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乡村“土办法”按下“闹热”暂停键

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关键在末梢,成败看基层。当前,广东各地城乡基层正在不断织牢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两张网”,广大干部群众逆向前行,奋战一线,筑起克敌制胜的铜墙铁壁。即日起,南方日报开设《基层疫线》栏目,讲述基层一线防控疫情的鲜活故事,为他们加油鼓劲,敬请垂注。

国家级古村落凤岗村每年正月十七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传统民俗——凤岗珍珠娘娘庙会,这个被列为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乡村民俗庙会,每年都会吸引数万人前来祭拜。但今年,这个民俗也被按了暂停键。为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切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过民俗活动形式传播,汕头市全面取消宗教及民俗春节前后惯例活动。

要在祭拜风俗盛行的潮汕地区暂停一系列“闹热”活动,并非易事。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汕头各区县涌现出不少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这些“土办法”得到了村民的响应。

广播喊话劝阻民俗祭拜

凤岗珍珠娘娘庙会所在的濠江区马滘街道凤岗社区,在大年三十就对外发布通知,宣告活动停办。马滘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论强告诉记者,广播宣传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他们借助当地老干部、老党员、社会贤达的声望,来加深广播宣传的作用。

“各位村民,为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病毒传染,请停止一切民俗活动,禁止村民到老爷宫、妈宫、伯公宫、神庙等场所祭拜。”凤岗生态公园里,充满特色的濠江方言广播显得尤为恳切。陈论强说,这位宣传员是凤岗社区一名颇有声望的老干部,社区干部请他录制好广播内容,每天不间断地轮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我们对妈宫主宫、祭拜场和中心场进行围挡封闭,形成三层围护,对进入妈宫中心场各个岔口进行拦阻封闭。”陈论强告诉记者,他们在进村主要路口设置6个安全劝导岗,每日安排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保安公司保安人员分组24小时轮流执勤,形成里外三层劝止管控网格。

线上猜谜学防疫知识

潮汕地区喜爱猜灯谜,汕头尤甚。今年春节,潮南区创新传统民俗形式,将猜灯谜搬到了网上,在“最潮南”APP上开展网络猜灯谜活动。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打一医疗专家。”“侬去后,从此别,转头不顾,打三字防疫热词。”“内着红装送秋波,打二字防疫词”……谜语顺带科普了防疫小知识。

“我们紧扣战‘疫’和‘元宵’两大主题,推出了200条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的灯谜,让市民群众能像往年一样,足不出户享受元宵猜灯谜的传统乐趣。”潮南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潮南区仙城镇仙门城社区是一个大村居,面对人口多、压力大的挑战,仙门城社区“两委”干部充分动员辖区内的理事会,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临时关闭各类宗教场所、张贴通知、入户宣传等形式,引导群众形成自觉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杨可 杨立轩

■防疫金句

不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着想。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区的事情。病毒传染性很强,我们要最大限度避免人群聚集。

——濠江区马滘街道和社社区原书记杨育雄

疫情肆虐心别慌/党政同心渡难关/病毒传播真迅速/相信政府有把握/粮食物资很充足/切勿误传买一屋/群防群治群受益/人人争做好事迹。

——澄海区莲华镇西浦村编制

以前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鞭炮声,不仅吵闹而且空气质量很差,今年因为情况特殊,很多祭祀活动都停了,大家也很少互相串门,虽然感觉年味稍微淡了一些,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还是很值得的。

——仙门城社区居民赵镇龙

栏目统筹:李强 殷剑锋 陈丹佳 黎詠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