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類,還有哪些生物能在兩小時內跑完42公里?

鐘意剪輯的三歲


很多動物都可以,只是他們沒有人類的智商,也沒機會練習,不知道怎麼科學合理的利用這兩小時!


至尊聊神一一宸臨


回答一下吧,看其它人的感覺智商受到了挑戰。

先回答:很多動物都能在2小時之內跑完,具體不說。

很多人說人能跑是因為散熱和肌肉結構,肌肉這個就不說了,但散熱的話,很多生物也都是用毛孔汗腺散熱,比如說馬。人皮膚上每平方釐米應該是120~130個汗腺,手掌腳心有300多個。而有的說法是人體每平方釐米有625個汗腺,一個成年人的皮膚總面積在1.5~2平方米,人體有200~500萬個汗腺,也就是說一個壯漢汗腺發達,有500萬個汗腺,每平方釐米汗腺數量也才200個,可能是胳肢窩有625個吧(當然也不可能)。然後是馬,每平方釐米是810個(當然,準確性不保證,但馬的汗腺數量是比人多的)。

還有一個說法我更是要笑死當場……

1980年,舉辦了第一屆英國威爾士人馬“馬拉松”大賽,賽程約35公里,由參賽人和參賽騎手共同完成。從1980年-2017年的比賽成績來看,人和馬的成績差不多。將近四十年平均下來,第一名的馬只比第一名的人快18分32秒,這其中還包括只有馬享有的15分鐘獸醫時間。

【看著好像是馬還休息了15分鐘,應該在18分鐘減去15分鐘……噗,這麼想的應該語文不及格】

實際上是什麼?馬因為看獸醫耽擱了15分鐘,所以才比人只快了18分32秒,不然就是33分32秒。

而馬看獸醫其實是為了休息,不然跑不完38公里。這個更搞笑,一匹好馬奔跑速度是40~50公里每小時,就說40公里每小時【馬一般測量的都是奔跑速度而非爆發速度】,也就是不到一個小時跑完全程,所以說……馬中途跑了半個小時就累了,還要休息15分鐘才能繼續跑?

最主要的是馬上還有重100多斤的騎手,和10~20斤的馬具。歐洲的馬就算高大,也不過400公斤。也就相當於負重了體重的7分之一,換作一個70公斤的成年人,應該負重10公斤奔跑。

這裡就要說說軍隊的訓練了,參軍當過兵的人也都說說,負重10公斤你們最巔峰的狀態能跑多遠。(實話實說),38公里又需要多久?

然後再回到馬身上,獸醫為什麼檢查馬?是確定馬的健康,不是馬累了。為什麼確定馬的健康?因為馬很貴,為了一個馬拉松讓一隻名貴的馬成為寵物馬?

為什麼說馬拉松用的是名貴的馬,用腦袋想想都知道……一年一次的事情,隨便從犄角旮旯裡牽出來一匹比?

還有什麼兩天不到跑320公里(其實可能和假的,因為說的是非洲人,沒有數據),看著很嚇人,實際上一個人用2米每秒的速度,45個小時可以走324公里……好吧,常人走路,48小時不停的話,也能走320公里……

然後還有人說人能夠連續跑幾天,我實在不知道出自哪裡,幫我找找,我想看看


你是我的大白兔723


一提到速度快又耐力好的動物,我想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馬。先來看一種人和馬比試的馬拉松。每年6月,在英國都會舉辦一場人與馬的馬拉松大賽。賽程爬升有1,427米,總距離38.5公里,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趣味性的比賽。從1980年-2017年的比賽成績來看,人和馬的成績差不多。將近四十年平均下來,第一名的馬只比第一名的人快18分32秒,這其中還包括只有馬享有的15分鐘獸醫時間。從統計數據看,如果剔除賽程爬升因素,馬是有希望在2小時跑完42公里的。

那麼,還有其他動物麼?

1.鴕鳥

鴕鳥雖然是屬於鳥類中不會飛的一類,但它們奔跑時候的時速高達六十公里每小時,耐力不是一般的好。跟其他動物明顯不同的是,哪怕沒有人類或者其他動物的挑釁,鴕鳥也經常處於狂奔不息的狀態。

2.雪橇犬

不要以為雪橇犬都很二,它們能以每小時25千米的速度拉著雪橇,一次可以拉6個小時,這樣的速度,完全可以去參加馬拉松了!

