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買什麼保險合適?

Lily65643519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我就是一個三口之家,我在外負責賺錢養家,老婆在家帶小孩。

我是這樣想的,因為我是家裡的頂樑柱,承擔的精神壓力和意外風險更大,如果出了個什麼意外,愛人小孩該怎麼辦。所以去年果斷地先給自己買了意外險和重疾險。今年準備給愛人和小孩把重疾險和意外險也買了,

保險分為傳統、分紅和萬能險,一個家庭如果經濟不寬裕,首先把頂樑柱的重疾和意外險給買了,然後再給配偶把重疾買了,小孩出意外和患病的風險最低,可以最後買。如果經濟寬裕,建議一次性都買了,前提要買重疾和意外,千萬別被業務員忽悠的買了分紅或者萬能險。

分紅和萬能險其實就是個理財,保障功能不強,一旦出事,賠的錢可能還沒交的錢多,哭都沒地方哭去。


混金融圈的老譚


家裡到底給誰買保險這個問題。

說過很多次,但是還是有不少朋友搞反了。

前兩天有一個朋友,剛生了老二,然後問我買什麼樣的保險產品好。

我當然要推薦幾種了,順帶時候我就問了一嘴,你和你媳婦買沒買,結果他說沒有,問他為什麼先給孩子買。

結果他說心疼孩子,怕他長病等。

其實有這種觀念的朋友不在少數

1

到底先給誰買?

咱們來推導推導,其實蠻簡單的,買一個保險產品,最終的兌付是什麼樣的?

就是我們出現一些意外、一些狀況、一些疾病的時候賠錢的事。

那麼咱們就要來看一看這個家裡誰出現了狀況,對錢影響是最大的。

現在家庭一般可能是這麼一個結構,1到2個小孩。

咱們說兩個小孩兩個中年人四個老人,八口對吧?

而且往往四個老人已經退休了,兩個小孩那他們掙錢,除非是小童星,不然是很難的。

主要掙錢靠的是兩個中年人兩個大人,那麼您說這個家庭裡頭,誰出現了狀況對錢的影響最大。

是孩子嗎?

肯定對其家庭影響是比較大的。

但是至少大人還可以就這兩個中年人,還可以繼續工作去掙錢。

老年人也是同理,老年人出現了狀況,是我們負擔會更重一些,但是也可以繼續掙錢,繼續供養這個家。

2

只有兩個中年人,尤其是那個男的,掙錢最多的那個人出現了狀況,對這個家庭的影響最大。

尤其是像一些疾病等,它不光要消耗很大的金錢,而且是家裡的收入來源就斷掉了。

所以這件事是很危險的。

為什麼咱們反覆強調,家裡如果要買商業保險的話,先給掙錢最多的經濟支柱買。

我們看到一些結構:

比如:家裡可能差不多一半多的錢或者一大半的錢,都要用來保險支出,都要用來給經濟支柱買,然後剩下的錢再分一分比例。

可能剩下錢裡的三分之二給另一個女同志買,剩下一小部分,可能是孩子或者老年人的,一定是這麼一個結構。

有主有次,而不是說一有孩子,特別心疼特別高興,踢裡哐當5000都給孩子都買上,自己一點都不管,

這種想法一定是錯誤的。

大家對更多社保、保險知識感興趣的,歡迎關注《小司淘保》的今日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小司淘保


我是平安的代理人,如果我設計的話

老公平安福(五十萬主險)+百萬任我行

老婆平安福(六十萬主險)

再給寶寶買個教育金或者婚嫁金

完美~


六道看股


這個在網上說有時候會無法理解透,最好找當地業務員,以三到五家保險公司對比完在做綜合決定,每個業務員對比都會給你不一樣的收穫。


百姓生活日記


你好,我是簡保君。死磕保險近10年,看過上千個產品,寫了20多萬字的保險科普。


經常有朋友發私信諮詢我:想買xx保險,能不能推薦一下?

