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疫線 】關於疫情,關於心情,我們想說給你聽(一)

【我們在疫線 】關於疫情,關於心情,我們想說給你聽(一)

從2月4日午夜,桐廬縣城實施出行管控,“保衛戰”號角正式吹響,到現在將近一週,桐廬縣檢察院的志願者們一直戰鬥在防疫工作的前線,他們積極響應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號召,投身到縣城防控志願服務之中。


從天灰濛亮,到午夜黑沉,檢察干警們都無怨無悔地守護在各小區中,一天又一天,進出人流管控、測量體溫、為小區居民進行政策解釋、做好睏難問題解決、安撫市民不安,哪裡都有桐廬檢察人一絲不苟的身影。不管是颳風下雨、寒風凜冽,還是元宵佳節團圓日,檢察干警們亦沒有絲毫怨言,默默駐紮在各自的點位上,進行著不容有失的志願服務工作。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他們是檢察官,也是萬千普通家庭中的父親、母親、孩子,也有放不下的家庭與親人,但疫情面前,他們沒有絲毫猶豫,不管什麼身份、不管什麼年紀,不論自身是否有困難,只要防控所需,哪裡就有檢察人。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桐廬縣檢察院檢察長馮曉音在疫線的心聲。


桐廬檢察人,用法律人的專業素養守護著這座城和城中人

——檢察長 馮曉音


【我們在疫線 】關於疫情,關於心情,我們想說給你聽(一)

疫情來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抗疫護城,桐廬檢察責無旁貸。從最初增援富春江鎮、高速卡口執勤,到2月4日零時漏夜集結參加“城南保衛戰”,防控措施層層升級。


24小時輪班值守、卡口查證登記、居家隔離點監管、小區巡查……,奮戰在戰疫一線的桐廬檢察人,用法律人的專業素養守護著這座城和城中人。


我們用理解法條的方法解讀管控規定。2月3日,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關於在縣城部分區域實施出行管控的公告》,對管控區域實行封閉式管理,實行“一戶一人,三天一次”限次出入,配發紅、綠、藍、白四種通行證。管控措施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戶?一人是僅限同一人還是可以在家庭成員間輪換?管控措施實施初期沒有發到綠色通行證的醫護人員怎麼辦?紅綠藍白卡的適用範圍、申領程序如何?我們的執勤工作群裡,討論堪稱熱烈,解讀管控措施猶如理解立法本意。從“按最嚴的標準管控人員流動”的指導原則出發,許多問題就有了答案。


我們用審查證據的方法查驗證件。按照指揮部的規定,通行證實名管理,和身份證配合使用。可是,有的人忘帶身份證,怎麼辦?讓群眾在凜冽的寒風中多站一會兒,就多一絲感冒的風險;前面的車進不去,小區唯一的通道就會堵塞。這些都難不倒機智的檢察官。沒帶身份證?手機一定帶了吧?支付寶實名認證了吧?可以用支付寶申領電子身份證!再把電子身份證、通行證信息和本人一比對,形成完整的證據鎖鏈,完美!登記放行!


我們用信訪接待的方法做群眾工作。管控之初,個別群眾不理解。為什麼我不能出門?為什麼一戶只能出去一人?我想去江邊散步!我要出去配藥!我獨居的老人沒人照顧!各種訴求不絕於耳。檢察志願者做解釋工作,猶如接待群眾來訪,平時釋法說理的功力有了用武之地。“不能出門、限定一人出門是為了管控人員流動,是為了減少人際接觸,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是為了保護每一個人”“照顧獨居老人,可以申領一次性白卡”“配藥可以由志願者代辦”。


志願者的耐心說理和勸導之下,群眾的情緒漸漸平復,管控措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執勤群裡屢屢曬出群眾送來慰問品的照片,就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勵。


我們用檢察職業情懷堅守崗位。防控疫情不可放鬆,但案件也要依法及時辦理。審查逮捕只有七天的辦案期限,不能因防疫而超期;犯罪嫌疑人的權益保障,不能因防疫而打折扣;12309檢察服務熱線,必須始終有人接聽;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刑事案件,必須第一時間介入引導偵查。特殊時期人力緊張,怎麼辦?於是,12309大廳值班幹警乾脆在辦公室支起行軍床;年輕的留守幹警,承包了近期所有報捕案件;凌晨剛下班的檢察志願者,第二天一早就出現在了遠程提審室;居家辦公的同志,紛紛要求增援一線。


疫情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堅守,照出了敬業,照出了勇毅果決,照出了眾志成城,也照出了你我他最真實的樣子。這幾天,大家都在問:疫情過後你最想幹什麼?我想,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定能攜手同行,看熙攘人世,賞好花圓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