3.駱駝

駱駝的速度略慢於馬,但駱駝的長距離耐力要比馬強得多,駱駝能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高速長時間奔跑。

4.瞪羚

瞪羚屬於非常敏捷的動物,最高速度90公里每小時,它們能夠連續奔跑很久不會累,耐力在眾多動物中是比較出眾的,在面對獵豹追捕時,通常不會直線奔跑,而是善於轉彎迂迴,因為它的速度沒有獵豹快,也沒有更加強大的爆發力,受到驚嚇時它的奔跑方式是跳躍,也不和其它動物一樣,完全貼地飛馳。

5.叉角羚

叉角羚主要生活在北美地區,它是陸地上奔跑速度僅次於獵豹的動物,平均速度80公里每小時,最快速度95公里每小時,一次跳躍可達3.5-6米,通常都是上百隻成群的活動遷徙,而且它的耐力相對於獵豹而言更好,最快速度能夠堅持更久的時間。

本文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歡迎點擊關注我的賬號。









多點智匯


人在兩小時內跑完42公里有兩個必要的條件,一個就是人的平均奔跑速度必須要在24公里每小時以上,另一個是人有足夠的耐力能夠完成2個小時不間斷的奔跑。表面上看,這個挑戰不算難,但是要知道,2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就相當於一秒就要跑6.7米,而42公里的長度則是馬拉松的奔跑長度。到目前為止,男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來自肯尼亞的穆塔伊,他完成42公里的路程用時2小時5分6秒,而女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來自英國的拉德克里夫,她完成42公里的用時為2小時23分55秒。

所以,嚴格來說,現在還沒有人在2小時內跑完42公里。

(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拉德克里夫)

跑的快的動物

既然說到奔跑,就不得不說一下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了。在所有的陸地生物中,貓科動物中的獵豹是跑的最快的動物,一頭成年的獵豹在全力奔跑下速度可達120每小時。按照這個速度,獵豹只需要跑0.35小時(21分鐘)就能夠跑完42公里。

但是,獵豹的這種速度屬於瞬間爆發,沒有持續力,在高速奔跑下,獵豹僅能維持15秒左右。即使是保持相對高速的90公里每小時,它也僅能堅持3-4分鐘。也就是說,獵豹必須在5分鐘秒追上獵物,否則它將一無所獲。而且獵豹在全力奔跑後,需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至少半個小時)。

因此,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獵豹是無法在2小時內跑完42公里的。

那麼,有沒有動物能夠在2小時內跑完42公里呢?

通過上面我們的敘述,我們得出,要在2小時內跑完42公里,需要同時滿足平均速度在24公里每小時以上且能夠連續奔跑兩個小時這兩個要素。那麼,根據這兩個條件,我們來看一下以下兩種動物能否完成這個挑戰。

01 瞪羚

瞪羚是非洲大草原上常見的食草動物之一,而且它還是獵豹主要捕獵的動物之一。能被獵豹選為“專屬獵物”,瞪羚具有極強的奔跑能力。從生物學家觀察給出的數據看,瞪羚在被獵豹追殺時,時速能夠超過80公里,重要的是,瞪羚的耐力非常的強,它可以保持80公里每小時的奔跑速度持續1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42公里,瞪羚只需要半個小時多一點就能夠跑完,而且還不是特別的累。這也難怪獵豹經常抓不住瞪羚,這貨耐力太強了。

許多小夥伴會說狼、斑鬣狗等食肉動物的奔跑速度不弱,而且耐力也不錯,應該會完成這項挑戰,但是,狼的最快奔跑速度為60公里每小時,但是這種奔跑速度只能持續3分鐘,也就是能跑3公里,而斑鬣狗同樣也是,它的奔跑速度也在60公里小時左右,但是它也只能跑3-5公里左右。

