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女孩失踪,媒体出动,但却酿成惨剧(1

故事:女孩失踪,媒体出动,但却酿成惨剧(1

太平市的春天好像出奇的太平。

接连两个月,能登上头条的新闻无非是 「XX 酒后逃逸被抓」、「中央公园女厕所惊现淫贼」。新闻头条做到这份上儿,太平市的风平浪静可见一斑。

这些毫无价值可言的新闻也成了太平市老百姓茶余饭后拿来打趣的话题。

比如,5 月 5 日,在太平市莲花村泉香大酒店举行的这场婚礼。全村半数以上的人都参加了。婚礼大都千篇一律,除了结婚当事人,恐怕大多数人们对正在进行婚礼讲话的新郎、新娘并不怎么感兴趣。不知是谁拿起了手机看起了微信上本地头条新闻,一名叫陶玉庭的记者写的新闻《太平市豪华幼儿园教师竟然打孩子头》。看新闻的人大声的读了读新闻标题,不无感慨的:「这日子太平的,老师打孩子头也能成为头条新闻。」 旁边的人也掷地有声的发起了评论:「你们听说了吗?那个幼儿园一个月收 3000 块钱,真是吸血啊。」 同桌的客人一听来了兴致,啧啧叹息,纷纷热烈讨论了起来:「我一个月工资也没那么多啊!」 也有人说:「我们一家三口顿顿吃肉,一个月也花不了 3000 啊!」 众人热烈的气氛,引得新郎和新娘纷纷对这桌的存在侧目。村民老张对打趣并不怎么感兴趣,他拿起手机,一看都一点多了,赶忙和同桌的光头李碰了个杯儿匆匆离去。这就是太平市老百姓对新闻的态度:国家大事儿难得糊涂,能有个家长里短的小事儿供大家茶余饭后消磨时间,那就是新闻。

在世界平均每天都有 10 家媒体倒闭的背景下,太平市,这个拥有常驻人口四百万的四线城市,却拥有一百多家新闻媒体。奇怪的是,在这个新闻媒体竞相倒闭的时代,虽然不景气,太平市却鲜有媒体倒闭。这个平静的五月,新闻业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开会是经济不景气的行业自我安慰的一剂良药。人们试图通过群体抱团的气势抵御大难临头的忌惮、打发惴惴不安的时间。《太平晨报》—— 太平市最大的报社也不例外。

但这个连续开了 2 小时会议的下午并不如往昔一般平静。

5 月 5 日 14:00

太平市莲花村。5 岁的小女孩张静在姥爷家玩耍。

张静有些躁动,她在客厅里跑来跑去。

「砰」 姥爷的酒壶被张静碰到了地上,酒香味弥漫在屋里。姥爷闻声走来,他先是看张静有没有受伤,心疼酒壶的情绪蔓延开来,借着上午还未散去的酒劲儿,怒火中烧,朝着张静的屁股就是两巴掌。对于粗犷活泼的张静姥爷来说,张静这个孩子并不讨喜,她总是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愚钝很多,不爱说话,见到陌生人就像受到惊吓的猫咪儿。

「哇」 张静哭出了声:「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姥爷听到张静的声音更加厌烦了。

张静姨夫闻声从里屋走了出来,对张静姥爷:「爸,我把她送回家吧。」

姥爷:「送回去吧,这又不到点开工,孩子也不自己看着,这两口子真是没数。」

张静的爸妈在村口开了家馒头店,张静的姨夫在馒头店里卖猪头肉,这个点儿张静的爸妈应该还在家里睡午觉。

张静的姨夫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牵着孩子的手就朝门外走去。

5 月 5 日 16:00

新闻总编室的记者陶玉庭经过了一下午的昏昏欲睡,决定外出采编一条市民对 「柳絮乱飞使人过敏」 的新闻。

三十二岁的陶玉庭跺了跺坐麻了的脚,对着镜子重新梳理了自己的马尾辫。她抓起自己的双肩包。

这时,总编室的电话铃声却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铃铃铃」 电话刺耳的声音让人焦虑。

