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的嬰兒攢肚怎麼辦?

婼茜芸姻


寶寶滿月之後,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出現排便少或很長時間排一次便的攢肚現象。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攢肚的想象,它的出現是因為寶寶滿月之後,消化系統比剛出生有了更好的完善,對母乳的消化更好,使食物的殘渣變少,使寶寶不足以產生排便反應,這是正常的反應,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開始攢肚之後,排便規律會發生改變,排便次數會由原來的一天幾次變為2、3天一次,甚至於7天、10一次。


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反應會有很大的區別,家長要學會正確區分。


攢肚的話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但便便的性狀依然是稀糊狀,寶寶排便時不費勁,精神狀態一切都很正常。

但如果是便秘,寶寶的便便就比較幹、硬,排便時會比較費勁,有時候能把臉憋紅,能還會出現睡眠不穩、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

寶寶出現攢肚想象,爸媽們可以採取合適的措施。


1、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

(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寶寶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2、適當多喝水。對於胖寶寶的攢肚出現,可以每天在兩次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滿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就可以徹底解決這種大便狀況了;

3、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已經4個多月了,還可以添加一點大米湯,就能較好的改善大便的狀況;

4、刺激肛門排便。每天兩次在寶寶吃奶後20—30分鐘左右,用油質外用藥(如金黴素軟膏)塗在寶寶肛門口,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籤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膏掌櫃


如果你能確定是攢肚而不是便秘,那就等等看吧,但可以做一些事情幫助寶寶促進腸胃蠕動。

  • 揉肚子。這是孩子她姥姥在那會用的一個方法,先用力把雙手搓熱,然後掌心貼著寶寶的肚臍處,做順時針轉圈動作。要注意動作的力度。

  • 用藥。如果觀察到孩子拉大便時比較費勁,建議諮詢下醫生,看是否需要吃點益生菌。

攢肚子和便秘的區別。

我家彤寶剛出生那會兒,也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她姥姥和奶奶說是孩子在攢肚子,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攢肚子”這個詞,但彤寶的表現卻讓我總覺得和便秘很類似,於是兒保體檢時問了問醫生。

  • 從大便的顏色、性狀上來看,攢肚子時是正常的;而便秘時大便會發幹、發黑。

  • 從孩子的表現來看,攢肚子時孩子拉臭臭時表現正常,另外飲食也正常、體重也正常增重中;而便秘時,孩子拉臭臭時會很難受、會感覺他很用力,甚至出現肛裂出血的現象。

寶寶出現疑似攢肚子現象時,媽媽需要做什麼?

是便秘還是攢肚子,一下子也看不出來,需要幾天的觀察:

  • 母乳的媽媽需要注意看看自己近期的飲食結構是不是有改變,或者吃了以前不吃的東西;可以多喝點湯,多吃點蔬菜、水果。

  • 吃奶粉的寶寶,家長則可以試試調的希一點。


小寶寶不會說話表達,一切只能靠家長的觀察,看看他精神狀態怎麼樣,攢肚子時的孩子精神狀態是好的,而便秘的孩子則可能出現不舒服的表現。


彤寶媽媽愛彤寶


嬰兒攢肚子很正常。我家寶寶是吃母乳的,現在3個半月。記得她還沒滿月的時候,就開始攢肚子了,有時候三四天都不便,家人很是著急,所以題主的心情,可以理解,生怕孩子不舒服或者便秘。

攢肚不是毛病,怕的是寶寶便秘不排便。

01


從寶寶自身做起

母乳餵養的寶寶攢肚子,你會發現孩子胖得很快,胖乎乎的相當可愛。但嬰兒不便便,還是讓人擔心的。

首先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如果能吃能喝能玩,換句話說,寶寶該吃吃,該喝喝,那就說明寶寶身體狀態沒有問題。所以家長再等等。

其次聽聽寶寶肚子是否有咕嚕咕嚕的聲間,如果寶寶肚子不舒服,會影響孩子進食,嚴重的他會哭鬧。

再者注意看寶寶是否有排氣,就是放屁是否通暢。

02


從媽媽做起

我愛人母乳不好消化,就是通常所說的奶硬。

所以中醫告訴她,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別吃豬肉,可以少量吃點牛羊肉。

因為媽媽吃啥,寶寶就是在吃啥,所以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排便規律,媽媽要注意飲食。

