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遇上覆工潮:返城高峰下,深圳如何應對大考?

隨著2月10日企業復工時間臨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將迎來新挑戰。作為移民城市的深圳,每年有超過百萬的車輛返深,今年受疫情影響,離深車輛有所減少,但根據交警數據顯示,截至 2 月7 日,春節後每日入深車輛大致相同,目前仍有一百萬左右的機動車沒有返回,面對春運返程高峰,深圳的防疫工作可謂壓力山大,深圳在交通、醫療和企業復工等方面做了哪些準備?

抗疫戰遇上覆工潮:返城高峰下,深圳如何應對大考?

交通:返深市民需接受檢疫檢查


近期,深圳多個交通要塞都陸續開始出現車多擁堵的情況,路上行走的車也多了起來。記者從深圳多個交通要塞瞭解到,返深市民均需接受嚴格的檢疫檢查方可進入深圳。

鐵路交通方面,記者從深圳北站了解到,深圳北站目前共安裝15臺紅外線測溫儀,覆蓋了所有出入口。據瞭解,紅外線測溫儀利用紅外線對進出車站旅客的前額和身體進行快速的體溫檢測,檢測結果非常準確,且對旅客沒有絲毫影響。另一方面,車站值班人員會通過電腦大屏幕,實時觀察每個旅客的體溫變化,一旦超過37.3℃就會自動拍攝成像,並被帶到指定的地方進行二次檢測。此外,車站要求所以進站旅客和工作人員都要佩戴口罩,車站除了在每天凌晨全部封閉之後進行專業的消殺,每小時保潔人員都會在候車大廳進行簡單的消殺,包括進出站的每一個閘機、地面、廁所、座椅和扶手。

高速公路方面,深圳已從2月8日起施行了“入深車輛提前申報制度”,要求所有將要進入深圳的車輛以及車上所有人員必須提前在網上進行申報,且通過車輛防疫檢查點是測量體溫,方可進入深圳。此外,為應對返程高峰,深圳交警已在東部高速使用公安部門的高科技軟件——“深眼”系統對入深車輛進行全面掃描,利用大數據重點排查預警風險車輛。據瞭解,“深眼”系統對入深車輛進行預警以下內容:一是今年以來在疫情發生地路網有行駛軌跡的車輛(含深圳籍和外地籍),此類屬“高風險車”;二是今年以來有離深記錄的長期在深使用的疫情發生地籍車輛,此類屬“一般風險車”;三是今年以來從未離深的本地化使用的疫情發生地籍車輛,此類屬“可放行車”;四是前期已經使用“深眼”排查過的車輛,此類屬“已排查車”。


在機場方面,在深圳機場國內到達區,安裝了6套紅外人體溫度快速篩檢儀,旅客只需走過,便可測出其體溫是否正常。據深圳機場航站區管理部負責人介紹,相比之前使用的手持測溫設備,該篩檢儀能夠更加快速、精準地對所有到港旅客進行體溫篩檢,從而為疫情防控構建起第一道屏障。據瞭解,為了嚴控疫情輸入和擴散,深圳機場結合航站樓旅客動線,除了在主要區域提前規劃佈設了紅外人體溫度快速篩檢儀等設備外,還在19個出入口全面啟動“普遍式”健康監測、排查,實現了進出港旅客體溫監測全覆蓋,確保不漏一人。隨著機場國際航班越來越多,深圳機場專門設立了一個300平方米的檢疫站,供需要進行進一步醫學觀察的國際航班旅客使用。


在地鐵方面,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深圳地鐵已全面啟動乘客進站測溫工作,同時要求凡進入地鐵車站範圍內的市民必須全程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進入者將被勸阻離開。對不聽勸阻且情節嚴重者,將依法移交公安機關進一步處置。另據深圳地鐵運營方面負責人介紹,近期已對空調管道全面消毒,同時,為做好車站通風工作,深圳地鐵車站公共區域和隧道區間每天保持 20 小時以上新風通風時間,地鐵列車上線運行期間,車廂按最大通風量進行通風換氣。


在公交車方面,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全市公交車內已張貼相關提示,發現未按規定佩戴口罩的乘客,將停車勸離;全市出租車駕駛員,將對未按規定佩戴口罩的乘客採取口頭提醒措施,勸導無效後可以拒載。


抗疫戰遇上覆工潮:返城高峰下,深圳如何應對大考?

醫療:整合出超2000個床位


隨著返深大潮來臨,不可避免帶來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人數上升,深圳目前的醫療資源和救治能力能否“接招”?如何應對?

