有徐橋河,皆自東而西流,成為天然的護城河。徐橋河自西東流從三里莊中間穿過,再東北流,經南陽河注入彌水,是一天然季節性河流,今三里莊一段尚存。由此可知,柳泉城南北長必在兩護城河之間,約1000米,其城必在古戰道以東,但城東界至何處,無確鑿證據,只能推測。因此地向東是一片開闊平坦之地,據古代築城原則,柳泉城應該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柳泉城西南有劈山、雲門山,東北麓山體水源豐富,眾多天然泉水常年噴湧,著名的有柳泉、母豬泉、響水崖等。上游雲峽河水極為豐富,這些都是柳泉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水源。由於天然條件優越,才成為數千年的要道重鎮。柳泉城的位置、範圍基本確定,今海岱路東側,將軍山路南北兩側,西牟村以西,當是原柳泉城故址。其城必有東西南北四門。站在城門樓上南望,從沂山大峴關來的敵兵可一覽無餘。


漢朝侯國的官制,據《漢書》載:“王國有傅,以傅導;有相,以統眾官;有內史,以治民;有中尉,以掌武事;有郎中令,有僕,有文學,有大司農,有衛士長,有太倉長。”可知,西漢柳泉城內必有宮殿、後宮、相府、中尉禁軍帥府等大型建築和駐軍兵營。想必柳泉城的規模應和廣城的規模差不多。況且,廣城是異姓功臣封侯,而柳泉城卻是皇家劉姓王子侯國。


柳泉侯國的疆域。《漢書》載,柳泉侯國的食邑之地在臨朐南。後漢國除,稱柳泉縣,隸屬青州北海郡。史考,柳泉侯國的領地範圍,北至南陽河,今東關及南陽城的大部屬柳泉侯國,今南陽城之地是西漢時期柳泉侯國和廣嚴侯國(廣城)的分界線。柳泉侯國西北部的鄰國有漢齊國、廣嚴侯國;東北部與菑川國為鄰;南至臨朐以南;西以逄山系東麓為界,隋唐以前逄山系包括雲、駝、劈三山在內皆屬臨朐縣,即西鄰為臨朐縣;東界至何處,沒有可考資料,尚不清楚。但根據古代國家多以山水為界的原則,彌水以西肯定是柳泉侯國的領地。彌水以東遲家莊一帶有大量漢代墓冢,說明彌水以東也是柳泉侯國的範圍。遲家莊西北側“興國寺”附近有古地名曰“河口”,當為古代彌水橋樑之處,是東西交通要道。再往東有“營陵侯”劉澤,在昌樂東南50裡。東南有“東陽侯國”,在臨朐東80裡。它們與柳泉侯國的分界線在何處,由於資料缺乏,尚不能確定。從柳泉侯國的領土範圍及柳泉城的地理位置可以斷定,後來羊穆之築東陽城將柳泉城併入南郭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南燕國被滅後,柳泉之名隨即銷聲匿跡?從這一歷史事實也反證了柳泉城是被合併到東陽城南郭中。


柳泉國王的葬身之地。柳泉侯國有四位國王,還有宰相和眾多大臣,他們死後都葬在了何處?根據古代的葬制規定,他們死後應葬在自己國家的領地和食邑之地。是在自己的領地範圍內由風水術士來選定自己的陵寢。相傳,在今益都與臨朐交界處曾有一特大漢代墓冢,在今彌河流域的塚子村和遲家莊都有許多漢代墓冢。遲家莊的墓冢其中有一座解放後還在學校中。青州博物館今藏有塚子莊出土的大型漢墓門額畫像石三塊,門框畫像石四塊,門楣高浮雕畫像石七塊,墓門浮雕畫像石四塊,共二十餘塊。畫像圖有御馬車騎出行圖,有虎、獸、鳳鳥、鶴、鹿、魚等浮雕畫像圖等。有貴族官宦人物圖,主僕人物圖等。青州這一地區在漢代的王孫貴族官宦之家只有柳泉侯國。塚子村因有漢墓大冢而得名,可知此地墓冢非同一般。據群眾反映,1958年在平墳運動中,許多墓冢的出土文物都被破壞。但從這些漢代墓冢的存在和出土文物可斷定這裡應該是漢代柳泉侯國之所在地。


