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提起馬自達RX7,它是日本四大跑車之一。上世紀90年代可算是日系跑車最輝煌的年代,各個廠家都有自己的性能車代表作,如 Toyota Supra, Honda NSX, Nissan GT-R, Mazda RX7,都是當時東瀛車廠頂級性能車的代表。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RX7由於被苛刻的工程師為了追求正宗的50:50的車身配重而設計得略顯詭異的身材以及以轉子心臟的剽悍本色,在大部分車迷的眼中,這臺傳奇的跑車一直是特別容易俘獲人心的角色。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真正算起來,RX7在1985年誕生,由於當時保時捷944在北美市場非常暢銷,所以馬自達就在FC身上加入了保時捷944和924的設計元素。後來還推出了敞篷版車型,深受美國人喜愛。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RX7在1991年停產,整代車型一共售出了272027輛,其中1986年在美國市場就售出了86000輛。1986年,美國《汽車趨勢雜誌》把RX7評選為“年度最佳進口車”。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而在1987年,美國《人車志汽車雜誌》第二度將RX7評為年度十大風雲車。從此,RX7車系開始風靡全球。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當然,RX7這麼火,動畫片《頭文字D》功不可沒。在動漫裡面,高橋兄弟原本就自帶明星效應,它們的座駕就是RX7的FC和FD。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如果說馬自達RX7是馬自達的巔峰,那轉子發動機就是支撐馬自達汽車品牌的靈魂,轉子發動機特點非常多:轉速高功率大質量輕響應快還有最重要的

聲線迷人。不過,它的致命缺點就是油耗高而且汙染嚴重。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RX7身上搭載的是馬自達的信仰級發動機—13B,1.3L排量,自吸版本的功率為119kW,渦輪增壓版本則達到151kW,後期的RX7更是踏入了“兩百匹”俱樂部,這在三十年前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活塞引擎見得多,轉子引擎的魔力。說起 RX7,轉子引擎是繞不過去的:


科普時間:現代的轉子發動機由繭形殼體(一個三角形轉子被安置在其中)組成。轉子和殼體壁之間的空間作為內部燃燒室,通過氣體膨脹的壓力驅動轉子旋轉。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和普通內燃機一樣,轉子發動機必須在其工作室中相繼形成進氣壓縮燃燒排氣四個工作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殼體的內側圓周被設計成旋輪線外形並和安裝在偏心軸上的轉子組裝在一起的原因。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因此,每轉一圈,工作室的體積變化兩次,從而實現內燃機的四個工作過程吸氣、壓縮、燃燒、排氣。且無需傳統內燃機的曲軸連桿,直接將可燃氣的燃燒膨脹力轉化為驅動扭矩,所以轉子發動機能夠更好的抑制噪音和發動機震動,並且可以快速達到高轉速,輸出功率要遠優於當年的傳統內燃機。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既然花了如此多時間進行不斷的調試,那它的售價必然不低,隨著上世紀90年代末世界經濟下行,很多廠家先後都砍掉這些高成本,不好賺錢的性能車,不幸的是馬自達的驕傲RX7就在此之列。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2003年RX7停產後依然還活躍在很多GT、改裝以及漂移賽事中,可見它的底盤功力之高。馬自達在底盤調教上,硬件配置也一點都不含糊,引入了動態懸掛系統以及精準的齒輪齒條式轉向機構,還有鋁合金鍛造的前四活塞卡鉗剎車系統。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因此,RX7在動力和底盤操控層面在當時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而賣車賺了錢就去研究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最新的SKYACTIV-X壓燃發動機,不但將模糊汽油發動機“點火系”的概念,更使“壓縮比”數值提升到驚人的18:1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與現款汽油發動機

“SKYACTIV-G”相比,“SKYACTIV-X”最大可縮減20%~30%的油耗,扭矩將提升10%~30%,嗯,馬自達已經比承諾拖了兩年的RX9快出現吧~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轉子發動機概念是最早在1929年由德國人 Felix Wankel 發明。


轉子不死,馬自達RX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