別以為推薦保險很容易。除了產品,還有能不能買、買多少、買多久等一大堆個性化的問題。

如何購買保險,最終還是得回到我們自己的需求上。

首先是需要了解正確的保險配置思路,清楚各個險種的職能和作用,然後從需求出發搭建好家庭財務的防火牆。

壽險

壽險就是無論疾病或者意外等任何原因,只要被保障的人身故死亡,就一次性賠保額。

買50萬就賠付給家人50萬,買100萬就賠付給100萬,注意是給家裡剩下的人。

簡單的說,壽險保障的是“生命”,只有身故才會賠付。

壽險並不是所有的家庭成員都需要。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承擔著償還剩餘的車貸房貸,家人生活費用,孩子未來讀書費用這些責任。

所以,壽險只需要給經濟支柱配置,防範經濟支柱一旦身故對家庭責任的巨大打擊。

孩子、老年人和家庭里長期不工作的夫妻一方沒有經濟責任,一般不需要買壽險。

壽險,代表著對於家庭其他成員的愛和責任。

讓經濟支柱,無論站著還是倒下,都是家庭有力的ATM機。

一般來說,壽險分為終身和定期兩種,一般家庭買定期就行。

給經濟支柱配置20到30年的定期壽險,保障家庭責任最為重要的這些年就可以了,比如到孩子大學畢業、房貸還清以後。經濟責任結束後,就不太需要壽險了。

壽險的家庭保額計算公式:需要買的保額=身上揹負的責任 - 現有的流動資產;再按經濟支柱的收入比例進行劃分,誰賺錢多誰多買點。

總之一句話,壽險,給經濟支柱配置定期保障即可。

重疾險

重疾險簡單理解,就是一旦患了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保險公司就按照合同賠付保額的保障。

至於這筆錢你用來做什麼,無論是去看病還是環遊世界,保險公司不關心,反正錢會直接付給你。

重疾險的保額,除了要覆蓋治療費用,還要考慮未來的康復和療養費用,以及生病期間的收入補償。

重疾的保額計算公式:保額=大病平均治療費用 + 康復療養費用+1-3年收入補償 - 社保可報銷的平均額度

一般來說,一線城市的重疾保額最低買到40萬以上比較合適。

而無論誰得了大病都要看,所以家裡的大人和孩子都需要配置重大疾病保險。

老年人因為年紀較大,買重大疾病險的保費非常高,很容易出現交的保費最終比保額還高。

所以通常不建議配置,可以考慮通過醫療險和防癌險進行保障。

住院醫療險

一般含有門診保障的醫療險,費用通常較高,保障性價比一般,這裡我們主要說說住院醫療險。

簡單理解,住院醫療險就是針對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無論大病小病,可以按照合同約定,拿著發票去找保險公司報銷。

很多朋友應該都已經加入了醫保,但醫保的報銷額度和範圍等都有限制,屬於國家基礎的福利保障,保障範圍廣泛但是保障力度不夠。

住院醫療險是醫保和重疾險的有力補充,可以用來覆蓋那些:

1)重大疾病保險無法覆蓋的其他疾病住院費用

2)意外導致的住院費用

3)大額(幾十萬以上)的住院費用等等

住院醫療險建議選擇交1年保1年的,因為這類保險產品的更新換代很快,咱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每年的更換即可。

意外險

意外險一般來說包含意外導致的身故、殘疾和意外醫療費用的報銷這三個部分的責任。

意外險適合給全家人配置,包括孩子,老人。它的保費通常和年齡關係不大,但一般最大能夠買的年齡是65歲。

有一點要注意,意外險的賠付必須是意外導致的,如果是非意外比如疾病等導致的風險,是不賠付的。

另外,意外傷殘的賠付一般按殘疾比例賠,1到10級。

最嚴重的1級賠保額,最輕微的10級賠1/10的保額,其他類推;所以意外險的保額,可以適當買高一點,價格也不貴。

最後一張圖小結一下:

經濟支柱的壽險、和全家人的重疾險,是核心險種,優先考慮配置,而且建議買長期,鎖定長期保障。

而且,壽險和重疾的保費和年齡有關,越早買越便宜,之後每年的保費和第一年交費年齡保費一致。

越早買,就能花更少的保費保障更久的期限。

住院醫療險的保費根據年齡段不同保費不一樣,意外險保費通常和年齡無關,這兩類保障都建議一年一買,每年調整。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點個贊吧!