陶玉庭看了一眼电话旁边正带着耳机打游戏的胖子,她不耐烦的放下双肩包,走到胖子旁边拿起了电话。

「你好,这里是《太平晨报》!」 陶玉庭面无表情的说道。

电话里传来一阵妇女的哭腔 「你好,我的孩子丢了!请问你们能不能登报纸帮着找找?」

陶玉庭:「什么时候丢的?」

「两点十分孩子她姨夫说是把她送到了家门口,可我们就没见到孩子。打电话找她姨夫,说把孩子送回来了,可我们就是没有看到。家里人把村里都找遍了……」

陶玉庭听着妇女的陈述,心里并没有什么波澜,她耐心的说道:「这才不见 2 个小时,不知道孩子去哪玩了吧。对了你们找警察了吗?」

妇女:「没!」

陶玉庭:「赶紧报警吧!丢了孩子这种事还是警察靠谱,报纸要印刷也得明天才能印出来,到那时候,就晚了,要不你先报个案。」

妇女大概是着急,忘记了报警,慌忙说:「那,我先报警!」 妇女挂断了电话。

陶玉庭摇了摇头,满大街的寻人启事。找孩子算什么新闻?

多年的采访经验使陶玉庭养成了听声音识人的技能。凭借声音的粗细可以断定人的生活环境、凭借语言措辞可以评断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凭借语速则可以判断人的性格急缓。凭借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仅从电话里听声音,一个三十多岁、微胖的农村妇女的形象跃然脑海。

《太平晨报》总编室主任尹主任此时正端着一杯茶水往办公室踱步走去。他听见了陶玉庭打电话,像是凶猛动物嗅到了一丝猎物的警觉起来。

尹主任指了指电话:「怎么回事?」

陶玉庭呵呵一笑:「主任,没什么大事,就一农村大姐说孩子不知道上哪里玩的了。丢了 2 个小时,让我们帮忙找孩子。」

尹主任听了这话,神情激动,手一个不稳,茶水杯掉地下摔了个粉碎。

尹主任:「小陶啊,快给这个妇女打电话,叫上摄影师小孙,跟进这条线索!当成重大事件报道!」

陶玉庭一惊:「啊?」

尹主任见陶玉庭不开窍,耐心的解释道:「小陶啊,现在咱们全国都在把『拐卖儿童』当成重大舆论新闻,甚至关于判人贩子死刑的言论层出不穷,全国人民都在关注这个话题。这个丢了的小孩不排除是人贩子拐卖,我们抓住这条线索来找孩子,完全可以做成重大新闻事件来报道。后续关于拐卖儿童的话题深度报道,很有可能形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报道!」

陶玉庭:「可是,孩子万一是一时贪玩呢?说不定一会儿就自己回家了!」

尹主任:「那帮忙找孩子也比天天蹲在公园里抓淫贼来的有意义吧!而且这也并不影响我们报道『打拐』这个新闻话题。」

陶玉庭点点头,奉承道:「姜还是老的辣,尹主任不愧是主任,新闻敏感度真是高的很。」

尹主任笑着摆摆手。

陶玉庭背上双肩包,用座机回拨妇女的电话。短暂的响铃过后,传来妇女焦急的声音:「喂?」

陶玉庭:「你好,我是《太平晨报》的记者,请问你现在在哪里?我们帮你一起找孩子。」

5 月 15 日 16:00

太平市公安局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电话,报警妇女称自家孩子已经丢失了 2 个小时,鉴于孩子丢失不足 24 个小时无法立案,况且,这么多年了,太平市哪出现过什么大案件?太平市,市如其名,太平的很!

