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1

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去上籃球體驗課。

從剛走進籃球訓練場開始,便聽見一個女人不停地在奚落孩子:

你看你,站在哪呢?

能不能好好投?

你那個姿勢難看死了。

你再不好好學,晚上別想吃漢堡。

而那個被指責的孩子,一直在努力地配合教練。可是,當聽到最後一句,他崩潰地大哭,一邊哭一邊喊:“到底要怎麼做?”

旁邊的教練安慰母子倆說:“俊熙做的挺好的,只是力量還不夠。”


當一個孩子怎麼做都是錯的時候,那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的問題,一味用否認的眼光和心態去看待孩子,這不僅為難孩子,也難以取悅自己。


看著這一幕,不禁讓我想起,有一期的《少年說》節目裡,有一個小女孩站在高臺上,用幾乎要哭出來的聲音問媽媽:“為什麼你看不到我的努力,只看到別的孩子好呢?”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臺下的媽媽,一臉的嚴肅,猶如一名嚴厲的老師,她說:“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當你覺得自己很弱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推你一把。”

甚至,她表明自己不認可孩子,是因為“擔心你會飄”。

聽完媽媽的話,女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起來。

一個得不到媽媽肯定和認可的孩子,就像是迷失在黑夜裡迷失在大海上的小船,沒有方向。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2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一味的否定是一劑毒藥,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1.父母的否定教育,會養出一個自卑的孩子。

心理學家認為,自卑可以分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不當的家庭教育是導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見原因,父母不斷強調孩子的缺點,所犯的錯誤,不斷的否定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孩子認為自己始終不如別人,從而產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也許,父母的否定,只是為了激發孩子。可孩子分不清父母的笑話和實話,他們只會把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當真。

著名導演姜文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及:“這麼多年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他說了一件事,那便是與自己的母親相處不好。

無論自己取得了什麼樣的好的成績,成為了別人眼裡多優秀的人。可是,母親卻從來都是一副不認可的態度。

節目中,姜文無奈地說:“我考上中戲她也不高興,我買了房她也不願意住,我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高興。”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母親明確表示,不喜歡看他演的戲,喜歡看王志文演的戲。

渴望得到母親認可的姜文,內心是孤獨的,因為母親一直沒有認可她,肯定她。而是以各種方式,變相地去否定他,忽略他的成績。

母親的否定,導致姜文的自卑。他沮喪地說:“我是一個不自信的人。”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2.被父母否定教育養大的孩子,會失去幸福的能力。

一個人是否幸福,不在於他擁有了什麼,創造了什麼。而是在於他如何看待自己,是否認可自己。

對於一個總是被父母否定打壓的孩子來說,他會把這種感覺內化到自己的潛意識中,在他的心中永遠會有一個嚴苛不認可自己的內在父母。

長大後,這種人會活得很累,會懼怕和人打交道,因為他每天都有強烈的內耗,那個內在的父母一直在指責他,讓他總是處在內疚、忐忑、擔心別人不認可自己的緊張狀態中。

好好活著,已經花光了所有的力氣,何談幸福?

有一個朋友,今年三十多歲了,卻不願意談婚論嫁。她說,從小到大,我爸媽看我做什麼都不對,我一直都在努力讓他們滿意。我不想找個人,跟我一起去面對這一份“否定”,為了讓父母和領導認可我,我已經用盡全力,根本沒有精力再去在一場感情生活裡周旋。

在外人看來,這個朋友有體面的工作,有愛她的父母。可是,她卻總說自己是一個被幸福拋棄的人。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3.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就跟被下了詛咒一樣,一輩子都不會幸福。


父母的否定教育,將會養出一個低我價值感的人。

一是自我意識,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二是源於他人,都被稱為外來意識。

對於認知不全面,生活閱歷少,內心不夠強大的孩子而言,他們對自我的認知,也常常依賴外人的評價。

如果孩子經常接受到父母否認的評價,便會認為自己就是這麼糟糕的一個人,不值得別人的喜愛。

心理學家威利·詹姆斯說過一句話:“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

父母的重視和認可,對於孩子來說,得之,人生之大幸事。失之,則是人生莫大的遺憾。

主持人馬丁曾有一篇演講稿,記錄了父親從小對他的苛刻和挑剔,總是在否認他做的一切。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馬丁以優異的成績考了全班第二名,父親卻問,那第一名是誰,你們差多少分。

過了一段時間,當馬丁把第一名的成績單放在父親面前時候,他的父親卻盯著一到錯題,生氣地說“人生最大的愚蠢之處,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可是,對於馬丁來說,人生最大的可悲不是犯同一個錯,而是有一個不認可他的父親。

父母的不認可,對於孩子來說,是致命的傷害。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3

父母之所以執著於用否定的方法教育孩子,並非是與自己的孩子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只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


明心可鑑,初心是好的,可是,方法卻是不妥的。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中寫道:“只有孩子感受好,他們才會願意與父母合作,而這前提是,父母要先接納孩子的感受。”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1.首先,多傾聽。

德國教育學家卡爾·威特說:“我認為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在表示尊重,表達關心,也促使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對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見,他的認識又沒有受到輕視和奚落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毫不遲疑、無所顧忌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先是在家裡,然後是學校,將來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視和處理問題。”

表姐家的孩子特別懂事,體貼人,親戚們免不得跟她取經。她說,想讓孩子聽話,你不要說,聽他說。

有一次,聚會上,飯店的一個特別高大上的花盆倒在表姐家孩子的面前,碎了。當眾人都以為是表姐家孩子弄倒了花盆的時候,表姐卻說:“夏天,你能說一下怎麼回事嗎?”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有一個肯相信自己,能夠蹲下來聽自己說話的母親,表姐的孩子很快說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花盆並不是表姐家孩子弄倒的,而是其他幾個孩子,相互打鬧,推搡,才把花盆推倒的。

遇事先傾聽孩子,而不是根據自己的直覺,自己的眼睛去盲目否定孩子,就必定會養出一個自信,開朗的孩子。


2.其次,無條件支持孩子

多年前,美國南部的一個鄉村院子裡,有一個男孩,開心地對著月亮跳啊跳。

看到這一幕的媽媽,好奇地問:“你在幹什麼呀?”

男孩指了指月亮,興奮地說:“我要到月球上去!”

面對孩子“無厘頭”的答案,他的媽媽沒有批評和否定他,而是笑著說:“很好啊,但你要記得回家吃晚飯哦!”

很多年以後,電視上播放了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美國人,而這個人正是當年的那個小男孩,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盔甲。只有盔甲足夠堅硬,才能所向披靡。


3.再次,多誇獎孩子。

父母的誇獎,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是夏天的涼風,冬日的暖陽,讓他們幸福感倍增。

平日裡,需要多看看孩子的優點,你的一句肯定、一句鼓勵、一句信任,都是孩子形成良好自我認知的力量的支撐,唯有如此,他才能變得自信、陽光、鮮活。

有人說,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卻會停止愛自己。

一個不會愛自己的人,生活將是行屍走肉,日子將是索然無味,未來將是一片渺茫。

愛孩子,從拒絕否定孩子開始。

一個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願每一個父母,都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將之“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