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经营者必须心中有“数”

公司的经营之道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否则,经营就决不可能顺利、长久地持续下去。

——稻盛和夫


1判断标准决定结果

我们无论是经营者还是个人,都面临很多抉择。

尤其对于经营者来说,在企业转型时,这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在进行判断时,心里以何种标准、原则来做判断非常重要。

“是以私利私欲进行判断,还是以作为人正确的价值观,以人的良知来判断,结果将迥然不同。”稻盛先生如是说。

稻盛和夫: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经营者必须心中有“数”

就如稻盛先生在创办KDDI之前反复地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事实证明,真正为国为民的KDDI取得了持续的成功,而同期几家通信企业只是昙花一现。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是既有利己心,也有利他心。只关心自己个人的利害得失,就会被贪欲遮蔽双眼,不仅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也难以达成最初的愿望。

稻盛先生说:“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只会使视野狭隘,将作出错误的判断。反过来,利他之心因为站在‘为他人幸福’的立场,所以能获得众人的帮助,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正确原理原则的重要性

视频中,稻盛先生说:“企业转型一定要转,但是怎么转,是由当事人的心态决定的,所以我认为必须重视思想理念。”

当事人,就是指企业经营者。稻盛先生的意思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课题要由经营者来决定,所以必须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作为指导。

稻盛和夫: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经营者必须心中有“数”

京瓷自创建以来,所有的事业一直都是在遵循原理原则的前提下作出相应决断的。

稻盛先生认为,公司的经营之道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不能盲目从众。否则,经营就决不可能顺利、长久地持续下去。

无论是组织、财务还是利润的分配,如果能认识到事物应有的状态,以事物的本质为依据进行判断,即使面对迄今为止未曾遇到过的新的经济状况,也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3树立正确的判断基准

什么是正确的判断基准呢?

曹岫云老师曾说:“一个字叫爱;两个字叫利他;三个字叫致良知;四个字叫敬天爱人;五个字叫为人民服务;六个字叫积善行,思利他;七个字叫作为人,何谓正确;八个字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也就是说,经营者在做判断,下决策的时候,心中必须装着员工、客户、社会,为了拥有大义名分的事业出发,才不会出错。

稻盛和夫: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经营者必须心中有“数”

如果不以纯洁的心灵描绘愿望,就不会有卓越的成就。出于私利私欲,也许能够带来一时的成功,但绝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对企业来说,转型也好,开拓新事业也好,如果愿望是违反常理动机的,就会与社会发生碰撞与摩擦,结果只会带来更大的失败。要想把成功长期持续下去,描绘的愿望和热情必须是纯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