古戰道遺存。柳泉之地的古戰道、古驛道至今尚存。它北起東邢村,自西北而東南蜿蜒經過今七里河村,再東南穿過盧店村,將該村分成西盧店村和東盧店村兩部分。至該村以南,約有六里長。它是上迄春秋戰國,下至民國末年,時間長達2800餘年,是中國至今保留時間最長的古戰道遺存。春秋戰國至秦漢是齊國臨淄通往莒國的戰道。以後是青齊通往沂山大峴關的唯一驛道。柳泉自古是古戰道、古驛道上的軍事、交通重鎮。明清是南京至北京“兩京通衢”必經之地。它直通江淮,徽商、浙商、閩商、贛商等紛紛雲集青州。青州古城成為北方最大的商貿中心。此道又稱為“青沂商賈大道”。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婆婆,千年的大道走成河”,一點不錯,這段 至今尚存的古道已是一條又深又寬的大溝壑,就像一條幹涸的大河。這是柳泉的千年古文化遺存,它記憶著柳泉之地兩千多年的歷史滄桑,它見證著此地就是柳泉侯國和柳泉城的所在。它積澱著豐厚的古青州文化底蘊。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在今七里河村南北大街北首,有一座南北向的三孔護欄石拱橋,名柳溪橋,今稱七里河橋,亦曰三元橋。它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臨淄通往莒國戰道上的一座古橋樑。後來戰道變驛道,驛道變商道。已有2800年的歷史。這座古老的橋樑,毀了修,修了毀,不知重修了上百次還是上千次,但至今尚存。


戰道古橋遺存。在今七里河村南北大街北首,有一座南北向的三孔護欄石拱橋,名柳溪橋,今稱七里河橋,亦曰三元橋。它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臨淄通往莒國戰道上的一座古橋樑。後來戰道變驛道,驛道變商道。已有2800年的歷史。這座古老的橋樑,毀了修,修了毀,不知重修了上百次還是上千次,但至今尚存。可以說,它應該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橋樑,應當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雖然在民國末年已經改道,可這座古橋仍是村裡的重要通道。這座古橋及其它所連通的這段古驛道至今仍保持原樣,只不過古道上的石鋪路不見了,橋下的河水變小了,它的歷史文化功績被歷史所淹沒了。柳溪橋碑記:“明崇禎十年(1637)重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有“重修七里河橋路碑記”。碑文今存。在柳溪橋北首偏東立有修橋碑四通,解放後尚存。


柳溪與柳泉遺存。柳溪,今名七里河,水源來自劈山、雲門山東北麓及眾多天然古泉。上游今稱雲峽河;中游今稱七里河;下游今稱建德河。先流入南陽河,後匯入彌河。古時,總稱為柳溪。和南陽河一樣,故稱洋溪(見《漢書》)。它們皆為彌河的支流。古時,由於山體水源豐富,泉水多,支流多,故柳溪水量充沛。特別是著名的柳泉,恰在柳溪北岸,泉水清澈甘甜,常年噴湧不斷,成為此地一大自然景觀。柳泉之水亦注入柳溪,使其水量大增。柳泉正巧在古戰道、古驛道的西側。它自古是這條戰道、驛道上人們用水的泉源。所以把這裡設為交通軍事重鎮和驛站,並築柳泉古城。柳泉城之名亦當源自柳泉。可知柳泉和柳溪一樣,已有千萬年的歷史,都是天然形成的。由於柳泉的神奇,人們便附會了許多神話傳說,使其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故民間亦稱“馬刨泉”。明正德年間楊應奎、陳經將其命名為“濆泉”,並書寫《柳泉八景圖跋》。康熙《益都縣誌》雲:“濆泉在七里河,一名馬刨泉,北衝郡城大路口迤西,周圍有八景,邑人尚書陳經、知府楊應奎相與繪圖賦詩以紀之。”柳溪、柳泉, 最初是無名的,其名當源自柳樹。因為此地自春秋戰國就是古戰道上的要地。這裡山川毓秀,風景優美,地勢優越,溪水兩岸柳蔭成行,甘美柳泉噴湧不斷。故歷代文人雅士在此閒居。更是人們歇腳休息納涼的好去處。溪水嘩嘩而流,河岸柳蔭成行,甘泉翻滾噴湧,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所以,古代的堪輿家、風水術士才選定此地為侯國所在,並築柳泉城。