我愛人現在每天,兩餐素,一餐加點牛肉,蘋果一天一個。


03


我家小寶

就是上週的事,我家寶寶肚子脹氣了,吃積食了,三天不排便便,整得我媽都坐不住了,生怕孩子的腸胃有問題。

觀察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給母乳都不吃了,而且小肚鼓鼓的,還不拉便便,還有就是俯趴的時候,抬頭無力。

我們去了醫院檢查,還拍了B超,說是檢查是否有腸粘連或者腸套疊,說的嚇死人了。

我姐夫是中醫,告訴我,給孩子吃了三天的媽咪愛,然後把手搓熱,給寶寶做順時針揉腹按摩,同時白天給寶寶做運動操,增強寶寶腸胃強勁的消化功能。


記得寶寶拉便便的時候,我愛人和我媽都樂壞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現在寶寶恢復正常了。如果題主的寶寶沒有上述問題,可以再觀察觀察。


歡迎[關注]@楊楊爸親子驛站,我是楊楊爸,探索育兒之道,輕鬆育兒,做有心爸媽。

楊楊爸親子驛站


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寶寶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沒有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這是因為寶寶滿月前後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殘渣並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寶寶排便的次數也會有所減少。

同時也說明媽媽的母乳或者奶粉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因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動),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

如何辨別攢肚和便秘

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是攢肚與便秘的關鍵區別之一。二者的其他區別可表現在攢肚的寶寶在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量不多、無硬結等。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了改變。便秘不僅僅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乾燥、排出困難。有時糞便堅硬擦傷了腸粘膜還會在糞便外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糞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孩子食慾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這一點和攢肚是截然不同的。

寶寶攢肚怎麼辦?

寶寶攢肚雖然不是病理現象,但也需要寶媽幫忙做一些調整。因為好的排便習慣可以預防日後便秘的發生。調理寶寶大便次數,寶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搓熱,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

(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寶寶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2、適當多喝水。

當寶寶攢肚的時候,可以遵醫囑每天在兩次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待到滿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3、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已經4個多月了,還可以添加一點大米湯,就能較好的改善大便的狀況。

4、刺激肛門排便。

每天兩次在寶寶吃奶後20—30分鐘左右,遵醫囑用油質外用藥塗在寶寶肛門口,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籤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總而言之攢肚並不是一種病理現象,與便秘有著本質的區別,隨著寶寶的成長和飲食的逐漸規律,攢肚的現象會漸漸減少,寶媽不必太過擔心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辣眼睛的大腦斧




很多寶爸寶媽可能都會遇到新生兒寶寶在滿月左右都會出現幾天不拉大便的情況,這可急壞了寶爸寶媽,聽說寶寶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攢肚子的現象,有的父母稍稍放了心,可有的父母卻擔心,萬一是寶寶積食了呢?

那麼,寶寶攢肚子和積食該怎麼鑑別呢?



什麼是攢肚

攢肚是指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導致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導致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沒有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叫攢肚。

注意:攢肚的寶寶精神好,吃奶好,肚子軟,而且有正常的排氣。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攢肚以及持續多久

一般來說,寶寶是在滿月後開始攢肚,因為寶寶滿月後消化能力提高,能夠充分吸收、消化母乳或者奶粉,導致排便量減少。 寶寶攢肚持續時間打給維持一個月左右,其中會因寶寶體質不同而有些微差異。

具體時間為:寶寶在滿月前後到寶寶兩個月大這段時間。


寶寶攢肚的原因

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寶寶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殘渣並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寶寶排便的次數也會有所減少。

寶寶攢肚說明了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因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動),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

那我們該如何辨別攢肚呢

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區別可表現在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量不多、無硬結等。

寶寶攢肚,寶爸寶媽應該做些什麼呢

寶寶出現“攢肚兒”雖然是母乳餵養的正常大便,媽媽不用過於著急。

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時的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因此也應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證嬰兒期的快速新陳代謝需求和抓住時機培養小寶寶良好排便習慣,做到有效預防日後的便秘發生。

對於寶寶攢肚,家長們還可以這樣做:

