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蝦價是漲是跌?今年何時投苗?要投什麼苗?

每年的1月、2月,正當是冬造蝦歡喜豐收和養殖戶籌備投苗事宜的時候,但2020年對蝦養殖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局失利,市場價格低迷,生產計劃打亂。為此,筆者採訪了多位對蝦種業業者,瞭解當下產業現狀及他們思考的後續發展。

疫情過後,蝦價是漲是跌?今年何時投苗?要投什麼苗?

當下現狀

1、消費停滯,成蝦低價處理

全民戰“疫”時期,餐飲業暫停,消費者居家不出,成蝦在市場上無人問津,甚至不少水產市場在春節及春節後一段時間內都處於休業狀態。部分存塘養殖戶只能低價處理(2月8日廣東各地區40條規格最高僅有15元/斤),甚至頂塘或發病的蝦只能急售或做成蝦乾,全國各地成品蝦滯銷成災。

2、部分商超在營,社群電商興起

疫情時期,鮮活渠道受阻,冰蝦商品價值低,而足不出戶、交易便捷的社群電商興起。社群電商通過進駐社區微信群,在群裡接受訂單,分裝產品後防止在快遞櫃或自提點,消費者消費便捷且無需外出,用另一種方式打通了養殖端到消費者的最後一公里。

3、交通不暢,賣蝦難投苗亦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出現封路封村,養殖戶無法正常投苗,企業經營受限,生產效率大大降低。再加上部分存塘養殖戶未出蝦,現階段原定投苗人數大幅減少,企業蝦苗訂單被退,大量蝦苗、幼體只能無害化處理。

4、返工困難,企業只能維持基本運作

部分企業表示,由於不少員工都是外地人員,因交通問題難以按時返工,即便返工也需要隔離14天才被允許前往辦公地點,這導致人手嚴重不足,甚至部分車間或苗場只能暫停使用。

5、親蝦生產能力浪費,蝦苗幼體白白排掉

企業表示,由於年前已進好種蝦或有相關種蝦計劃,現階段正是種蝦生產能力頂峰時期,但由於疫情影響,只能白白浪費,這也這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大幅上漲。

疫情過後,蝦價是漲是跌?今年何時投苗?要投什麼苗?

後續發展

1、疫情過後,對蝦價格能否反彈?

疫情過後對蝦價格能否回升,業者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一方認為,疫情控制後,消費市場解放,能為蝦價帶來利好消息;但另一方認為屆時蝦價可能會有所增長,但由於養殖戶需要快速出蝦清塘養殖下一造,容易造成市場短時間供過於求,高價無法持續太久。

2、全國對蝦養殖生產節奏被打亂

部分業者表示,現在最為關心的是疫情能否儘快控制,否則將影響許多地區的投苗節奏。屆時南方投苗期將延後,甚至有可能與北方投苗期發生部分重疊,考驗企業的短期蝦苗供應能力,其生產壓力劇增。

3、後期集中上市易導致供求失衡

同樣因生產節奏被打亂的原因,可能會影響後續養殖戶出蝦。因高抗苗的品系特性,不少養殖戶都選擇高抗苗,養殖週期延長且出蝦高峰易集中在同一時期,有蝦無價的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

疫情過後,蝦價是漲是跌?今年何時投苗?要投什麼苗?

部分業者觀點

海南省對蝦養殖協會會長 王平:受本次疫情的影響,海南多家企業已處於半停產狀態,生產計劃完全被打亂,會員單位中每天都有累計超過50億尾幼體進行無害化處理。截至2月6日,據不完全統計,單是協會會員合計直接損失就達2.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4.5億元。目前協會也全面跟政府對接,包括飼料、運輸(空運、陸運)、檢測等方面,確保對蝦產業的正常生產。目前,海南對蝦產業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受影響:其一,消費停滯;其二,投苗受阻;其三,蝦苗運輸不暢;其四,苗企生產力下降;其五,經營成本大增。

陳藝平:廈門的航班減少很多,影響了我們的發貨,但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理解也支持。我們的生產部門因為全年生產,有員工長期駐守,現在仍可以正常運作,僅有部分員工受影響不能按時返工。總的來說,工作可以順利開展。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次疫情影響了全國養殖業的正常投苗節奏,南方地區投苗高峰可能會延遲。如果與北方投苗高峰期接近或重合,苗企的生產壓力將會非常大,建議養殖戶妥善調整生產計劃,避開投苗高峰以及出蝦高峰。

蘇高楊:海南航班減少,加上到處封路,確實難上加難,同比往年,量至少減少3億左右的苗。對於苗企,最大的問題就是村村封路,養殖戶不敢賣蝦也出不來買苗,甚至一部分外地養殖戶還沒能回到養殖塘,例如浙江養殖群體。再加上現在外塘成品蝦便宜,即便低價處理還不一定能賣出去,而且大量存蝦壓塘的風險很大。

肖運江:現階段,團隊無法到市場工作,銷售工作只能線上溝通;為了確保工人安全,只有必要的人員在維持生產,不少養殖戶的放苗計劃也都做了相應調整,所以目前產能很少,主要配合政府部門的開展疫情狙擊戰。現在疫情如何發展無法確定,給苗企帶來很大挑戰。如果疫情按照鍾院士的判斷,能儘快實現好轉,國家解除一級響應,那麼對北方的放苗週期影響不大,主要影響了長江以南市場的放苗時間。4月中下旬開始,可能形成南北放苗高峰期重疊。疫情帶來短期災難,但是長期來看,是利好水產板塊的,希望水產人加油,把握好機遇,轉型升級,給國民提供高健康,高品質,多樣化的食材,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品質的需求。

陳義影:這次疫情對生產影響很大,我們部分場地仍未生產,需要申請復工;關於親蝦的計劃整體推後。在蝦苗方面,目前主要影響到快大品系蝦苗,出現積壓,我們減少生產並排掉2億幼體、小苗3000萬。事實上,現在的關鍵是幫養殖戶解決賣蝦問題,現在超市和電商仍然在銷。目前,我們也正在與商超溝通,開展線上業務,這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崔偉:這次疫情對我寶萊的生產影響比較大,生產計劃被打亂,產能減少70%以上。疫情導致海南的航班減少、而且部分地區封村封路,對我們的蝦苗運輸造成了很大影響,生產效率大幅降低,並且因為市場原因,不少訂單也只能無奈退掉。

黃繼開:此次疫情對公司生產上影響不是很大,主要影響都在銷售上。航班減少了很多、全國各地實施封村封路對市場流通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更關鍵的是海鮮市場的價格已經是掉到了白對蝦的養殖成本底線。現在,一是養殖戶投苗興趣不高,二是疫情仍處於蔓延階段,不確定性因素很大。有的養殖戶是不能動、有的養殖戶是不敢動,關鍵看疫情情況,如果疫情在2月底前能得到有效控制,對整個產業影響不會很大。為了市場儘快恢復正常運行,要靠大家一起去支持政府的工作,非常時期不要聚餐,不要聚眾打牌,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和集體活動。

吳建黨:有影響,現在返場需要隔離,因為苗場在另外一個鎮,但由於外來人員需要隔離觀察,員工過不去,無法高效運作。海南的航班雖然減少了一部分,但還能足以維持蝦苗空運。現在全國用苗量很少,各企業的種蝦幼體也排掉了很多了,大家都在等待疫情的最新消息。現在,還有許多養殖戶仍有存塘蝦,但由於消費疲軟,交易流通非常少,希望各位存塘養殖戶注意養殖安全,雨後終見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