總結

在大自然中,由於食物鏈的關係,食草動物處於食肉動物之下,因此,食草動物有著許多自己保命的“能力”,比如長頸鹿的“無影腳”、水牛龐大的體型以及牛角等等,而對於中小型的食草動物來說,善於奔跑無疑是提高生存幾率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而瞪羚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它以超強的跳躍力以及奔跑速度和耐力成為了自然界中唯一一種可以在2小時內跑完42公里的陸地動物。其他的動物,要麼就是跑的快,但持續時間短,要麼就是跑的太慢。

除了羚羊外,你還知道哪些可以在2小時內跑完42公里的動物呢?(注意是跑,不是飛也不是遊)



獵奇動物社


2小時跑42公里怎樣都不會是輕鬆的事情...人類已經是比較擅長奔跑的生物,但是還未出現2小時獨立跑完馬拉松的人,其它動物也好不到哪裡去,2小時跑42公里都會比較吃力。

前幾天人類馬拉松突破2小時的新聞傳遍世界,但其實那只是一項試驗性質的活動,為了使運動員跑入2小時,總共40多個人輪流領跑,為其擋風,全程有團隊跟蹤運動員每一次的能量補充,並計算接下來需要的能量補充,由專業的測量團隊為其設計配速等問題,饒是如此也只是略微越過2小時界限,總時長1小時59分四十多秒。這項紀錄只是驗證了人類運動能力的可能性,但是不被國際馬拉松協會認可,而目前的世界紀錄是2小時01分39秒,跑完之後基本也到了人類的生理極限。人類少體毛、多汗腺的生理構造使人類的長跑能力出色,但絕大多數人類2小時左右跑完42公里是會跑死的,事實上也幾乎沒人可以做到,至少目前沒有人可以做到。

2小時跑完42公里,算下來只需要保持21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就可以做到,儘管有很多動物的長跑能力都不錯,不停歇地跑42公里的生物卻也不多。由於此前缺乏相關實驗,僅在英國有人VS馬的馬拉松比賽,賽道總長35公里左右,就比賽結果來看,跑的最快的馬要比跑的最快的人跑完全程的時間短18分鐘,馬雖然全身佈滿毛髮,但是卻也有較為發達的汗腺,能夠很好地散出運動時體內產生的熱量。但是多年來的賽事結果說明,在奔跑耐力上,人類和馬基本能持平或者人類稍微勝出,那麼2小時跑42公里,人做不到,馬也夠嗆。

狼也是一種耐力極強的動物,為了捕獵它們甚至有時能夠跑跑停停跑出幾百裡,能夠以6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跑20公里,然而至今沒有人做過相應實驗來證實狼能否在2小時跑完42公里,從生路構造上來看,狼其實是不適合長跑的,全身毛髮不利於散熱,汗腺有很少,多位於腳掌和鼻頭,長跑耐力性的狼多是活動於較寒冷地區的,應該也很難做到2小時42公里。

善跑的動物很多,擅長跑的動物也有不少,但是因為缺乏實際的跟蹤拍攝證據,很難知道有哪種動物能以21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不停歇跑完馬拉松,可能也沒有大型動物可以做到。奔跑的時間越長體內產生的熱量和代謝廢物就越多,如果不停歇地跑,是會造成身體崩潰的,大概也就人類這樣擁有健全保障系統的動物敢這樣玩兒,還創造了馬拉松賽事。


來看世界呀


這個問題非常誤導,99.9%的人類跑不了兩個小時,也跑不完42公里。能完成馬拉松的,只有極少數長跑愛好者,一些報道說全球有數百萬馬拉松愛好者,那也就是大約千分之一的比例。大部分業餘選手完成馬拉松需要4-5小時,破4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能在兩小時左右完成馬拉松的,只有精英運動員,可能也就幾百人。能在兩小時以內完成的,目前只有一例,而且是“非正常”的挑戰。

當然,人類確實是動物界非常擅長長跑的,這點毋庸置疑。但絕不是“最”。

一般來說,陸地哺乳動物的耐力(長跑)跟心臟/體重比有很大的相關性。在獵食性猛獸裡,鬣狗的心臟達到體重1%,是耐力極佳的,犬科動物比如狼,非洲野犬也同樣以超強的耐力著稱。

