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在疫情、蝗災等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之下,關於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流言蜚語”正不斷傳播開來。


這一切並非空穴來風,畢竟一週前開始,全球多個產糧大國紛紛開始叫停糧食出口——


在東南亞,稻米產區越南、泰國、柬埔寨已經宣佈禁止大米出口;


在中亞,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糖、土豆和胡蘿蔔;


在歐洲,塞爾維亞已經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農產品的出口;


在南美,大豆和玉米產地巴西和阿根廷港口運行因疫情已經陷入困境。


▼ 多個國家表示要禁止農產品出口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3月30日時發出了警告,如果不盡快採取措施,預計4月至5月就會出現糧食供應危機。


如果全球糧食供應鏈真的告急,那麼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這一場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嗎?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01 米糧無憂,中國三大主食充分自給


“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袁隆平院士的這句話現在聽起來,依然振聾發聵。


受益於雜交水稻技術,中國超級稻畝的產量從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一直完成到了1100公斤,用高產、更高產、超高產的紀錄一次次為中國人的糧食自給問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以三大口糧——大米、麥子、玉米為例,三者的國內自給率均在98%以上。


【大米】

根據天下糧倉數據,2019/2020年度,國內稻穀年度產量約為1.99億噸,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97億噸,期初庫存約為1.72億噸,庫存消費比高達86%。


▼ 國內稻穀庫存較高,期初庫存消費比86%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大米進口比方面,2019/2020年度國內進口預計為250萬噸,貿易比1.3%,並不存在進口依賴問題。


▼國內稻穀貿易比不到2%無進口依賴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小麥】

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年度產量約為1.18億噸,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12億噸,期初庫存約為0.69億噸,庫存消費比高達62%。


▼ 國內稻穀庫存較高,期初庫存消費比62%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進口比方面,2019/2020年度國內進口預計為350萬噸,貿易比3%,也不存在進口依賴。


▼ 國內小麥貿易比不到3%,無進口依賴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玉米】

供給方面,國內玉米曾經出現過供大於求、庫存過高的情況。自2016年開始,國內玉米行業進行了供給側改革,玉米臨儲庫存逐年下降,目前臨儲期初庫存已經迴歸正常位置。


▼ 近三年玉米臨儲拍賣成交及庫存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進口比方面,國內玉米一直有進口配額保護,因此,每年國內玉米進口量僅為400萬噸左右,相對比我們每年2億多噸的消費量來看,貿易比(進口占消費比例)不到3%,同樣不存在進口依賴。


▼玉米的貿易比不到3%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天下糧倉,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2 糧食進口大國進的是什麼?


說到這裡,有人也許會比較好奇,如果三大主糧基本自給,那麼我們”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的稱號從何而來?


相對於大米和麥子而言,其實我國真正的糧食進口大頭在大豆和蔗糖,以及為了提高豬肉供給(玉米和豆粕是主要的飼料來源)而開啟進口的玉米。


【大豆】進口比84.86%

提起大豆,大家都不陌生,它最近一次轟轟烈烈的登場就在不久前的中美毛衣戰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2020年中國的大豆消費量將達到1.04億噸,佔全球消費需求的30%。


2019年,中國進口大豆,約佔國內總消費量的84.86%。


▼2019年中國進口大豆約佔國內總消費量的84.86%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USD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從產出來看,美國和巴西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國。2019年巴西產量為1.26億噸、美國9684萬噸、阿根廷5400萬噸、中國1810萬噸,佔全球產量的86.3%。


▼ 大豆前四大主產國產量佔全球產量的86.3%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數據來源:USD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中國人對大豆的需求,其實主要來自於對肉蛋奶的需求。


因為大豆本質上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原材料,可以用來榨油,剩下的豆粕可以做成飼養生豬的飼料。我們日常所需要的蛋白質,其實都是飼料通過牛、雞、豬、羊轉化而來的高蛋白食物。

目前,受疫情影響,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產業先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供給困境。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公佈的2020年大豆種植面積數據預估為8,351萬英畝,低於3月23日公佈的種植意向,也低於8,486.5萬英畝的市場預期,後續不排除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美國大豆生產出現影響。


