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文聯主席池莉發聲:呼籲送菜到社區“人不見人”掃碼交易,“病毒吃不到人才能慢慢餓死”

“霍亂髮生的那一天沒有一點預兆。天氣非常悶熱,閃電在遙遠的雲層裡跳動,有走暴跡象。走暴不是預兆,在我們這個城市,夏天的走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是池莉《霍亂之亂》的開頭。

2月9日,武漢市文聯主席池莉在今日頭條發聲:今天只有一個強烈的悲壯的呼籲——已經呼籲多天了,不見城市採取切實隔離措施與行動到社區!人們為了買食品蔬菜還在超市擁擠,極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傳播!

武漢文聯主席池莉發聲:呼籲送菜到社區“人不見人”掃碼交易,“病毒吃不到人才能慢慢餓死”

她表示,武漢疫情還在蔓延攀升,為什麼不能“配給制”送菜到社區?公交車和單位公車都閒置著,為什麼不動用全社會力量徹底隔離?縱然有再多醫療支援,抵擋得了烈性傳染病的不斷再傳播嗎?

池莉本人曾做過3年的流行病防治醫生,參加過流行病封鎖隔離防治。寫於23年前的小說《霍亂之亂》亦來自個人工作經歷,“當我離開衛生防疫部門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把自己的擔憂寫成一部小說:人類儘可以忽視流行病,但是流行病不會忽視人類。欺騙自己是要付出代價的”。

武漢文聯主席池莉發聲:呼籲送菜到社區“人不見人”掃碼交易,“病毒吃不到人才能慢慢餓死”

若干年後,她親身經歷了這樣的“代價”。

據其回憶,1月22日近23時,單位突然來電話緊急通知:明天起武漢市民實施隔離,她立即將家中食品蔬菜分為14天的等分,每天少吃一點,吃得儘量簡單一點,爭取不要因為買菜而必須外出。她還在小區微信群裡發出《給物業與業主的6條建議》,建議大家管住雙腿,共同努力。

但讓她痛心的是,不少人因食品短缺去超市買菜。

也有網友發佈超市排隊買菜場景。 提到,2月5日去超市購物補充給養,購物者排著長長的隊伍接受體溫檢查,不發燒者方可入內。超市好多人,除了大白菜和白蘿蔔沒有買到,其他蔬菜、蛋奶肉及水果等,都買到了。

武漢文聯主席池莉發聲:呼籲送菜到社區“人不見人”掃碼交易,“病毒吃不到人才能慢慢餓死”

“超市裡可怕的是人與人接觸,會造成再次傳播與擴散,直接影響你和家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很可能導致武漢隔離前功盡棄。”她說,眼下新冠病毒爆炸式的傳播方式,是教科書上都沒有見過的。對待烈性傳染病,唯一的方式就是隔離、繼續隔離,將隔離進行到底。

池莉建議,所有隔離家庭急需的糧食蔬菜,有條件的社區直接從蔬菜公司的田間地頭或倉庫送達,然後以“人不見人”方式掃碼交易,老弱病殘家庭由社區工作人員送上樓;沒有條件的可以通過網絡尋找到活躍在附近社區的騎手小哥,依然以“人不見人”方式付費交易,請他們送到家門口,“只有讓病毒吃不到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才可能慢慢被餓死!”

目前池莉是所在生活小區的一名熱心義工。她說,在這場天災面前,每一位市民都要反思:我曾經做錯了什麼?我生活方式的對與錯在哪裡?我怎樣與大自然相處的?我為什麼非要吃野味?這次疫情公佈是否有延誤?應該如何糾正補過?只有有效的、深入的反思才能不讓悲劇再次發生。

疫情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並已向全國擴散,這相當嚴重了,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絕不是危言聳聽!但還是有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是一場戰爭,唯有將嚴格隔離堅持到底,人類才有可能贏得勝利!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63歲的池莉曾就讀冶金醫專,22歲任職於武鋼衛生處流行病醫生,後參加成人高考到武漢大學中文系就讀。她是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武漢市文聯主席,代表作品有《來來往往》、《煩惱人生》、作品合集《漢口情景》等。

武漢文聯主席池莉發聲:呼籲送菜到社區“人不見人”掃碼交易,“病毒吃不到人才能慢慢餓死”

附:池莉向物業及業主提出建議(來自媒體報道)

群裡大家好,我是本小區業主之一,學過公共衛生,參加過流行病封鎖隔離防治。鑑於本市疫情還在增長,但不少業主因食品短缺,要去超市買菜,超市不僅人滿為患,更可怕的是人與人接觸,會造成再次傳播與擴散,直接影響您和家人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導致武漢隔離前功盡棄。 現在我向物業公司以及業主提出6條建議:

1.請物業公司馬上聯絡並請求XXX社區以及XX區防控指揮部的支持,關鍵時刻緊緊依靠政府,或與民間蔬菜公司聯絡協調:請對方採用消毒防護好的專車專人,集中並直購蔬菜,送到小區。

2.物業公司一旦聯絡協調好,即通知業主,每家每戶向物業前臺預訂。

3.蔬菜按數量品種分袋裝好,送到,人車撤離。

4.物業事先準備好放置蔬菜的消毒地點,業主戴口罩做好防護,聽從物業通知,每家單獨前往、依次領取、自行掃碼支付。

5.食品蔬菜如品種匱缺,可以是最基本的大米麵粉大白菜蘿蔔土豆大蒜之類,我們業主也應理解現況克服困難共度時艱,不得找物業人員抱怨爭吵。

6.孤寡老人切莫遺漏,由物業特殊處理,送至住戶家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