關注我的頭條號簡保君,私信回覆“電子書”免費送你一本《家庭保險配置指南》,讓你買對保險不花冤枉錢。


簡保君


有三點建議

▼▼▼

第一是保障優先

首先購買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然後購買一些長期險,比如定期的壽險、分紅險。

第二是全家的風險規劃

家庭支柱優先,先大人再小孩。

第三是先買保障型的險種,再買理財類保險。

<strong>

保險高級產品經理孔慶坤認為:

“當我們選擇重疾險和意外險時,在最理想的狀態下,保額應該是個人年收入的五倍,因為有統計顯示,一般重疾患者需要五年的康復時間,才能回到工作崗位。醫療險保額常規是100萬元至300萬元。”

02

目前,國內百萬醫療險市場需求日益增長。

所謂百萬醫療險,即消費者只需要投保幾百元,就可獲得一百萬元甚至數百萬元的醫療險保額,保單有效期為1年,到期後可續保。

由於具有保費低、保額高的特點,一經推出便得到消費者青睞。

孔慶坤認為,保險消費者該在選擇時應關注以下四點:

第一醫療責任要全面

比如在我國,尤其南方地區比較高發的鼻咽癌,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開顱手術。而現在有一項更先進的無創治療方法——質子重離子治療,愈後效果非常好。

但是全流程需要花費30多萬元,完全需要客戶自費。

其次,醫療險的報銷範圍要不限藥品。

對於特別嚴重的疾病應該有權利接受特需醫療,享受更好的救治。

第二醫療險要有更低的賠付成本

百萬醫療險保費僅幾百元,保額卻高達百萬元,保險公司不是福利社,為什麼推出這樣的產品?

因為設置了一萬元的免賠付門檻,部分產品也可以一家人共享一萬元免賠額。

第三醫療險要考慮到綜合的就醫服務

前述文章的作者要在20多天籌到60萬元,如果保險公司可以提供醫療墊付的話,無疑是雪中送炭。

第四醫療險要有更多的醫療資源

針對消費者如何給全家選購百萬醫療險,孔慶坤錶示:

首先,一定要趁健康的時候買保險,其次,對於老年人而言,60歲之前買百萬醫療可以續保到80歲,如果超過了這個年齡,或者有三高,可以買老人防癌險。


奇小姐談錢


家庭買保險要本著先給經濟支柱買,然後次要收入者,再後子女。

現今中國由於近40年的計劃生育,基本上是一對夫妻一個孩,三口之家在北方尤為突出。

男人一般是這個家主題,頂樑柱,女人輔佐男人共建家園,孩子衣食無憂快樂健康成長每一天。

這類家庭購買保險一般是保障型保險為主,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兒童險,有的保險公司很人性化,可以夫妻對保,節省保費,接下來就是理財、分紅、養老保險。

1、意外險一般都是出行意外險,天災人禍、法定節假日、電梯類、騎行、駕行,乘坐海陸空交通工具,身故或全殘保額100萬,一般身故或全殘10萬元。

2、重疾險,據統計一般人得了重大疾病,費用30萬-50萬左右就夠了,購買保額30萬~50萬,條件好的可以買100萬。

3、住院醫療險,這種保險保費低,保額大,一般一年幾百元到1000元左右,躉交,可以續費到100歲,住院醫療全報銷,由保險公司和醫院結算。意外100萬、一般疾病200萬、重大疾病300萬。

作為家庭主婦,女人結婚之後容易得乳腺癌、子宮癌等重大疾病,重疾險保額要多買點。

家庭購買保險應注意問題

出行意外險+重疾險+住院醫療險是家庭保險必不可少的保險產品,一般稱為健康險。

買保險為什麼?為什麼要買保險?說白了買保險就是買保障,保障優先理財,健康險要全家覆蓋。在經濟不寬裕的家庭首先就要買健康險,經濟寬裕了再考慮購買理財產品,養老產品。我們今天重點要強調一下健康險購買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孩子買重大疾病保險,買定期的有保費豁免好點,如果有分紅的最好買分紅的,因為保障的時間長,增額分紅的空間還是巨大的。所以,不要小瞧分紅,對抵禦通貨膨脹,從投資角度來講都是很有價值的。

2、作為父母的,要給自己買重大疾病保險、意外保險、住院醫療保險,如果人到中年,購買分紅型保險產品保費費用相對比較高,可以不考慮分紅的,用同樣的費用追求更高的保障。當然折中的辦法,考慮將來的長壽,可以選擇一半分紅一半不分紅這樣的組合。這樣,出險早,不分紅的性價比高;如果長壽的話,分紅的還可以彌補一些通貨膨脹,給我們提高一些收入。

