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聚餐酒場上有些人不是領導,別人敬酒才喝但是從不敬人酒是什麼心態?

塗大大的分享


【秋羨觀點】:喝酒時看心態是不準確的,在職場這個十分現實的利益場所中,一個人在酒席之上的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看出他的立場、態度、原則等方面。換句話說,一名職人在酒桌上從不主動敬酒,和他的心態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應該從更多的角度去進行思考,才能得出最正確的結論。

一、立場的不同,看法自然也會不同;看法不同,做法自然也會不同;兩種不同的人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做法,在你眼裡看來他是錯的,但在他自己看來這未必就是錯的

俗話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對於有些職人來說,有時候工作中的立場是由不得自己來選擇的,例如團隊中的站位,例如生活與工作之間的關係,這些是影響職場工作立場的不可控因素。但職人仍然擁有著屬於自己控制的立場,那就是對於自身的把握,對自我的要求。


或許職人會礙於工作的關係,不得不去參加公司的酒會,這是他無法改變的立場。但是他可以選擇在酒會上喝不喝酒,這是他自身的立場,任何人都不應該對他私人的立場進行指摘,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為什麼不敬別人酒,而只喝別人敬的酒。



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他不敬酒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如果你只因為他不敬酒,就對他產生質疑,那麼就是你看問題不全面,是你自己的問題。因為你敬他酒,他喝了,他並不是在刻意的針對你。

二、態度,是這個問題中的關鍵

有句古話這麼說的:“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由古人傳下來的教導,時至今日也會給人不同的啟發,它確實有著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少人也因為這些傳統禮數而產生誤解。我敬你一杯酒,你就得敬我一杯酒,或者你就得和我一樣去敬別人,這是十分不合理的想法,是對禮數最為嚴重的誤解。


試想:你敬我一杯,我必須回敬你一杯,如果這樣才算有禮數,那麼我敬完你一杯之後,你要不要再敬我第二杯?以此反覆下去,這酒場之上還有結束的餘地嗎?


你敬我一杯,我喝了,表示出了我的態度,這實際上就已經是禮成,因為你我之間是平級,並不存在什麼上下級之分。你想要敬我酒,那是你自己的問題,如果你要反過來質疑我為什麼不回敬?那麼還是你自己的問題。因為平級之間無需敬酒,碰杯即可,誰愛看低自己去敬酒,或者打從心底裡看得起某個平級同事,自發的去敬酒,那麼都是你自己的問題。


再者,前邊說到了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立場,有的人很能喝酒,他可以隨便敬隨便喝,但有的人並不怎麼會喝酒,但是他仍然到場,仍然喝了別人敬的酒,那麼他本身就已經展示出足夠的態度。


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職人可以讓自己吃很多虧,但總也不會逾越自己的底線,打破自己的堅持

這實際上也正是為人處事的一種體現,職人往往會因為自身的原因,而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情,因為不去這麼做的話,就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影響,而做了,影響有可能就會小一些。


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職人不會喝酒不參加公司聚餐,有可能就會給大家留下不好的影響;而如果參加了,喝點小酒節制一點,也不會有大問題,那麼兩者之間進行取捨,其實很簡單就能夠得出結論。


那麼職人在選擇參加聚餐之後,他的本意有可能是不希望喝太多酒的,但是他表示出了自己的態度,選擇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敬酒我就給他面子,陪他喝。這是沒有毛病的,因為他的初心就是為了不給他人留下壞印象,所以才會選擇來參加。


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其他人沒有道理,也沒有理由去指責他,因為你看不到他的立場、態度或者堅守的原則。如果在這個時候對這名同事進行質疑,那麼很有可能就是你自身的心態、或者態度出現了問題。

四、沒有不合理的職場,只有不合理的心態。作為一名職人,不論是正常工作還是聚餐喝酒,都應該用更為全面的眼光去看事情,用更為全面的思維去想事情,才能不被表面現象所矇蔽

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曾經說過:“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的人,他甚至是預想到了事情向哪一邊發展。”