“柳泉”至今尚存。訪七里河村九十歲高齡王老先生,王雲其祖父、父皆為看廟的,住白龍廟。他講原廟有中、西、東三院,中院為白龍宮大殿廟院;西院為花園,內有著名的“柳泉”、翠竹、花卉、奇石等;東院為生活區雜院。今廟址東為王老先生四個兒子的住宅。白龍廟院和西花園故址是他家的菜園。菜園偏西是當年“柳泉”所在,仍是水深不見底。今柳泉呈一水池狀,南北九米,東西八米,橢圓形,池內紅魚歡遊 ,池周砌以石塊,東北角有石階小道可下水池。雨汛季節,池滿順溝外流 。池內常年積水,從未乾涸。王老先生講,傳說在白龍宮後東南角處曾有珍珠泉,他在廟裡長大,但他從未見過。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柳泉”位於七里河村北,至今尚存。今柳泉呈一水池狀,南北九米,東西八米,橢圓形,池內紅魚歡遊 ,池周砌以石塊,東北角有石階小道可下水池。雨汛季節,池滿順溝外流 。池內常年積水,從未乾涸。


白龍宮廟、觀音廟遺址。清同治年,在今七里河村南北大街北端柳溪橋(今稱七里河橋)北首迤西,興建一處白龍宮,坐南面北,山門正北迎對古驛道。清光緒《益都縣圖志》載:“白龍廟,初建於城東南七里河……同治八年(1869),知府王汝訥、知縣華鈞創建。……祈奏請封號,並列為祀典,尋封為‘昭感’。”故稱“昭感白龍神廟”。廟由中、西、東三院組成,中院為白龍宮廟院;西院為花園,內有著名的“柳泉”、翠竹、花卉、奇石等;東院為生活區雜院。北山門高大恢宏,立於高臺之上,可拾級而上。山門外東側高臺上矗立御賜雕龍石碑,面北而立。進山門,迎面為單孔石拱天橋,天橋跨龍泉池上。西院內有著名的柳泉,泉水噴湧而出,穿過牆洞流入龍泉池,再過天橋,東流匯於柳溪。過天橋南行,穿過三間過廳,便是坐南面北的白龍爺大殿。大殿西側矗立四通廟碑。東西廂房,建築華麗,是一座聲名遠揚的道教廟宇。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是盛大廟會。光緒年重修後,並御賜“福佑雲門”金字油漆木製匾額。此廟相繼毀1958年的“大躍進”和“文革”運動。柳溪橋正南近百米處有一座倒坐觀音堂,坐南面北,始建於明初。明天啟三年﹙1623﹚有《重修觀音廟碑記》一通,立於廟前,碑記該村名曰“七里河店”。解放後毀圮。


五、青州“五古城”說


清光緒《益都縣圖志》把青州古城定為廣城、柳泉城、廣固城、東陽城和青州府益都城(亦稱南陽城),是這五座古城演變發展成了今天的青州城。說明《圖志》的編修者們知識之淵博,造詣之高深,認識判斷問題之精準,是前志所未有者。元·於欽《齊乘》在城郭條目中只記有廣縣城和廣固城,尚未考察出柳泉城。可見,在元朝“柳泉”的地下文物尚未發掘,否則,於欽定會將“柳泉城”記在他的《齊乘》中。《圖志》雖未探索出柳泉城的準確位置,但卻毅然決然地果斷判定柳泉城就在益都城附近,是青州的古城之一,並且排到了青州古城的第二位。充分體現出《圖志》編修者洞察問題之高明。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本文作者孫鳳英老師在向本刊編輯講述柳泉古國的故事


《圖志》所說的青州五古城,其中廣城、柳泉城都是古代的方國、古國、侯國、王國;廣固城是南燕國的都城;青州府益都城﹙或說南陽城﹚既是金元時期的王國所在也是明代王國所在,還是山東省的第一省會;東陽城是從東晉至北宋七百年間,州、郡、縣的治地,是“三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今天的青州城,就是由這五座古城演變發展而來的。