3、全家平均購買重大疾病保險的基礎額度應該是人均30萬左右,最好達到50萬,甚至是100萬。如果有餘力,條件允許的話,家庭的經濟支柱,重疾險的保額要提高到100萬,甚至200萬,甚至更多些。視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定,當然了,多買點還是很有好處的,現在億元保單也是層出不窮,屢見不鮮了。

因為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需要覆蓋債務風險和家人未來的生活所需的相關費用。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一家三口重疾險的保障額度最好都達到100萬以上,住院醫療保險也要超過百萬,甚至更高的額度。

4、在健康保險全家基本覆蓋的前提下,作為經濟支柱的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應該提高自己的身價保障,考慮購買養老終身壽險、作為自己的養老金或用於子女傳承,要有高身價,高現金價值,高身價至少提高到100萬,200萬,甚至是500萬,甚至要超過1000萬,可以更好的傳承財富。

5、 再有了餘錢,夫妻雙方應該優先給自己考慮購買大型社區養老保險。現在有很多保險公司在組織架構,大型社區養老體制會越來越完善。

不要以為保費交到保險公司了就不是錢了,其實“保險也是錢”,保險公司怎麼用你這筆錢,那是保險公司的事情,你只管有所保障規避風險就可以了,明白了就沒必要太糾結。

每年拿出總收入的5%-10%購買保險產品是很有必要的。



智慧遠程控制


三口之家購買保險需要考慮的因素

1.確定保障類型

保險的四大基本險種是: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和壽險。

要先要清楚家庭需求才能買到適合的保險。

需求是什麼?

需求就是家庭需要轉移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在配置保險時,應根據自身家庭情況進行挑選。

那麼,小王一家三口應該如何進行配置呢?

小王和妻子四種基本都應該配置,而孩子現在還小,不需要承擔經濟責任,所以先配置前三種產品即可。

2.確定保險保額

一家三口買保險一定要買足保額,根據現在的收入和負債情況確定若發生風險會有多少損失能用保險來解決,就可以定下保額買多少了。對於像小王家這種年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消費型保險要比返還型保險更為適合。針對不同的險種,給出以下建議:

  • 重疾險:保額一定要充足,至少保到30萬

因為生病期間無法工作,將會導致一定的收入損失,需要用重疾險來承擔治療費用、治療之後的康復費用以及家庭生活支出,一般來說重疾保額需要定為收入的3-5倍,所以夫妻二人每人至少做到30萬保額;孩子的重疾險保額也要足,雖然孩子患重疾的幾率較低,但一旦罹患重疾,特別像白血病這樣的兒童高發疾病,治療費用可不低,而且孩子投保重疾保費便宜,所以建議普通家庭給孩子配置50萬元保額較合適。

  • 醫療險:首選百萬醫療險,保額100萬足夠用

因為小額醫療有醫保可以報銷,所以一家三口建議購買百萬醫療險,保費低,保障高,幾百塊就可以可以買到上百萬的保額,可以在我們得了大病後報銷部分住院醫療的費用。雖然有1萬的免賠額,一般家庭1萬以下的醫療費用還是可支付起的,但一旦生大病,百萬醫療的作用就大了。百萬醫療險因為是報銷型保險,並不是保多少賠多少,所以每人買100萬保額就足夠了。

  • 意外險:全家應該人人一份

意外險價格低廉,現在意外事故發生概率很高,建議意外險全家人人一份。夫妻二人保額可做到50萬,小孩因為沒有危險意識,容易磕磕碰碰,所以小孩最好選擇帶有意外醫療的意外險。因為咱們國家對孩子身故賠付的最高保額是有年齡限制的,對0-10歲的少兒身故保額賠付不超過20萬,所以孩子意外險的保額不用太高,20萬就可以了。

  • 壽險:家庭經濟支柱優先配置

壽險可為為後續還貸、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等提供經濟上的保障,對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推薦成人購買定期壽險。若夫妻是雙職工家庭,則小兩口都需要配置定期壽險;若像小王家是單職工家庭,則首先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保額根據家庭收入及負債情況來定,最好配置到50萬,若預算有餘,可考慮為另一方配置保額稍低的定壽,保額可到30萬。

*注:保險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後期隨著收入不斷的增長,家庭保險還可補充保額來增強保障。

3.確定保障期限

醫療險、意外險都是一年期產品,交一年保一年,就不多說了。

壽險選定期,建議保障到60歲。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小王夫妻二人已經退休,孩子長大可以獨立生活,保障的意義就不大了。