在喝酒的時候,你只看到了他喝了你敬的酒,而看不到他去敬別人的酒,於是對他的心態產生質疑。這實際上就是被表面現象引導了思維方向,因為你在主觀意識上得出了主觀的結論,並沒有以客觀的角度進行綜合判斷,所以你的質疑其實是不完整的,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這其實也是職場工作中常見的一種認知偏差,職人往往會因為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而對這個事物進行全盤的理解,而導致得到的結果並不完整,例如以下這個場景:

場景:“員工AB兩人接到了一份新產品,員工A覺得產品太低廉,提成太低做了沒有意義,於是放棄了它的發展。員工B覺得產品雖然提成低,但是面向廣大群眾,有很大市場,於是把它發展了起來。”

在這個場景中,員工AB兩人所作出的不同選擇,會有兩種不同的效果。原因在於員工A觀察得不全面,沒有發現產品的本質,而員工B發現了,於是他成功了。


同樣的道理,你看到了同事從來不敬酒,但是你沒有看到他不敬酒的原因,這個時候你去否定或者質疑他的心態,那麼這種質疑本身就是不全面的、不成立的。


五、通過培養自身的發散思維,你就可以發現,同事從來不敬酒,有可能並不是他的心態有問題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者求異思維,它表示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

職人之所以會受到主觀意識的引導,忽略了對問題的全面觀察,其實是因為思維過於單一而導致。而培養髮散思維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思維過於簡單所帶來的影響,那麼如何才能培養髮散思維呢?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 在做決定之前,多進行思考,例如思考某件事的風險、某件事的可能性、某件事的價值等等。只要多想,有可能就會有不同見解。

  • 在做決定之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清晰的思路,不要盲目衝動的對某些事物做出決定,留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深入瞭解,或許就可以有不同的見解。

  • 在做決定之前,多進行深入思考,例如他從來不敬酒,他為什麼不敬酒?什麼原因造成了他不敬酒?是誰造成的原因,造成了他從來不敬酒?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或許你就能找到問題所在。

  • 在做決定之前,先嚐試著進行解答,例如嘗試著自己給出幾個方案,再對幾個方案進行推演預演。例如同事從來都不敬酒,嘗試著去找他不敬酒的原因,嘗試著對方案或問題進行解答,或許你就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在做決定之前,多進行思考、深入思考;多進行設想、推演;多進行自解、自答,你就能夠慢慢的培養起自己的發散思維,就能夠對事物或問題進行更全面的瞭解,從而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六、放在最後的話

請記住沒有什麼不合理的職場,只有不合理的心態。

別人敬不敬酒,實際上並不是你應該關心的事情,但如果你想要去關心這件事,那麼你就應該全面的、深入的去了解這件事。

一名合格的、出色的職人,他可以對很多的事情感興趣,但是他必須要有足夠正確的眼光與足夠的離職,去對這些感興趣的事情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就是適得其反!


以上回答供參考!

我是秋羨職場,喜歡用大白話分享職場上的各種經驗,如果朋友們覺得寫得還可以,不如給秋羨點個關注;轉發評論也是十分感激的!

羨秋


我就是這樣的人,不論是領導的時候,還是不做領導的時候,我從來不去給任何人敬酒,我也不希望任何人給我敬酒。對於我個人來說,這不存在任何心態的問題,僅因為我是真的不喜歡喝酒,對其它人來說,可能是比較高冷或者性格上的原因吧。

不過我也建議大家不要太在乎酒局上誰先敬後敬,以及在敬酒上都說了什麼話,真的沒有任何意義。都是一些阿諛奉承,逢場作戲。那些跟你們稱兄道弟的,你等他酒醒以後找他借錢試試,他不拉黑你就已經算兄弟了。

我的一個真實經歷,曾經某公司作為甲方邀請我聚餐,有個領導挺能喝的,他跟另一個部門的員工喝的挺開心,一起在敬酒,說不敢就是不認我,感情不夠深,那員工喝的臉已經紅了,依然逞強全把白酒乾了。後來這個員工真的掛了,那真是感情深了,都深到陰曹地府裡去了......

