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武漢醫院運送物資的無人配送機器人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外賣、快遞成了生活的主要補給方式,無人車配送等曾經的“黑科技”,被促使迅速投入落地使用中。


2月6日,在經過前期的地圖勘測等部署後,以及獲得相關部門的許可後,京東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完成了從京東武漢仁和站點,到武漢第九醫院的醫療物資配送工作。

為武漢醫院運送物資的無人配送機器人

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送貨
京東此次投入使用的智能配送機器人,主要解決的是配送中“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武漢第九醫院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距離武漢第九醫院這個疫區核心只有600米。疫情爆發後,這個站點幾乎支撐起了第九醫院醫療物資的配送工作。
京東物流武漢青山分區經理周建斌管理8個站點,包括上述的仁和站,由於武漢封城,省內員工回武漢復工存在困難,目前的快遞員和站點管理人員出勤合計約53人,只佔平常人數的60%。
“相對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對目前的單量還是(感到)壓力很大。”周建斌說,“大家的工作狀態和對疫情的感知,(導致)身體和心理的壓力。”
周建斌坦言,最擔心的就是一線員工的安全問題。“畢竟我們處在疫區核心區,為了保障醫院和社區的物資供應,快遞小哥需要每天暴露在室外,而且要接觸很多人,所以他們的安全問題是我最揪心的,也是我們抓得最緊的。”
人手緊缺,醫療物資又需要高效運達的背景下,作為“沒有感情的機器”,智能配送機器人這正好派上用場。


京東物流X事業部自動駕駛研發部負責人孔旗介紹,京東的無人配送車在封閉園區已運營很長時間,2019年下半年起,開始在開放道路上試運營沒有安全員跟隨的模式,原定計劃在2020年開展無人配送智能設備的普及工作,先選擇一些城市和寫字樓等特定場景進行試水,但突發的疫情導致了運用的提前,以及更快地產品化。
在疫情發生後,京東物流緊急將北京的一些無人配送車輛調到了武漢,採集當地地圖信息,兩天完成車輛自動駕駛系統遠程升級,這些智能配送機器人就迅速加入到了緊張的物資運送工作中。

為武漢醫院運送物資的無人配送機器人

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和快遞員
“(武漢第九醫院)這類定點醫院上只接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基本上人不讓進、車也不讓進,所以快遞這一塊風險也很大,用無人車配送的話,至少這一無接觸的方式可以避免(快遞員)感染的風險。”周建斌說。
孔旗介紹,目前的京東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共有24個隔口,設計車速為30公里/小時,實際使用過程中以15公里/小時運營,搭載兩個激光雷達,分別位於車頂端和正前方,四個環境感知攝像頭,頂上四個360角度的環境攝象頭,以及兩個紅綠燈識別攝像頭。
具體使用的流程為:按收貨地址篩選訂單;快遞員登錄賬號;掃描條碼,把貨物投入;無人車送貨;提醒客戶提貨,全部提取完成或等待30分鐘後自動返程。在配送前和送貨後,工作人員再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

為武漢醫院運送物資的無人配送機器人

智能配送機器人在武漢第九醫院門口
周建斌稱,目前給武漢第九醫院的配送訂單的主要是救援物資,包括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每日單量大概在十到二十左右,機器人的配送比例超過50%,後面第九醫院的物資將逐漸全部切換為機器人配送。“這樣效率還是很高的,因為對於無人車,我們要做的只是給它充電。”
數量上,目前武漢已經有兩臺無人配送機器人。未來,周建斌希望能夠多規劃幾條路線,將無人車配送推廣到更多小區使用,方便客戶自提。
“這一次疫情爆發後,很多客戶不願意接觸我們快遞員,可能他們對交叉感染有一定的心理設防。”周建斌解釋道。
對於疫情結束後無人配送車的使用前景,孔旗表達了樂觀態度。孔旗稱,預計將在4月底再投入50輛車,年底前爭取有近百輛車投入使用。他也表示,在自動駕駛車輛的維修保養、快遞員對車輛的使用和管理上,也存在許多新的課題需要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