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區疫情防控?天河用了這“八招”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區疫情防控?天河用了這“八招”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區疫情防控?據悉,天河區共有“村改居”社區73個,除7.2萬名“農轉居”居民外,還有近100萬名來穗人員居住其中。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各“村改居”社區所在的25個村改制公司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帶領2195名黨員積極投身參與,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在區、街統籌指揮下,織密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兩張網,使出“八招”築起嚴密防線。

第一招:“統”防:統籌指導各村改制公司落實防控措施

1月23日,天河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設有社區和村改制公司組,把“村改居”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統籌指導各村改制公司落實防控措施。1月28日,區委組織部會同區民政局、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我區村改制公司、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村改制公司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帶領全體黨員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們村公司從大年初一就開始取消休假了。”林和村公司已年過六旬的黨支部書記何光勝說,“村民回遷的林和小區,外地人近8000人,防控任務非常重,我們組織黨員帶頭開展防控工作,沒有半點怠慢。”農曆新年鐘聲敲響不久,全區各村公司黨組織就動員全體黨員取消休假,全員投入這場“戰疫”中。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第二招:“聯”防:自發組建98支黨員突擊隊

各村改制公司黨組織緊緊依靠區委和街道黨工委,充分利用區域化黨建資源,主動聯合區屬各職能部門和“村改居”社區“兩委”幹部、物業公司等力量,調動本村黨員群眾和民兵隊伍,形成戰鬥合力,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各“村改居”社區和村改制公司黨組織自發組建了98支黨員突擊隊,25個村公司所成立的黨員突擊隊,都是由黨組織書記擔任隊長,直接帶領突擊隊黨員衝鋒在前。他們還與12支區直機關黨員突擊隊結成作戰聯盟。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獵德、冼村等村公司黨組織聯合復建房小區物業公司力量,全方位開展小區公共場所消毒,確保不留死角。岑村公司黨總支部主動聯接駐區單位黨建力量資源,發動轄內部隊、專業消毒企業和蔬果配送企業等力量參與疫情防控。在村公司黨組織的動員下,“村改居”社區的鄉賢、群眾、企業大力支持,紛紛捐資捐物,及時為村公司開展防控工作補充了醫用口罩、體溫檢測儀、消毒酒精、84消毒液等一批緊缺防控物資,有力緩解物資短缺的狀況。

第三招:“控”防:在出入口設置防控卡點

各村改制公司黨組織落實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的要求,結合網格化管理,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具體崗位、具體人員,壓實守土責任,做到嚴防嚴控。從大年初三開始,各“村改居”社區陸續實施封閉管理,在出入口設置防控卡點,加強對人車出入排查,引導返穗人員掃碼登錄“穗康”小程序上報個人健康狀況,並進行體溫監測和資料登記,發現異常的按照指引做好醫學觀察等相關處置工作。

棠下村平時居住人口超過25萬人,號稱廣州外來人口最多的城中村。防控壓力可想而知。為此,棠下村對原本四通八達的出入口實施圍蔽,只留下12個防控卡點,實行嚴格的防疫檢查,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查”。通往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館和棠下黨建學堂的巷口防控卡點崗上,插著一面黨旗,正在此處值班的村公司黨委書記、突擊隊隊長鍾浩華說:“這個崗,我們一定要守住!”。和他一起守護這12個防控卡點崗的還有另外83名黨員,他們對進出的人員和車輛實行嚴測、嚴查、嚴盤,把好“村改居”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像鍾浩華一樣,天河區北部的漁沙坦村公司的黨支部書記、黨員突擊隊隊長藍偉強,也是每天帶領著35名突擊隊員守護在全村各個路口。在全區各“村改居”社區的防控卡點,都有佩戴黨徽的突擊隊員在旁值守。“看到黨旗和佩戴黨徽的值班員,我心裡感到踏實些”,路過村口的村民李志偉說。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第四招:“查”防:組成“四人組”上樓上門逐戶核查

“村改居”社區人員密集,如何核查瞭解掌握每一戶居民的情況,是防控的最基礎工作。為此,各村公司黨組織把核查作為疫情防控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來抓。各村公司216名領導班子成員全員下沉到樓到戶,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民警、社區“兩委”幹部結成“四人組”,上樓上門逐戶核查,建立健全常住居民、臨時來穗人員、與湖北相關的重點人員這“三本臺賬”,不漏一戶一人,把防控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對於在核查中發現有重點地區旅遊史、密切接觸史或有疑似症狀的人員,“四人組”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引導進行隔離、醫學觀察或送院診斷,並及時跟蹤做好後續工作。

圍繞做好100餘名居家隔離者的服務保障問題,岑村公司黨總支部會同社區“兩委”,摸索了自己的一套做法。岑村公司除專人定向定期電話瞭解居家隔離者情況外,還專門為他們組建了微信群,既可以讓彼此間通過群聊加油鼓勁,還在群裡收集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可以直接在群裡下單買菜配送上門,安排專人為他們提供倒垃圾、送快遞等居家關懷服務,做到了隔離不隔愛。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第五招:“巡”防:連同物業管理方加強日常巡查

臘月二十九以來,沙東村公司黨委連續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專題研究對所屬4個農貿市場加強監督管理。“食品安全是我最擔心的事情,這段時間,我們加大了管控力度。”該村公司黨委負責人說。春節期間,該公司黨委發動各方力量,落實進出人員體溫檢測、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對農貿市場進行全面消毒。同時,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巡查力度,全力保證農貿市場產品供應和食品安全,保持價格穩定,嚴防銷售野生動物、活禽等行為,保障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安全。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對由村集體物業升級改造的眾創空間、產業園區等場所,棠東、棠下、前進、漁沙坦、沙東、車陂等村公司認真履行業主責任,連同物業管理方加強日常巡查,特別是對“智匯PARK”、“五號空間”、“聯合社區”等“明星”園區全方位開展疫情風險隱患排查,定期開展全面消毒,強化封閉管理。