只要你誠實穩重,助人為樂,朋友不會因為你是否主動敬酒而決定交不交你;只要你上進,有實力,踏實可靠,能合作辦事的人不會因為你是否主動敬酒而決定在不在一起合作。


荒野發現


我就是這樣的人,哈哈哈,性格問題,也不是看不起誰,只是覺得沒有必要必須要去敬酒,你想跟我喝我就喝點,我全程專注吃菜。最牛逼的是我有一次跟著領導去跟客戶吃飯,對方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副總裁,大家一桌都在敬酒,對方來的都是各個區域的負責人,很謙卑,很客氣,但是我知道他們不在這個桌子上的時候絕對是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所以我也全程吃菜,根本沒有敬過誰的酒。我當時只是乙方啊,哈哈哈哈,很牛逼的經歷。還有跟雲南黑白通吃的老大吃飯,也這樣。所以敬酒不敬酒的無所謂,別人也不是因為你敬了酒就看好你尊敬你了,可能是我活得比較隨性,看淡了很多。


zoyi912


我是做餐飲 自己店裡也是經常不斷,看到各種酒局。

我也是三四年沒有參加酒局了,可能很多人不相信。 但是這是真的, 除了在店裡忙,有時間就是陪孩子老婆 。 酒桌上 真情 真意的 沒幾個。不相信的 是你們沒遇到事。 遇到事了 你就知道,真幫你的人 ,根本就不在乎平常你在酒桌能和他喝多少酒。

老人言 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 哈哈……

酒桌上沒幾個真正的朋友


寶貝665


我反正就是一般不主動敬別人,有些人一喝喝高興了,就拉著你喝……關鍵是他們喝得少話太多。我屬於那種愛自由隨性的人,不愛說些場面話。喝酒後更不愛說話,因為小時候特別討厭來家裡喝多了非得逗你玩的一些叔叔大爺的。


醉戰沙場


正常心態啊!本身沒啥酒量,白酒一兩就醉,啤酒兩瓶走路打晃,你讓我沒事敬一圈?先吐的可能是我。但是你要敬我啤酒,說不會喝吧,能喝一點,又不開車,難道你敬我一杯啤酒,我坐在那裡不動嗎?也要接呀。但是要敬酒的話,從領導敬起,然後桌子上走一圈,我實在沒這個酒量,肚子脹,打嗝,弄不好還吐一地,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麼


935577626


本人酒量還算可以,白酒一瓶的量,啤酒大瓶的也有過一晚上喝24瓶的歷史,但相比之下還是愛喝可樂,年輕時吃自助餐光喝可樂就能把飯錢喝回來。

但是,我不喜歡喝酒,不論白酒 啤酒都不喜歡,在外面吃飯主要還是喝可樂,別人敬我才拿酒對付。因為這個,年輕時沒少跟人吵架,在酒桌上還跟人動過手,人家說我喝酒耍賴。所以,後來乾脆不喝了。

現在,我喝酒分人,我願意給面子喝的不超過十個人,單位聚餐,不好意思,我開車,不喝。

而且,現在胃口不好,血糖還高,可樂我都不喝桌上的,自己買零度,我也不讓,讓了,你們把我零度喝了,我就沒喝的了。

其實,工作上的飯局兒我壓根兒就不願意去,十次有八次都找理由不去,去了就已經很給面子了,還要怎麼著


雨妖


酒精過敏的心態!不懂不要亂猜測別人!現在稍微懂事的都不會勸酒了。勸酒有風險!我在北京出差和那些工廠的董事長吃飯什麼的,都是喝一點點,他們都是些高文化素質的,也不勸酒,倒是聊天太需要平時新聞知識積累了。


用戶5884515709


我煙臺的也經常喝,我在酒桌上的原則就是你能喝就使勁喝少逼逼叨叨的,別打酒官司。不能喝的就做個旁聽者行了也不舉杯也少說話。不勸酒不猛灌人家這是基本素質。人家不舉杯就是不想喝強求什麼,你看不慣下次吃飯別叫他就行了。


大K寶寶


我這樣算不算?就是要先填飽肚子,別人跟我喝我才喝,等我吃飽了再挨個找!後來他們聚餐聚的太頻繁了,我就不去了!因為我酒場比較多,還有很多朋友需要陪呢!我不巴結領導什麼的,我就是個不求上進的人,但是他們還經常煩我!我曾經試過戒酒,發現開支猛漲,就不了了之了![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