其實主要考慮的是重疾險的保障期限:

重疾險一般是保險產品中最貴的,但無論如何保額不能降低,所以預算才是決定重疾險期限的核心因素。

按保費來說,重疾險終身多次賠付>終身單次賠付 >定期單次賠付,因為小王一家三口的預算不超過1萬,所以選擇定期單次賠付最為適合。建議夫妻二人配置保障到70歲的定期重疾險;孩子的重疾險可以選擇只保障30年,30年後,孩子長大成人有經濟能力了,可以自己選擇適合的重疾產品。

投保建議

綜上所述,小王一家三口的保險產品配置建議如下:

重疾險,夫妻二人可選康惠保重大疾病險,夫妻二人保額各30萬保費2730元,孩子可選擇復星聯合媽咪保貝少兒重疾險,保額50萬保費435元;

百萬醫療險,可擇安聯臻愛百萬醫療險(感恩版),一家三口保額各100萬保費1346元;

定期壽險,建議小王選擇華貴大麥定期壽險,保額50萬保費730元,小王妻子也配置定壽保障的話,可選瑞泰瑞和(升級版)定期壽險,保額30萬保費261元;

意外險,一家三口也就300多元的保費。

這樣算下來一家三口配置完全套的保險,不到6000元保費就能下來了。

最後,提醒大家一句:保險規劃最重要的原則是“保障充足、性價比高、重在當下”,只有保障了當下,才有可能改變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如今很多夫妻要工作、家庭雙兼顧,經濟負擔大,自然身體負擔也較大,所以,趁年輕身體好還是抓緊為將來做好保障吧~


開心保保險


如何買保險?

關於買保險,首先要弄清楚購買保險的原理,才能不走彎路。

保險,首先好以保障為主,保障分為三個方面,大病保障、小病住院保障、意外保障。當保障做足的情況下在考慮教育、養老以及理財類保險。

這三個保障內容責任不同,都非常重要,要做就做全保障,才保證萬無一失!

問自己,比較關注哪塊呢?


今天,著重講解下這幾類保障保險:

一、重疾險,最重要的保險之一

重疾險:保障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病情加重,花錢比較多的疾病種類。一旦患病,收入減少甚至中斷,還要有專人護理。

同時孩子還要扶養,父母還要贍養,如果有貸款還需要償還等等,開支巨大。

而重疾險俗稱收入損失險,可以彌補收入損失。

特點:即一旦確診就可申請理賠,保額多少賠付多少,至於怎樣用這筆錢,自己安排,可以用作治療,也可以用作還貸款,子女教育等等。

投保後:90天或180天后生效,不同公司產品不同。


二.醫療險,報銷類保險,醫保最佳補充

因疾病或意外住院,合理的醫療費,檢查費、床位費,救護費等等都可保障。

特點:出院後憑病例、發票、出院小結等資料進行報銷。

現在的醫療險都已經可以報銷進口藥等自費藥項目,可以做為醫保的有利補充,而且費用較低。投保後30天,醫療險生效。

醫療險需要關注的是:

1.免賠額,大部分網絡銷售的百萬醫療險是有1萬或2萬的免賠額的,當然,繳費比較低。也就是說免賠額部分自己承擔,這個要特別注意。當然也是有0免賠額的產品,繳費略高些。

2.續保,醫療險是交一年保一年的,生病報銷後能否續保,續保是否簡單就顯得很重要了。很多產品是不能保證的,需要重新審核。也有生病後能續保的產品。比如太平醫無憂。

三、意外險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意外傷殘、身故賠付,意外醫療費報銷,意外住院津貼等,這三部分組成。意外保障第二天生效。


建議:一家三口要做足這三類保障,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

預算投入:家庭年收入的10%以內最佳,因為這個比例不高,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相對保障額度還能做的比較高些。

保額設計:家庭頂樑柱做的最高>另一半>孩子

希望對你有幫助。

99%的人看了都轉發了,就差你咯。


獲取更多更專業理財、保險資訊


於延彬


小土最近有給幾位,已經在身邊很多年的朋友做家庭方案。

借花獻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另外的角度,瞭解當下的保險模樣。

晴晴是30歲的企業白領,家庭年收入20W,生活在東部二線城市。男寶寶半歲了,有自住房一套,10萬左右的車一臺,房貸每月5000元左右。丈夫是一位工程師。全家人身體基本健康、丈夫吸菸不飲酒,兒子早產體重不到2.5KG。

晴晴購買保險的初衷和小土一樣,作為新手媽媽,家庭人員構造的變化帶來的壓力,讓小小的家庭如何在保險的保障之下,能夠更在牢固和無憂呢,對我們來說更加的迫切和重要。

晴晴的訴求是如何用最經濟、實惠的預算,搞定全家5口的家庭保障?

