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吐槽大會》節目現場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郭德綱在《郭的秀》節目錄制現場

脫口秀,看到了另一種美

脫口秀欄目火了黃西、小沈龍、方清平、周雲鵬、王思文、王自健、孫建弘等一批大IP;

就這樣,《奇葩說》、《曉松奇談》、《今晚80後脫口秀》、《非正式會談》、《郭的秀》等一批優秀的脫口秀欄目,給了我們全新的娛樂方式,在嬉笑怒罵中,讓人們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享受不一樣的審美情趣。

每每感動的餐巾紙一包一包的擦乾淚水,每每笑的噴飯前俯後仰,每每悲憤的想把手機砸掉,那一瞬間是你走心了、扎心了、痛心了,那一瞬間就是你真實的自己,而發現了自己本身的可愛、善良、成長、收穫,便是最簡單的幸福。

很多人說,我很久沒有哭過了;很多人說,我很久沒有笑過了;很多人說,我很久沒有好好看過書了;很多人說,我很久沒有陪過爸媽和孩子了。

這就是我們當下真實的世界。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鍾南山院士

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並不缺少美,缺的是一種審美的儀式感。

因為發現不了故事的美,所以我們不會感動,不會哭,不顧高齡撲身在疫情一線的鐘南山院士、真實紀錄新冠肺炎不顧個人得失的天堂“吹哨人”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疲憊不堪仍堅持在籌資抗“疫”路上的韓紅,感動了多少人,淚哭了多少人,溫暖了多少人,共鳴了多少人,因為他們都在現場一直關注著,因為他們都在央視或新華網或頭條等媒體一直關注著,因為他們都在密切關注並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悼念李文亮醫生

如果你無動於衷,只能說,或許真的缺失了應有的審美儀式感。

發現美,是審美儀式感的起點。

母親哺育你的第一口乳汁,是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口食物,是血水凝聚的美;

母親教你說的第一句話,是成長美;

母親上年紀了,身材走樣了,是歲月美;

母親在你每次出門前的千叮嚀萬囑咐,是親情美。

嘮叨也是一種美,因為總有一天,母親會離你遠去,你再也聽不到這一聲聲的嘮叨,而你也只能在夜深人靜時回憶母親的音容笑貌,在夢裡和母親再一起說說話。

都說回憶是一種美,美的心痛,為什麼不在當下好好去發現美、善待美、珍惜美,而到了多年以後,開始無限懊悔。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張潮《論美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審美儀式感

張潮,也許很多人不熟悉。但是當春秋詩經、楚有離騷、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一路走來時,明清有兩大主流,小說和小品文。而張潮是小品文的一座豐碑。《幽夢影》是夢裡夢外,借夢喻世,以夢為美的筆記隨感小品集,取“幽人夢境,似幻如影”之意,該小品集前後花了張公子十五年創作時間,收錄了作者格言、哲言、韻語、警句等219則。

今天,選取其中一則論美人,看一看審美的儀式感。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如此美人,在“秦淮八豔”董小宛老公冒闢疆的眼裡是古今第一人。這樣的女子小柒心想,也只有段譽眼裡的神仙姐姐才匹配吧。

為什麼有如此美人?因為她美的有立體感、有溫暖感、有親切感、有距離感、有獲得感、有幸福感。

這便是審美的儀式感。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影視作品裡的西施

立體感,多角度去發現美。

花為貌、鳥為聲、月為神、柳為態、玉為骨、冰雪為膚、秋水為姿、詩詞為心,便是立體感的美。

可是實際上,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如同白天不懂夜的黑,夏蟬不知道冬雪的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任何事件有它的起因、發展、變化和消亡的過程,任何人有高光時刻、也可能會遭遇困頓不堪的落魄,我們不能因為陰影的存在否認了太陽的光輝,我們不能因為妻子少做了一頓飯就下“不賢慧”的論斷,我們更不能因為老公回家晚了一些就在猜想這是不是一個有“豔遇”的加班。

就像西方的神都有著七情六慾,不像東方的神不食人間煙火,所以,七仙女下凡在西方人眼裡就很正常,仙女曾經也是人。不能因為不見了胳膊就否認了維納斯的美,不能因為天使為愛折斷了翅膀就否認了心靈美,不能因為發生了疫情,全天下的武漢人和鄂A車牌都遭罪。

正面反面,表面裡面,前面後面,我們要立體的、客觀的看一個人,看一件事,或許,你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真的很美。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非常時期,加油武漢

溫暖感,用心去感受美。

美人是可以感知的,是有溫度的。如同有溫度的文字,可以流傳;有溫度的歷史,可以頌揚;有溫度的城牆,可以觸摸當年的金戈鐵馬。

做任何事兒,掙該掙的,這是良心;說該說的,這是公德;現在非常時期,大白菜賣出天價,這是黑道;唾液塗在電梯上,這是惡道;知道自己感染了,還滿世界亂串,這是禍害人間的毒藥。

很開心,我們也發現了更多溫暖的美。

取消了聚餐,換購了一線急需的口罩;放棄了家人的團聚,在一線戰鬥通宵;在這個非常時期,胖東來超市捐款5000萬,還按進貨價賣給市民,這樣的美都令我們無比溫暖、驕傲和自豪。

心若在,夢就在;心若在,溫暖就在;沒有了溫度,就是行屍走肉,不再有任何美感。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親切感,眾生皆平等