廣城,青州《府志》、《縣誌》將其記為廣縣城,雖是沿用史書所云,但把廣城定性為縣級是不恰當的。對於當時來說是無所謂的,但對幾千年後的人研究廣城的歷史卻帶來誤會,還是稱廣城為好。因為廣城在後漢才淪為縣級。西漢為侯國,即王國,侯國非縣級,西漢的行政區劃是郡縣兩級制。侯國與郡平級,稱郡國。《漢書》載:侯國的官制是“王國有傅,以傅導;有相,以統眾官;有內史,以治民;有中尉,以掌武事;有郎中令,有僕,有文學,有大司農,有衛士長,有太倉長”。而郡、縣卻是地方官,有很大差別。《漢書》稱廣侯;《晉書》稱“廣”或“大”。有青州史料稱“廣縣侯”,把侯國降為縣級,這更是錯誤的。今言廣城者,泛指也,它不代表行政區劃級別。若國則稱廣侯國;若郡則稱廣郡城;若縣則稱廣縣城。廣侯國與柳泉侯國同為漢朝王國,皆後漢淪為縣,為何柳泉侯國稱柳泉城,廣侯國反而稱廣縣城?看似無大區別,其實不然。前者,只知城名,不知是都城、州城、郡城、還是縣城?而後者卻對行政區劃級別有了定性,只是縣級。所以才會有“廣縣侯”之稱的錯誤。


廣城故址,東臨瀑水澗,亦稱石子澗,西臨洋溪水(酈道元稱石溝水),南倚山際,北臨洋溪(今南陽河)。廣城,考其城址的地形、地貌、地勢及溝壑的走向,可推知該城並非是一矩形或方形的城池。而是因地制宜所築的一座不規則形狀的城池。它是堯舜禹時代的方國。為何叫廣城?《漢書》、《晉書》皆稱“廣”或稱“大”。《水經注》雲:“濁水﹙今北陽河﹚……出廣縣為山。”“為山”在廣城西幾十裡。可知,古代廣城的領域範圍相當大。堯王山是堯王狩獵的地方,這裡是廣城之郊。后稷是堯舜時的“農師”,分管農業。后稷在廣城之域的稷山一帶闢為中國第一個農業試驗基地,作為農業的開發區,都在廣城領域的範圍內。“堯王山”、“稷山”皆因此而得名,山上建有“堯廟”、“后稷祠”,以祭之。考古出土發現,在廣城遺址及周邊地區,包括五里堡村一帶,都有大量龍山文化遺存。說明在龍山文化時期,此處已是人類繁衍生息相當發達的地區。在商朝,廣城稱“商奄”,是商代的都城之一。著名歷史學家李白鳳先生考證︰“南庚遷都到商奄,商奄非魯奄,實在益都而非在曲阜。”南庚死後,陽甲即位,仍居商奄,盤庚即位,遷都河南亳。十九代商王盤庚定都河南安陽殷地後,廣城仍是奄國之都,後因助武庚反周,被東征的周成王打敗,奄國滅。春秋時期為“豐國”所在地。秦漢改郡縣制,廣城為西漢侯國之封地,稱廣侯國。《漢書·髙惠高後文功臣表》載:“廣嚴侯召﹙師古曰:召讀曰邵﹚歐﹙師古曰:歐音烏後反﹚,以中涓從起沛,至霸上,為連敖,入漢,以騎將定燕趙,得燕將軍,侯,二千二百戶。六年﹙前201年﹚十二月甲申封,二十三年薨。孝文二年﹙前178年﹚戴侯勝嗣,九年薨。十一年﹙前169年﹚共侯嘉嗣,十三年,孝文後七年薨,亡後。元康四年﹙前62年﹚歐玄孫安陵大夫不識詔復家”。由此可知,廣城為侯國,自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至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共139年,傳五世。酈道元《水經注》記雲,廣城,西漢為青州刺史治。土人目曰“青州城”。這是在古典文獻中最早有文字記載的“青州城”。近年有人質疑廣城是青州刺史治,不知有何根據。其理由想必是因它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之故。這就是因史書記為“廣縣城”給後人帶來的誤會。事實上,西漢時廣城是侯國、王國。《漢書》稱其為廣侯、廣嚴侯,不稱廣縣侯,非縣級。西漢刺史治雖無固定治地,但這些侯國、王國應該是刺史治地的首選,它們必是青州刺史巡迴輪流居住的地方。廣侯國曾為刺史治地應該是無疑的。酈道元所記定有理由,當是正確的,無需置疑。後漢國除為縣,稱廣縣,其城曰廣縣城是理所當然的。公元311年,曹嶷廢廣縣城,改築廣固城。從此廣城消失。


柳泉城,秦漢之前為方國,西漢為侯國,後漢為柳泉縣,尋廢。之後,是臨淄通往莒國古戰道上的軍事重鎮。公元410年,劉裕滅南燕國,夷廣固城。東晉刺史羊穆之築東陽城,並將柳泉城併入東陽城南郭。從此,柳泉城之名在歷史上不復存在。在柳泉城的西北,今東關的西南處,曾有一著名的泉池,泉水噴湧常年不斷,它是荷花灣溝水的源泉之一,解放後尚存,其名亦曰“柳泉”。此古泉名當因源自西漢時的柳泉城,因為它離柳泉城不遠,這一“柳泉”古名流傳至今,也可印證當年的柳泉城就在此附近。