按照傳統的雙十原則,應該拿出(2W+爸媽預算)購買全家的保障

可是瑩瑩希望控制在1.5W的預算,且能達到當前最優的性價比、充足優質的家庭風險保障

寶寶保險配置思路

1.意外險類

2.1醫療險(基礎醫療類、萬元護類、學平險類)

2.2中端醫療(百萬醫療)

3.重疾險類

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晴晴對於寶寶的計劃特別看重。晴晴私下做了很多的研究,比如經常會給小土發抖音上的保險小課堂,1000塊錢就可以給寶寶配齊保障,不要給寶寶買壽險都是坑等等內容。

小土為了幫助晴晴理解:不同價格不同保障的區別,做了低中高三檔方案來解決不同問題。

0歲寶寶低配方案:

超級火爆的抖音式保險購買方式,1000多元配齊。

基本保障齊全,純消費型保障到30歲。

覆蓋整個家長責任期,至於30歲以後,讓娃娃們自己看著辦吧。

購買理由:

童樂保保障孩子到30年,保障充足包括輕症,價格幾百塊。

百萬醫療醫療提供1-300萬之間的大額住院風險

萬元護提供1萬元的住院風險(百萬醫療的搭檔)

平安意外險提供包括自費藥的意外醫療

缺點:

重疾1次結束,一旦發生重疾,終身基本很難再購買到保險。

就醫環境為二級公立以上普通門診

0歲寶寶中配方案

這個方案的核心可以看出,70歲比30年保障期更長,但保費增長不多,可以近似提供一個終身的打底基礎保障。孩子成年後再增補終身型的即可。

購買理由:

百年康惠保提或者康樂一生二選一,供保到70歲的基礎保障,支持30年繳費槓桿更高

其它醫療及意外險未變化

0歲寶寶高配方案

購買理由:

重疾多次賠付,終身受用。

高端醫療0免賠,支持公立醫院的國際部特需部住院治療,解決普通部帶給家庭的焦慮。

寶寶保障總結:

1 建議充分了解家庭的收入,預算和就醫習慣,對號入座解決問題。

2 以上三個方案的內容可以相互搭配。

3 基本保障齊全以後,在考慮分紅理財型保險產品。

大人保險配置思路

醫療險

意外險

重疾險

壽險

在做大人的方案時候,我們反覆聊了很久,因為晴晴看了過多的互聯網保險分享,在沒有深度挖掘自家的需求下,過多的接觸到了產品的選擇,方向成了為了買保險而買保險。

我們應該做的是:為了解決我們家庭的風險缺口而買保險。

小土再次提醒大家:初次購買保險前,一定不要過多的看產品,反覆想想,為了什麼而使用保險。

大人低配方案

方案特點:純消費型

4000-6000元搞定支柱的覆蓋風險期(保障70歲結束)的全套保障。

一次重疾結束合同。

30 歲的家庭支柱每年花費 5000元以下就能獲得非常好的保障,等後續收入增長時,再加保也不失為一種經濟實惠的選擇。

大人中配方案

方案特點:

70歲+終身重疾搭配,降低保費,提高保障期限,做到老有所依,增加安全感。

百萬醫療額度300萬,公立醫院就診,用作社保補充

大人中高配方案

方案特點:終身多次保障

終身重疾搭配,重疾/輕症多次賠付。

百萬身價,尊享服務。

成人保障總結:

1 保險最關鍵是保額,什麼數字都沒有這個更有意義。確定重疾險保額的方法很多,但要以基本充足為判斷。

2 雙十原則:年繳保費,佔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保額要達到家庭年收入的十倍。

生命價值法:根據家庭成員現在收入,以及還能工作多少年,就可以預估未來的生命價值。(或者是社會平均醫療水平+預期收入損失法)

3 如果生活在一線城市,或者期望獲得更好的重疾治療手段,一般的建議是:

收入在20萬左右的,至少要50萬的保額保障。

收入在30萬-50萬的,至少要80萬-100萬保額保障

我是小土,一個有溫度的保險分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