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偉:我到朝鮮來,不在功臣簿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

隨著戰事的逐漸擴大,更多的志願軍源源不斷地開進朝鮮三千里江山。

以最快速度響徹全軍的,是第3兵團第15軍軍長秦基偉發出的豪言。

在15軍部隊抵達華北之後,經過各級會議,將上級的各項指示做了系統傳達,具體來講,在北京開了會,到天津開了會,最終,15軍、12軍和60軍在天津組成了第3兵團。

秦基偉:我到朝鮮來,不在功臣簿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

誓師大會,資料圖

第3兵團集結以後開赴朝鮮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一方面是政治教育。

部隊系統地講美帝國主義的豺狼本性,講聯合國軍對朝鮮人民的侵略屠殺,講美空軍侵犯東北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以此來激發部隊對美帝國主義的深仇大恨。當時正是全國解放以後,人民最歡欣鼓舞的時候,此時美國卻打了過來,所以,全國人民仇視美帝國主義是很自然的。

秦基偉:我到朝鮮來,不在功臣簿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

誓師大會,資料圖

  • 另一方面就是練兵。
  • 簡單來說,就是從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從戰略上來講他是一隻"紙老虎",但實際上卻要當"真老虎"一樣對待。幹部研究老志願軍打仗的經驗,學習吸收經驗教訓。同時,發揚軍事民主,幹部與戰士集中研究敵人,研究敵人怎麼打,志願軍應該怎麼打。

    在加緊完成戰前部署之際,軍裡召開了營以上幹部的動員大會,努力做好了細緻深入的思想工作。45師也在部隊駐地召開了誓師大會,秦基偉軍長親臨大會並講話,帶頭誓言在朝鮮戰場上"不上英雄榜,便塗烈士碑"。

    他在全軍營以上幹部參加的戰前動員會上擲地有聲地表態:"我—秦基偉,到朝鮮來,不在功臣簿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

    秦基偉:我到朝鮮來,不在功臣簿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

    秦基偉講話,資料圖

    秦軍長還檢閱了部隊,官兵極受鼓舞。這樣,15軍於河北邢臺地區正式被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下轄第29師、第44師、第45師,歸志願軍第3兵團指揮。

    1951年3月24日至31日,15軍所屬部隊依次跨過鴨綠江,奔赴前線。45師是在3月29日到30日,按133團、師直、135團、134團順序,先後跨過鴨綠江出征朝鮮,全師官兵向漣川地區開進,隨即參加了第五次戰役。

    秦基偉:我到朝鮮來,不在功臣簿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

    志願軍簽名,資料圖

    1952年10月14日,一場罕見的大戰就爆發在上甘嶺前面兩座不起眼的小山頭上(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43個日日夜夜,硝煙瀰漫,山頭陣地變成了殘酷的演兵場。

    一場註定載入史冊的戰役打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