深圳市衛健委主任羅樂宣表示,在防控體系方面,深圳已建立了“市-區-街道”三級的專業與綜合防控相結合的聯防聯控體系。在臨床救治方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確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臨床收治專門醫院,一開始疑似和確診都收治,但隨著收治病人增加,三院綜合病區全部騰空,專門拿來收治病人,目前有1100床位。同時正加快建設二期,短時間內能增加1000個床位。此外,現有到深圳三院治療的疑似病人,核酸檢測顯示陰性,但因發熱需要後續臨床治療的,深圳選定了兩家醫院,讓非陽性病人在那裡進行後續治療。此外,深圳還調集全深圳的優質醫療資源,特別是重症監護室、呼吸內科、護理等到深圳三院,增加醫務人員力量。“通過這些措施,目前來看,我們可以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病人繼續增加的疫情形勢。”羅樂宣表示。

羅樂宣還介紹,應對近期病患量的增加,深圳擴大了檢測能力和力量,現在有28個機構可以做病原體核酸檢測,以此加快確診時間,控制傳染源,減少社區暴露的時間。另一方面,加大社區排查強度,及時發現病人。

據瞭解,深圳市衛健委每天都會公佈深圳疫情情況,包括確診病例在發病期間曾活動的小區及場所。深圳市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何建凡表示,如果小區出現了確診病例,將被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疾控部門也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確定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轄區疾控部門也會將相關信息通報給社區工作站等管理部門,並指導社區防控工作。與此同時,市疾控中心將嚴格按照《疫點消毒準則》的要求,對患者居住和工作的場所進行終末消毒,消除環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體。

此外,記者瞭解到,目前深圳有662家社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有開診的社康503家,能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從疫區返深的市民可電話諮詢社康機構居家隔離管理相關事宜。如果居民出現體溫超過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戴口罩,直接前往就近的社康預檢分診臺,社康機構會根據相關工作指引引導至相關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目前,深圳市衛健委已公佈了49家開設發熱門診的醫院名單和29家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收治醫院的名單。

抗疫戰遇上覆工潮:返城高峰下,深圳如何應對大考?

復工:搭建集體用餐配送服務平臺


無論是交通還是醫療,深圳在全方位上的嚴陣以待,都是為企業安全復工做好準備,畢竟,恢復生產才是王道。可是,隨著企業陸續復工,隨之而來的還有諸如口罩不夠怎麼辦?企業員工用餐怎麼解決?

深圳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在參加省防護疫情發佈會深圳專場上透露,目前深圳口罩供應比較緊張,國內調貨難,已經在發動企業開展海外採購。從1月中旬開始,深圳南北藥業有限公司在其藥店平價投放了約300萬個口罩給市民。在國內採購口罩等防護用品較難的情況下,該公司投入2000多萬元開展海外求購,委託兩家以跨境電商在國外採購口罩等防疫急需醫藥用品。據悉,該公司近日還從韓國和馬來西亞採購了400萬個口罩,2月7日,南北醫藥公司官方微信號發佈消息,稱400萬個進口口罩投放市場消息屬實,但鑑於此次的進口口罩受清關和貨運效率的影響,進口口罩還未到深,具體時間和發放方式將擇期告知。

面對不良商家的假冒偽劣口罩的違法行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忠表示,在執法的尺度上重點是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質量偽劣的口罩,尤其是二次使用的、所謂回收過的口罩。而由於口罩短缺,對於市面上有一些通過檢查發現沒有中文標籤、出口轉內銷,但是符合出口國相關標準的醫療器械類口罩,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按照廣東省藥監局最新文件的要求,指導企業將這類產品備案,標記中文標籤允許銷售。

企業一旦復工,集體用餐需求將顯著增加,如何有效防控疫情傳播?據瞭解,深圳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物資保障組、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為防範群體性聚餐可能引發的風險,整合行業資源,指導深圳市烹飪協會聯合美團、餓了麼等網絡訂餐平臺、餐飲企業搭建集體用餐配送服務平臺,為全市有用餐需求的單位提供配送服務。

據瞭解,該服務平臺配送服務對象為全市範圍內具有集體用餐需求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包括各定點醫院、疫情防控指揮部、民生保障部門。用餐需求單位彙總訂餐數量,直接向深圳市烹飪協會提前以電話方式預訂。為防範集中用餐風險,訂餐服務採取獨立包裝盒飯的方式由供餐企業統一打包供應。訂餐單位可以採取專人自取、餐飲單位送餐、網絡訂餐平臺(美團、餓了麼)配送服務等方式,預訂品種和結算方式由訂餐單位自行選擇。首批供餐單位包括百勝、麵點王、樂凱撒、飯飯得團餐、德保團餐等21家餐飲企業,菜品價格10元至50元不等。


內容 | 證券時報網 卓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