草食動物裡,馬,特別是東方熱血馬一向以耐力著稱。比如耐力賽馬的王者阿拉伯馬,一般可以在10個小時左右完成160公里,注意過程裡馬是馱人的,而且路況複雜,不是理想的跑道。

陸地跑的最快的動物應該是pronehorn(北美叉角羚),俗稱antelope,但其實並不是羚羊,血緣上跟長頸鹿更接近一點。pronehorn短跑最快可達時速95公里,僅次於獵豹,但它們同時耐力超群,一般來說可以以70公里時速奔跑超過10分鐘,或以60公里時速奔跑超過半小時。注意這是普遍現象,並不是“專業運動員”或者“業餘愛好者”。

如果進行針對性訓練,pronehorn完成馬拉松不會超過45分鐘,而且是比較普遍的,至少可以對標5小時的人類愛好者(這已經是千里挑一了)。


帖木兒


其實,人類能兩小時跑完42公里是非常非常難的事情,迄今為止,只有1個人跑進了這個數據。但是,世界上確有很多動物可以兩小時跑完42公里,比如馬,優良的馬匹一小時能跑完60公里。不過如果說起長跑,可能大多數物種都跑不過人類。

直立行走

人類直立行走的原因,在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直到今天還沒有定義。但有科學家提出,人類直立行走更節省能量,同樣的距離,直立行走所消耗的能量,僅僅是四肢行走能量的4分之1

假如咱們把人類和四肢行走的動物比作車子的話,其他條件不變,同樣的距離內人類耗能最小,所以人類可以跑得更遠。

但,這並不代表著人類跑得快,很多以捕食為生的動物爆發力比人類強太多,比如狗子,狗子的奔跑速度每小時40公里左右,但狗子的長跑能力不行,大多數狗子跑10公里就已經氣喘吁吁了。

還有豹子,豹子在追捕獵物時,一瞬間的爆發速度可以達到110公里每小時,但豹子的持久性不好,大概只能延續15-20秒,超過20秒豹子就會選擇放棄。這也是為什麼,豹子在捕食獵物時會選擇悄悄接近獵物,等到足夠的距離時一擊而中。

如果短距離內人與豹子比賽,雖然人類的消耗能量更低,但仍然跑不過豹子。

散熱系統

除了直立行走之外,人類能夠長時間奔跑的原因是因為出色的散熱系統。

我們人類和動物相比,最顯著的特徵是無毛,但我們有汗腺。人體體內覆蓋著200-400多萬個汗腺,而其他動物,如獵豹、狗等則沒有汗腺,只能通過吐舌頭來降溫;牛和馬雖然也可以流汗,但效率比人類低很多,因此,人類的降溫方式更快,跑步也更耐久。

據科學家推測,人類是在114萬年前開始褪去皮毛的。這是一位學者在研究體蝨與陰蝨的分化時發現的,因為體蝨生活在有毛的動物身上,而陰蝨則生活在已經褪去皮毛的身上,所以只要計算出兩者出現的時間,就可以知道人類什麼時候褪去皮毛的,根據研究數據表明,人類在114萬年前開始褪去皮毛。

關於為什麼褪去皮毛,科學界目前還存在著爭議,不過存在著幾種假說

第一種假說:該假說認為中午太陽照射時間長,且溫暖,人類不適宜在這個時間打獵,只能在樹蔭下乘涼,浪費大量捕獵時間。

第二種假說:人類褪去皮毛後,可以散熱更快,有助於長時間追逐獵物。

總而言之,不管人類以何種目的褪去皮毛,但褪去皮毛後露出汗腺,確實有助於人類長時間奔跑,傳遞信息以及捕食獵物,這也是早期人類為了生存的一種策略

口腔輔助呼吸

我們的運動和耗氧量息息相關,不同的運動方式,每小時所消耗的氧氣量也不同。你可以回想一下,當你跑步的時候,你會氣喘吁吁,這是因為你要呼吸超乎尋常的氧氣量。

因此,當我們長跑時,我們會使用口腔進行輔助呼吸,雖然有些動物也會使用,但效率沒有人類的高

總結

由於直立行走可以讓我們消耗能量更小,再加上人類出色的散熱系統以及口腔可以輔助呼吸,因此人類雖然爆發力不如四肢行走動物,但長跑上卻名類前茅。

不過,通過這些我們也可以知道,影響任何一個結果的因素都不可能是一個,而是一整個系統。如果人類只會直立行走,沒有出色的散熱系統和口腔輔助呼吸,那麼即使消耗的能量再少,也會因為散熱過慢和氧氣量不夠而昏迷。


鍾銘聊科學


我來回答吧!