☞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

  • 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
  • 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嬰兒的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 可以嘗試中醫推拿按摩背部。

以上就是關於寶寶攢肚子的有關知識,寶爸寶媽們新技能get到了嗎?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我是淮山,專注兒童健康知識,傳播醫學正能量,歡迎點贊關注,一起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淮山育兒


寶寶出現“攢肚兒”只要是母乳餵養的正常大便(糊狀),媽媽不用過於著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時的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因此也應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證嬰兒期的快速新陳代謝需求和抓住時機培養小寶寶良好排便習慣,做到有效預防日後的便秘發生。

1、定時把大便。

因“攢肚”現象一般在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所以在此時訓練孩子定時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讓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但寶寶不配合不可勉強;

2、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回。

(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嬰兒的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3、適當多喝水。

對於胖寶寶的“攢肚子”出現,可以每天在兩次奶之間喂一些白開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滿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就可以徹底解決這種大便狀況了;

4、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已經3個多月了,還可以添加一點大米湯,就能較好的改善大便的狀況;

5、刺激肛門排便。

每天兩次在寶寶吃奶後20~30分鐘左右,用油質外用藥(如金黴素軟膏)塗在嬰兒肛門口,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籤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醫生小艾


寶寶滿月之後,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出現排便少或很長時間排一次便的攢肚現象,這時家長就非常擔心,怕是寶寶上火排不出來或得了別的腸胃性疾病,又不敢給寶寶用藥,那麼滿月寶寶攢肚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對寶寶攢肚可以採取以下方法進行處理:1.訓練寶寶按時大便,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2.給寶寶多喝水或多喝奶,期間還可以適量增加一些輔食。3.每天對寶寶的腹部輕柔的進行按摩,促進寶寶消化道的蠕動,增強寶寶腸胃的消化機能。4.可以對寶寶的肛門進行刺激如推按肛門、用消毒棉籤沾上植物油刺激肛門等方法,以達到促進排便的效果。

其次各位家長要清楚攢肚的原因:它的出現是因為寶寶滿月之後,消化系統比剛出生有了更好的完善,對母乳的消化更好,使食物的殘渣變少,使寶寶不足以產生排便反應,這是正常的反應,通過以上的方法基本可以消除寶寶的攢肚。

最後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反應會有很大的區別,家長要學會正確區分,如出現排便哭鬧、睡眠不好、容易煩躁不安、大便顏色不對有硬結等現象,那肯定不是正常的攢肚,這時家長要儘快到醫院就診檢查。


食納佳


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寶寶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沒有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同時也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因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動),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

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 (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這樣會幫助嬰兒的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分解動作

第一節:乾坤大挪移式

按摩手法:以肚臍為中心,手掌順時針輕撫。一圈為一回合,做4-8個回合即可

第二節:推心置腹式

按摩手法:1、兩手交替向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2、雙手往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第三節:蹬單車式

按摩手法:1、兩腿交替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2、雙腿同時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第四節:觸膝式

按摩手法:單手單膝交叉相處,以四拍為一組,做一組

只要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肚子摸起來軟軟的、精神有活力、體重正常增加,無須特別醫治。排氣操只適合小月齡寶寶做,一定要在吃奶半個小時後做,不然會吐奶。

如果寶寶長時間不排便只是放屁,或者所放的屁有酸臭味,那麼就要考慮是否是消化不良所致,適當減少奶量進行觀察或者詢問醫生。[呲牙]


暖童童


【什麼是攢肚?攢肚與便秘的區別?】

孩子2~3天,4~5天,有的甚至於15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仍為黃色軟便,無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稱為攢肚。

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

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區別可表現在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量不多、無硬結等。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了改變。便秘不僅僅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乾燥、排出困難。有時糞便堅硬擦傷了腸粘膜還會在糞便外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糞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孩子食慾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這一點和攢肚是截然不同的。




愛美Sammi


剛滿月的寶寶會攢肚的,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兒。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攢肚現象一般在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其中差異因人而異。1、根據每個寶寶體質的差異和護理的程度,持續時間也會有細小差異,寶寶體質好,護理得當,攢肚現象可能會提早結束2、寶寶體質較差,家長護理不當,也可能時間延長,甚至轉為新生兒便秘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