第六招:“宣”防:“小喇叭”廣播站重新披掛上陣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走進天河區各“村改居”社區,疫情通告、宣傳橫幅、防控知識海報、電子屏宣傳標語隨處可見,通俗易懂的防控標語遍佈各街各巷、各村各社。除了這些常見的宣傳方式之外,各村公司黨組織紛紛發出了《致村民的一封信》和倡議書,引導村民正確對待疫情,科學做好防護。 “小喇叭”廣播站和流動宣傳車等有點“過時”的宣傳方式也重新披掛上陣,通過滾動播報,引導大家自覺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潔、多運動和不外出、不串門、不扎堆、不聚餐。短短數天之內,大家已經對這“四個要”“四個不”耳熟能詳,增強了防控的自覺性。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在林和、楊箕等村的復建房小區內,疫情防控宣傳也做到了人人皆知。林和村公司黨支部為外籍租戶量身定製,張貼了中英文雙語版的《致居民一封信》和廢棄口罩投放指引等公告。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打開車陂村公司黨委開設的“車陂同舟”微信公眾號,“不約不約,乖乖家裡蹲”“戴口罩,你好我也好”“隔離是為了更好地相聚”等用生動語言製作的電子宣傳畫映入眼簾,令人印象深刻。在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上,各村公司通過建立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紛紛建起自己的宣傳陣地,並積極向學習強國、廣州日報、微社區e家通等媒體報送自身的好經驗好做法,以看得懂、看了受用的方式,為“宅”在家裡的村民推送防控資訊,傳遞到每個用戶。

第七招:“技”防:“天眼”、無人機,黑科技助力社區宣傳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村改居”社區黨組織充分利用“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指揮平臺,依託遍佈街道、社區的“天眼”,第一時間發現、收搜行人不戴口罩、商鋪提前復工、人群聚集等情況和事件,並第一時間指揮調度處理、處置,佈下了一張張疫情防控的技防網。“在街口的西南方向,有一名60歲左右的男性沒有戴口罩,請你現在到現場處置一下!”車陂街一“村改居”社區的網格員在巡邏期間,她接到了街道“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中心打來的電話。放下電話,她隨即到場,成功勸說該名未戴口罩男子返回了不遠的住所。據統計,春節期間,天河區通過發揮“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制度優勢和技術優勢,統籌基層治理力量參與聯防聯控,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同時,也確保了社會治安的穩定,案件類警情同比下降31.7%。

2月6日以來,石牌村、獵德村等周邊區域,經常能看到帶有喊話器的無人機低空掠過,用“土味”喊話勸導村民群眾科學有序做好防護,對不戴口罩、串門者進行勸阻。看得出,天河區應急管理局和“村改居”社區宣傳防控的方式越來越“潮”。

如何做好“村改居”社区疫情防控?天河用了这“八招”

街道黨工委還注意聯合村改制公司,運用大數據分析研判疫情態勢、部署疫情防控以及監測流動人員的疫情。僅2月5日一天,前進村會同街道黨工委,發動30名黨員突擊隊員,對大數據篩選出來的14天內去過湖北、武漢等地以及有密切接觸情況的1237名重點人員,採取個別上門核對、短信告知、“電話洗樓”等方式,完成了初核工作。

為遏制疫情傳播,天河區農業農村局和村改制公司優化農村資產交易傳統的現場競價方式,推行網上電子競價交易方式,在確保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活動依法依規開展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風險。

第八招:“勸”防:逐一電話租戶掌握日常動態

“小陳,今天年初九了,你還在老家嗎?準備什麼時候回廣州?如果沒有特別急的事,建議你在老家再住一段時間,等疫情好轉再回來也不遲!”這樣的電話,石牌村房東村民老池每天都要打上好幾個。石牌村公司黨委組織27個經濟社分頭髮動房東村民,逐一打電話向租戶特別是3577名湖北籍的租戶,瞭解掌握他們日常動態,勸解其暫緩返穗。

不僅是勸租住者暫緩返穗,在勸說租賃集體物業商家延遲復工上,各村公司黨委也是做足了功夫。省政府關於企業復工的通知發出後,各村改制公司第一時間會同街道勞監隊伍,逐一張貼至寫字樓、園區等村集體物業的公示公告欄,把省的要求傳達到每一家商戶。與此同時,各村改制公司聯同園區運營機構,向商戶發出倡議,引導商戶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合理確定復工時間,降低防控風險,共同抵禦疫情。

為了免除暫緩返穗租戶的後顧之憂,前進、車陂等街道黨工委和村公司黨組織紛紛向房東村民發出倡議書,引導鼓勵大家為暫緩返穗租戶適度減免租金,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共度時艱,做好“天河好房東”。

往年春節和元宵期間,天河區各“城中村”內民俗活動形式多樣、喜慶熱鬧。疫情發生後,為嚴防聚集性疫情爆發,各村公司黨組織自發取消了各種以村社名義舉辦的節日慶典文化和宗氏聯誼聚餐活動,石東村、漁沙坦村等全部暫停了春節醒獅、老人宴、慶元宵等傳統節慶安排,龍洞村叫停了17場體育比賽,珠村勸阻了兩宗約1600人參加的婚宴。各村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做好村民思想動員工作,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秦松 通訊員 田竹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寬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