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浴血上甘嶺血色③艱難5日

1952年10月14日,是秦基偉一生中為數不多的焦慮如焚的日子。針對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2個高地,敵人的進攻十分猛烈,規模之大、火力之猛、手法之狠,都是空前的。而且敵人避實就虛,招數用了不少。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戰爭雙方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據《第十五軍軍史》記載:14日整天,我傷亡500餘人,殲敵1900餘人。堅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135團9連及8連1個排和1連,當日打壞衝鋒槍61支、蘇式步槍75支,輕重機槍13挺,其餘槍支若干。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美軍31團團長摩西在日記中寫道:這一天的戰鬥太艱難了。

經過14日1天的激戰,15軍從敵人投入的兵力及後續力量上看,戰鬥規模有增無減,敵人的企圖逐步明確。秦基偉與副軍長周發田、參謀長張蘊鈺、政治部主任車敏瞧商議後決定:調整45師部署,停止對注字洞南山的反擊,集中兵力、火力於上甘嶺方向,45師和135團指揮所分別前移至德山峴和上裡所北山,135團團長張信元指揮597.9高地戰鬥,133團團長孫家貴負責指揮537.7高地戰鬥,134團團長劉佔華在師指揮所待命,師炮兵群指揮所由副師長唐萬成和軍炮兵室副主任靳鍾統一指揮。除此之外,還為一線連隊每個連增配手榴彈8000枚。

部署完這些事,秦基偉單獨與軍政治部主任車敏瞧商討幹部配備問題。當時15軍基層幹部配備了三套班子,一套在陣地上,一套在師團保存,一套在軍裡培訓,這充分證明了15軍做好了打大仗硬仗的思想準備。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秦基偉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特別是基層幹部傷亡大。打起仗來,幹部要帶戰士。從這個意義上講,打仗也是打幹部。有一個巧合,上甘嶺戰役打響的第一天,15軍軍師團3級是沒有政治主官的,軍政委在國內,師、團政委在兵團集中學習。14日晚,秦基偉讓軍政治部主任請示兵團,讓各單位政治主官先回來打仗,等打完仗再回兵團補課。

15日凌晨5點,敵人的進攻開始了。最先來的是敵人的轟炸機,30多架B29轟炸機排成5排,像篦子梳頭一樣把597.9高地和537.7高地篦了一遍,緊接著,300多門火炮對著這兩個高地又是一頓狂轟濫炸,這一炸就是1個多小時。敵人認為此時陣地上的志願軍應該都已經被炸沒了,立即由美7師17團、31團、32團及韓2師32團、17團、37團各出1個營,在F51強擊機的支援下,對597.9高地和537.7高地發起瘋狂攻擊。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美方一直造謠,說志願軍打仗採取“人海戰術”,其實美軍才是真正使用人海戰術。他們密密麻麻,像是氾濫成災的蝗蟲一樣,弓著腰朝志願軍陣地爬了上來。11時43分,美軍又重新佔領597.9高地7號陣地和2號陣地,大約12時,597.9高地主峰被敵人攻佔,與此同時,韓17團2營再度攻佔537.7北山主峰。

得知消息的美31團團長摩西很興奮,他穿上防彈衣,決定和他的士兵一起戰鬥。上甘嶺戰役讓人明白什麼叫“不要高興太早”。好不容易爬上陡坡的摩西,親眼看見了攻佔2號陣地的美32團A連被志願軍趕下陣地的窘迫。這個連在2號陣地上只待了半個多小時,摩西說,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狂熱的敵人,他們冒著我們猛烈的炮火,發起頑強的反擊,沒有絲毫怕死的樣子。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當天下午,為了防止45師反擊,美海軍出動小型航空母艦“西西里”號和“登陸海峽”號,共派出艦載轟炸機4批15架次,對上甘嶺地區投擲凝固汽油彈37枚,540高地上的青岩石都被燒紅了。

可即便是海陸空三軍同時對上甘嶺地區發動攻擊也改變不了戰局。經過2天的戰鬥,美軍傷亡巨大,美7師師長史密斯命令摩西將戰場指揮權移交給美32團,31團2營和I連繼續協同作戰。

I連此時已經撤回雞雄山集結地,他們大部分人在看電影,還有一部分人正在忙著給家裡寄錢。美國大兵打仗享受不少津貼,截止10月15日夜,隨隊郵局為31團官兵匯寄美金18.28萬元。接到迴歸陣地的命令時,I連官兵個個操爹罵娘。當然作為軍人,這一切不過是過過嘴癮,發洩一下罷了,沒有人真正敢違抗命令。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拉鋸扯鋸,上甘嶺上唱大戲。針對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爭奪戰還在進行中。美7師師長史密斯把希望寄託在32團這根“矛”上。美32團“矛頭團”稱號來源於二戰,與日軍在沖繩島血戰後,獲得此稱號。這根“矛”是否能夠不負史密斯所望呢?平心而論,這根“矛”,確實讓45師吃了些苦頭。

上甘嶺戰役前7天,陣地基本上都是“晝失夜復”。戰至17日,597.9高地只剩下距主峰900米的6號陣地還在45師手裡,537.7高地北山,已經第3次落入韓2師之手。當韓軍第3次攻上537.7北山高地的時候驚奇地發現,這裡的土地竟然變成了紅色,紅彤彤的,就像是硃砂丹紅,韓軍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慢慢觀察發現,原來土地都是被鮮血染紅的。戰至18日,隨著6號陣地的陷落,45師上甘嶺陣地第一次全部丟失。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志願軍戰士轉入坑道防守。志願軍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讓美軍膽寒並不可理解,認為志願軍“吃了不怕死的藥物

6號陣地是被美軍17團L連攻克的,該連所在的17團號稱“水牛團”,他們在每份作戰報告的封面上,都印著一個水牛頂飛中國龍的圖案。

秦基偉接報後,立即給45師打電話,接電話的是45師作戰科科長宋新安,他把全師傷亡情況向軍長彙報,說著說著,竟然哭了。此時,45師師長崔建功搶過他手中的電話,說,1號,我是崔建功。秦基偉首先囑咐崔建功,告訴師機關的同志,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完了他對崔建功說,老崔啊,丟了上甘嶺你可不好回來見我嘍!

崔建功知道秦基偉話中的分量,他的搭檔政委聶濟峰從兵團回來時,兵團杜副政委專門找他談話囑咐:你們是志願軍的代表隊,一定要打出個樣子。要不惜一切代價狠狠地打,就是45師都拼光了,打垮了美軍2個師,也是光榮的。崔建功腦海裡都是2位首長的叮囑,他喃喃自語,打了十幾年仗,多少高山峻嶺都闖過來了,難道這回我就過不去上甘嶺這兩個小小的山包?

打了5天5夜了,45師的損失確實太大了,輪番投入戰鬥的十幾個連隊,剩下人數最多的不過30人,最少的竟然連1個班都湊不齊。作戰室內,崔建功心一橫說,打吧,老子手裡還有點本錢,夠敵人啃上一氣的。45師打到只剩1個營我就當營長,只剩1個連我就當連長。作戰科長宋新安說,我給你當班長,反正過了鴨綠江也沒打算再回頭。崔建功苦笑一聲,說,老子這輩子還沒當過連長呢。

科長哭著報告傷亡,秦基偉:15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

迫於戰況,崔建功不得已,把他的寶貝拿了出來——八連。這個英雄的連隊,即將在上甘嶺書寫血色的傳奇。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