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璧山这对“父子兵”上阵一线同战“疫”

“已经测了腋下温度,在发烧,现在转到发热门诊来。”2月5日上午10点,八塘镇中心卫生院医生陈欣将一位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从发热预检分诊处引导至发热门诊,并向坐诊医生陈荣华叙述患者的基本情况。

看!璧山这对“父子兵”上阵一线同战“疫”

陈荣华和陈欣是一对父子,因为各自的岗位不同,又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父子俩虽在同一医院,却很少有机会互相关心。一天中,交接发热患者有3-4次,是这对父子难得的“打照面”的机会。

接过儿子陈欣送来的患者,陈荣华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是否持续发热、有无与重点地区人员接触史……不错过任何一个可疑环节。

看!璧山这对“父子兵”上阵一线同战“疫”

1月25日起,八塘镇中心卫生院全员取消休假,全力防控疫情,陈荣华和儿子陈欣就这样成为了一对抗疫“父子兵”,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以特殊的方式并肩作战。

陈荣华是八塘镇中心卫生院的临床骨干,也是群众口中“零差评”的好医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1年。

“当医生的初心就是为了救死扶伤,现在是医院差人手的时候,我义不容辞。”这个月底,陈荣华就要退休了,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接到返岗的通知后,他毅然决定到一线去,到最具考验的岗位去。

看!璧山这对“父子兵”上阵一线同战“疫”

除了接诊发热病人、护送疑似病人到区人民医院等带来的隐患,长时间地全副武装也是一种考验。“经常半天不敢喝水,害怕因为上厕所浪费一件防护服,口罩也是节约着用,有时候我会垫块纱布在里面。”对于这些,陈荣华说得轻描淡写,但透过他那满是雾气的护目镜,让人不免心酸。

看!璧山这对“父子兵”上阵一线同战“疫”

儿子陈欣今年34岁,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便在心底埋下了医学的种子,医学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八塘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工作。

“既然国家需要我们,作为医生就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这是返岗时,父亲陈荣华对陈欣说的一句话,平时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此次言语中多了几份严肃,他希望陈欣能牢记医生的职责,做好每一件分内的事情。

看!璧山这对“父子兵”上阵一线同战“疫”

在疫情防控中,陈欣始终牢记父亲的话。他被安排在医院发热预检分诊处,负责对每一位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测体温、登记信息、询问就诊需求等。

“请到这里测量体温”“你哪里不舒服”“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陈欣有时候一天要问200多遍,但他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做好排查。遇到有发热症状的患者,陈欣就引导其去发热门诊。有时,陈欣也会被分配至交通检疫点,他还需要随时接受医院的机动调配任务。

父子俩就这样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既是同行,也是同行者,他们坚信,只要每个人都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病魔终将被战胜,这个寒冷的冬天定会远去。

(黄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