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当前,千万“片酬”应该给谁?

喜欢我,就关注我呗……

陈方瞳锐评 |  “战疫”当前,千万“片酬”应该给谁?


最近,李兰娟院士的一段话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她说:“希望国家能适当管控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建议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

我是自然科学的门外汉,面对宇宙星空的浩瀚,微积分公式的玄奥,质能公式的力量这样伟大命题的时候我总是一脸茫然。我是平庸而又平凡的。我也大胆揣测,中国当下那些所谓的娱乐界的“明星”“大腕”们应该也不懂这些学问,按理说,他们应该也是和我一样普通的人。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他们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他们拥有的财富之巨十分惊人,他们一个演唱会足以造成万人空巷的社会影响,他们一部没有任何艺术和现实价值的床戏足以占据大多数传媒的空间,甚至他们自导自演的“艳照门”闹剧,或者是婚变的消息竟然会被纷纷评头论足,有一浪高过一浪的阵势。更让我咋舌的是,日本那位靠拍摄色情片出道的女演员竟会被热捧和炒作,然后竟也会有国内商家出资邀请这位“女艺术家”出面做产品代言以制造广告效应,博取公众眼球,实现其商业利润。

而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地理学家李小文逝世,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在北京的生活待遇如何,钱学森等科学前辈是如何得深居陋室安于清贫等等这些本应该真正值得我们感动、敬仰并应该竭尽全力去宣传的伟大故事和新闻却往往无人问津,竟被某某明星离婚,某明星约炮,某明星潜规则之类的娱乐花边新闻挤占到资讯媒体的边缘地带,甚至悄无声息地被忽略,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漠视科学家而去热捧娱乐界的“明星”“大腕”?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潮流让我们变得这么浮躁,这么浅薄,这么麻木?

我曾将这个困惑求教于某君,某君只是淡然一笑说,大家只是娱乐一下,不要较真啦。我反驳说,我们已经娱乐太久了,太滥了,我们已经把信仰和信念娱乐化了,把真善美的道德理想娱乐化了,把良知道义娱乐化了,于是,我们已经娱乐到沉沦的境地,沉沦到麻木不仁,沉沦到将一切严肃的东西都无所谓了!我们可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呀,我们有那么肤浅吗?某君回答不了我这些疑问,他大抵觉得我很无趣,和我无共同话题,便找个理由支开我,然后坐下来,拿出手机,点开某“大腕”离婚出轨的微信博文,饶有兴趣阅读起来。

这些娱乐界的“明星”“大腕”究竟伟大在哪里?他们拥有什么样的学问和智慧?他们能化解当下的“新冠疫情”吗?他们那些低俗到极限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如何转化为商机财富以供养别有用心的“掘金者”?愿意静下心来和我探讨这些问题年轻人不多了,他们陶醉在明星出场狂热的呼喊声中忘乎所以,他们痴迷于所谓“国民老公”、“国民闺女”炒作噱头中不可自拔,根本没有耐性反思这些问题。

甚至,有人会嘲讽我:瞧!那个自命清高的可怜人,整天一副“举世混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穷酸样,一天到晚为柴米油盐所折磨,这等狼狈还有什么资格评论“明星”“大腕”!

于是,我变得更加孤独,我只好在夜深人静之时看了头顶上那浩瀚的星空一眼,然后叹息一声,无奈地合上手中那本艾萨克.牛顿所写的《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熄灯睡去……

末了,引用自己浅薄的不成样的诗歌,以寄托无处安放的灵魂:

当信仰死去,

一切无可挽救。

就算伟大的思想出现,

我们也识不破任何荒谬!

…… ……


——陈方瞳 2020年2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