警察局还是派了 2 名警察前往报警电话所在地莲花村去了解情况,群众报案嘛,那就得受理。

接警的是莲花办事处的老民警 50 多岁的中年男人 —— 老徐,和 24 岁刚从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民警郑旭,两人接到报警,老徐看看表:「成,现在四点多了,咱们上莲花村找完孩子,下班正好回家吃饭。一会儿你把警车开回来吧!」 郑旭点点头。

两人就此踏上了去往莲花村的行程。

等到了报警人家的院子里,老徐和郑旭才感到了事情可能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5 月 15 日 17:00

莲花村,张静家中。

张静家门口已经围满了人,附近的邻居们闻讯围满了张家。十几个妇女围在张静姨夫的身边,询问张静失踪的情况。

张静姨夫经过十几次巡回路线来往寻找早已精疲力竭,他猛地吸着烟,汗流浃背,眼前恍若梦境。自责、疲倦的愁容让他瘫坐在地上,再也听不见人群的嘈杂。

张静母亲正在警察郑旭和老徐诉说事件的经过,陶玉庭边听边往笔记上记着东西,摄影师小孙对着人群拍摄着。

「下午 2 点,她姨夫把她送到了我家院门口,蹬上自行车就走了,结果一直没回家。我一点半多的时候让老张去把孩子接回来。可老张去我爸家一看,我爸说孩子她姨夫把她送回来了。老张也没多想,就回来了。回来一看,孩子没在家啊,到了 3 点,老张就打电话给了她姨夫,她姨夫说孩子早就送回来了。我们这才慌了神。围着村子找了一遍,人影都没有。」 张静母亲说道。

张静父亲走过来补充道:「我们一家人平日里本本分分的,也不可能得罪什么人。」

此时,张静母亲突然歇斯底里的抓着张静父亲的胳膊:「我闺女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没完。让你别去喝酒,你就是不听!孩子丢了,都赖你!」

老张尴尬的摆脱张静母亲的手:「警察同志你们给评评理,同村的后生结婚,我能不去吗?我还特意早回家的!这咋能赖我呢!」

警察老徐连忙安慰张静的母亲:「冷静!现在着急对孩子一点帮助都没有。」

张静母亲觉得老张说的在理,她立马又把矛头指向了孩子姨夫。她大声地指责道:「五岁的孩子,就放大门口就跑了!我的静静找不到,我就赖你!」

张静姨夫憋得脸通红,大滴的汗水掉在了地上,他什么也没有说。老张连忙拉住老婆,说道:「你现在别和疯狗似的乱咬人行吗?先找孩子!」

张静母亲蹲在地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老徐忖度了好久,见本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都介入这次事件的调查了,不得不引起重视,他决定向上级部门汇报这次案件。老徐慢慢说道:「现在,孩子丢失的最大可能就是遇到了人贩子!莲花村这个地方没有监控,不利于调查。我们现在抓紧时间调取莲花村各个方向的主干道路的路口监控,争取把范围缩小化,不让人贩子带孩子离开太平市。」

陶玉庭补充道:「我现在马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号召全市人民开始找孩子。对了,我们报社和太平市志愿者协会有着密切的合作,我现在联系上级领导,号召太平市 5 万志愿者加入寻找孩子的队伍。」

郑旭是一名刑侦专业毕业不久的新人,他突然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听教授讲过的媒体公众过度关注引发的杀人灭口惨剧。因此,他质疑道:「这样堂而皇之的寻找孩子好嘛?会不会引起歹徒情绪反抗,给孩子造成危险?」

陶玉庭:「那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能救孩子吗?毕竟,我们的志愿者是有深厚救援经验的。我们以前不乏通过志愿者集体搜索,解救被拐儿童的案例!」

说着陶玉庭的目光注视着张静母亲,征求张静目前的同意。张静母亲拉着陶玉庭的手:「记者同志,我最相信你们了。求求你赶紧想办法救救我的孩子吧!」

陶玉庭带着一丝得意的看了一眼年轻的警官,对张静的母亲:「你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

郑旭和老徐面面相觑。

张静姨夫蹲在大门口,从兜里掏出了一根烟,老张走到张静姨夫的身边给张静姨夫点上烟,两个男人相顾无言。

(未完,关注我,读系列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