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最近李醫生的不幸離世令醫療圈沉痛萬分,筆者滿眼噙淚為李醫生寫了這首哀悼詞,希望李醫生走好。

《祭李文亮》

——齊大夫

多少白醫天使夢,談發現,膽如冰,約談警告,傷盡無私心。

惡疾猙獰似猛虎,戴口罩,虎山行,滿臉勒痕,只為眾生贏。

李醫生作為疫情的“吹哨人”,他將永遠被歷史和人民銘記,向李文亮醫生致敬!!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首先,我要先談談這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

第一、這是一種肺炎;

第二、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我為什麼要這麼強調,因為我想讓大家知道這個病的本質還是肺炎,是炎症,由一種病毒引起。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是一種在動物與人類之間傳播的人畜共患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它們頭戴“皇冠”,所以將其命名為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已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有6種,其中4種引起普通感冒,另2種可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從武漢市分離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是發現的第7種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中國武漢檢出的病毒命名為2019-nCoV。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都說新冠肺炎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也遭此不幸?

就目前的臨床情況來看,該病毒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但是否感染主要取決於接觸機會。只是,同樣的接觸機會下,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幾率更大,死亡風險也更大。

那麼,李文亮醫生為什麼會死?他又不是老年人,又沒有慢性病?抵抗力應該也不差吧?

我知道,三言兩語是講不清楚的,今天我想談幾點,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關於李醫生的不幸。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我想先跟大家聊聊這個老百姓既熟悉又陌生的免疫力問題

從專業角度來說,免疫系統是一個不太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系統或器官,它不像心肝脾肺腎一樣可以被大家感受與熟知。

我們大概知道,人體的免疫器官主要有淋巴、胸腺和骨髓組成,還包括小的如扁桃體等。所謂免疫力,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細胞對抗外界微生物入侵的防禦能力。

微生物入侵人體被人體免疫系統防禦就像是敵人入侵一個國家被軍隊抵抗的過程。而免疫器官產生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就相當於海陸空三軍。免疫力的強弱主要由兩方面決定:第一,海陸空三軍的數量;第二,海陸空三軍對敵人的瞭解程度和戰略方針。對應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是微生物入侵時免疫系統產生的免疫細胞數量和免疫細胞對微生物的識別殺傷力。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有了免疫系統的基本概念,咱們來深化一下免疫細胞和微生物的作戰過程和意義

就拿現在的新冠肺炎來說,當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免疫系統很快會產生免疫細胞進行抵抗和殺滅。我們都得明白一個道理,敵人入侵我們的家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掠奪我們的地盤、吃掉我們的食物,繁衍他們的子孫後代。基於這樣的一種情況,大家就知道了,打贏這場戰役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消滅掉所有的敵人,還要保證戰場範圍較小、城池數量的完好、百姓正常生活。對應到人體就是局部損傷小,沒有其他臟器的衰竭,各系統正常運行,這才是目的。但如果在敵人被消滅之前我們的主要城池都被攻破了,那這場戰役就算輸了。“心肺腦腎”四大主要“城池”一旦被攻破,呈現多臟器衰竭,病人死亡風險就很大了,如果心臟停掉,那就回天乏術了。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李醫生年輕,免疫力好,為什麼也被攻陷了?

年輕就是免疫力好?這是大家形成的固有的醫學常識——年輕什麼都好。

第一、年輕≠免疫力好;

第二、免疫力的好壞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天生的個體差異造就了免疫系統的強弱差異,比如美國和印度都有海陸空三軍,但戰鬥力卻不在一個層面上。另一方面是後天的訓練,這一點也是醫學界一直提倡的,通過飲食、鍛鍊、合理作息來調節免疫力(保障士兵們的伙食、一定的訓練量,這支軍隊才有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可能)。

那麼,李醫生的免疫系統被攻陷的原因我想就不用再解釋了。第一,可能是先天的(基因差異)本來就差;第二,照片中能看出來李醫生有些許胖,可以斷定他的飲食、鍛鍊肯定也不好,作為一線醫務人員,熬夜是家常便飯,所以作息的規律也成了問題。

【結論:天生的差異+後天的彌補不夠=如今的不幸】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在這場抗疫中,醫生們都做了些什麼?醫生的角色是什麼?

我們醫務人員的主要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但有時候會獨木難支)

當我們的免疫大軍和敵人殊死火拼的時候,我們醫生的角色更多的像是給前線戰士送補給。我們無法提供能夠精準且快速打擊敵人的武器(特效藥),我們所做的就是不斷的給前線的戰士送去物資補給(各種支持類的藥物),保證糧草充足,同時加固各個城池(呼吸機、ECMO、IABP、血液淨化機等設備保證各個臟器的功能正常運轉)。

而如果敵人火力太猛,或者我方戰士本身作戰能力不強,就算我們送的補給再多,敵人終將攻克城池,人就會死亡,治療也就失敗了(這就是李醫生的不幸)。

都說新冠肺炎老人更容易感染死亡,為什麼年輕的李醫生沒逃過?


自古以來,我們相信邪不勝正,儘管這一路走的很艱辛,也有一些戰友不幸犧牲,但偉大的中華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戰勝了多少次的艱難險阻,這次也不會例外。

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