廣固城,公元311年,前趙部將曹嶷攻佔青州,因“臨淄地平難守”,於堯王山東南三里另築廣固城。廢臨淄和廣城,將兩城合為一城,兩縣合為一縣。州、郡、縣三級政府皆治廣固城。從此,臨淄、廣城被廣固城所代替。廣固城址,《水經注》雲:“澠水(今北陽河)帶城”。由此可知,澠水從廣固城中間穿過。水西為內城,稱小城。水東為外城,稱大城。其城,南至今劉家村以北,北至今曹家村,西至今大郇村以東,東至今北西關。公元399年,慕容德攻伐廣固,建南燕國,都廣固城。青州廣固城成為山東歷史上唯一的京都。公元410年,東晉大將劉裕滅南燕,夷廣固。廣固城雖存世一百年,但它在青州歷史上卻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猶如天空的流星,一劃而過,瞬間而來,又瞬間消失。但它那耀眼的光輝卻照亮了青州大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痕。


東陽城,公元410年,東晉大將劉裕滅南燕,夷廣固。東晉青州刺史羊穆之乃“……郭大夫相水土勸羊穆之築東陽城”(於欽《齊乘》)。東陽城故址在今北關和王府商城一帶。北至今堯王路南側約20米處的東西一線;南至南陽河北岸,今有古城牆址;東至今王府東街西段150米處南北一線,即今城關醫院東界向北一線;西至今駝山中路東約十米處南北一線;是為東陽城內城。並築有西郭和南郭。東陽城是東晉、南朝劉宋、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九個朝代七百餘年間州、郡、縣的治地所在,是青齊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有“青齊之都”、“三齊都會”之稱。


青州府益都城,亦曰南陽城。其城址在南陽河以南,自東晉至北宋末為東陽城的南郭;金朝將南郭西擴築成益都府城,俗稱南陽城,是金元兩朝山東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是元益王府所在,有王國之稱;明洪武二年三月始,將金元土城牆甃以磚石,並將南陽城西北角的缺角部分西擴沿河築城(詳見拙作《青州東陽城考析》),同時在此筑西門(西北門)。明青州府是山東行省第一個省會。並有齊王府、漢王府、衡王府,是王國所在。青州府在洪武九年以前是山東行省省會。洪武二年四月以前曾代管北平府和真定府(《明史》)。明城牆根基北部、西部尚有許多遺存。東部城牆根基在今雲門山路上;南部城牆根基在今鳳凰路上。青州府城,因是省會,是一省之都。故在東、西、北三面設關隘,是為進出省城的關卡門戶。北面的叫北關;東面的叫東關;西面的叫西關,後分為南西關和北西關。青州府益都城是明清時期的府、縣治地,明初是省治地。青州府益都城基本上是在金元南陽城土城牆的根基上築成的,故將青州府益都城和南陽城合併在一起,統稱為青州府益都城或南陽城。


綜上所述,已將清光緒《益都縣圖志》所記的青州五古城做了大致的概述,特別是對柳泉城、柳泉侯國的考證,是青州城區古城的重大發現。它是青州古城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青州古城的源頭之一。所以,將清光緒《益都縣圖志》所定的五古城作為青州城區的五座古城,是完全符合歷史事實的。青州城區的五古城是今天青州城的根,理應在古城的故址興建標誌性的建築物以示紀念。特別是廣城、柳泉城、廣固城,它們是青州城的三大古國。它們在青州有過曾經的輝煌,是青州歷史的光榮。它們積澱著豐厚而光輝燦爛的青州古文化底蘊,很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把那段曾經被淹沒的歷史文化永載青州史冊,以彪炳千秋,這是青州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最近正在新建的“青州古城博物館”已經啟動,把這一新博物館選址在廣城的故址,這是最好的選擇,它標誌著此處就是青州古城的所在地,它是青州古城之源,它就是著名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所記的“青州城”。若將青州城三大古國遺址營建成三大古國遺址文化旅遊景點,既惠及民生,又將古國遺址文化傳承下去,這將是對弘揚古青州歷史文化做出的一大貢獻。