首先,鄙視👎一下,作為地球上以智力站著生物鏈頂端的人類,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真是丟人啊!

然後,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提問者只用了跑這個詞,所以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就都不好比啦。不過,從動物而言,基本上候鳥和大洋迅遊的魚類都秒殺這個事情啦。

最後說說陸上動物,事實上,大遷徙的動物基本上多數都能做到這些,以食草動物中的羚、鹿、馬等。比如藏羚羊最高時速80邁,半小時就跑完了,還是高原。

答案裡很多自信滿滿的說食肉動物有速度沒耐力的多半是在意淫哈,人類的耐力或者說基於想象力的毅力是超乎動物的,那是做事。奔跑的肌肉耐力和野生動物去比,就貽笑大方啦!

最後,把長跑耐力最強的動物給排個榜!

1,馬 (馬拉松,馬拉松,“拉著松樹”也比人跑的快[捂臉])

2,狼 (尤其是寒地,與馬有一拼)

3,豹 (看到有的SB答案說獵豹耐力不好,最多跑三分鐘要休息半小時。這是腦袋被門板夾了吧。動物運動出於生存需要,不會為了回答問題裝逼。獵豹時速115公里是博爾特的三倍,吃到肉了就躺下曬太陽了,你根本無法瞭解到其身體極限【除非你在非洲開著車獵殺它追著打看看,發揮你的想象力,你覺得能跑成什麼樣子呢?】)

4,羚羊 【看看盜獵藏羚羊的記錄片吧】

5,鴕鳥 (啥也不說了,最高時速60英里,耐力不是一般的好)

6,獅子 時速60英里,耐力也不是一般的強

7,歐洲棕兔 時速72公里

8,非洲野狗 時速71公里

9,叉角羚 (這個有結論哈,美洲叉角羚羊跑一個馬拉松45分鐘,不敢排第一哈,人怎麼比[捂臉])

10,蒙古野驢 (時速70公里)

好了就排到這裡,其實還有什麼袋鼠、斑馬的速度耐力都不差。

就連大象都說了,老子每天扛6噸肉溜達80公里,你們人類瞎咧咧個啥?極地燕鷗一年飛五萬公里,人家說你們累不累啊?

最後,分享給條友的是。動物擅長的事情,就讓動物去幹吧,別跟人家爭了,畢竟人家是生存。我們是體育娛樂。











真正的谷哥


世界上跑最快的動物是獵豹,這個是常識。那麼,第二是誰?

就是這個大兄弟。它是美國羚羊,又名叉角羚。注意,它和瞪羚,高角羚沒有關係,它甚至不是羚羊。它自成一科,即叉角羚科,只有一種,即叉角羚。

叉角羚的速度最高可以達到95㎞/時。這個速度足夠把北美洲的所有肉食者甩在後面了。這個速度是被北美獵豹逼的,更新世末,北美獵豹滅絕。

叉角羚耐力很好,能夠用72㎞/時的速度奔跑11千米。跑完這42KM根本不在話下。


克茲繆姆代言人高斯


1980年,舉辦了第一屆英國威爾士人馬“馬拉松”大賽,賽程約35公里,由參賽人和參賽騎手共同完成。

從1980年-2017年的比賽成績來看,人和馬的成績差不多。將近四十年平均下來,第一名的馬只比第一名的人快18分32秒,這其中還包括只有馬享有的15分鐘獸醫時間。

這麼看來,人類短跑能力雖然比不上獵豹這樣的跑神,但在長距離跑步上,似乎並不比馬差。

回到題目上來,經過訓練的馬中途還要有休息時間才跑得贏人類,如果全程不休息估計很難在兩小時內跑完42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