另兩個大豆生產國巴西、阿根廷,也成為拉丁美洲此次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


3月19日,阿根廷政府宣佈實行為期12日的“全民隔離”,3月20日,巴西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兩地港口分別出現了一定情況的工人罷工情況,由此可能帶來大豆等農產品的供應鏈中斷。


【白糖】進口占比25.95%

供給端來看,全球產量前五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印度、巴西、歐盟、泰國和中國,合計產量達全球的60%。


而據USDA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糖佔國內糖總消費量的25.95%。


▼ CR5達60%,印度是產糖彈性大國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蔗糖產量大國中,印度產量大幅下滑,是本次全球蔗糖缺口的核心因素。


在《70年不遇的大蝗災會進入中國嗎?》中,我們曾分析過非洲大蝗災對印度製糖業的重大沖擊。


根據USDA預測,印度作為18/19榨季的第一大產糖國,預計19/20榨季產量下降至2750萬噸,下降約780萬噸,同比下降約22%。


▼ 印度19/20榨季,糖產量同比下滑(萬噸,%)

疫情、蝗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同時,新冠疫情下,印度港口與糖廠勞工缺乏。


3月24日,印度宣佈全國性封城21天以抑制新冠疫情傳播,封城期間所有商店、工廠、車間等都將關閉。受21天封城令影響,糖企工人返工困難,已無法正常運轉。另一方面,儘管印度港口尚未封鎖,但目前港口缺乏勞工,預計印度2019/20榨季糖出口量將低於500萬噸的預計出口量。


【玉米】缺口仍在

從產量上來看,國內玉米產量基本已實現自給,但2020年玉米也有其自己的煩惱。


從農業部近日發佈的《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 》來看,2020年草地貪夜蛾疫情防控嚴峻,主要表現為:


1)蟲源基數大,蟲源累計明顯高於2019年,是2019年同期檢測數量的90倍;


2)北遷時間提前,預計2020年同比2019年北遷提前1個月;


3)發生面積大,根據農業部測算,草地貪夜蛾涉及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億畝,潛在威脅2億畝。


考慮到玉米是生豬資料的主要來源,2020年豬肉供給增長需求將提振玉米需求,玉米價格易漲難跌。

根據國泰君安期貨彙總農業農村部、USDA、天下糧倉、中國匯易的玉米平衡表,整體來看,市場認為新作2019/20年度國內玉米產需缺口有擴大趨勢。


從具體數據來看,農業部和USDA認為國內玉米產量-需求缺口約1000-2000萬噸,而天下糧倉和中國匯易預估玉米缺口達到5000萬噸左右。


03 全球糧食供應鏈相對脆弱,重點關注個別品種


綜上所述,國泰君安農業團隊認為,目前我國的糧食庫存消費比處在歷史高位,米麵供給無憂,從供需角度分析,不存在大幅漲價的可能。


但考慮到糧食是抗通脹資產以及具備避險屬性,假如新冠防控維持時間長於預期,可能會帶來個別品種上漲的可能性。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糧食漲價有利於提高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更利好種子和種植板塊。近日資本市場上種植板塊確實也表現較好,頭部種子企業迎來了量價齊升。


從品類來看,我們關注大豆、蔗糖和玉米,主要邏輯在於,相關板塊受益於國內生豬肉品需求,帶動飼料價格上漲。


但另一方面,不容忽視的全球糧食危機陰影仍在。


受疫情、洪水、蝗災等不同自然災害的影響,全球各個農業大國的農作物種植和收穫,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對此,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阿巴西安認為,“現在國際糧食供應鏈進入到了一個相對脆弱的階段。”


尚未到達拐點的海外疫情、以及正在同步發生的自然災害,會把日漸脆弱的糧食供應鏈帶往何方?


在全球化日益密切的今天,以及作為“全球吃飯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並非高枕無憂。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ID:gtjaresearch)

聲明:本文版權歸國泰君安證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聲明:以上內容節選自國泰君安證券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及公開信息,具體分析內容(包括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完整版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完整版報告內容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