青州城區範圍內除上述五古城外,還有一座建築規整精緻的袖珍“旗城”。城址在今旗城路北側,駝山路東側,青州二中校址一帶。始築於清雍正八年(1730),是清朝廷八旗兵駐防城,是中央派出的軍事機構,相當於現在的五大軍分區。但它不是國家法定的行政區劃機構的治地,它也不是青州城的源頭,青州城並非由旗城發展演變而來。清《益都縣圖志》亦未將其列入古城的範圍。


青州府益都城的城郊,明清設有“三關”,即北關、東關、西關。最初是進出“省城”的門戶關卡。每個關都有土圩子(俗稱寨牆)。雖有圩子,但卻不是城,關就是關,它是青州府城的附屬部分。圩子的門叫圩子門或叫寨門,不叫城門。青州人也從來未把東關、西關叫做城。關於城郊的稱謂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叫法,如:畿、野、郭﹙廓﹚、郛(垺)、郊區、城郊、裡、附郭、廂、隅,明清稱關,現在叫城關街道辦事處。


二十一世紀初,青州古城在萬年橋兩端附近打造了一座“宋城”,這是青州市為繁榮青州,發展經濟,開發旅遊事業,惠及民生,造福青州人民的一項重要舉措。它是為繁榮青州經濟而打造的一個品牌。但是後人切不可誤以為宋朝時的青州城就叫宋城。或誤以為青州城區在歷史上曾有個宋城。


鑑於青州城區有這麼多古城,特別是還有三個古國,每一個古國都有自己光輝的歷史,都有自己興衰演變和消亡的滄桑文化史,都有一部豐厚燦爛的古青州文化史。這些古國、古城數千年博大精深光輝燦爛的青州文化都積澱在這些古城中。為更好地挖掘青州古城歷史文化,有必要成立“青州古城文化研究會”,專門從事這一重大課題的探討與研究。並且成為常設機構,代代相傳,它將對挖掘、弘揚青州古城文化和發展文化青州事業,造福青州人民,必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若能為此創辦自己的刊物,哪怕是不定期刊出,也是青州古城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談青州」“柳泉侯國”初考——青州“五古城”說


六、闢建“柳泉侯國、柳泉城遺址文化公園”以示紀念


(1)園址:在柳泉城故址,即今七里河村以北,東邢村將軍路南側,古驛道以東,即海岱路以東。在柳泉城遺址上興建青州雲門山雲峽河旅遊景區。


(2)名稱:“柳泉城遺址文化公園”、“柳泉侯國遊樂園”、“青州古國文化標誌園”


(3)參考項目:①立石紀念:漢柳泉侯國遺址標誌石刻,簡介柳泉侯國概況。漢柳泉城遺址標誌石刻,簡介柳泉城概況。②立像紀念:柳泉侯國四位國王的銅塑像或石雕像,四位國王是:一代國王劉強;二代國王劉建;三代國王劉萬年;四代國王劉永昌。③柳泉侯國疆域示意圖 。④“柳泉八景”遊覽示意圖。⑤興建旅遊景觀設施。⑥立石保護古戰道、古驛道遺存。這條古道遺存北起東邢村,自西北至東南蜿蜒經過七里河村,再東南穿過盧店村,至該村以南,大約六里長。它是上迄春秋戰國,下至民國末年,時間長達2800餘年,是中國至今保留時間最長的古戰道、古驛道之遺存。它記憶著兩千餘年古青州的歷史滄桑,它見證著這裡就是柳泉侯國和柳泉城的所在地,更用事實證明它就是數千年的古戰道、古驛道。應立石保護這段歷史文化古蹟。⑦立石保護古橋遺存。今七里河村南北大街北首這座柳溪(今稱七里河)上的三孔護欄石拱橋,是兩千多年古戰道、古驛道上的古老橋樑,雖然重修了千百次,但至今尚存,它應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橋樑。不但要立石紀念,還要好好保護,這是青州最古老的文化遺蹟。⑧重修“柳泉”,恢復其千年的歷史文化景觀。⑨是否重建“白龍宮”和“觀音堂”,恢復當年香火?恢復當年廟會?⑩整修柳溪(七里河)主要河段。上述項目僅供參考,若能建成這一古遺址文化公園,將是對青州歷史的最大貢獻,它將使被淹沒的這段古青州文化史不再繼續被淹沒下去,使青州後代子孫永記這裡曾是青州古國、古城的所在地。


( 文/孫鳳瑛 攝影/閆玉新 一 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