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逆行者”保駕護航

【編者按】病毒無情,人有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萬千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抗疫現場,為人民築起健康防線。新華網健康頻道推出《“疫”重情深——鏡頭下的抗疫現場》特別報道,聚焦疫線的醫務工作者們,講述他們抗疫背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本期,新華網將講述北京地壇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劉欣細心又耐心的暖心故事。

化隱患於無形 滅危機於萌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開始後,一個對很多人來說原本陌生的職業被提起的越來越多——院感人員。什麼是院感人員?他們究竟是幹什麼工作的?“院感是一個化隱患於無形,滅危機於萌芽的幕後科室。”在地壇醫院院感科工作四年多的劉欣說,主要的工作是對醫院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劉欣正在對ICU大門進行封閉處理

當天,劉欣到重症監護室(ICU),檢查正在改造的新冠肺炎病房。“檢查ICU病房大門的改造,確保整個ICU大廳都是單向進風,保證汙染的空氣不會流向醫生所在區域。”

劉欣說,“我們做的是幕後工作,但又要把什麼都想在最前面。”每一個區域和病房,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前,我們要對收治環境、防護標準,特別是空氣流向等方面進行細緻的檢查與佈局。在收治病人前要確保它具備收治條件,才能保證不會發生院內交叉感染。

“讓他們安全上崗 安全回來”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院感科對臨床科室進行穿脫防護服培訓

“我們院感科,每天都要到各科室去檢查。”作為院感人員,劉欣需要幫助上崗的醫護人員做好防護,現場指導醫護人員穿脫防護用品,檢查是否防護到位,把他們安全的送到崗位上。“醫護人員防護完成之後,要檢查大家的防護服周圍有沒有破損,還有戴的口罩、帽子、護目鏡,包括戴的手套以及腳上穿的鞋套。如果這些防護都到位了,我才會允許他們進入到隔離病區。”劉欣說,很多細枝末節的地方都要檢查到位,才能確保不會出現一丁點兒紕漏。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劉欣(右)對一線醫生進行日常採樣

“我們對每一名職工的健康負責。每天對一線職工體溫進行收集,如有發熱情況,還會進行跟蹤關注,直到體溫恢復正常。”對於院感人員來說,醫生安全回來,零感染,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培訓、答疑解惑、心理疏導 一樣也不能少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院感科何明醫生(右一)對即將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

這段時間地壇醫院院感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培訓上,“為了防止人員聚集,我們只能進行一場一場的小規模培訓,最多的時候一天進行了6場培訓,到晚上嗓子都是啞的。”劉欣說,“很多醫生、護士也是第一次穿防護服,需要我們手把手的指導,檢查他們有沒有裸露的皮膚。”此外,院感科也對保潔、食堂、司機、後勤人員進行了針對性的培訓。

一些新來的年輕醫生、護士也會有顧慮,“我們現在算不算密切接觸者?需不需要隔離?還能回家嗎?”醫護人員問出這樣的問題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很多醫生護士都是第一年上崗。院感科一方面會評估排查,另一方面也積極為大家答疑解惑。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院感科郭嘉禎醫生(左二)在急診科檢查

“您害怕嗎?”“您不用擔心。”是劉欣這幾天說的最多的話,在培訓過程中,很多非醫護人員,他們的心理素質不像醫生那樣過硬。“越是緊張,就越容易出問題,所以我們要對職工進行心理疏導。言傳身教,消除他們的緊張和顧慮。”

疫情期間,地壇醫院附近的酒店被臨時徵用,成為一線醫護人員駐地,劉欣對該酒店員工也開展了培訓。“我開始去的時候,大家對我很牴觸,都戴著三層口罩防我。經過我的培訓和心理交流,酒店的員工都主動摘下了兩層口罩。”劉欣慰地說。

時常到一線 與醫護人員同在

院感人員是一線醫務人員的保護者,而院感工作也存在一定風險。“我們經常會深入到一線,要去存放醫療廢物的地方去看、去查、去問,需要近距離的接觸患者和醫護人員。”劉欣說。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劉欣對新冠肺炎患者經過的區域進行消毒

“很多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去做CT,我們就需要根據他們所在樓層、科室,提前制定路線,選擇最近的電梯、最短的路線,確保他們的行進路線與普通就診患者隔離開。”

院感人員也需要穿上防護服,陪同患者和醫生一起前往CT室。劉欣說,“一方面,我們要確保他們的行進路線是正確的,不會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我們手裡會拿一個噴壺,裡面裝著消毒液體,隨時進行消毒,降低空氣中的病毒濃度。”到了CT室,確保CT人員防護到位才能讓患者進入,劉欣說,“病人做完檢查後,我們還需要對CT室進行消毒,這才能形成一個安全的閉環。”

他们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院感科主任盧聯合(右二)對即將到一線的醫護人員培訓

面對疫情,地壇醫院的院感人員除了做好院內防控,還經常要到兄弟醫院對即將奔赴武漢疫區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據瞭解,地壇醫院院感科主任盧聯合此刻正在小湯山醫院指導那裡的院感防控工作,他從除夕開始,就沒有回過家,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非常辛苦。

“感控工作不能出頭,是默默無聞的幕後工作,但感控工作很重要。” 盧聯合說,我希望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平平安安,不僅要發揮出技術水平,治病救人,也要保護好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去治癒更多患者。(文/鞏陽 孫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