美人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正前方,目光所及,觸手可以盈盈一握。

還記得大雄寶殿有三道門,中間是空門,左右是無作門和無相門。說通俗點,在佛教體系裡,沒有高低貴賤之別、沒有貧窮富有之分,只需堅持善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便是心生歡喜的菩提行。

菩薩曾經說:修菩薩行,也簡單,你看全世界每一個人都順眼,都能心生歡喜,都願意去度他,你就修成了菩薩。看似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實踐起來難度非常高。比你優秀的,可能會羨慕嫉妒恨;比你更糟糕的,可能會覺得怎麼會過成那個樣子。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如果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站在別人的角度再去看另外一個人,是不是會改變你原先的想法。

就像做頭條,有了申V心態失衡的很多,覺得自己那麼優秀,怎麼就頭條不認可呢?換個角度,站在頭條的平臺運作角度來看,海量的文章信息初審、冷啟動、加權推薦、複審……諸如此類就是巨大的工作,為了沙中淘金,必須制定遊戲規則,如果你適應的快,匹配度高,自然容易,如果你還是沿襲原先的思路,不去改變自己的創作方式和及時調整創作方向,可能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退一步講,如果你是金子,到處可以發光,這裡不適應,可以換一個地兒,不怕,只要你夠優秀。

所以任何問題的發生,必有因,我們不妨客觀的看待這件事。因為我始終相信任何一個平臺的規則制定者不會歧視任何人,就像時間,對誰都公平,只是有人揮霍青春,浪費時間,有人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僅此區別而已。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距離感,沒有距離可能是美的消失。

經常旅遊的友友會發現,“千聞不如一見,見了不如不見”。無論哪一個景點,第一眼多少有些新鮮感,興奮感,轉了一圈回來發現,不過如此。產生這樣的心理,一方面是旅遊體驗感的培養缺失,另一方面就是距離產生美的期望值歸零。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你真的去了那兒,伊人又到了另一個地方。

就像我們在河的這一邊,看著對面的風景好美,費盡心思到了對面,發現還是原先這邊的風景更佳。慾壑難填,你期望值越高,失望就越大,特別是距離消失的時候,你會非常的後悔。如同你在一家高檔的咖啡廳遇見了一個非常動心的女孩,當你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終得到時,才發現她特別懶,而且花錢如流水,也不孝敬老人,還特別能裝。

真正的美,永遠和你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且保留一段距離,遠遠的看著,真的屬於你的幸福,跑不掉。不屬於你的幸福,不要刻意,不要勉強。

強扭的瓜不甜,強上的弓要斷,強佔的地要完,強奪的財要爛。

獲得感,是愉悅的小確幸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快樂,如果有,那是陷阱。

世界上沒有不知疲倦的雙腿,如果有,那是魔鬼。

因為天道酬勤,所以我們不懈努力;因為有勞有逸,所以我們創造奇蹟。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水邊的阿弗洛狄忒女神

我們非常熟悉的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善雕刻,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少女”,並給他取名叫蓋拉蒂。他還給蓋拉蒂穿上美麗的長袍,並且擁抱它、親吻它,他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馬利翁感到很絕望,他不願意再受這種單相思的煎熬,於是,他就帶著豐盛的祭品來到阿弗洛狄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賜給他一位如蓋拉蒂一樣優雅、美麗的妻子。他的真誠期望感動了阿弗洛狄忒女神,女神決定幫他。皮格馬利翁回到家後,徑直走到雕像旁,凝視著它。這時,雕像發生了變化,它的臉頰慢慢地呈現出血色,它的眼睛開始釋放光芒,它的嘴唇緩緩張開,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蓋拉蒂向皮格馬利翁走來,她用充滿愛意的眼光看著他,渾身散發出溫柔的氣息。不久,蓋拉蒂開始說話了。皮格馬利翁驚呆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皮格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皮格馬利翁稱他的妻子為伽拉忒亞。

故事告訴了我們獲得感的三個點:

1、你要努力,有匠心精神。隨隨便便的成功,那是南柯一夢;粗製濫造的作品,那是豆腐渣工程;一夜暴富的那是小說家和編劇的虛擬世界;一百米跑進十秒大關的全世界沒有幾人,不要當成對兒子的苛求;

2、學會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學會真誠的讚美你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學會“十年磨一劍”的精髓;

3、找到人生的座標,緊跟你生命中的貴人,堅持最初的夢想。“水阻石攔大江畢竟東流去,雪辱霜欺菊花依舊向陽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每一位奮鬥者都是美的,無論是淚水、汗水還是歲月的皺紋,都鑄就了獲得感的大美。

審美需要儀式感,從《幽夢影》裡的美人說起

晚霞下的幸福愛心

幸福感,審美的終極交響。

幸福真的很簡單,可能是一幅畫,張潮就有了《論美人》的超級想象;

幸福可能是一頓最簡單不過的早餐,在陽光的柔情裡,溫暖了整個家;

幸福可能是頭條裡最普通不過的一個贊,見屏如面,卻將每一個遇見的陌生友友暖暖的陪伴;

幸福也可能是疫情裡每一個不為人知的默默奉獻的TA,雖然隔著千山萬水,卻為了共同的心願,貢獻著自己的全部力量。

審美的儀式感,就這樣簡單,有立體感、有溫暖感、有親切感、有距離感、有獲得感、有幸福感,如美人入畫,如春風過江,如柳絮輕揚,如漁舟唱晚,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分鐘,每一個場景裡,等著你去發現,去傳遞,去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